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械史·行业卷(全三册)

中国机械史·行业卷(全三册)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2015-01
版次: 1
ISBN: 9787504668110
定价: 54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600页
字数: 2千字
分类: 工程技术
28人买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 余年来,机械工业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本书作者用大量事实说明到21 世纪初,我国机械工业已取得了巨大成就,已能基本满足国民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提出的各种要求;机械工业中的不少产品,如机床、发电设备、汽车、工程机械等在产量上已居世界前列,已可称为机械大国,给了我们自豪感,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但同时,本书作者也明确指出了我们的差距,包括关键技术上的落后、现代管理上的不足、政策法规上的缺失等,这又给了我们紧迫感,要我们更加发奋图强。本书集成了中国机械工业古今发展方方面面的史实。总体看,本书的编著,具有四大特色:一是不仅汇集了大量古代史、近代史的史实,而且用了大量的篇幅,更多地着眼于现代机械工业的发展史实;二是突破了行业、学科界线,既有民用机械,也有军用武器;既有资本货物类机械装备,也有轻工日用机械和文化机械;既讲制造技术,也说产品成就;三是主要叙说中国的机械工业,也有港台地区的有关资料;四是突破了经济、技术的界线,全方位地记载了中国机械的发展。本书是研究中国机械发展的重要参考书籍。《中国机械史》,全书约800 万字,分卷出版。除《图志卷》是以图片直观和文字提要互补的缩写本外,其他按内容分三卷,即《通史卷》、《技术卷》、《行业卷》。为方便国外读者阅读,《图志卷》还以中英文双语形式出版,已于2011年问世。
      
      《通史卷》,以技术领域为分章,以年代为序,勾画出中国机械发展的脉络和发展概貌,翔实阐述有关的人、事、物。包括机械产品和机械技术,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根据具体的情况,按时期、按时代或按阶段叙述。文字力求做到时代背景与机械学科的融合,展现了当时的人文哲理思想,提高著作的思想性。按顺序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篇机械发展史,还设专题篇,专文介绍台湾、香港机械发展情况。内容上除产品、技术外,还包括经济建设、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以及机械工程教育发展等情况。《技术卷》,重点介绍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还包括制造工艺、冷热加工、标准化、机械设计、工厂设计、企业管理、机器人等内容。《行业卷》,涉及机械工业的各个行业、门类。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的分类,中国机械工业拥有包括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6 个大类、37 个中类和159 个小类;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的全部机械工业门类,中国都有。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立于1936年,是我国成立较早、规模**的工科学会之一。现有31个专业分会,18万名会员,其中有3000余名高级会员,500余名通讯会员,还有4000余个单位会员。 上册

