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传媒论坛·2018:信息传播技术与社会记忆建构

求真传媒论坛·2018:信息传播技术与社会记忆建构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8-10
版次: 1
ISBN: 9787565138348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9页
分类: 社会文化
1人买过
  •   记忆(memory)既是人的一种生理机能,也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因为记忆,我们能够找到食物和水源,能够过上舒适稳定的生活;因为记忆,我们能够识别家人和朋友,能够在熟人圈内得到庇佑和保护。没有记忆,我们将失去亲朋好友;没有记忆,我们不会有爱恨情仇。如果我们失去记忆,我们只能生活在“现在”,整个世界将变成陌生的、暗淡的存在。记忆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记忆书写了人类历史,或者说,人类本身就是记忆的产物。
      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研究的记忆,基本上属于个体记忆范畴,但人类记忆除了个体记忆外,还包括集体记忆、社会记忆,并且集体记忆、社会记忆深刻影响着个体记忆。“个体不仅在社会环境中获得记忆,而且有赖群体的框架来换回和重构记忆。”如犹太民族、基督徒、伊斯兰世界等族群都拥有他们的共同记忆,正是集体记忆让这些族群变成了紧密的社会群体。社会记忆不是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简单刻印,它是在特定认知框架内多元因素综合作用的选择性产品,其中媒介在社会记忆构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大数据时代,全球一体化浪潮汹涌,生活空间加速虚拟化。面对全新的社会环境,我国媒体应该更加自觉地书写中国记忆,为中华文化传播、民族精神积淀、社会集体认同做出更多的贡献。 章媒体新闻报道与社会记忆的媒介化
     知情的爱国主义 :北京奥运会纪念性话语的生产与偏向研究
    大众传媒对行政诉讼立法历史记忆的表达――以全国首例 民告官 案相关报道为考察对象
    媒介形象对集体记忆的建构――以焦裕禄典型报道为例
    乡村的味道――淘宝 村红 直播的受众研究
    微博传播:公共新闻理念的试金石兼论 于欢刺杀辱母者案 的相关传播始末
    第二章重大史实的社会记忆建构
    创伤记忆的书写:纪录电影《二十二》的叙事探析
    口述史:历史叙事视域下的现场化重现
    激活与强化: 香港回归 社会记忆的建构――以纪录片《紫荆花开》为例
    《人民日报》 九一八 集体记忆的建构(1982-2006)
    试论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的抗战宣传策略――以《中央日报》1937-1945年关于 九一八 事变的报道为研究蓝本
    军事文化传播视域下社论对重大历史事件社会记忆的建构――以《解放军报》八一社论为例
    第三章国际传播中的民族国家记忆
    浅析美国主流媒体网站对 一带一路 的形象建构
    中国中亚国际传播议题的拓展与深化――基于新世界主义分析框架
    建构主义视角下对外传播之互文性叙事策略及其意义探析――以纪录片《一带一路》为例
    摄影中的记忆政治
    第四章新技术赋权与社会记忆的建构
    互文性网络超文本对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
    微信家族群的传播研究――探究新媒体对 家族 的线上再现
    新媒介环境下央视春晚的社会记忆建构
    移动舆论场对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新议
    电视媒介视阈下客家文化的社会记忆建构――以贺州电视台《客家》栏目为例
    延续与改变――传播学领域记忆研究的传统与发展趋向
  • 内容简介:
      记忆(memory)既是人的一种生理机能,也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因为记忆,我们能够找到食物和水源,能够过上舒适稳定的生活;因为记忆,我们能够识别家人和朋友,能够在熟人圈内得到庇佑和保护。没有记忆,我们将失去亲朋好友;没有记忆,我们不会有爱恨情仇。如果我们失去记忆,我们只能生活在“现在”,整个世界将变成陌生的、暗淡的存在。记忆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记忆书写了人类历史,或者说,人类本身就是记忆的产物。
      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研究的记忆,基本上属于个体记忆范畴,但人类记忆除了个体记忆外,还包括集体记忆、社会记忆,并且集体记忆、社会记忆深刻影响着个体记忆。“个体不仅在社会环境中获得记忆,而且有赖群体的框架来换回和重构记忆。”如犹太民族、基督徒、伊斯兰世界等族群都拥有他们的共同记忆,正是集体记忆让这些族群变成了紧密的社会群体。社会记忆不是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简单刻印,它是在特定认知框架内多元因素综合作用的选择性产品,其中媒介在社会记忆构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大数据时代,全球一体化浪潮汹涌,生活空间加速虚拟化。面对全新的社会环境,我国媒体应该更加自觉地书写中国记忆,为中华文化传播、民族精神积淀、社会集体认同做出更多的贡献。
  • 目录:
    章媒体新闻报道与社会记忆的媒介化
     知情的爱国主义 :北京奥运会纪念性话语的生产与偏向研究
    大众传媒对行政诉讼立法历史记忆的表达――以全国首例 民告官 案相关报道为考察对象
    媒介形象对集体记忆的建构――以焦裕禄典型报道为例
    乡村的味道――淘宝 村红 直播的受众研究
    微博传播:公共新闻理念的试金石兼论 于欢刺杀辱母者案 的相关传播始末
    第二章重大史实的社会记忆建构
    创伤记忆的书写:纪录电影《二十二》的叙事探析
    口述史:历史叙事视域下的现场化重现
    激活与强化: 香港回归 社会记忆的建构――以纪录片《紫荆花开》为例
    《人民日报》 九一八 集体记忆的建构(1982-2006)
    试论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的抗战宣传策略――以《中央日报》1937-1945年关于 九一八 事变的报道为研究蓝本
    军事文化传播视域下社论对重大历史事件社会记忆的建构――以《解放军报》八一社论为例
    第三章国际传播中的民族国家记忆
    浅析美国主流媒体网站对 一带一路 的形象建构
    中国中亚国际传播议题的拓展与深化――基于新世界主义分析框架
    建构主义视角下对外传播之互文性叙事策略及其意义探析――以纪录片《一带一路》为例
    摄影中的记忆政治
    第四章新技术赋权与社会记忆的建构
    互文性网络超文本对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
    微信家族群的传播研究――探究新媒体对 家族 的线上再现
    新媒介环境下央视春晚的社会记忆建构
    移动舆论场对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新议
    电视媒介视阈下客家文化的社会记忆建构――以贺州电视台《客家》栏目为例
    延续与改变――传播学领域记忆研究的传统与发展趋向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