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

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04
版次: 1
ISBN: 9787802068568
定价: 23.8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51页
字数: 190千字
分类: 经济
8人买过
  • 《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借鉴现代西方经济金融学中的有关理论,采用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和比较分析以及数量分析等方法,在吸收国内外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人民币的区域化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了全面系统和较为深入的探讨。 邱兆祥,1941年6月生,湖北省利川人。1965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为湖北大学)财政金融专业,曾先后在北京多所高等院校执教,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西南财经大学和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此外,还兼任北京开达经济学家咨询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金融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常务理事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等。多年来,一直勤于笔耕,除在国内重要报刊杂志发表300多篇学术论文外,还在十多家出版社出版著作20余本,是个学术论著颇多的资深学者。 前言
    第一章货币区域化理论及人民币区域化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货币区域化的定义及理论
    一、关于货币区域化的定义
    二、货币区域化的理论
    第二节人民币区域化的可行性
    一、人民币区域化的定义
    二、人民币区域化的可行性分析

    第二章人民币跨境流通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人民币跨境流通的数量估计
    一、人民币流出入境的渠道
    二、人民币跨境流通的存款数量估计
    三、人民币跨境流通的现金数量估计
    四、跨境流通人民币境外滞留总量的判断
    第二节人民币跨境流通的分布
    一、港澳台地区
    二、东南亚国家
    三、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
    四、蒙古、俄罗斯、朝鲜等国
    第三节人民币跨境流通的基本原因
    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二、人民币币值的稳中趋升
    三、边境贸易与旅游
    四、港澳与内地经济的融合
    五、中国金融对外开放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第四节人民币跨境流通原因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一、样本的选定
    二、建立模型
    第五节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判断
    一、从空间轴上判断
    二、从职能轴上判断

    第三章东亚货币竞争与人民币区域化研究
    第一节东亚货币竞争态势与竞争格局
    一、东亚货币信誉度比较分析
    二、东亚货币竞争格局分析
    第二节东亚货币竞争对人民币区域化的影响
    一、竞争条件下的人民币区域化进程
    二、东亚货币竞争对人民币区域化的影响
    第三节人民币区域化进程中区域锚货币的选择
    一、模型设定
    二、数据
    三、实证结果
    四、结论

    第四章人民币区域化的收益和风险分析
    第一节人民币区域化的铸币税效应
    一、铸币税的界定
    二、铸币税的估算
    第二节人民币区域化的资源转移效应
    一、资源转移效应的含义
    二、资源转移效应的意义
    三、资源转移效应的表现
    第三节人民币区域化的经济一体化效应
    一、传递价格信息
    二、降低交易成本
    三、促进商品、服务与要素的自由流动
    四、促进经济一体化进程
    第四节人民币区域化的国际货币体系重构效应
    一、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及运行条件
    二、人民币区域化有利于建立稳定、多极的国际货币体系
    第五节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货币控制效应
    一、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因素
    二、人民币区域化战略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三、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的货币控制效应
    第六节人民币区域化面临的金融风险
    一、币值波动风险
    二、银行信用风险
    三、投机冲击风险
    第七节结论

    第五章人民币区域化与可自由兑换的相关性研究
    第一节导论
    第二节人民币区域化与可自由兑换的相关性的静态分析
    一、两种货币的情形
    二、三种货币情形
    第三节人民币区域化与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之间的动态关系
    一、人民币可兑换进程及其发展动向
    二、人民币区域化促进和加速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进程
    三、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程度的提高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区域化
    第四节人民币区域化背景下的人民币可兑换策略
    一、实现人民币可兑换的条件
    二、人民币区域化条件下实现完全可兑换的策略

    第六章人民币参与国际结算的现实可能性与意义分析
    第一节人民币参与国际结算的现实可能性
    一、人民币跨境流通形成了人民币参与国际结算的需求基础
    二、人民币升值提供了人民币参与国际结算的历史契机
    三、区域经济及货币合作安排了人民币参与国际结算的基本空间
    四、边贸的人民币结算积累了人民币参与国际结算的宝贵经验
    第二节人民币参与国际结算的意义
    一、推动人民币的区域化
    二、降低出口企业的汇率风险
    三、增加区域内国际贸易的支付手段
    四、我国银行体系获取结算收益
    第三节推动人民币参与国际结算的对策及建议
    一、开放内地与香港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
    二、逐步建立海外人民币清算系统
    三、建立适合促进人民币国际结算的外汇管理方式
    四、取消人民币现金出入境限额
    五、进一步完善和推广人民币结算出口退税机制
    六、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人民币银行卡支付系统

    第七章人民币区域化与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建设研究
    第一节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与人民币区域化进程
    一、跨境流通阶段
    二、融资货币阶段
    三、储备货币阶段
    第二节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在人民币区域化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形成境外人民币的回流渠道
    二、有利于对境外流通人民币的监管
    三、有利于实现人民币的资本项目可兑换
    四、有利于形成完全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和利率的指标体系
    五、有利于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人民币融资
    第三节建立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短期冲击和长期影响
    一、建立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短期冲击
    二、建立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长期影响
    第四节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路径及风险防范
    一、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路径
    二、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风险防范
    结论加快人民币区域化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借鉴现代西方经济金融学中的有关理论,采用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和比较分析以及数量分析等方法,在吸收国内外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人民币的区域化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了全面系统和较为深入的探讨。
  • 作者简介:
    邱兆祥,1941年6月生,湖北省利川人。1965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为湖北大学)财政金融专业,曾先后在北京多所高等院校执教,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西南财经大学和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此外,还兼任北京开达经济学家咨询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金融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常务理事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等。多年来,一直勤于笔耕,除在国内重要报刊杂志发表300多篇学术论文外,还在十多家出版社出版著作20余本,是个学术论著颇多的资深学者。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货币区域化理论及人民币区域化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货币区域化的定义及理论
    一、关于货币区域化的定义
    二、货币区域化的理论
    第二节人民币区域化的可行性
    一、人民币区域化的定义
    二、人民币区域化的可行性分析

