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无悔:对话王光美

风雨无悔:对话王光美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5-06
版次: 1
ISBN: 9787020106141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84页
字数: 320千字
分类: 历史
831人买过
  •   王光美在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她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知识女性,她是共和国主席刘少奇的夫人,她是共和国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她是中共历史上冤案的受害者。  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风雨无悔—对话王光美》一书,记录了王光美与刘少奇研究专家黄峥的对话。黄峥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多年来对王光美作了系统、条理的访谈,将之记录整理成书并经王光美亲自过目定稿。书里还收录了部分刘源的口述,他经常陪同王光美接受采访,不时补充一些历史细节,以作为王光美回忆的补充。书中附有刘少奇、王光美家属提供的大量珍贵历史照片,其中相当部分属首度公开。这也是王光美生前一次对自己人生历程所做的系统回忆。本书书名由刘少奇之子刘源上将题写。  《风雨无悔:对话王光美》对刘少奇、王光美生平、思想研究,对共产党史研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都有重大的意义。王光美的口述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内容时间跨度很大。回忆内容几乎贯穿了整个二十世纪。上世纪四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是讲述的重点,可以说,这些回忆从她的视角再现了毛泽东时代的侧影。  2、涉及人物众多。王光美以刘少奇为中心,也谈到了大批党和国家重要人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宋庆龄、陈云、彭真、贺龙、陈毅、彭德怀、邓小平、杨尚昆、林彪、陈伯达、高岗、饶漱石、江青、康生的形象在回忆中都有生动的展现。与此同时,王光美还回忆了一些国际友人同我们的交往。  3、涉及重大事件多。北平解放、开国前后、斯大林逝世、高饶事件、中共八大、刘少奇当选国家主席、庐山会议、三年困难时期、包产到户、北戴河会议、刘少奇出访东南亚、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等党史、国史研究者以及广大普通读者关注的重要事件,王光美都有详细的回忆和解说。  4、冷静、严谨,不以个人得失来评论历史事件和人物。在回忆往事的时候,王光美谈到了一些人和事,她没有把自己的视野和观点局限于个人的层面、范畴,而是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尽努力,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式对这些人和事进行分析。  该书还展现了王光美崇高的精神世界。虽然饱受磨难,但她对爱情的执着、对信仰的忠诚、对祖国和人民的挚情都从未改变。  她是一位好妻子。自从选择了刘少奇作为自己的人生伴侣,她就将自己同丈夫的事业融在了一起。即使在刘少奇同志和整个家庭处于逆境之际,她依然坚定地和丈夫站在一起。用王光美自己的话说,叫做:与君同舟,风雨无悔!  她是一位好母亲。为了分担刘少奇的压力,支持刘少奇的工作,王光美支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她深爱着每一个子女,无论她和刘少奇亲生的孩子,还是刘少奇前妻的孩子,她都视如己出。每一个孩子从她那里都感受到了母亲的温暖。  她更是一位值得敬仰的共产党员。她出身名门,但并不柔弱。自从选择了革命道路,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和坎坷,遭到多少误解和折磨,她都从未动摇过对理想、信仰的执着,始终保持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本色。  2015年8月2日下午2时,在日坛宾馆举行《风雨无悔—对话王光美》新书发布暨读者见面会。刘少奇、王光美的子女刘亭、刘丁,王光美的同事、政协原常委金日光,中共中央纪委原副部级巡视员戴俭明以及老一辈革命家的后代万伯翱、张光东、王北亮、白净等莅临会场。  会上,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刘国辉介绍了本书的出版情况及本书的价值。本书执笔者黄峥透露了访谈的撰写过程。政协原常委金日光回忆了同王光美在政协一起工作时的情景。幸福工程组委会副主任葛振江畅谈了在王光美领导下创建幸福工程的过程。刘少奇、王光美的爱女刘亭更深情回忆了自己心中的母亲王光美。发言者与读者还进行了非常积极深入的互动交流。最后,新书签名活动在乐曲声中圆满结束。   