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学术文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移支付方案设计研究

光明学术文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移支付方案设计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3-09
版次: 1
ISBN: 9787511252395
定价: 4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轻型纸
页数: 227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   为了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转移支付之间建立了明确的理论联系,《光明学术文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移支付方案设计研究》从消费受益及最低公平角度阐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内涵,以强调消费(权利)的平等,以及起点与过程上的公平,进而,运用公共资金成本理论的最新进展,建立了多级政府条件下的公共资金边际成本(MCPF)和公共产品边际收益(MBPG)分析框架,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技术及计量经济学方法,在涵盖政府间收入分享、事权归属与转移支付三方格局的基础上,阐述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和转移支付优化配置的理论思路,并以义务教育为例,进行了均等化方案的设计研究。。
      汪冲,男,1979年生,安徽宣城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人才。2008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获经济学(财政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南京财经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经济学和财税管理。近年来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等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著作三等奖、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二等奖、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提名和上海市研究生学位论文优秀成果奖各1次。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文献回顾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转移支付的理论依据 
    (一)财政联邦制与分税制理论 
    (二)公平理论 
    (三)调整利益的外溢性理论 
    (四)修正过分提供公共物品的理论 
    三、均等化转移支付的实践经验和政策研究 
    (一)现行政府间转移支付概况 
    (二)转移支付均等化效应的检验 
    (三)均等化方案的内容 
    (四)均等化方案的设计 
    (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移支付政策 
    四、总结性评论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一、基本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问题及思考:以义务教育为例 

    第一节 投入差距的衡量 
    一、义务教育生均投入的差距衡量 
    (一)义务教育生均投入差距 
    (二)农村义务教育生均投入差距 
    二、投入结构对差距水平的影响 
    (一)个人部分投入对地区总体差距的影响 
    (二)公用部分投入对地区总体差距的影响 
    (三)建设部分投入对地区总体差距的影响 
    三、义务教育投入差距的总体评价 

    第二节 供给效率的相对水平:投入差距到产出差距 
    一、原始指标的选取 
    二、指标的聚类与合并 
    三、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与分配 
    四、结果和分析 

    第三节 投入产出关系再分析:教育财政体制的影响 
    一、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衡量 
    二、教育财政体制影响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计量分析 
    三、初步分析 

    第四节 义务教育转移支付效率低下的进一步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二、漏损的含义及成因分析 
    三、漏损效应的理论模型 
    四、漏损的实证检验 
    (一)计量模型设定与漏损检验方法 
    (二)计量分析结果 
    五、结论与启示 
    本章小结 
    一、财政能力均等化理念的不足 
    二、结合政府间收入分享、支出划分分析转移支付的必要性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公平与效率 
    本章附录A:广义熵指数简介 
    本章附录B: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简介 

    第三章 受益均等化转移支付方案的规范性依据 

    第一节 基本公共服务与均等化 
    一、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 
    (一)基本生活水准 
    (二)受教育权 
    (三)健康权 
    (四)社会保障权 
    (五)文化权利 
    (六)就业权 
    (七)住房权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义 
    (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与核心 
    (二)开放条件下的社会稳定器 
    (三)促进社会稳定与团结 
    (四)社会投资功能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理念 
    (一)效率与公平兼顾 
    (二)强化公共服务标准化 
    (三)凸显最低公平 

    第二节 基本公共服务受益及其均等化的界定 
    一、基本公共服务的受益 
    二、基本公共服务受益的衡量与测度 
    三、基本公共服务受益均等化:消费平等 

    第三节 公共资金成本分析范式:受益均等化转移支付的理论依据 
    一、公共资金边际成本理论的发展沿革 
    二、公共资金边际成本分析范式的核心要义 
    (一)个体同质性条件下MCPF与MBPG的数理表达 
    (二)米尔利斯次优理论下MCPF与MBPG 
    (三)协同考虑再分配时的公共产品潜在帕累托改进条件 
    三、公共边际成本分析范式在转移支付研究中的运用 

    第四章 基本公共服务受益均等化水平的整体检验 

    第一节 基本公共服务消费受益的理论阐述:基于混合产品理论 
    一、基本公共服务的消费受益 
    二、基本公共服务消费可及性和个体效用化的进一步分析 
    三、存在拥挤时的基本公共服务消费受益 
    四、小结 