    **章 内燃机 3

    **节 中国内燃机工业发展历程 3

    第二节 中国内燃机工业的产品发展 11

    第三节 内燃机人才的培养 56

    第四节 研究院所和科研工作综述 60

    第二章 机床工具 69

    **节 中国古代和近代机床发展简况 69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机床工具工业发展综述 71

    第三节 机床工具产品发展 80

    第四节 机床工具产品质量 134

    第五节 机床工具工艺发展 140

    第六节 机床工具科学研究发展 147

    第七节 成就与问题,经验与教训 152

    第三章 切削加工与刀具 158

    **节 古代的切削加工和刀具 158

    第二节 近代的切削加工、刀具和机床 160

    第三节 中国切削加工与刀具技术大发展 162

    第四节 工件、刀具双方交替发展 163

    第四章 数控机床 166

    **节 导言 166

    第二节 数控机床在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中的重要性 167

    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优越特性 168

    第四节 数控机床产业所包括的范围 169

    第五节 国外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领域发展情况 170

    第六节 中国数控机床与包括数控系统在内的

    功能部件产业发展历程 172

    第七节 中国数控机床产业近年来的生产及进出口情况 178

    第八节 世界数控机床发展趋势 183

    第九节 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发展历程中值得吸取的经验教训 186

    第十节 结束语 187

    第五章 液压气动密封件 188

    **节 行业发展综述 188

    第二节 分行业发展史 230

    第六章 轴承 258

    **节 萌芽阶段(1949年以前) 258

    第二节 奠基阶段(1949—1957) 261

    第三节 体系形成阶段(1958—1977) 264

    第四节 快速发展阶段(1978—2000) 277

    第五节 向世界轴承工业强国迈进(2001年以后) 312

    第七章 齿轮 323

    **节 齿轮工业的历史沿革 323

    第二节 齿轮产品专业生产的起步与发展 326

    第三节 齿轮行业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352

    第八章 衡器 363

    **节 我国古代和近代衡器制造业的发展简史 363

    第二节 新中国的衡器制造业 363

    第九章 紧固件 368

    **节 中国紧固件行业发展简史 368

    第二节 中国紧固件的标准化 371

    第十章 石油设备和石油化工设备 379

    **节 石油(天然气)工业专用设备 379

    第二节 石油化工设备 391

    第十一章 工程机械 404

    **节 古代与近代的工程机械 405

    第二节 现代工程机械制造业 407

    第三节 产品产量与生产规模的发展 415

    第四节 产品品种的发展 427

    第五节 典型工程中工程机械的应用 431

    第六节 管理与维修 434

    第十二章 重型机械 440

    **节 重型机械工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440

    第二节 1949—1983年重型机械工业发展历史概述 444

    第三节 1984—1999年重型机械工业发展历程 448

    第四节 21世纪蓬勃发展的重型机械工业 472

    第五节 重型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481

    中册

    第十三章 木工机械 489

    **节 中国古代木材加工技艺 489

    第二节 旧中国木材加工的机械化形成概况 520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木工机械行业的

    形成与发展 523

    第十四章 模具 547

    **节 中国模具工业发展简史 547

    第二节 中国模具技术发展简史 555

    第三节 冲压模具发展概况 574

    第四节 塑料模具发展概况 578

    第五节 其他模具产品的发展概况 583

    第十五章 轻工业机械 593

    **节 轻工业机械制造业发展总述 593

    第二节 制浆造纸业生产设备 599

    第三节 罐头制造业生产设备 606

    第四节 啤酒制造业生产设备 612

    第五节 饮料制造业生产设备 615

    第六节 日用陶瓷制造业生产设备 619

    第七节 制革及制鞋业生产设备 623

    第十六章 印刷机械 626

    **节 印刷术的发明 626

    第二节 1949年之前印刷机械的发展状况 631

    第三节 1949年以后中国的印刷 636

    第四节 1949年以后中国印刷机械的发展概况 638

    第五节 中国主要印刷机械制造企业和产品 645

    第六节 印刷机进出口情况 657

    第七节 印刷教育 658

    第十七章 纺织机械 664

    **节 纺纱机械 666

    第二节 织造机械 688

    第三节 染整机械 712

    第四节 化纤机械 726

    第五节 针织机械 738

    第六节 服装缝纫机械 752

    第七节 非织造布机械 761

    第十八章 缝制机械 766

    **节 中国缝纫机工业的萌芽阶段 766

    第二节 中国缝纫机行业的形成阶段 772

    第三节 中国缝纫机行业以工业缝纫机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 781

    第十九章 农业机械 808

    **节 概述 808

    第二节 近代中国农业机械工业简史 808

    第三节 现代中国农业机械工业简史 811

    第四节 农业机械的科研与教育体系 819

    第五节 现代农业机械产品的发展 821

    第二十章 环境保护装备 847

    **节 萌芽时期(1949—1973) 847

    第二节 初创时期(1973—1978) 849

    第三节 形成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 853

    第四节 转折时期(20世纪90年代及以后) 860

    第二十一章 兵器 886

    **节 近代兵器 886

    第二节 现代兵器 914

    第二十二章 航空机械 940

    **节 中国古代航空技艺 940

    第二节 中国近代航空 946

    第三节 中国现代航空 962

    第二十三章 航天机械 976

    **节 运载火箭的系列化发展 976

    第二节 卫星与探测器研制 984

    第三节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1007

    第四节 中国航天发展简要分析 1021

    下册

    第二十四章 汽车 1027

    **节 创建时期(1950—1956) 1027

    第二节 成长时期(1957—1978) 1031

    第三节 全面发展时期(1979—2008) 1053

    第二十五章 汽车标准件工业史 1124

    **节 早期的汽车标准件生产——由汽车维修业自制

    为主的时期(1912—1956) 1124

    第二节 专业化工业萌芽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

    60年代中期) 1125

    第三节 行业形成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 1127

    第四节 行业成长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 1129

    第五节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调整、发展的时期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 1133