黄峥,江苏省启东市人,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71年11月起在安徽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工作,1979年3月进中共中央党校理论班学习,1980年9月毕业后调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历任刘少奇研究处处长、第二编研部副主任、当代文献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刘少奇研究分会副会长等职,1995年获研究员职称,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作品有:《刘少奇一生》《刘少奇传》(两卷,副主编)、《刘少奇年谱》(两卷,副主编)、《刘少奇研究》《王光美访谈录》《刘少奇大辞典》(主编)、《刘少奇的最后岁月》(编著)、十二集电视文献纪录片《刘少奇》(总撰稿)、十二集电视剧《刘少奇故事》(总策划)、十五集电视剧《刘少奇的国事家事》(总策划、编剧)、大型传记性画册《刘少奇》《薄一波》《万里》《荣毅仁》《王光英》(主编或副主编)等。 我和少奇共同生活近二十年我是怎样参加革命的我家同共产党的关系源远流长一架飞机把我从北平送往延安在延安我和少奇相识少奇要我跟他走在西柏坡重逢少奇难忘的结婚“仪式”我学习当少奇的秘书从西柏坡到香山少奇第一次上我家陪少奇去天津视察在天津的二十八天关于“四面八方”政策女儿平平出生少奇秘密出访苏联允斌、爱琴从苏联回国开国之初捷克大使夫人送的花瓶1951年冬去南方休假少奇出席苏共十九大我第一次去苏联少奇没能参加悼念斯大林活动所谓“擅自发出文件”问题关于高饶事件少奇当选全国人大首任委员长中共八大前后少奇1956年访问苏联调查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接见北京地质勘探学院毕业生少奇当选国家主席1959年庐山会议在海南岛读《政治经济学》关于“吃小亏占大便宜”江中遭遇龙卷风少奇出席各国共产党工人党会议1961年湖南农村调查借宿王家湾猪场参观韶山毛泽东主席旧居在天华大队十八天少奇四十年后重回故乡再见家乡父老乡亲祭扫母亲和看望姐姐“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东北林区调查七千人大会陈云出任中央财经小组组长关于“包产到户”1962年北戴河会议出访东南亚之前江青约我谈话宋庆龄和我们一家的友谊访问印度尼西亚访问缅甸访问柬埔寨少奇和胡志明的友谊从西楼搬家到福禄居杨尚昆和所谓“窃听器事件”“四清”运动开始了少奇要我下基层我到桃园大队参加“四清”关于“桃园经验”制订《二十三条》前后“看来我的有生之年不多了”1965年12月上海会议访问巴基斯坦《二月提纲》和《五一六通知》“文化大革命”哄然而起围绕工作组的争论少奇从第二位降到第八位不堪回首的岁月“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得到人民信任是最大幸福附录:王光美年表后记光映日月 美留人间——印象王光美
  • 内容简介:
      王光美在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她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知识女性,她是共和国主席刘少奇的夫人,她是共和国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她是中共历史上冤案的受害者。  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风雨无悔—对话王光美》一书,记录了王光美与刘少奇研究专家黄峥的对话。黄峥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多年来对王光美作了系统、条理的访谈,将之记录整理成书并经王光美亲自过目定稿。书里还收录了部分刘源的口述,他经常陪同王光美接受采访,不时补充一些历史细节,以作为王光美回忆的补充。书中附有刘少奇、王光美家属提供的大量珍贵历史照片,其中相当部分属首度公开。这也是王光美生前一次对自己人生历程所做的系统回忆。本书书名由刘少奇之子刘源上将题写。  《风雨无悔:对话王光美》对刘少奇、王光美生平、思想研究,对共产党史研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都有重大的意义。王光美的口述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内容时间跨度很大。回忆内容几乎贯穿了整个二十世纪。上世纪四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是讲述的重点,可以说,这些回忆从她的视角再现了毛泽东时代的侧影。  2、涉及人物众多。王光美以刘少奇为中心,也谈到了大批党和国家重要人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宋庆龄、陈云、彭真、贺龙、陈毅、彭德怀、邓小平、杨尚昆、林彪、陈伯达、高岗、饶漱石、江青、康生的形象在回忆中都有生动的展现。与此同时,王光美还回忆了一些国际友人同我们的交往。  3、涉及重大事件多。北平解放、开国前后、斯大林逝世、高饶事件、中共八大、刘少奇当选国家主席、庐山会议、三年困难时期、包产到户、北戴河会议、刘少奇出访东南亚、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等党史、国史研究者以及广大普通读者关注的重要事件,王光美都有详细的回忆和解说。  4、冷静、严谨,不以个人得失来评论历史事件和人物。在回忆往事的时候,王光美谈到了一些人和事,她没有把自己的视野和观点局限于个人的层面、范畴,而是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尽努力,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式对这些人和事进行分析。  该书还展现了王光美崇高的精神世界。虽然饱受磨难,但她对爱情的执着、对信仰的忠诚、对祖国和人民的挚情都从未改变。  她是一位好妻子。