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性利益之侵权救济控制研究

财产性利益之侵权救济控制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2015-03
版次: 1
ISBN: 9787511875488
定价: 3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80页
字数: 296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法律
  •   财产性利益之侵权救济控制研究这样一个命题关涉现实生活中民事主体的哪些合法利益能够进入侵权法的效力范围,得到侵权法的关怀与救济。因此,我们努力寻找法律对民事财产利益的合理保护边界,以实现民事利益之保护与个人行动之自由间的有效平衡。本书比较考察了英美、德法等各国的重要案例,并通过历史考察法、规范分析法等分析、论证民事领域财产性利益的多元性和具体利益形态的本质、特征与社会意义,并据此进行服务于责任控制实现的初步的类型化研究;多角度多视野地考察影响财产性利益侵权救济实现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观察财产性利益实现侵权救济的重要前提条件及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实现问题。
      杨惟钦(原名杨雪飞),1978年生,云南人。2008年获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云南大学法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民商法。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方法
    (一)实证研究法
    (二)比较研究法
    (三)规范分析法
    (四)类型化研究法
    第一章基本理论问题与侵权法法益范围初步探讨
    第一节侵权行为基本理论问题
    一、关于"侵权行为"概念与特征的讨论
    (一)对概念的介绍
    (二)本质与特征的分析
    二、侵权行为一般条款
    (一)一般条款概说
    (二)一般条款比较考察
    三、侵权行为一般条款与侵权法法益保护范围的关系
    (一)法国法体系
    (二)德国法体系
    四、一般条款下财产性利益保护范围的小结
    第二节侵权法中的财产性权利、利益与法益
    一、权利、利益与法益在救济性上的关系
    (一)何为利益
    (二)享有不同法律之力的权利、法益与利益
    二、侵权法中的财产性权利与利益
    三、与"救济性"有关的一些分类
    (一)直接损害与间接损害
    (二)所受损害(积极损害)与所失利益(消极损害)
    (三)履行利益(积极利益)的损害与信赖利益(消极利益)的损害
    四、财产上损害与财产性利益受侵并非同一概念
    第三节财产性利益"可救济性"的探讨
    一、"可救济性"的宏观分析
    (一)属于合法利益
    (二)存在可补救的方法
    (三)确定地发生损害
    二、决定可救济与否的一些考量因素
    (一)致害行为是否属于合法的经济自利行为
    (二)相互冲突利益的比较
    (三)致害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与社会整体利益的考量
    (四)对不法行为的预防与遏制的有效性
    第二章侵权法可救济的财产性利益分析
    第一节侵权法对权利的救济
    一、物权
    (一)所有权
    (二)他物权与占有
    (三)准物权
    二、知识产权与社员权(股权)
    三、继承权
    四、债权的侵权法保护问题
    (一)债权相对权的本质及其难获侵权法保护的原因
    (二)债权可以获得侵权法保护的例外和原因
    (三)合同债务人自己侵害债权的问题
    (四)我国的具体规定
    第二节利益在侵权法上的可救济性分析
    一、"利益"在侵权法上的总体面貌
    二、故意情况下的财产性利益侵权救济
    三、非故意情况下的财产性利益侵权救济
    第三节信赖利益救济的总体面貌
    一、何为信赖利益
    二、信赖利益的可救济性分析
    (一)信赖利益受损可以获得赔偿
    (二)信赖利益的赔偿是否需要受履行利益的限制
    第三章纯粹经济损失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节前提性说明
    一、关于纯粹经济损失的思考缘起
    二、纯粹经济损失概念辨析与界定
    三、具体解题范围
    第二节纯粹经济损失的本质与特征
    一、纯粹经济损失本质初步探析
    (一)本质内涵
    (二)纯粹经济损失财产利益受侵之本质与保护的有限性
    二、纯粹经济损失的特征
    (一)独立性与抽象性
    (二)连锁效应性
    (三)不确定性
    (四)受侵利益不具清晰的轮廓和外延
    第三节影响赔偿实现的政策考量因素与检讨
    一、诉讼与责任泛滥的风险