    第二节 CGE建模、SAM数据集与参数校准 
    一、CGE建模 
    (一)基本架构 
    (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建模 
    (三)基本公共服务(消费)受益的建模 
    二、SAM数据集 
    三、参数校准 

    第三节 基本公共服务受益的均等化水平 
    一、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受益的基本情况 
    二、总产出和消费可及性均等化水平的比较分析 
    三、“消费平等”与“结果均等”的比较分析 
    四、公共服务间的均等化水平比较分析 
    本章小结 
    本章附录A:CGE模型模拟结果和均等化检验结果 
    本章附录B:SAM数据集简略形式 
    本章附录C:MPSGE/CGE模型的架构 
    (一)生产 
    (二)公共品与私人品需求 
    (三)收入与支出 
    (四)市场出清 
    (五)零利润条件 
    本章附录D:Atkinson指数简介 

    第五章 受益均等化转移支付方案的总体架构 

    第一节 公共资金成本分析范式下的转移支付优化:理论模型 
    一、考虑转移支付条件下的事权归属 
    (一)仅考虑分类补助情况 
    (二)同时考虑分类补助和专项配套转移支付 
    二、公共资金边际成本、事权归属与转移支付结构优化 
    (一)现有研究叙评 
    (二)分类补助 
    (三)配套转移支付 
    (四)最优转移支付结构 
    三、小结 

    第二节 中国MPCF和基本公共服务MBPG的实证分析 
    一、CGE模型的扩充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二)公共资金边际成本(MCPF) 
    (三)公共产品边际收益(MBPG) 
    二、基本公共服务的潜在帕累托改进 
    三、局部与全局意义上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水平的比较 

    第三节 转移支付的总体架构:模拟和论证 
    一、CGE模型的进一步扩展 
    (一)事权归属与支出责任划分 
    (二)收入分享 
    (三)转移支付 
    (四)SAM数据集的进一步扩充 
    二、模拟结果 
    (一)政府间收入分享 
    (二)支出责任划分和转移支付规模优化 
    (三)转移支付结构优化 
    三、进一步分析和论证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转移支付政策目标 
    (二)政府间纵向财政不平衡与转移支付 
    (三)转移支付优化:功能性再造 
    本章附录A:基本公共服务的潜在帕累托改进和PPII指数 
    本章附录B:中央和地方政府的MCPF与基本公共服务MBPG水平 

    第六章 受益均等化转移支付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以义务教育为例 

    第一节 最低投入公平 
    一、义务教育投入分布的拟合 
    (一)我国义务教育生均投入的分布状况 
    (二)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分布状况 
    (三)小结 
    二、最低投入公平的分析 

    第二节 从最低投入公平迈向最低供应公平 
    一、纳入成本差异因素:各地区综合物价差异系数的计算与运用 
    (一)地区间综合物价差异系数的定义 
    (二)引入地区间综合物价差异系数 
    (三)结果和评价 
    二、最低供应公平的测算 

    第三节 最低供应公平到消费平等的跨越:最低消费可及性 
    一、内生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最低消费可及性水平 
    二、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 

    第四节 现行均等化转移支付方案的评价与改进 
    一、现行义务教育转移支付政策最新变化 
    (一)政府开始分担义务教育居民家庭购买性支出 
    (二)从特定群体向农村居民整体过渡 
    (三)调整了政府间的经费分担机制 
    (四)由农村向包含城乡、区域在内的普惠制转变 
    二、现行义务教育均等化转移支付政策方案的评价 
    三、义务教育均等化转移支付政策方案的取向 

    第五节 受益均等化转移支付方案的实施与保障 
    一、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协调与控制 
    二、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归口与分类 
    三、规制与激励地方财政行为,强化财政纪律 
    四、强化转移支付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 
    五、完善法律监督和惩戒机制 