自从选择了刘少奇作为自己的人生伴侣,她就将自己同丈夫的事业融在了一起。即使在刘少奇同志和整个家庭处于逆境之际,她依然坚定地和丈夫站在一起。用王光美自己的话说,叫做:与君同舟,风雨无悔!  她是一位好母亲。为了分担刘少奇的压力,支持刘少奇的工作,王光美支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她深爱着每一个子女,无论她和刘少奇亲生的孩子,还是刘少奇前妻的孩子,她都视如己出。每一个孩子从她那里都感受到了母亲的温暖。  她更是一位值得敬仰的共产党员。她出身名门,但并不柔弱。自从选择了革命道路,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和坎坷,遭到多少误解和折磨,她都从未动摇过对理想、信仰的执着,始终保持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本色。  2015年8月2日下午2时,在日坛宾馆举行《风雨无悔—对话王光美》新书发布暨读者见面会。刘少奇、王光美的子女刘亭、刘丁,王光美的同事、政协原常委金日光,中共中央纪委原副部级巡视员戴俭明以及老一辈革命家的后代万伯翱、张光东、王北亮、白净等莅临会场。  会上,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刘国辉介绍了本书的出版情况及本书的价值。本书执笔者黄峥透露了访谈的撰写过程。政协原常委金日光回忆了同王光美在政协一起工作时的情景。幸福工程组委会副主任葛振江畅谈了在王光美领导下创建幸福工程的过程。刘少奇、王光美的爱女刘亭更深情回忆了自己心中的母亲王光美。发言者与读者还进行了非常积极深入的互动交流。最后,新书签名活动在乐曲声中圆满结束。
  • 作者简介:
      黄峥,江苏省启东市人,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71年11月起在安徽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工作,1979年3月进中共中央党校理论班学习,1980年9月毕业后调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历任刘少奇研究处处长、第二编研部副主任、当代文献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刘少奇研究分会副会长等职,1995年获研究员职称,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作品有:《刘少奇一生》《刘少奇传》(两卷,副主编)、《刘少奇年谱》(两卷,副主编)、《刘少奇研究》《王光美访谈录》《刘少奇大辞典》(主编)、《刘少奇的最后岁月》(编著)、十二集电视文献纪录片《刘少奇》(总撰稿)、十二集电视剧《刘少奇故事》(总策划)、十五集电视剧《刘少奇的国事家事》(总策划、编剧)、大型传记性画册《刘少奇》《薄一波》《万里》《荣毅仁》《王光英》(主编或副主编)等。
  • 目录:
    我和少奇共同生活近二十年我是怎样参加革命的我家同共产党的关系源远流长一架飞机把我从北平送往延安在延安我和少奇相识少奇要我跟他走在西柏坡重逢少奇难忘的结婚“仪式”我学习当少奇的秘书从西柏坡到香山少奇第一次上我家陪少奇去天津视察在天津的二十八天关于“四面八方”政策女儿平平出生少奇秘密出访苏联允斌、爱琴从苏联回国开国之初捷克大使夫人送的花瓶1951年冬去南方休假少奇出席苏共十九大我第一次去苏联少奇没能参加悼念斯大林活动所谓“擅自发出文件”问题关于高饶事件少奇当选全国人大首任委员长中共八大前后少奇1956年访问苏联调查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接见北京地质勘探学院毕业生少奇当选国家主席1959年庐山会议在海南岛读《政治经济学》关于“吃小亏占大便宜”江中遭遇龙卷风少奇出席各国共产党工人党会议1961年湖南农村调查借宿王家湾猪场参观韶山毛泽东主席旧居在天华大队十八天少奇四十年后重回故乡再见家乡父老乡亲祭扫母亲和看望姐姐“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东北林区调查七千人大会陈云出任中央财经小组组长关于“包产到户”1962年北戴河会议出访东南亚之前江青约我谈话宋庆龄和我们一家的友谊访问印度尼西亚访问缅甸访问柬埔寨少奇和胡志明的友谊从西楼搬家到福禄居杨尚昆和所谓“窃听器事件”“四清”运动开始了少奇要我下基层我到桃园大队参加“四清”关于“桃园经验”制订《二十三条》前后“看来我的有生之年不多了”1965年12月上海会议访问巴基斯坦《二月提纲》和《五一六通知》“文化大革命”哄然而起围绕工作组的争论少奇从第二位降到第八位不堪回首的岁月“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得到人民信任是最大幸福附录:王光美年表后记光映日月 美留人间——印象王光美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风雨无悔:对话王光美
班级管理有“道”有“术”
黄峥 主编
风雨无悔:对话王光美
风雨历程:晚年刘少奇
黄峥 著
风雨无悔:对话王光美
如何做家庭治疗:临床实践中的技巧
黄峥 译
风雨无悔:对话王光美
刘少奇冤案始末
黄峥 著
风雨无悔:对话王光美
刘少奇的最后岁月
黄峥 著
风雨无悔:对话王光美
刘少奇自述·纪实
黄峥 著
风雨无悔:对话王光美
刘少奇一生
黄峥 著
风雨无悔:对话王光美
刘少奇研究
黄峥 著
风雨无悔:对话王光美
王光美访谈录
黄峥 著
风雨无悔:对话王光美
刘少奇最后岁月(1966-1969)
黄峥 著
风雨无悔:对话王光美
刘少奇冤案始末
黄峥 著
风雨无悔:对话王光美
刘少奇的最后岁月(1966-1969)
黄峥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