    第二十六章 摩托车 1136

    **节 尝试时期(1950—1956) 1136

    第二节 创建时期(1957—1979) 1137

    第三节 成长时期(1980—2003) 1141

    第二十七章 自行车 1145

    **节 中国自行车工业的起步 1145

    第二节 中国自行车工业基础的确立 1146

    第三节 中国自行车工业跨越坎坷寻求发展 1147

    第四节 中国自行车工业在改革开放中阔步前进 1148

    第二十八章 船舶 1155

    **节 简单实用的渡水工具——筏、腰舟、皮囊 1155

    第二节 中国是*早能制造独木舟的国家之一 1157

    第三节 金属工具的使用诞生了木板船 1159

    第四节 木构技术、造船工艺水平的提高使商周时期

    船舶向大型化发展 1161

    第五节 迅速发展的春秋战国时期造船技术 1163

    第六节 秦汉时期重大发明与创造 1166

    第七节 三国两晋时期出现了多道水密舱壁及特殊船型 1170

    第八节 舭龙骨发明始于唐宋,并且出现了更宏伟的上层建筑 1177

    第九节 金、元、明造船技术的创新 1180

    第十节 明末清初造船业举步不前 1193

    第十一节 近代中国造船业在内外交困中苦苦挣扎 1196

    第十二节 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国现代船舶工业 1206

    第二十九章 仪器仪表 1224

    **节 概述 1224

    第二节 制造、科研体系的建立 1225

    第三节 现代仪器仪表产品的发展 1229

    第四节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 1254

    第三十章 文化、办公用机械 1261

    **节 电影机械工业发展史 1262

    第二节 照相机械 1277

    第三节 复印机械 1297

    第四节 缩微技术与设备 1310

    第三十一章 发电设备 1318

    **节 绪言 1318

    第二节 我国发电设备制造技术发展现状 1319

    第三节 中国发电设备已成为机械工业的支柱产业 1325

    第三十二章 火力发电设备 1333

    **节 火电设备制造发展历程 1333

    第二节 火电设备制造能力及装备 1341

    第三节 火电设备制造技术的几项重大成就 1344

    第四节 火电机组的技术发展趋势 1348

    第五节 引进300MW和600MW火电机组设计制造技术 1352

    第三十三章 水力发电设备 1365

    **节 1949年前水电建设和水电设备制造概况 1365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水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1367