    第二章人民币跨境流通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人民币跨境流通的数量估计
    一、人民币流出入境的渠道
    二、人民币跨境流通的存款数量估计
    三、人民币跨境流通的现金数量估计
    四、跨境流通人民币境外滞留总量的判断
    第二节人民币跨境流通的分布
    一、港澳台地区
    二、东南亚国家
    三、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
    四、蒙古、俄罗斯、朝鲜等国
    第三节人民币跨境流通的基本原因
    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二、人民币币值的稳中趋升
    三、边境贸易与旅游
    四、港澳与内地经济的融合
    五、中国金融对外开放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第四节人民币跨境流通原因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一、样本的选定
    二、建立模型
    第五节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判断
    一、从空间轴上判断
    二、从职能轴上判断

    第三章东亚货币竞争与人民币区域化研究
    第一节东亚货币竞争态势与竞争格局
    一、东亚货币信誉度比较分析
    二、东亚货币竞争格局分析
    第二节东亚货币竞争对人民币区域化的影响
    一、竞争条件下的人民币区域化进程
    二、东亚货币竞争对人民币区域化的影响
    第三节人民币区域化进程中区域锚货币的选择
    一、模型设定
    二、数据
    三、实证结果
    四、结论

    第四章人民币区域化的收益和风险分析
    第一节人民币区域化的铸币税效应
    一、铸币税的界定
    二、铸币税的估算
    第二节人民币区域化的资源转移效应
    一、资源转移效应的含义
    二、资源转移效应的意义
    三、资源转移效应的表现
    第三节人民币区域化的经济一体化效应
    一、传递价格信息
    二、降低交易成本
    三、促进商品、服务与要素的自由流动
    四、促进经济一体化进程
    第四节人民币区域化的国际货币体系重构效应
    一、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及运行条件
    二、人民币区域化有利于建立稳定、多极的国际货币体系
    第五节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货币控制效应
    一、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因素
    二、人民币区域化战略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三、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的货币控制效应
    第六节人民币区域化面临的金融风险
    一、币值波动风险
    二、银行信用风险
    三、投机冲击风险
    第七节结论

    第五章人民币区域化与可自由兑换的相关性研究
    第一节导论
    第二节人民币区域化与可自由兑换的相关性的静态分析
    一、两种货币的情形
    二、三种货币情形
    第三节人民币区域化与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之间的动态关系
    一、人民币可兑换进程及其发展动向
    二、人民币区域化促进和加速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进程
    三、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程度的提高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区域化
    第四节人民币区域化背景下的人民币可兑换策略
    一、实现人民币可兑换的条件
    二、人民币区域化条件下实现完全可兑换的策略

    第六章人民币参与国际结算的现实可能性与意义分析
    第一节人民币参与国际结算的现实可能性
    一、人民币跨境流通形成了人民币参与国际结算的需求基础
    二、人民币升值提供了人民币参与国际结算的历史契机
    三、区域经济及货币合作安排了人民币参与国际结算的基本空间
    四、边贸的人民币结算积累了人民币参与国际结算的宝贵经验
    第二节人民币参与国际结算的意义
    一、推动人民币的区域化
    二、降低出口企业的汇率风险
    三、增加区域内国际贸易的支付手段
    四、我国银行体系获取结算收益
    第三节推动人民币参与国际结算的对策及建议
    一、开放内地与香港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
    二、逐步建立海外人民币清算系统
    三、建立适合促进人民币国际结算的外汇管理方式
    四、取消人民币现金出入境限额
    五、进一步完善和推广人民币结算出口退税机制
    六、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人民币银行卡支付系统

    第七章人民币区域化与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建设研究
    第一节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与人民币区域化进程
    一、跨境流通阶段
    二、融资货币阶段
    三、储备货币阶段
    第二节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在人民币区域化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形成境外人民币的回流渠道
    二、有利于对境外流通人民币的监管
    三、有利于实现人民币的资本项目可兑换
    四、有利于形成完全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和利率的指标体系
    五、有利于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人民币融资
    第三节建立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短期冲击和长期影响
    一、建立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短期冲击
    二、建立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长期影响
    第四节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路径及风险防范
    一、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路径
    二、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风险防范
    结论加快人民币区域化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
北京文化史研究
朱耀廷 编
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
突发事件应对与公共危机管理
丁文喜 著
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
网络市场环境下的新产品协同扩散战略
段文奇 著
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
海外直接投资与自主创新能力
陈菲琼 著
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
王佐良翻译风格研究
黎昌抱 著
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
抗战时期的人口迁移
张根福 著
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
光明学术文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移支付方案设计研究
汪冲 著
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
公平之路:当你感到不公平
张兵、王晓宁 著
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
清代科学家
沈雨梧 著
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
光明学术文库·《诗人玉屑》诗学思想研究
李艳婷 著
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
永远的现代
杨迎平 著
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
税收政策对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决策的影响
乐为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