    (一)诉讼与责任泛滥的风险对成立责任的影响
    (二)对诉讼与责任泛滥之担忧的检讨
    二、不确定的责任(IndeterminateLiability)
    (一)责任的不确定性对成立责任的影响
    (二)对不确定性的检讨
    三、经济风险应优先通过私人自治的方式予以防免
    (一)经济风险应优先通过自治方式予以防免对实现赔偿的影响
    (二)对经济风险防免私人自治优先的检讨
    四、受侵利益在价值谱系中的位阶
    (一)固有认识--纯粹经济损失并不具保护价值
    (二)对固有认识的检讨
    五、市场竞争的维护
    (一)维护市场竞争对成立责任的影响
    (二)对维护市场竞争要求的检讨
    第四节纯粹经济损失的类型
    一、纯粹经济损失类型化的原因及意义
    二、纯粹经济损失的既有分类
    (一)事实层面的类型化处理
    (二)逻辑层面的类型化处理
    三、对既有类型划分的思考
    第四章"关系"视角下纯粹经济损失的本质再认识--联系合同法
    与侵权法规范机能划分的重新审视
    第一节纯粹经济损失背后的"关系"特征
    一、损失产生之"关系"本质
    二、当事人间不同关系下损失的初步考察
    (一)合同关系中的纯粹经济损失
    (二)非合同关系中的纯粹经济损失
    第二节合同法与侵权法规范机能的划分
    一、权利义务基础辨析
    (一)合同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基础及合同对经济关系的规范功能与意义
    (二)侵权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基础及侵权法对经济关系的规范功能与意义
    二、保护对象的辨析
    (一)合同法所保护的利益--以期待利益为主
    (二)侵权法所保护的利益--以维持利益为主
    第三节合同法与侵权法在纯粹经济损失赔偿上的分裂与融合
    一、分裂与融合的现实
    二、进一步的追问
    三、小结
    第五章侵权责任下的赔偿实现与控制比较考察
    第一节英美法侵权责任下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实现与控制
    一、英美过失侵权行为法概述
    (一)概说
    (二)责任的控制
    (三)注意义务的认定
    二、纯粹经济损失侵权责任的成立与控制
    (一)排除责任规则的形成到排除责任规则的突破
    (二)实现责任控制的特别要素
    第二节德国法侵权责任下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实现与控制
    一、法益保护范围的狭窄
    二、保护范围的扩张
    (一)"其他权利"扩及于"营业权"
    (二)"享有在某人之处工作的权利"(rightstoonesplaceofwork)?
    (三)所有权的扩张解释
    三、保护范围扩张的控制
    第三节法国法侵权责任下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实现与控制
    一、一般性评价
    二、侵权责任的成立与控制
    (一)侵权法法益保护范围的宽泛
    (二)责任的控制
    三、"直接性"控制标准的检讨
    第六章合同责任下的赔偿实现与控制比较考察
    第一节英美法合同责任扩张的实现与控制
    一、合同责任扩张的障碍
    二、责任扩张的实现
    (一)英国
    (二)美国
    三、责任扩张的控制
    第二节德国法合同责任扩张的实现与控制
    一、德国法合同责任扩张概说
    二、各种扩张形式的具体考察
    (一)利益第三人合同
    (二)附保护第三人作用合同
    (三)缔约过失责任
    (四)第三人缔约过失责任
    (五)第三人损害清算原则
    三、小结
    第三节法国法合同责任扩张的实现与控制
    一、利益第三人合同的存在
    二、利益第三人合同成立之控制
    第七章"关系"视角下之类型化与赔偿控制分析
    第一节"关系"视角下的类型划分
    一、比较法上的启示
    二、"关系"视角下的类型化思考
    (一)前提性说明
    (二)责任中的关系理性
    三、具体类型划分
    第二节接近于合同关系中的纯粹经济损失
    一、类型特征
    (一)类型初步描述
    (二)特征
    二、接近于合同关系成立的判断--两种次级类型
    (一)类似合同关系
    (二)为缔约而建立的前合同关系
    三、责任控制的实现
    第三节连锁合同关系中的纯粹经济损失
    一、类型特征
    (一)类型描述
    (二)特征
    二、否定赔偿的基本倾向与理性
    三、形成例外的必要性与考量因素
    (一)形成例外的必要性
    (二)影响赔偿实现的考量因素
    (三)成立责任的合理性说明
    四、各国相关理论与规定的列举
    (一)法国法上之"合同群理论"与"可转移的瑕疵担保责任"
    (二)美国法上延伸的默示担保责任
    第四节间接致损型纯粹经济损失
    一、类型特征
    (一)类型描述
