岩土工程问题安全性的预报与控制

岩土工程问题安全性的预报与控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09-03
版次: 1
ISBN: 9787030236920
定价: 100.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44页
字数: 68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9人买过
  • 《岩士工程问题安全性的预报与控制》是专著《岩土工程问题的反演理论与工程实践》的姐妹篇,主要介绍结合工程应用领域的拓宽建立的反分析理论与方法,涉及领域主要是土力学和基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以及渗流耦合作用影响下的软岩地层中的隧道工程。全书共十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岩士工程问题安全性的预报与控制》研究成果的特点;第二章至第七章介绍了结合典型工程的信息化设计与施工建立的实现安全性预报与控制的分析理论与方法,其中第二章为软土地区的深基坑工程,第三章、第四章为软土地层中的盾构隧道和管道顶进工程,第五章为高速公路软基工程,第六章为岩土工程应力渗流耦合作用的分析,第七章为山岭隧道的信息化设计与施工;第八章和第九章介绍对位移反分析建立的新方法,其中第八章用于考虑地层性态的随机性特征,第九章则主要介绍采用智能原理等形成的算法;第十章对位移反分析方法研究的发展方向发表了作者的见解。《岩士工程问题安全性的预报与控制》可供建筑、铁道、公路、矿山、水利水电、市政建设及其他部门从事地下工程设计、施工和研究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地下结构或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的教材,以及地下建筑、隧道与地下铁道、水工结构和矿山井巷等专业大学生的参考用书。 前言
    第一章绪论
    1.1工程建设面临的岩土工程问题
    1.2岩土工程的信息化施工和安全性的预报
    1.2.1岩土工程的信息化施工
    1.2.2岩土工程安全性的预报
    1.3岩土工程的信息化设计与安全性的控制
    1.3.1岩土工程的信息化设计
    13.2岩土工程安全性的控制
    1.4反演理论的研究及其在工程应用中的发展
    1.5本书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基坑工程变形的动态预报及其安全性的控制
    2.1概述
    2.2计算模型与时空效应的模拟
    22.1围护结构受力变形分析的弹性地基梁法
    2.2.2围护结构与周围地层受力变形分析的二维平面应变问题有限元方法
    2.2.3围护结构受力变形分析的黏弹性地基厚板理论
    2.3水土压力及土体性态参数确定的反分析方法
    2.3.1弹性地基梁法的参数
    2.3.2二维平面应变问题分析的有限元方法的参数
    2.3.3黏弹性地基厚板理论的模型参数
    2.4量测数据趋势项的提取
    2.5基坑工程变形的动态预报及安全性的判别
    2.5.1动态预报过程
    2.5.2基坑工程安全性的判别
    2.6基坑工程监测方案的优化与安全性的控制
    2.6.1基坑工程施工监测的优化方案
    2.6.2基坑工程安全性的控制
    2.7工程应用实例
    2.7.1弹性地基梁模型
    2.7.2二维平面应变问题有限元分析模型
    2.7.3黏弹性地基厚板理论模型
    参考文献

    第三章盾构隧道的设计和安全性的预报与控制
    3.1概述
    3.2盾构隧道的设计计算模型
    3.2.1盾构隧道设计计算方法的进展
    3.2.2惯用设计法
    3.2.3修正惯用法
    3.2.4梁一接头变形连续法
    3.2.5梁一接头变形不连续法
    3.2.6管片环间纵向剪切模型
    3.2.7地层抗力与接头刚度非对称性的模拟
    3.2.8考虑施工荷载的衬砌结构设计方法
    3.3盾构隧道施工过程的动态模拟
    3.3.1概述
    3.3.2初始地应力的计算
    3.3.3开挖释放力的计算
    3.3.4地层弹塑性模型和Goodman接触模型
    3.3.5盾构隧道的施工阶段
    3.3.6施工阶段的动态有限元模拟
    3.4大直径近间距双线越江盾构隧道施工相互影响规律和控制技术
    3.4.1概述
    3.4.2近间距盾构隧道施工相互影响规律的研究方法
    3.4.3近间距双线盾构隧道施工相互影响的控制技术
    3.5基于荷载一结构法的荷载反分析技术
    3.6基于地层一结构法的地层参数反分析技术
    3.7工程实例
    3.7.1惯用设计法计算实例
    3.7.2梁一接头变形连续模型法计算实例
    3.7.3考虑注浆施工荷载工况组合的设计计算
    3.7.4盾构隧道施工过程的模拟实例
    3.7.5衬砌荷载反馈分析实例
    3.8近间距双线盾构隧道施工相互影响分析实例
    3.8.1概述
    3.8.2现场监测
    3.8.3数值计算与分析
    3.9盾构隧道安全性预测与控制的研究
    附录A释放荷载的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第四章顶管工程安全性监测和信息化施工
    4.1概述
    4.2管道顶进施工的计算模型
    4.2.1管道纵向推顶力的检验
    4.2.2管道顶进施工的有限元分析
    4.2.3双线平行管道顶进施工的数值模拟
    4.24顶管管道的弹性地基梁分析
    4.3参数确定的反分析方法与安全性的预报
    4.4顶管工程的监测、数据处理与安全性的控制
    4.5工程应用实例
    4.5.1大口径急曲线钢筋混凝土顶管的施工
    4.5.2深埋钢筋混凝土双管近间距竖曲线顶管的工程
    参考文献