    第七章 论文的回顾、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外文文献: 
    与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情况
  • 内容简介:
      为了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转移支付之间建立了明确的理论联系,《光明学术文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移支付方案设计研究》从消费受益及最低公平角度阐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内涵,以强调消费(权利)的平等,以及起点与过程上的公平,进而,运用公共资金成本理论的最新进展,建立了多级政府条件下的公共资金边际成本(MCPF)和公共产品边际收益(MBPG)分析框架,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技术及计量经济学方法,在涵盖政府间收入分享、事权归属与转移支付三方格局的基础上,阐述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和转移支付优化配置的理论思路,并以义务教育为例,进行了均等化方案的设计研究。。
  • 作者简介:
      汪冲,男,1979年生,安徽宣城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人才。2008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获经济学(财政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南京财经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经济学和财税管理。近年来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等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著作三等奖、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二等奖、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提名和上海市研究生学位论文优秀成果奖各1次。
  •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文献回顾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转移支付的理论依据 
    (一)财政联邦制与分税制理论 
    (二)公平理论 
    (三)调整利益的外溢性理论 
    (四)修正过分提供公共物品的理论 
    三、均等化转移支付的实践经验和政策研究 
    (一)现行政府间转移支付概况 
    (二)转移支付均等化效应的检验 
    (三)均等化方案的内容 
    (四)均等化方案的设计 
    (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移支付政策 
    四、总结性评论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一、基本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问题及思考:以义务教育为例 

    第一节 投入差距的衡量 
    一、义务教育生均投入的差距衡量 
    (一)义务教育生均投入差距 
    (二)农村义务教育生均投入差距 
    二、投入结构对差距水平的影响 
    (一)个人部分投入对地区总体差距的影响 
    (二)公用部分投入对地区总体差距的影响 
    (三)建设部分投入对地区总体差距的影响 
    三、义务教育投入差距的总体评价 

    第二节 供给效率的相对水平:投入差距到产出差距 
    一、原始指标的选取 
    二、指标的聚类与合并 
    三、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与分配 
    四、结果和分析 

    第三节 投入产出关系再分析:教育财政体制的影响 
    一、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衡量 
    二、教育财政体制影响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计量分析 
    三、初步分析 

    第四节 义务教育转移支付效率低下的进一步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二、漏损的含义及成因分析 
    三、漏损效应的理论模型 
    四、漏损的实证检验 
    (一)计量模型设定与漏损检验方法 
    (二)计量分析结果 
    五、结论与启示 
    本章小结 
    一、财政能力均等化理念的不足 
    二、结合政府间收入分享、支出划分分析转移支付的必要性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公平与效率 
    本章附录A:广义熵指数简介 
    本章附录B: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简介 

    第三章 受益均等化转移支付方案的规范性依据 

    第一节 基本公共服务与均等化 
    一、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 
    (一)基本生活水准 
    (二)受教育权 
    (三)健康权 
    (四)社会保障权 
    (五)文化权利 
    (六)就业权 
    (七)住房权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义 
    (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与核心 
    (二)开放条件下的社会稳定器 
    (三)促进社会稳定与团结 
    (四)社会投资功能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理念 
    (一)效率与公平兼顾 
    (二)强化公共服务标准化 
    (三)凸显最低公平 

    第二节 基本公共服务受益及其均等化的界定 
    一、基本公共服务的受益 
    二、基本公共服务受益的衡量与测度 
    三、基本公共服务受益均等化:消费平等 

    第三节 公共资金成本分析范式:受益均等化转移支付的理论依据 
    一、公共资金边际成本理论的发展沿革 
    二、公共资金边际成本分析范式的核心要义 
    (一)个体同质性条件下MCPF与MBPG的数理表达 
    (二)米尔利斯次优理论下MCPF与MBPG 
    (三)协同考虑再分配时的公共产品潜在帕累托改进条件 
    三、公共边际成本分析范式在转移支付研究中的运用 

    第四章 基本公共服务受益均等化水平的整体检验 

    第一节 基本公共服务消费受益的理论阐述:基于混合产品理论 
    一、基本公共服务的消费受益 
    二、基本公共服务消费可及性和个体效用化的进一步分析 
    三、存在拥挤时的基本公共服务消费受益 
    四、小结 

    第二节 CGE建模、SAM数据集与参数校准 
    一、CGE建模 
    (一)基本架构 
    (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建模 
    (三)基本公共服务(消费)受益的建模 
    二、SAM数据集 
    三、参数校准 

    第三节 基本公共服务受益的均等化水平 
    一、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受益的基本情况 
    二、总产出和消费可及性均等化水平的比较分析 
    三、“消费平等”与“结果均等”的比较分析 
    四、公共服务间的均等化水平比较分析 
    本章小结 
    本章附录A:CGE模型模拟结果和均等化检验结果 
    本章附录B:SAM数据集简略形式 
    本章附录C:MPSGE/CGE模型的架构 
    (一)生产 
    (二)公共品与私人品需求 
    (三)收入与支出 
    (四)市场出清 
    (五)零利润条件 
    本章附录D:Atkinson指数简介 