    (二)特征
    二、否定赔偿的基本倾向与理性
    三、影响赔偿实现的考量因素
    (一)受害人是否具有通过私人自治方式分配经济风险的途径
    (二)损失的可避免性/(利益的实现对直接被侵对象的依赖度)
    (三)行为的危险性
    (四)受损利益对受害人的重要性与救济的迫切性
    (五)对加害行为的阻却必要性
    四、两种被普遍赞同的赔偿例外
    (一)转移型纯粹经济损失(transferredloss)
    (二)共同风险型纯粹经济损失(commonadventure/jointventure)
    (三)成立责任的合理性说明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八章我国法上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及控制实现
    第一节纯粹经济损失在我国法上的既存状态
    一、纯粹经济损失概念与概念范畴在我国存在与否
    二、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现状简述
    (一)存在肯定赔偿性的制度与特别规定

    (二)无特别规定情况下救济渠道的选取问题
    第二节扩张合同责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分析
    一、合同法的既有规定与扩张可能性分析
    (一)附随义务的相关规定
    (二)缔约过失责任的存在
    二、我国没有必要扩张合同责任为纯粹经济损失提供救济
    (一)附保护第三人作用合同的不必要
    (二)第三人缔约过失责任的不必要
    (三)小结
    第三节侵权法框架下实现纯粹经济损失赔偿的可行性分析
    一、比较法上的启示
    二、我国现行法对侵权行为的一般规定与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
    (一)侵权法宽泛式的一般条款
    (二)保护范围的旧有观念及"违法性"判断的影响
    (三)本书观点
    三、侵权法宽泛式规范模式与合同法的协调
    (一)对宽泛式的肯定
    (二)与《合同法》的协调问题
    第四节侵权法框架下赔偿控制的实现
    一、侵权责任构成基础--受害人财产性利益遭受侵害
    二、责任构成要件对责任控制的实现
    (一)加害行为
    (二)损害
    (三)过错
    (四)因果关系
    (五)小结
    三、法律实践中的典型案型考察
    (一)接近于合同关系型--以遗嘱案、不实陈述案为例
    (二)连锁合同关系型--以商品瑕疵案为例
    (三)间接致损型--第三人行为致合同期待落空案
    结论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财产性利益之侵权救济控制研究这样一个命题关涉现实生活中民事主体的哪些合法利益能够进入侵权法的效力范围,得到侵权法的关怀与救济。因此,我们努力寻找法律对民事财产利益的合理保护边界,以实现民事利益之保护与个人行动之自由间的有效平衡。本书比较考察了英美、德法等各国的重要案例,并通过历史考察法、规范分析法等分析、论证民事领域财产性利益的多元性和具体利益形态的本质、特征与社会意义,并据此进行服务于责任控制实现的初步的类型化研究;多角度多视野地考察影响财产性利益侵权救济实现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观察财产性利益实现侵权救济的重要前提条件及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实现问题。
  • 作者简介:
      杨惟钦(原名杨雪飞),1978年生,云南人。2008年获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云南大学法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民商法。
  •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方法
    (一)实证研究法
    (二)比较研究法
    (三)规范分析法
    (四)类型化研究法
    第一章基本理论问题与侵权法法益范围初步探讨
    第一节侵权行为基本理论问题
    一、关于"侵权行为"概念与特征的讨论
    (一)对概念的介绍
    (二)本质与特征的分析
    二、侵权行为一般条款
    (一)一般条款概说
    (二)一般条款比较考察
    三、侵权行为一般条款与侵权法法益保护范围的关系
    (一)法国法体系
    (二)德国法体系
    四、一般条款下财产性利益保护范围的小结
    第二节侵权法中的财产性权利、利益与法益
    一、权利、利益与法益在救济性上的关系
    (一)何为利益
    (二)享有不同法律之力的权利、法益与利益
    二、侵权法中的财产性权利与利益
    三、与"救济性"有关的一些分类
    (一)直接损害与间接损害
    (二)所受损害(积极损害)与所失利益(消极损害)