    第五章公路软基沉降的监测和预报
    5.1概述
    5.2公路软基的地基处理技术与沉降量的计算方法
    5.2.1公路软基的地基处理技术
    5.2.2公路软基沉降量的计算方法
    5.3确定参数的反分析方法
    5.3.1概述
    5.3.2优化反分析法
    5.3.3神经网络模型
    5.4公路软基沉降监测的要点
    5.4.1现场观测项目
    5.4.2观测断面与测点和仪表的布置
    5.4.3观测方法与要求
    5.4.4观测成果的整理与分析
    5.4.5路基各施工阶段的变形控制标准
    5.5芜宣路软基试验工程路基沉降的预测
    5.5.1试验路段工程概况
    5.5.2试验路段的地基加固方案
    5.5.3监测断面的仪表布置及典型监测成果
    5.5.4试验路一维沉降的沉降与控制
    5.5.5试验路沉降的二维黏弹性预报
    5.5.6芜宣路软基试验路段沉降的神经网络预测
    5.5.7几种沉降预测方法结果的比较
    参考文献

    第六章岩土工程问题的各向异性渗流耦合分析与安全性预报
    6.1概述
    6.1.1应力渗流耦合问题的分析方法
    6.1.2渗流耦合问题研究的历史
    6.1.3渗流耦合分析理论的分类
    6.2渗流耦合分析的计算模型和控制参数
    6.2.1应力场的基本方程
    6.2.2渗流场的基本方程
    6.2.3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6.2.4应力(应变)张量和渗透系数的耦合关系
    6.2.5各向异性渗流耦合分析的有限元方程
    6.3各向异性软岩的渗透试验研究
    6.3.1引言
    6.3.2渗透系数的测试方法与原理
    6.3.3试验种类与结果
    6.3.4各向异性软岩的渗透规律与本构关系
    6.4渗流耦合分析控制参数确定的反分析方法
    6.4.1概述
    6.4.2各向异性稳定渗流场的参数反分析
    6.4.3各向异性应力渗流耦合场的参数反分析
    6.5应力一渗流耦合作用下岩土工程安全性的监测与预报
    6.5.1引言
    6.5.2监测仪器与方法
    6.5.3监测断面和测点的布置
    6.5.4渗流耦合作用下岩土工程安全性的预报
    6.6工程应用举例
    6.6.1实例1渗流耦合作用下基坑工程的变形与安全性
    ……
    第七章山岭隧道的设计和安全性的预报与控制
    第八章安全性监测的随机反分析与随机预报
    第九章优化反分析方法的进展
    第十章反演理论与安全性预报和控制研究的发展方向
  • 内容简介:
    《岩士工程问题安全性的预报与控制》是专著《岩土工程问题的反演理论与工程实践》的姐妹篇,主要介绍结合工程应用领域的拓宽建立的反分析理论与方法,涉及领域主要是土力学和基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以及渗流耦合作用影响下的软岩地层中的隧道工程。全书共十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岩士工程问题安全性的预报与控制》研究成果的特点;第二章至第七章介绍了结合典型工程的信息化设计与施工建立的实现安全性预报与控制的分析理论与方法,其中第二章为软土地区的深基坑工程,第三章、第四章为软土地层中的盾构隧道和管道顶进工程,第五章为高速公路软基工程,第六章为岩土工程应力渗流耦合作用的分析,第七章为山岭隧道的信息化设计与施工;第八章和第九章介绍对位移反分析建立的新方法,其中第八章用于考虑地层性态的随机性特征,第九章则主要介绍采用智能原理等形成的算法;第十章对位移反分析方法研究的发展方向发表了作者的见解。《岩士工程问题安全性的预报与控制》可供建筑、铁道、公路、矿山、水利水电、市政建设及其他部门从事地下工程设计、施工和研究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地下结构或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的教材,以及地下建筑、隧道与地下铁道、水工结构和矿山井巷等专业大学生的参考用书。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绪论
    1.1工程建设面临的岩土工程问题
    1.2岩土工程的信息化施工和安全性的预报
    1.2.1岩土工程的信息化施工
    1.2.2岩土工程安全性的预报
    1.3岩土工程的信息化设计与安全性的控制
    1.3.1岩土工程的信息化设计
    13.2岩土工程安全性的控制
    1.4反演理论的研究及其在工程应用中的发展
    1.5本书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基坑工程变形的动态预报及其安全性的控制
    2.1概述
    2.2计算模型与时空效应的模拟
    22.1围护结构受力变形分析的弹性地基梁法
    2.2.2围护结构与周围地层受力变形分析的二维平面应变问题有限元方法
    2.2.3围护结构受力变形分析的黏弹性地基厚板理论
    2.3水土压力及土体性态参数确定的反分析方法
    2.3.1弹性地基梁法的参数
    2.3.2二维平面应变问题分析的有限元方法的参数
    2.3.3黏弹性地基厚板理论的模型参数
    2.4量测数据趋势项的提取
    2.5基坑工程变形的动态预报及安全性的判别
    2.5.1动态预报过程
    2.5.2基坑工程安全性的判别
    2.6基坑工程监测方案的优化与安全性的控制
    2.6.1基坑工程施工监测的优化方案
    2.6.2基坑工程安全性的控制
    2.7工程应用实例
    2.7.1弹性地基梁模型
    2.7.2二维平面应变问题有限元分析模型
    2.7.3黏弹性地基厚板理论模型
    参考文献

