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1-01
版次: 1
ISBN: 9787512306226
定价: 4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94页
字数: 46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总结了作者近年来对绿色高性能混凝土领域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与资料对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做了系统和全面的论述。全书共分12章,内容包括概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理论要点、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用水泥、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用化学外加剂、矿物细粉掺合料、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大掺量矿物细粉活性粉末混凝土、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优化技术、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典型工程应用、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等。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可供混凝土结构设计单位、混凝土原材料供应企业、混凝土搅拌站、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与建筑质量管理机构、政府建设管理部门的科研、技术与管理人员,以及高等学校的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参考,也可作为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课程、本科生选修课程教材使用。 刘娟红(1966-),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长期从事现代混凝土技术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领域为高性能混凝土及其矿物掺合料。教授《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等研究生课程和《土木工程材料》、《流体力学》等本科生课程。“低品位粉煤灰高效复合激活技术”、“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技术”等研究成果在电力系统和首都建设中成功应用。
    宋少民(1965-),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建筑材料学科负责人。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教育与人力资源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与混凝土制品分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委员、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委员会委员、再生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学科研究会副秘书长、理事;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 序
    前言
    第1章概论
    1.1高性能混凝土的提出
    1.2从“三高”混凝土到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1.3混凝土高性能化的认识误区与发展重点
    1.4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参考文献

    第2章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理论要点
    2.1新型胶凝体系
    2.2密实堆积理论
    2.3中心质假说
    2.4超细粉的作用与功能
    2.5硬化体微结构的变化
    参考文献

    第3章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用水泥
    3.1古代胶凝材料
    3.2水泥的“功与过”
    3.3我国水泥存在的问题
    3.4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对水泥的选择
    3.5水泥发展的两种途径
    参考文献

    第4章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
    4.1概述
    4.2粗骨料
    4.3细骨料
    4.4人工砂
    4.5骨料的吸水率
    4.6骨料的有害物质
    4.7尾矿骨料
    4.8建筑垃圾再生骨料
    4.9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对骨料的选择
    参考文献

    第5章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用化学外加剂
    5.1新型高效减水剂的技术特点与作用机理
    5.2新型高效减水剂对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适应性
    5.3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使用的现状与技术难题
    5.4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用新型化学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6章矿物细粉掺合料
    6.1粉煤灰
    6.2水淬磨细矿渣粉
    6.3石灰石粉
    6.4硅灰
    6.5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6.6矿物掺合料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第7章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7.1配合比设计的原则
    7.2简易配合比设计方法
    7.3高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7.4据以饱和面干骨料的配合比设计
    7.5全计算配合比设计
    7.6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看法
    参考文献

    第8章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
    8.1新拌混凝土的性能
    8.2强度与发展规律
    8.3变形与开裂
    8.4环境与耐久性
    参考文献

    第9章大掺量矿物细粉活性粉末混凝土
    9.1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定义及国内外发展概况
    9.2大掺量矿物细粉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配制
    9.3砂子颗粒级配和比例的确定
    9.4不同胶凝材料组成和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配合比对流动性与强度的影响
    9.5大掺量矿物细粉活性粉末混凝土最优配合比与成型、养护工艺
    9.6大掺量矿物细粉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
    9.7大掺量矿物细粉活性粉末混凝土耐久性能
    9.8大掺量矿物细粉活性粉末混凝土高性能机理及其微观结构
    9.9结论
    参考文献

    第10章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优化技术
    10.1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概述
    10.2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基本性能
    10.3废砖骨料对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0.4全级配骨料对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0.5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试验建筑工程实例
    10.6结论
    10.7再生混凝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第11章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典型工程应用
    11.1国家游泳中心工程
    11.2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清水混凝土工程
    11.3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工程
    11.4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工程
    11.5北京电视中心工程
    11.6首都国际机场停车楼工程
    11.7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
    11.8苏通大桥工程预制箱梁
    11.9苏通大桥工程大体积承台
    11.10珠江特大桥工程
    11.11广州保利国际广场工程
    11.12武广客运专线预制梁工程
    11.13日本明石海峡大桥工程
    11.14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Barker会堂工程
    11.15法国西瓦克斯(civaux)核能电站工程
    11.16多伦多Scotia大厦工程
    11.17西雅图双联合广场大厦工程
    11.18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在加拿大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12章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的障碍及对策
    12.1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的障碍
    12.2对策与出路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总结了作者近年来对绿色高性能混凝土领域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与资料对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做了系统和全面的论述。全书共分12章,内容包括概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理论要点、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用水泥、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用化学外加剂、矿物细粉掺合料、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大掺量矿物细粉活性粉末混凝土、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优化技术、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典型工程应用、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等。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可供混凝土结构设计单位、混凝土原材料供应企业、混凝土搅拌站、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与建筑质量管理机构、政府建设管理部门的科研、技术与管理人员,以及高等学校的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参考,也可作为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课程、本科生选修课程教材使用。
  • 作者简介:
    刘娟红(1966-),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长期从事现代混凝土技术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领域为高性能混凝土及其矿物掺合料。教授《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等研究生课程和《土木工程材料》、《流体力学》等本科生课程。“低品位粉煤灰高效复合激活技术”、“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技术”等研究成果在电力系统和首都建设中成功应用。
    宋少民(1965-),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建筑材料学科负责人。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教育与人力资源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与混凝土制品分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委员、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委员会委员、再生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学科研究会副秘书长、理事;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
  • 目录:

    前言
    第1章概论
    1.1高性能混凝土的提出
    1.2从“三高”混凝土到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1.3混凝土高性能化的认识误区与发展重点
    1.4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参考文献

    第2章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理论要点
    2.1新型胶凝体系
    2.2密实堆积理论
    2.3中心质假说
    2.4超细粉的作用与功能
    2.5硬化体微结构的变化
    参考文献

    第3章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用水泥
    3.1古代胶凝材料
    3.2水泥的“功与过”
    3.3我国水泥存在的问题
    3.4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对水泥的选择
    3.5水泥发展的两种途径
    参考文献

    第4章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
    4.1概述
    4.2粗骨料
    4.3细骨料
    4.4人工砂
    4.5骨料的吸水率
    4.6骨料的有害物质
    4.7尾矿骨料
    4.8建筑垃圾再生骨料
    4.9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对骨料的选择
    参考文献

    第5章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用化学外加剂
    5.1新型高效减水剂的技术特点与作用机理
    5.2新型高效减水剂对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适应性
    5.3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使用的现状与技术难题
    5.4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用新型化学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6章矿物细粉掺合料
    6.1粉煤灰
    6.2水淬磨细矿渣粉
    6.3石灰石粉
    6.4硅灰
    6.5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6.6矿物掺合料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第7章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7.1配合比设计的原则
    7.2简易配合比设计方法
    7.3高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7.4据以饱和面干骨料的配合比设计
    7.5全计算配合比设计
    7.6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看法
    参考文献

    第8章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
    8.1新拌混凝土的性能
    8.2强度与发展规律
    8.3变形与开裂
    8.4环境与耐久性
    参考文献

    第9章大掺量矿物细粉活性粉末混凝土
    9.1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定义及国内外发展概况
    9.2大掺量矿物细粉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配制
    9.3砂子颗粒级配和比例的确定
    9.4不同胶凝材料组成和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配合比对流动性与强度的影响
    9.5大掺量矿物细粉活性粉末混凝土最优配合比与成型、养护工艺
    9.6大掺量矿物细粉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
    9.7大掺量矿物细粉活性粉末混凝土耐久性能
    9.8大掺量矿物细粉活性粉末混凝土高性能机理及其微观结构
    9.9结论
    参考文献

    第10章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优化技术
    10.1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概述
    10.2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基本性能
    10.3废砖骨料对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0.4全级配骨料对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0.5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试验建筑工程实例
    10.6结论
    10.7再生混凝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第11章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典型工程应用
    11.1国家游泳中心工程
    11.2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清水混凝土工程
    11.3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工程
    11.4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工程
    11.5北京电视中心工程
    11.6首都国际机场停车楼工程
    11.7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
    11.8苏通大桥工程预制箱梁
    11.9苏通大桥工程大体积承台
    11.10珠江特大桥工程
    11.11广州保利国际广场工程
    11.12武广客运专线预制梁工程
    11.13日本明石海峡大桥工程
    11.14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Barker会堂工程
    11.15法国西瓦克斯(civaux)核能电站工程
    11.16多伦多Scotia大厦工程
    11.17西雅图双联合广场大厦工程
    11.18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在加拿大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12章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的障碍及对策
    12.1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的障碍
    12.2对策与出路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绘就乡村振兴苏州画卷
金伟栋主编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生活话健康
谢延科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金融蓝皮书:中国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3)
王遥,任玉洁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金融
张云,杨凌霄,沈娴瑜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剧变:能源大革命与世界新秩序
张锐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青春期
刘兆林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的星星
[日]林木林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金融实践与案例分析
张云;文凤华;韩云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发展理念下农业低碳生产效率分析与减排政策设计
吴贤荣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临沧/大美临沧系列丛书
中共临沧市委宣传部 编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使命:从石油世纪迈向零碳时代
(意)马尔科·格拉索(Marco,Grasso)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建筑增量造价指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浙江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 编
系列丛书 / 更多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绘就乡村振兴苏州画卷
金伟栋主编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生活话健康
谢延科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金融蓝皮书:中国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3)
王遥,任玉洁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金融
张云,杨凌霄,沈娴瑜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剧变:能源大革命与世界新秩序
张锐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青春期
刘兆林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的星星
[日]林木林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金融实践与案例分析
张云;文凤华;韩云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发展理念下农业低碳生产效率分析与减排政策设计
吴贤荣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临沧/大美临沧系列丛书
中共临沧市委宣传部 编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使命:从石油世纪迈向零碳时代
(意)马尔科·格拉索(Marco,Grasso)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建筑增量造价指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浙江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 编
相关图书 / 更多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绘就乡村振兴苏州画卷
金伟栋主编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生活话健康
谢延科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金融蓝皮书:中国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3)
王遥,任玉洁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金融
张云,杨凌霄,沈娴瑜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剧变:能源大革命与世界新秩序
张锐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青春期
刘兆林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的星星
[日]林木林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金融实践与案例分析
张云;文凤华;韩云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发展理念下农业低碳生产效率分析与减排政策设计
吴贤荣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临沧/大美临沧系列丛书
中共临沧市委宣传部 编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使命:从石油世纪迈向零碳时代
(意)马尔科·格拉索(Marco,Grasso)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绿色建筑增量造价指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浙江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