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 求通 立德——徐蓝学术论文集(燕京学者文库)

求真 求通 立德——徐蓝学术论文集(燕京学者文库)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9-06
版次: 1
ISBN: 9787010204697
定价: 81.00
装帧: 平装
分类: 社会文化
19人买过
  • 该著作收录徐蓝教授的学术研究论文,包括两部分。*部分,国际关系史研究,包括*次世界大战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中国抗日战争研究、冷战研究、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研究。这些论文,对20世纪的国际关系史上若干重大问题,如国际格局与大国关系、战争与和平、中国与国际秩序等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第二部分理论探讨,对和平共处思想的历史演变、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阶段》的启示、民族主义、史观问题以及20世纪世界历史的理论、方法与编纂实践等进行了探讨。 徐蓝,1947年11月生于北京。历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国家重点学科世界史学科负责人。世界史学系主任。长期从事世界史、世界近现代史、国际关系史教学研究工作。数度出国出境访学。出版专著教材译著多部、论文120余篇。15次获国家和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 兼任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会长,国际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执行局委员,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理事,国内多所大学兼职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世界现代史》编写组首席专家。 兼任教育部基础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北京版义务教育《历史》教材总主编,教育部统编普通高中《历史》教材总主编。 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家人事部评为“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2009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11年获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12年获北京市人民教师提名奖。 代序言 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继承与拓展——访徐蓝教授

    第一部分 国际关系史研究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研究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中国抗日战争研究

    (三)冷战研究

    (四)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研究

    第二部分 理论探讨

    (一)从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100年后重读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的启示

    (三)民族主义研究浅析

    (四)从“西欧中心史观”到“文明形态史观”和“全球史观”

    (五)20世纪世界历史的理论、方法与编纂实践
  • 内容简介:
    该著作收录徐蓝教授的学术研究论文,包括两部分。*部分,国际关系史研究,包括*次世界大战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中国抗日战争研究、冷战研究、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研究。这些论文,对20世纪的国际关系史上若干重大问题,如国际格局与大国关系、战争与和平、中国与国际秩序等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第二部分理论探讨,对和平共处思想的历史演变、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阶段》的启示、民族主义、史观问题以及20世纪世界历史的理论、方法与编纂实践等进行了探讨。
  • 作者简介:
    徐蓝,1947年11月生于北京。历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国家重点学科世界史学科负责人。世界史学系主任。长期从事世界史、世界近现代史、国际关系史教学研究工作。数度出国出境访学。出版专著教材译著多部、论文120余篇。15次获国家和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 兼任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会长,国际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执行局委员,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理事,国内多所大学兼职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世界现代史》编写组首席专家。 兼任教育部基础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北京版义务教育《历史》教材总主编,教育部统编普通高中《历史》教材总主编。 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家人事部评为“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2009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11年获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12年获北京市人民教师提名奖。
  • 目录:
    代序言 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继承与拓展——访徐蓝教授

    第一部分 国际关系史研究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研究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中国抗日战争研究

    (三)冷战研究

    (四)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研究

    第二部分 理论探讨

    (一)从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100年后重读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的启示

    (三)民族主义研究浅析

    (四)从“西欧中心史观”到“文明形态史观”和“全球史观”

    (五)20世纪世界历史的理论、方法与编纂实践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