    第三节 水电设备产品开发概况 1378

    第四节 水电设备技术进步及发展 1398

    第五节 三峡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 1405

    第三十四章 核能设备 1413

    **节 核技术的直接应用开始于军事目的 1414

    第二节 核技术的和平利用——核能发电 1420

    第三节 核电设备国产化、设计自主化 1442

    第四节 中国核电发展规划 1472

    第五节 世界核电技术发展的动向 1474

    第六节 中国自行研制的新堆型 1480

    第七节 我国制造的其他核设施 1489

    第三十五章 高压输变电设备 1493

    **节 概述 1493

    第二节 变压器类 1500

    第三节 高压开关 1508

    第四节 绝缘子(电瓷)、避雷器 1514

    第五节 电力电容器 1517

    第六节 继电器及装置 1519

    第七节 电力电缆(有关输电用产品部分) 1522

    第八节 换流阀与晶闸管组件 1524

    第九节 三峡输变电工程 1525

    第十节 750kV输变电示范工程 1532

    第十一节 特高压交直流试验示范工程 1535

    第三十六章 家用电器 1547

    **节 中国家用电器工业发展综述 1547

    第二节 家用电器技术 1562

    第三节 家用电器产品 1568

    参考文献 1572
  •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 余年来,机械工业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本书作者用大量事实说明到21 世纪初,我国机械工业已取得了巨大成就,已能基本满足国民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提出的各种要求;机械工业中的不少产品,如机床、发电设备、汽车、工程机械等在产量上已居世界前列,已可称为机械大国,给了我们自豪感,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但同时,本书作者也明确指出了我们的差距,包括关键技术上的落后、现代管理上的不足、政策法规上的缺失等,这又给了我们紧迫感,要我们更加发奋图强。本书集成了中国机械工业古今发展方方面面的史实。总体看,本书的编著,具有四大特色:一是不仅汇集了大量古代史、近代史的史实,而且用了大量的篇幅,更多地着眼于现代机械工业的发展史实;二是突破了行业、学科界线,既有民用机械,也有军用武器;既有资本货物类机械装备,也有轻工日用机械和文化机械;既讲制造技术,也说产品成就;三是主要叙说中国的机械工业,也有港台地区的有关资料;四是突破了经济、技术的界线,全方位地记载了中国机械的发展。本书是研究中国机械发展的重要参考书籍。《中国机械史》,全书约800 万字,分卷出版。除《图志卷》是以图片直观和文字提要互补的缩写本外,其他按内容分三卷,即《通史卷》、《技术卷》、《行业卷》。为方便国外读者阅读,《图志卷》还以中英文双语形式出版,已于2011年问世。
      
      《通史卷》,以技术领域为分章,以年代为序,勾画出中国机械发展的脉络和发展概貌,翔实阐述有关的人、事、物。包括机械产品和机械技术,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根据具体的情况,按时期、按时代或按阶段叙述。文字力求做到时代背景与机械学科的融合,展现了当时的人文哲理思想,提高著作的思想性。按顺序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篇机械发展史,还设专题篇,专文介绍台湾、香港机械发展情况。内容上除产品、技术外,还包括经济建设、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以及机械工程教育发展等情况。《技术卷》,重点介绍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还包括制造工艺、冷热加工、标准化、机械设计、工厂设计、企业管理、机器人等内容。《行业卷》,涉及机械工业的各个行业、门类。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的分类,中国机械工业拥有包括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6 个大类、37 个中类和159 个小类;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的全部机械工业门类,中国都有。
  • 作者简介: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立于1936年,是我国成立较早、规模**的工科学会之一。现有31个专业分会,18万名会员,其中有3000余名高级会员,500余名通讯会员,还有4000余个单位会员。
  • 目录:
    上册