    (三)履行利益(积极利益)的损害与信赖利益(消极利益)的损害
    四、财产上损害与财产性利益受侵并非同一概念
    第三节财产性利益"可救济性"的探讨
    一、"可救济性"的宏观分析
    (一)属于合法利益
    (二)存在可补救的方法
    (三)确定地发生损害
    二、决定可救济与否的一些考量因素
    (一)致害行为是否属于合法的经济自利行为
    (二)相互冲突利益的比较
    (三)致害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与社会整体利益的考量
    (四)对不法行为的预防与遏制的有效性
    第二章侵权法可救济的财产性利益分析
    第一节侵权法对权利的救济
    一、物权
    (一)所有权
    (二)他物权与占有
    (三)准物权
    二、知识产权与社员权(股权)
    三、继承权
    四、债权的侵权法保护问题
    (一)债权相对权的本质及其难获侵权法保护的原因
    (二)债权可以获得侵权法保护的例外和原因
    (三)合同债务人自己侵害债权的问题
    (四)我国的具体规定
    第二节利益在侵权法上的可救济性分析
    一、"利益"在侵权法上的总体面貌
    二、故意情况下的财产性利益侵权救济
    三、非故意情况下的财产性利益侵权救济
    第三节信赖利益救济的总体面貌
    一、何为信赖利益
    二、信赖利益的可救济性分析
    (一)信赖利益受损可以获得赔偿
    (二)信赖利益的赔偿是否需要受履行利益的限制
    第三章纯粹经济损失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节前提性说明
    一、关于纯粹经济损失的思考缘起
    二、纯粹经济损失概念辨析与界定
    三、具体解题范围
    第二节纯粹经济损失的本质与特征
    一、纯粹经济损失本质初步探析
    (一)本质内涵
    (二)纯粹经济损失财产利益受侵之本质与保护的有限性
    二、纯粹经济损失的特征
    (一)独立性与抽象性
    (二)连锁效应性
    (三)不确定性
    (四)受侵利益不具清晰的轮廓和外延
    第三节影响赔偿实现的政策考量因素与检讨
    一、诉讼与责任泛滥的风险
    (一)诉讼与责任泛滥的风险对成立责任的影响
    (二)对诉讼与责任泛滥之担忧的检讨
    二、不确定的责任(IndeterminateLiability)
    (一)责任的不确定性对成立责任的影响
    (二)对不确定性的检讨
    三、经济风险应优先通过私人自治的方式予以防免
    (一)经济风险应优先通过自治方式予以防免对实现赔偿的影响
    (二)对经济风险防免私人自治优先的检讨
    四、受侵利益在价值谱系中的位阶
    (一)固有认识--纯粹经济损失并不具保护价值
    (二)对固有认识的检讨
    五、市场竞争的维护
    (一)维护市场竞争对成立责任的影响
    (二)对维护市场竞争要求的检讨
    第四节纯粹经济损失的类型
    一、纯粹经济损失类型化的原因及意义
    二、纯粹经济损失的既有分类
    (一)事实层面的类型化处理
    (二)逻辑层面的类型化处理
    三、对既有类型划分的思考
    第四章"关系"视角下纯粹经济损失的本质再认识--联系合同法
    与侵权法规范机能划分的重新审视
    第一节纯粹经济损失背后的"关系"特征
    一、损失产生之"关系"本质
    二、当事人间不同关系下损失的初步考察
    (一)合同关系中的纯粹经济损失
    (二)非合同关系中的纯粹经济损失
    第二节合同法与侵权法规范机能的划分
    一、权利义务基础辨析
    (一)合同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基础及合同对经济关系的规范功能与意义
    (二)侵权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基础及侵权法对经济关系的规范功能与意义
    二、保护对象的辨析
    (一)合同法所保护的利益--以期待利益为主
    (二)侵权法所保护的利益--以维持利益为主
    第三节合同法与侵权法在纯粹经济损失赔偿上的分裂与融合
    一、分裂与融合的现实
    二、进一步的追问
    三、小结
    第五章侵权责任下的赔偿实现与控制比较考察
    第一节英美法侵权责任下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实现与控制
    一、英美过失侵权行为法概述
    (一)概说
    (二)责任的控制
    (三)注意义务的认定
    二、纯粹经济损失侵权责任的成立与控制
    (一)排除责任规则的形成到排除责任规则的突破
    (二)实现责任控制的特别要素
    第二节德国法侵权责任下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实现与控制
    一、法益保护范围的狭窄
    二、保护范围的扩张
    (一)"其他权利"扩及于"营业权"
    (二)"享有在某人之处工作的权利"(rightstoonesplaceofwork)?
