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民事诉讼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出版时间:
2004-03
版次:
1
ISBN:
9787562025085
定价:
43.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62页
字数:
650千字
7人买过
-
在盛夏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会议大厅,一次高规格的比较民事诉讼法学国际研讨会在全体与会者热烈的掌声中徐徐落下帷幕。国内外民事诉讼法学界一流学者的知识和智慧,连同精心策划和筹备这次会议的项目组四年的心血和汗水,一起汇集成了这本论文集。
这次国际研讨会是于2002年8月8日至lO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来自国际*级的民事诉讼法学专家应邀出席了会议, 他们是美国东北大学史蒂芬。苏本教授(Prof.Stephen ubrin)和伍绮剑教授(Prof.Margaret Y.K.Woo),来自德国雷根斯堡大学的皮特。高特沃德教授(Prof.Peter Gottwald)和蒂宾根大学的博克哈德.汉斯教授(Prof.Burkhard Hess),来自日本东京经济大学的谷口安平教授和中央大学的小岛武司教授,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尼尔.安德鲁斯教授(Prof.Neil Andrews)。另外还有来自韩国延世大学的孙汉琦教授,和来自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和司法系统的60多位代表聚集一堂。他们在紧张的三天会议中提交的论文经会后修订后全部收入本书。会议期间的评议和讨论经录音整理后也编入本书,成为本书重要而精彩的组成部分。
随后的项目将比较民事诉讼法会议的范围由美、德、中三国扩大到美、德、法、曰、英、中六个国家。会议的议题也需要重新确定。经过与前期项目的三位外国教授共同商讨,并经课题组最后确定,我们选择了在中国需要迫切研究的六个专题,即,中国的民事诉讼程序与模式、证据制度、简易程序与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审级制度与再审程序、陪审制与审前准备程序、检察院在民事诉讼中的角色。这些主题由各由一至两位中国学者做主题报告, 由一名中国学者和一名外国学者进行评议,最后由与会者展开讨论。会议日程和本书的体例基本上都是按照这六大专题进行排列组合的。 序言
第一单元 关于中国民事诉讼程序及模式的研究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现实及课题——对3个中级法院民事一审程序运作状况的调查与思考/王亚新
会议讨论(2002年8月8日上午)
第二单元 证据问题研究
程序模式与证据制度的关系论纲——以两大法系的观察与比较为中心/汤维建
英美证明责任分层理论与我国证明责任概念/叶自强
证人制度研究/毕玉谦
证据能力比较研究/肖建国
会议讨论(2002年8月8日下午)
第三单元 简易程序、法院调解及ADR研究
民事简易程序比较研究/章武生 杨严炎
调解的比较优势与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李浩
小额诉讼程序研究/范愉
会议讨论(2002年8月9日上午)
第四单元 审级制度和再审问题研究
审级制度的建构原理——从民事程序视角分析/傅郁林
中美德民事执行制度比较研究/刘敏
会议讨论(2002年8月9日下午)
第五单元 陪审制度及审前准备程序研究
对中美民事陪审制度的比较与思考/蔡彦敏
中国、美国、德国民事审前程序比较研究/齐树洁李辉东
中国和加拿大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比较研究/张艳
会议讨论(2002年8月10日上午)
第六单元 检察官参与民事诉讼民事行政公诉制度研究/杨立新
检察官参与民事诉讼制度的比较研究/徐卉
中国民事诉讼法现代化百年进程中的法族意识——兼谈法族意识在现行民事诉讼法修改过程中的意义/陈 刚
会议讨论(2002年8月10日下午)
第七单元 附录
韩国的民事诉讼制度及民事诉讼法/孙汉琦
从中外比较看我国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胡亚球
诉讼请求的比较分析/赵秀举
法官制度比较研究/牟逍媛
程序自由主义及其局限——以民事诉讼为考察中心/徐昕
民事判决对象的比较分析/罗筱琦
民事撤诉制度比较研究/廖永安
民事诉讼中法院的释明:法理、规则与判例——以日本民事诉讼为中心的考察/熊跃敏
总结发言(闭幕式)
-
内容简介:
在盛夏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会议大厅,一次高规格的比较民事诉讼法学国际研讨会在全体与会者热烈的掌声中徐徐落下帷幕。国内外民事诉讼法学界一流学者的知识和智慧,连同精心策划和筹备这次会议的项目组四年的心血和汗水,一起汇集成了这本论文集。
这次国际研讨会是于2002年8月8日至lO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来自国际*级的民事诉讼法学专家应邀出席了会议, 他们是美国东北大学史蒂芬。苏本教授(Prof.Stephen ubrin)和伍绮剑教授(Prof.Margaret Y.K.Woo),来自德国雷根斯堡大学的皮特。高特沃德教授(Prof.Peter Gottwald)和蒂宾根大学的博克哈德.汉斯教授(Prof.Burkhard Hess),来自日本东京经济大学的谷口安平教授和中央大学的小岛武司教授,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尼尔.安德鲁斯教授(Prof.Neil Andrews)。另外还有来自韩国延世大学的孙汉琦教授,和来自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和司法系统的60多位代表聚集一堂。他们在紧张的三天会议中提交的论文经会后修订后全部收入本书。会议期间的评议和讨论经录音整理后也编入本书,成为本书重要而精彩的组成部分。
随后的项目将比较民事诉讼法会议的范围由美、德、中三国扩大到美、德、法、曰、英、中六个国家。会议的议题也需要重新确定。经过与前期项目的三位外国教授共同商讨,并经课题组最后确定,我们选择了在中国需要迫切研究的六个专题,即,中国的民事诉讼程序与模式、证据制度、简易程序与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审级制度与再审程序、陪审制与审前准备程序、检察院在民事诉讼中的角色。这些主题由各由一至两位中国学者做主题报告, 由一名中国学者和一名外国学者进行评议,最后由与会者展开讨论。会议日程和本书的体例基本上都是按照这六大专题进行排列组合的。
-
目录:
序言
第一单元 关于中国民事诉讼程序及模式的研究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现实及课题——对3个中级法院民事一审程序运作状况的调查与思考/王亚新
会议讨论(2002年8月8日上午)
第二单元 证据问题研究
程序模式与证据制度的关系论纲——以两大法系的观察与比较为中心/汤维建
英美证明责任分层理论与我国证明责任概念/叶自强
证人制度研究/毕玉谦
证据能力比较研究/肖建国
会议讨论(2002年8月8日下午)
第三单元 简易程序、法院调解及ADR研究
民事简易程序比较研究/章武生 杨严炎
调解的比较优势与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李浩
小额诉讼程序研究/范愉
会议讨论(2002年8月9日上午)
第四单元 审级制度和再审问题研究
审级制度的建构原理——从民事程序视角分析/傅郁林
中美德民事执行制度比较研究/刘敏
会议讨论(2002年8月9日下午)
第五单元 陪审制度及审前准备程序研究
对中美民事陪审制度的比较与思考/蔡彦敏
中国、美国、德国民事审前程序比较研究/齐树洁李辉东
中国和加拿大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比较研究/张艳
会议讨论(2002年8月10日上午)
第六单元 检察官参与民事诉讼民事行政公诉制度研究/杨立新
检察官参与民事诉讼制度的比较研究/徐卉
中国民事诉讼法现代化百年进程中的法族意识——兼谈法族意识在现行民事诉讼法修改过程中的意义/陈 刚
会议讨论(2002年8月10日下午)
第七单元 附录
韩国的民事诉讼制度及民事诉讼法/孙汉琦
从中外比较看我国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胡亚球
诉讼请求的比较分析/赵秀举
法官制度比较研究/牟逍媛
程序自由主义及其局限——以民事诉讼为考察中心/徐昕
民事判决对象的比较分析/罗筱琦
民事撤诉制度比较研究/廖永安
民事诉讼中法院的释明:法理、规则与判例——以日本民事诉讼为中心的考察/熊跃敏
总结发言(闭幕式)
查看详情
-
6
八品
山东省德州市
24小时内发货
成功完成率96.84%
-
4
2004-03 印刷
印次: 1
八品
河南省濮阳市
平均发货10小时
成功完成率97.21%
-
2
九品
山东省济南市
平均发货12小时
成功完成率97.15%
-
5
八五品
广东省广州市
平均发货18小时
成功完成率94.59%
-
八五品
北京市丰台区
平均发货7小时
成功完成率80.82%
-
3
九品
山东省菏泽市
平均发货8小时
成功完成率95.49%
-
2
九五品
安徽省阜阳市
平均发货14小时
成功完成率80.49%
-
2
八品
湖南省湘潭市
平均发货11小时
成功完成率9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