    **章 内燃机 3

    **节 中国内燃机工业发展历程 3

    第二节 中国内燃机工业的产品发展 11

    第三节 内燃机人才的培养 56

    第四节 研究院所和科研工作综述 60

    第二章 机床工具 69

    **节 中国古代和近代机床发展简况 69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机床工具工业发展综述 71

    第三节 机床工具产品发展 80

    第四节 机床工具产品质量 134

    第五节 机床工具工艺发展 140

    第六节 机床工具科学研究发展 147

    第七节 成就与问题,经验与教训 152

    第三章 切削加工与刀具 158

    **节 古代的切削加工和刀具 158

    第二节 近代的切削加工、刀具和机床 160

    第三节 中国切削加工与刀具技术大发展 162

    第四节 工件、刀具双方交替发展 163

    第四章 数控机床 166

    **节 导言 166

    第二节 数控机床在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中的重要性 167

    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优越特性 168

    第四节 数控机床产业所包括的范围 169

    第五节 国外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领域发展情况 170

    第六节 中国数控机床与包括数控系统在内的

    功能部件产业发展历程 172

    第七节 中国数控机床产业近年来的生产及进出口情况 178

    第八节 世界数控机床发展趋势 183

    第九节 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发展历程中值得吸取的经验教训 186

    第十节 结束语 187

    第五章 液压气动密封件 188

    **节 行业发展综述 188

    第二节 分行业发展史 230

    第六章 轴承 258

    **节 萌芽阶段(1949年以前) 258

    第二节 奠基阶段(1949—1957) 261

    第三节 体系形成阶段(1958—1977) 264

    第四节 快速发展阶段(1978—2000) 277

    第五节 向世界轴承工业强国迈进(2001年以后) 312

    第七章 齿轮 323

    **节 齿轮工业的历史沿革 323

    第二节 齿轮产品专业生产的起步与发展 326

    第三节 齿轮行业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352

    第八章 衡器 363

    **节 我国古代和近代衡器制造业的发展简史 363

    第二节 新中国的衡器制造业 363

    第九章 紧固件 368

    **节 中国紧固件行业发展简史 368

    第二节 中国紧固件的标准化 371

    第十章 石油设备和石油化工设备 379

    **节 石油(天然气)工业专用设备 379

    第二节 石油化工设备 391

    第十一章 工程机械 404

    **节 古代与近代的工程机械 405

    第二节 现代工程机械制造业 407

    第三节 产品产量与生产规模的发展 415

    第四节 产品品种的发展 427

    第五节 典型工程中工程机械的应用 431

    第六节 管理与维修 434

    第十二章 重型机械 440

    **节 重型机械工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440

    第二节 1949—1983年重型机械工业发展历史概述 444

    第三节 1984—1999年重型机械工业发展历程 448

    第四节 21世纪蓬勃发展的重型机械工业 472

    第五节 重型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481

    中册

    第十三章 木工机械 489

    **节 中国古代木材加工技艺 489

    第二节 旧中国木材加工的机械化形成概况 520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木工机械行业的

    形成与发展 523

    第十四章 模具 547

    **节 中国模具工业发展简史 547

    第二节 中国模具技术发展简史 555

    第三节 冲压模具发展概况 574

    第四节 塑料模具发展概况 578

    第五节 其他模具产品的发展概况 583

    第十五章 轻工业机械 593

    **节 轻工业机械制造业发展总述 593

    第二节 制浆造纸业生产设备 599

    第三节 罐头制造业生产设备 606

    第四节 啤酒制造业生产设备 612

    第五节 饮料制造业生产设备 615

    第六节 日用陶瓷制造业生产设备 619

    第七节 制革及制鞋业生产设备 623

    第十六章 印刷机械 626

    **节 印刷术的发明 626

    第二节 1949年之前印刷机械的发展状况 631

    第三节 1949年以后中国的印刷 636

    第四节 1949年以后中国印刷机械的发展概况 638

    第五节 中国主要印刷机械制造企业和产品 645

    第六节 印刷机进出口情况 657

    第七节 印刷教育 658

    第十七章 纺织机械 664

    **节 纺纱机械 666

    第二节 织造机械 688

    第三节 染整机械 712

    第四节 化纤机械 726

    第五节 针织机械 738

    第六节 服装缝纫机械 752

    第七节 非织造布机械 761

    第十八章 缝制机械 766

    **节 中国缝纫机工业的萌芽阶段 766

    第二节 中国缝纫机行业的形成阶段 772

    第三节 中国缝纫机行业以工业缝纫机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 781

    第十九章 农业机械 808

    **节 概述 808

    第二节 近代中国农业机械工业简史 808

    第三节 现代中国农业机械工业简史 811

    第四节 农业机械的科研与教育体系 819

    第五节 现代农业机械产品的发展 821

    第二十章 环境保护装备 847

    **节 萌芽时期(1949—1973) 847

    第二节 初创时期(1973—1978) 849

    第三节 形成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 853

    第四节 转折时期(20世纪90年代及以后) 860

    第二十一章 兵器 886

    **节 近代兵器 886

    第二节 现代兵器 914

    第二十二章 航空机械 940

    **节 中国古代航空技艺 940

    第二节 中国近代航空 946

    第三节 中国现代航空 962

    第二十三章 航天机械 976

    **节 运载火箭的系列化发展 976

    第二节 卫星与探测器研制 984

    第三节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1007

    第四节 中国航天发展简要分析 1021

    下册

    第二十四章 汽车 1027

    **节 创建时期(1950—1956) 1027

    第二节 成长时期(1957—1978) 1031

    第三节 全面发展时期(1979—2008) 1053

    第二十五章 汽车标准件工业史 1124

    **节 早期的汽车标准件生产——由汽车维修业自制

    为主的时期(1912—1956) 1124

    第二节 专业化工业萌芽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

    60年代中期) 1125

    第三节 行业形成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 1127

    第四节 行业成长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 1129

    第五节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调整、发展的时期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 1133