    (三)所有权的扩张解释
    三、保护范围扩张的控制
    第三节法国法侵权责任下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实现与控制
    一、一般性评价
    二、侵权责任的成立与控制
    (一)侵权法法益保护范围的宽泛
    (二)责任的控制
    三、"直接性"控制标准的检讨
    第六章合同责任下的赔偿实现与控制比较考察
    第一节英美法合同责任扩张的实现与控制
    一、合同责任扩张的障碍
    二、责任扩张的实现
    (一)英国
    (二)美国
    三、责任扩张的控制
    第二节德国法合同责任扩张的实现与控制
    一、德国法合同责任扩张概说
    二、各种扩张形式的具体考察
    (一)利益第三人合同
    (二)附保护第三人作用合同
    (三)缔约过失责任
    (四)第三人缔约过失责任
    (五)第三人损害清算原则
    三、小结
    第三节法国法合同责任扩张的实现与控制
    一、利益第三人合同的存在
    二、利益第三人合同成立之控制
    第七章"关系"视角下之类型化与赔偿控制分析
    第一节"关系"视角下的类型划分
    一、比较法上的启示
    二、"关系"视角下的类型化思考
    (一)前提性说明
    (二)责任中的关系理性
    三、具体类型划分
    第二节接近于合同关系中的纯粹经济损失
    一、类型特征
    (一)类型初步描述
    (二)特征
    二、接近于合同关系成立的判断--两种次级类型
    (一)类似合同关系
    (二)为缔约而建立的前合同关系
    三、责任控制的实现
    第三节连锁合同关系中的纯粹经济损失
    一、类型特征
    (一)类型描述
    (二)特征
    二、否定赔偿的基本倾向与理性
    三、形成例外的必要性与考量因素
    (一)形成例外的必要性
    (二)影响赔偿实现的考量因素
    (三)成立责任的合理性说明
    四、各国相关理论与规定的列举
    (一)法国法上之"合同群理论"与"可转移的瑕疵担保责任"
    (二)美国法上延伸的默示担保责任
    第四节间接致损型纯粹经济损失
    一、类型特征
    (一)类型描述
    (二)特征
    二、否定赔偿的基本倾向与理性
    三、影响赔偿实现的考量因素
    (一)受害人是否具有通过私人自治方式分配经济风险的途径
    (二)损失的可避免性/(利益的实现对直接被侵对象的依赖度)
    (三)行为的危险性
    (四)受损利益对受害人的重要性与救济的迫切性
    (五)对加害行为的阻却必要性
    四、两种被普遍赞同的赔偿例外
    (一)转移型纯粹经济损失(transferredloss)
    (二)共同风险型纯粹经济损失(commonadventure/jointventure)
    (三)成立责任的合理性说明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八章我国法上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及控制实现
    第一节纯粹经济损失在我国法上的既存状态
    一、纯粹经济损失概念与概念范畴在我国存在与否
    二、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现状简述
    (一)存在肯定赔偿性的制度与特别规定

    (二)无特别规定情况下救济渠道的选取问题
    第二节扩张合同责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分析
    一、合同法的既有规定与扩张可能性分析
    (一)附随义务的相关规定
    (二)缔约过失责任的存在
    二、我国没有必要扩张合同责任为纯粹经济损失提供救济
    (一)附保护第三人作用合同的不必要
    (二)第三人缔约过失责任的不必要
    (三)小结
    第三节侵权法框架下实现纯粹经济损失赔偿的可行性分析
    一、比较法上的启示
    二、我国现行法对侵权行为的一般规定与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
    (一)侵权法宽泛式的一般条款
    (二)保护范围的旧有观念及"违法性"判断的影响
    (三)本书观点
    三、侵权法宽泛式规范模式与合同法的协调
    (一)对宽泛式的肯定
    (二)与《合同法》的协调问题
    第四节侵权法框架下赔偿控制的实现
    一、侵权责任构成基础--受害人财产性利益遭受侵害
    二、责任构成要件对责任控制的实现
    (一)加害行为
    (二)损害
    (三)过错
    (四)因果关系
    (五)小结
    三、法律实践中的典型案型考察
    (一)接近于合同关系型--以遗嘱案、不实陈述案为例
    (二)连锁合同关系型--以商品瑕疵案为例
    (三)间接致损型--第三人行为致合同期待落空案
    结论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