    第三章盾构隧道的设计和安全性的预报与控制
    3.1概述
    3.2盾构隧道的设计计算模型
    3.2.1盾构隧道设计计算方法的进展
    3.2.2惯用设计法
    3.2.3修正惯用法
    3.2.4梁一接头变形连续法
    3.2.5梁一接头变形不连续法
    3.2.6管片环间纵向剪切模型
    3.2.7地层抗力与接头刚度非对称性的模拟
    3.2.8考虑施工荷载的衬砌结构设计方法
    3.3盾构隧道施工过程的动态模拟
    3.3.1概述
    3.3.2初始地应力的计算
    3.3.3开挖释放力的计算
    3.3.4地层弹塑性模型和Goodman接触模型
    3.3.5盾构隧道的施工阶段
    3.3.6施工阶段的动态有限元模拟
    3.4大直径近间距双线越江盾构隧道施工相互影响规律和控制技术
    3.4.1概述
    3.4.2近间距盾构隧道施工相互影响规律的研究方法
    3.4.3近间距双线盾构隧道施工相互影响的控制技术
    3.5基于荷载一结构法的荷载反分析技术
    3.6基于地层一结构法的地层参数反分析技术
    3.7工程实例
    3.7.1惯用设计法计算实例
    3.7.2梁一接头变形连续模型法计算实例
    3.7.3考虑注浆施工荷载工况组合的设计计算
    3.7.4盾构隧道施工过程的模拟实例
    3.7.5衬砌荷载反馈分析实例
    3.8近间距双线盾构隧道施工相互影响分析实例
    3.8.1概述
    3.8.2现场监测
    3.8.3数值计算与分析
    3.9盾构隧道安全性预测与控制的研究
    附录A释放荷载的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第四章顶管工程安全性监测和信息化施工
    4.1概述
    4.2管道顶进施工的计算模型
    4.2.1管道纵向推顶力的检验
    4.2.2管道顶进施工的有限元分析
    4.2.3双线平行管道顶进施工的数值模拟
    4.24顶管管道的弹性地基梁分析
    4.3参数确定的反分析方法与安全性的预报
    4.4顶管工程的监测、数据处理与安全性的控制
    4.5工程应用实例
    4.5.1大口径急曲线钢筋混凝土顶管的施工
    4.5.2深埋钢筋混凝土双管近间距竖曲线顶管的工程
    参考文献

