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居制的制度演化及其实践逻辑:基于上海经验的研究

街居制的制度演化及其实践逻辑:基于上海经验的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13-01
版次: 1
ISBN: 9787549523368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72页
字数: 160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15人买过
  •   《街居制的制度演化及其实践逻辑:基于上海经验的研究》采用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聚焦于1949年以来我国城市逐步确立的基层社会的制度形态——街居制的历史变迁与现实发展,以街居制的管理、服务功能,以及资源汲取等为分析对象,通过探讨现实社会环境变迁、行动者的意图及其认知变动推动下的制度实践过程,揭示街居制的制度逻辑,以及在运行实践中面临的困境及其根源,希望借此对这一制度的发展和变革提供相应的借鉴。   张虎祥,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社会学系讲师,社会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基层社会治理、组织社会学研究以及文化产业的制度分析,曾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并在《社会科学》、《社会》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编著作多部。
      
      梁波,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讲师,社会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组织社会学、经济社会学、产业的社会学研究等。近年来先后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等项目,并在《社会》、《中国农村观察》、《人口与发展》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引论街居制的制度逻辑:生成和延续
    一、街居制研究:在国家与社会之间
    二、与时代变迁同步:街居制的生成与演变
    三、分析框架:制度主义与制度作用领域

    第一章街居制的生成与国家向基层社会的延伸
    一、历史偶然与必然:街居制的生成逻辑
    二、中断与延续:城市基层社会结构的重构(1927-1949)
    三、政权的巩固和建设:街居制创建与居委会整顿(1950-1957)
    四、动员能力的实践:街居制的制度化过程(1958-1978)
    五、延续与转向:国家意志与街居制运作逻辑的矛盾(1978年以来)
    六、余论:国家意志实践的社会逻辑

    第二章制度空间的社会拓展与街居制的动态演化
    一、管理职能演化:环境变动中的适应性变革
    二、“两级政府,两级管理”:重整街居组织与改革的起步(1985-1995)
    三、“两级政府,三级管理”:街居管理职能的强化(1996-2003)
    四、“网格化”管理:向社会管理体制转型(2004年以来)
    五、制度演化的实践逻辑:环境挑战与路径选择

    第三章社会生活诉求复杂化与社区服务多元化
    一、前社区服务:“辅助体制”下的集体福利服务(20世纪80年代以前)
    二、社区服务:市场化时代街居服务功能的扩展与提升(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三、社区公共服务: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的新探索(21世纪以来)
    四、基层治理需求与服务功能变迁

    第四章组织功能权变情境下的街道财政模式转型
    一、作为制度变迁现象的街道财政模式转型
    二、街道实体经济与自筹财政(20世纪90年代以前)
    三、招商引资与税收财政(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四、加强社区建设与公共财政模式建构(21世纪以来)
    五、街道财政体制的适应性建构:环境挑战与认知转向

    第五章街居制变迁的历史制度意涵及反思
    一、“挑战-回应”:街居制变革实践的历史制度逻辑
    二、街居制的走向及可行的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街居制的制度演化及其实践逻辑:基于上海经验的研究》采用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聚焦于1949年以来我国城市逐步确立的基层社会的制度形态——街居制的历史变迁与现实发展,以街居制的管理、服务功能,以及资源汲取等为分析对象,通过探讨现实社会环境变迁、行动者的意图及其认知变动推动下的制度实践过程,揭示街居制的制度逻辑,以及在运行实践中面临的困境及其根源,希望借此对这一制度的发展和变革提供相应的借鉴。
  • 作者简介:
      张虎祥,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社会学系讲师,社会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基层社会治理、组织社会学研究以及文化产业的制度分析,曾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并在《社会科学》、《社会》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编著作多部。
      
      梁波,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讲师,社会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组织社会学、经济社会学、产业的社会学研究等。近年来先后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等项目,并在《社会》、《中国农村观察》、《人口与发展》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 目录:
    引论街居制的制度逻辑:生成和延续
    一、街居制研究:在国家与社会之间
    二、与时代变迁同步:街居制的生成与演变
    三、分析框架:制度主义与制度作用领域

    第一章街居制的生成与国家向基层社会的延伸
    一、历史偶然与必然:街居制的生成逻辑
    二、中断与延续:城市基层社会结构的重构(1927-1949)
    三、政权的巩固和建设:街居制创建与居委会整顿(1950-1957)
    四、动员能力的实践:街居制的制度化过程(1958-1978)
    五、延续与转向:国家意志与街居制运作逻辑的矛盾(1978年以来)
    六、余论:国家意志实践的社会逻辑

    第二章制度空间的社会拓展与街居制的动态演化
    一、管理职能演化:环境变动中的适应性变革
    二、“两级政府,两级管理”:重整街居组织与改革的起步(1985-1995)
    三、“两级政府,三级管理”:街居管理职能的强化(1996-2003)
    四、“网格化”管理:向社会管理体制转型(2004年以来)
    五、制度演化的实践逻辑:环境挑战与路径选择

    第三章社会生活诉求复杂化与社区服务多元化
    一、前社区服务:“辅助体制”下的集体福利服务(20世纪80年代以前)
    二、社区服务:市场化时代街居服务功能的扩展与提升(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三、社区公共服务: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的新探索(21世纪以来)
    四、基层治理需求与服务功能变迁

    第四章组织功能权变情境下的街道财政模式转型
    一、作为制度变迁现象的街道财政模式转型
    二、街道实体经济与自筹财政(20世纪90年代以前)
    三、招商引资与税收财政(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四、加强社区建设与公共财政模式建构(21世纪以来)
    五、街道财政体制的适应性建构:环境挑战与认知转向

    第五章街居制变迁的历史制度意涵及反思
    一、“挑战-回应”:街居制变革实践的历史制度逻辑
    二、街居制的走向及可行的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街居制的制度演化及其实践逻辑:基于上海经验的研究
两头不到岸: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
杨国强
街居制的制度演化及其实践逻辑:基于上海经验的研究
高罗佩 : 其人其书
【荷】 扬威廉·范德魏特灵
街居制的制度演化及其实践逻辑:基于上海经验的研究
官家的心事 : 宋朝宫廷政治三百年
吴铮强
街居制的制度演化及其实践逻辑:基于上海经验的研究
重读鲁迅:荣格的参照视角
卡罗琳·T. 布朗
街居制的制度演化及其实践逻辑:基于上海经验的研究
范用:为书籍的一生
汪家明 编著
街居制的制度演化及其实践逻辑:基于上海经验的研究
没有面目的人
理查德·桑内特 著;周悟拿 译
街居制的制度演化及其实践逻辑:基于上海经验的研究
两美元过一天 : 美国的福利与贫穷
凯瑟琳·爱丁;卢克·谢弗
街居制的制度演化及其实践逻辑:基于上海经验的研究
以文学为业:一部体制史(艺术与社会译丛)
杰拉尔德·格拉夫 著;蒋思婷 译;童可依
街居制的制度演化及其实践逻辑:基于上海经验的研究
我是谁?段义孚自传
[美]段义孚 著;志丞 刘苏 译
街居制的制度演化及其实践逻辑:基于上海经验的研究
原子与灰烬:核灾难的历史
[美]沙希利·浦洛基
街居制的制度演化及其实践逻辑:基于上海经验的研究
父权制与资本积累:国际劳动分工中的女性(共域世界史)
[德]玛丽亚·米斯 著;李昕一 徐明强 译
街居制的制度演化及其实践逻辑:基于上海经验的研究
(守望者)谁是罗兰·巴特
汪民安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