    第五章 受益均等化转移支付方案的总体架构 

    第一节 公共资金成本分析范式下的转移支付优化:理论模型 
    一、考虑转移支付条件下的事权归属 
    (一)仅考虑分类补助情况 
    (二)同时考虑分类补助和专项配套转移支付 
    二、公共资金边际成本、事权归属与转移支付结构优化 
    (一)现有研究叙评 
    (二)分类补助 
    (三)配套转移支付 
    (四)最优转移支付结构 
    三、小结 

    第二节 中国MPCF和基本公共服务MBPG的实证分析 
    一、CGE模型的扩充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二)公共资金边际成本(MCPF) 
    (三)公共产品边际收益(MBPG) 
    二、基本公共服务的潜在帕累托改进 
    三、局部与全局意义上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水平的比较 

    第三节 转移支付的总体架构:模拟和论证 
    一、CGE模型的进一步扩展 
    (一)事权归属与支出责任划分 
    (二)收入分享 
    (三)转移支付 
    (四)SAM数据集的进一步扩充 
    二、模拟结果 
    (一)政府间收入分享 
    (二)支出责任划分和转移支付规模优化 
    (三)转移支付结构优化 
    三、进一步分析和论证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转移支付政策目标 
    (二)政府间纵向财政不平衡与转移支付 
    (三)转移支付优化:功能性再造 
    本章附录A:基本公共服务的潜在帕累托改进和PPII指数 
    本章附录B:中央和地方政府的MCPF与基本公共服务MBPG水平 

    第六章 受益均等化转移支付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以义务教育为例 

    第一节 最低投入公平 
    一、义务教育投入分布的拟合 
    (一)我国义务教育生均投入的分布状况 
    (二)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分布状况 
    (三)小结 
    二、最低投入公平的分析 

    第二节 从最低投入公平迈向最低供应公平 
    一、纳入成本差异因素:各地区综合物价差异系数的计算与运用 
    (一)地区间综合物价差异系数的定义 
    (二)引入地区间综合物价差异系数 
    (三)结果和评价 
    二、最低供应公平的测算 

    第三节 最低供应公平到消费平等的跨越:最低消费可及性 
    一、内生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最低消费可及性水平 
    二、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 

    第四节 现行均等化转移支付方案的评价与改进 
    一、现行义务教育转移支付政策最新变化 
    (一)政府开始分担义务教育居民家庭购买性支出 
    (二)从特定群体向农村居民整体过渡 
    (三)调整了政府间的经费分担机制 
    (四)由农村向包含城乡、区域在内的普惠制转变 
    二、现行义务教育均等化转移支付政策方案的评价 
    三、义务教育均等化转移支付政策方案的取向 

    第五节 受益均等化转移支付方案的实施与保障 
    一、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协调与控制 
    二、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归口与分类 
    三、规制与激励地方财政行为,强化财政纪律 
    四、强化转移支付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 
    五、完善法律监督和惩戒机制 

    第七章 论文的回顾、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外文文献: 
    与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情况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光明学术文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移支付方案设计研究
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
邱光祥 著
光明学术文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移支付方案设计研究
北京文化史研究
朱耀廷 编
光明学术文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移支付方案设计研究
突发事件应对与公共危机管理
丁文喜 著
光明学术文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移支付方案设计研究
网络市场环境下的新产品协同扩散战略
段文奇 著
光明学术文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移支付方案设计研究
海外直接投资与自主创新能力
陈菲琼 著
光明学术文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移支付方案设计研究
王佐良翻译风格研究
黎昌抱 著
光明学术文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移支付方案设计研究
抗战时期的人口迁移
张根福 著
光明学术文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移支付方案设计研究
清代科学家
沈雨梧 著
光明学术文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移支付方案设计研究
公平之路:当你感到不公平
张兵、王晓宁 著
光明学术文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移支付方案设计研究
光明学术文库·《诗人玉屑》诗学思想研究
李艳婷 著
光明学术文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移支付方案设计研究
永远的现代
杨迎平 著
光明学术文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移支付方案设计研究
税收政策对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决策的影响
乐为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