    第五章公路软基沉降的监测和预报
    5.1概述
    5.2公路软基的地基处理技术与沉降量的计算方法
    5.2.1公路软基的地基处理技术
    5.2.2公路软基沉降量的计算方法
    5.3确定参数的反分析方法
    5.3.1概述
    5.3.2优化反分析法
    5.3.3神经网络模型
    5.4公路软基沉降监测的要点
    5.4.1现场观测项目
    5.4.2观测断面与测点和仪表的布置
    5.4.3观测方法与要求
    5.4.4观测成果的整理与分析
    5.4.5路基各施工阶段的变形控制标准
    5.5芜宣路软基试验工程路基沉降的预测
    5.5.1试验路段工程概况
    5.5.2试验路段的地基加固方案
    5.5.3监测断面的仪表布置及典型监测成果
    5.5.4试验路一维沉降的沉降与控制
    5.5.5试验路沉降的二维黏弹性预报
    5.5.6芜宣路软基试验路段沉降的神经网络预测
    5.5.7几种沉降预测方法结果的比较
    参考文献

    第六章岩土工程问题的各向异性渗流耦合分析与安全性预报
    6.1概述
    6.1.1应力渗流耦合问题的分析方法
    6.1.2渗流耦合问题研究的历史
    6.1.3渗流耦合分析理论的分类
    6.2渗流耦合分析的计算模型和控制参数
    6.2.1应力场的基本方程
    6.2.2渗流场的基本方程
    6.2.3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6.2.4应力(应变)张量和渗透系数的耦合关系
    6.2.5各向异性渗流耦合分析的有限元方程
    6.3各向异性软岩的渗透试验研究
    6.3.1引言
    6.3.2渗透系数的测试方法与原理
    6.3.3试验种类与结果
    6.3.4各向异性软岩的渗透规律与本构关系
    6.4渗流耦合分析控制参数确定的反分析方法
    6.4.1概述
    6.4.2各向异性稳定渗流场的参数反分析
    6.4.3各向异性应力渗流耦合场的参数反分析
    6.5应力一渗流耦合作用下岩土工程安全性的监测与预报
    6.5.1引言
    6.5.2监测仪器与方法
    6.5.3监测断面和测点的布置
    6.5.4渗流耦合作用下岩土工程安全性的预报
    6.6工程应用举例
    6.6.1实例1渗流耦合作用下基坑工程的变形与安全性
    ……
    第七章山岭隧道的设计和安全性的预报与控制
    第八章安全性监测的随机反分析与随机预报
    第九章优化反分析方法的进展
    第十章反演理论与安全性预报和控制研究的发展方向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岩土工程问题安全性的预报与控制
断续节理岩体破坏过程的数值方法及工程应用
李树忱、李术才 著
岩土工程问题安全性的预报与控制
土工细观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
周健、贾敏才 著
岩土工程问题安全性的预报与控制
岩土工程数字化原理与技术
丁伯阳 著
岩土工程问题安全性的预报与控制
复杂工程条件下边坡工程稳定性研究
王树仁 著
岩土工程问题安全性的预报与控制
复杂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与工程实践
姚爱军、薛廷河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岩土工程问题安全性的预报与控制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实践
曹方秀 著
岩土工程问题安全性的预报与控制
岩土工程测试与模型试验技术
姚直书;王晓健;薛维培
岩土工程问题安全性的预报与控制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与装备新进展2022——第四届全国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与装备创新论坛论文
王卫东
岩土工程问题安全性的预报与控制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 GB 50585-2010 New!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主编
岩土工程问题安全性的预报与控制
岩土工程勘察与施工
李斌 著
岩土工程问题安全性的预报与控制
岩土工程可靠基础理论及工程应用
陈立宏 著
岩土工程问题安全性的预报与控制
岩土工程六十年琐忆
高大钊
岩土工程问题安全性的预报与控制
岩土材料本构理论(第二版)
徐日庆
岩土工程问题安全性的预报与控制
岩土工程测试与检测技术
顾展飞;张明飞;郑宾国;刘之葵
岩土工程问题安全性的预报与控制
岩土工程勘察(第二版)
刘之葵;牟春梅;谭景和;谢永雄;蒋仕清;姜大伟;孙刚臣
岩土工程问题安全性的预报与控制
岩土钻掘设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规划教材)
卢春华 编
岩土工程问题安全性的预报与控制
岩土工程设计施工优化实践
杨砚宗;王俊淞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