    第二十六章 摩托车 1136

    **节 尝试时期(1950—1956) 1136

    第二节 创建时期(1957—1979) 1137

    第三节 成长时期(1980—2003) 1141

    第二十七章 自行车 1145

    **节 中国自行车工业的起步 1145

    第二节 中国自行车工业基础的确立 1146

    第三节 中国自行车工业跨越坎坷寻求发展 1147

    第四节 中国自行车工业在改革开放中阔步前进 1148

    第二十八章 船舶 1155

    **节 简单实用的渡水工具——筏、腰舟、皮囊 1155

    第二节 中国是*早能制造独木舟的国家之一 1157

    第三节 金属工具的使用诞生了木板船 1159

    第四节 木构技术、造船工艺水平的提高使商周时期

    船舶向大型化发展 1161

    第五节 迅速发展的春秋战国时期造船技术 1163

    第六节 秦汉时期重大发明与创造 1166

    第七节 三国两晋时期出现了多道水密舱壁及特殊船型 1170

    第八节 舭龙骨发明始于唐宋,并且出现了更宏伟的上层建筑 1177

    第九节 金、元、明造船技术的创新 1180

    第十节 明末清初造船业举步不前 1193

    第十一节 近代中国造船业在内外交困中苦苦挣扎 1196

    第十二节 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国现代船舶工业 1206

    第二十九章 仪器仪表 1224

    **节 概述 1224

    第二节 制造、科研体系的建立 1225

    第三节 现代仪器仪表产品的发展 1229

    第四节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 1254

    第三十章 文化、办公用机械 1261

    **节 电影机械工业发展史 1262

    第二节 照相机械 1277

    第三节 复印机械 1297

    第四节 缩微技术与设备 1310

    第三十一章 发电设备 1318

    **节 绪言 1318

    第二节 我国发电设备制造技术发展现状 1319

    第三节 中国发电设备已成为机械工业的支柱产业 1325

    第三十二章 火力发电设备 1333

    **节 火电设备制造发展历程 1333

    第二节 火电设备制造能力及装备 1341

    第三节 火电设备制造技术的几项重大成就 1344

    第四节 火电机组的技术发展趋势 1348

    第五节 引进300MW和600MW火电机组设计制造技术 1352

    第三十三章 水力发电设备 1365

    **节 1949年前水电建设和水电设备制造概况 1365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水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1367

    第三节 水电设备产品开发概况 1378

    第四节 水电设备技术进步及发展 1398

    第五节 三峡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 1405

    第三十四章 核能设备 1413

    **节 核技术的直接应用开始于军事目的 1414

    第二节 核技术的和平利用——核能发电 1420

    第三节 核电设备国产化、设计自主化 1442

    第四节 中国核电发展规划 1472

    第五节 世界核电技术发展的动向 1474

    第六节 中国自行研制的新堆型 1480

    第七节 我国制造的其他核设施 1489

    第三十五章 高压输变电设备 1493

    **节 概述 1493

    第二节 变压器类 1500

    第三节 高压开关 1508

    第四节 绝缘子(电瓷)、避雷器 1514

    第五节 电力电容器 1517

    第六节 继电器及装置 1519

    第七节 电力电缆(有关输电用产品部分) 1522

    第八节 换流阀与晶闸管组件 1524

    第九节 三峡输变电工程 1525

    第十节 750kV输变电示范工程 1532

    第十一节 特高压交直流试验示范工程 1535

    第三十六章 家用电器 1547

    **节 中国家用电器工业发展综述 1547

    第二节 家用电器技术 1562

    第三节 家用电器产品 1568

    参考文献 1572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机械史·行业卷(全三册)
热处理手册 第1卷 工艺基础 第5版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
中国机械史·行业卷(全三册)
热处理手册 第3卷 热处理设备和工辅材料 第5版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
中国机械史·行业卷(全三册)
热处理手册 第2卷 典型零件热处理 第5版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 组编;徐跃明 总主编
中国机械史·行业卷(全三册)
热处理手册 第4卷 热处理质量检验和技术数据 第5版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
中国机械史·行业卷(全三册)
中国机械工程学科教程(2023年)
中国机械工程学科教程研究组
中国机械史·行业卷(全三册)
中国机械行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联盟第六届毕业设计大赛优秀作品案例集
中国机械行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联盟
中国机械史·行业卷(全三册)
GB/T 51218-2017 机械工业工程设计基本术语标准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中国机械史·行业卷(全三册)
2049年中国科技与社会愿景:制造技术与未来工厂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编
中国机械史·行业卷(全三册)
中国机械史·通史卷(全二册)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编
中国机械史·行业卷(全三册)
中国机械史(技术卷)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编
中国机械史·行业卷(全三册)
中国机械工程技术路线图(简明本)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编
中国机械史·行业卷(全三册)
中国机械工程技术路线图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