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理论与应用

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理论与应用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10-01
版次: 1
ISBN: 9787030261397
定价: 60.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8页
字数: 313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23人买过
  • 《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理论与应用》围绕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聚集结构、输运参数、流动与能量质量传递特性等方面内容,系统地总结了作者多年来在纳米流体及其应用基础方面的研究工作,描述了纳米流体的基本属性、流动与能量质量传递特征,详细介绍了纳米流体流动与能量质量传递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方法,重点阐述了纳米流体聚集结构与纳米粒子微运动效应对纳米流体能量质量传递过程的作用机制,并概述了纳米流体在新型高效散热冷却和节能技术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理论与应用》可供能源、动力、电子、航空航天、机械、化工、材料等领域从事热科学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科研和技术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序
    前言
    第1章绪论
    1.1纳米流体的基本概念
    1.2纳米流体的基本属性
    1.2.1粒子形状
    1.2.2粒径分布
    1.2.3纳米流体的结构
    1.2.4纳米流体的基本参数
    1.3纳米流体体系的基本作用力
    1.3.1粒子间的范德瓦耳斯力
    1.3.2粒子间的静电排斥力
    1.3.3布朗力
    1.3.4浮升力
    1.3.5相间阻力
    1.4纳米流体在热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
    1.4.1车辆散热
    1.4.2航天器热控制
    1.4.3电子仪器设备热管理
    1.4.4生物医学
    1.4.5核能系统
    1.4.6其他应用
    参考文献

    第2章纳米流体制备方法
    2.1纳米流体的制备
    2.1.1单步法
    2.1.2两步法
    2.2纳米流体的分散方法
    2.2.1物理法分散纳米流体
    2.2.2化学法分散纳米流体
    2.3纳米流体悬浮稳定性分析
    参考文献

    第3章纳米流体的聚集结构
    3.1纳米粒子布朗运动
    3.1.1朗之万运动方程
    3.1.2纳米粒子的布朗运动模拟
    3.2纳米流体的动态结构与粒子运动特性
    3.2.1激光照射纳米流体形成散斑的理论研究
    3.2.2激光散斑法测量纳米颗粒运动速度
    3.3纳米流体的聚集模型
    3.3.1生长模型
    3.3.2纳米流体的聚集结构模拟
    3.4纳米流体结构的分形理论分析方法
    3.4.1分形概论
    3.4.2分维数的定义
    3.4.3纳米流体聚集结构的分形分析
    3.4.4纳米流体结构的实验研究与分析
    参考文献

    第4章纳米流体的输运参数
    4.1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瞬态热线测量方法
    4.1.1瞬态热线法
    4.1.2实验系统
    4.1.3误差分析
    4.2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
    4.2.1纳米粒子体积份额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
    4.2.2纳米粒子属性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
    4.2.3纳米粒子尺度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
    4.2.4纳米粒子形状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
    4.2.5温度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
    4.2.6纳米流体悬浮稳定性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
    4.2.7纳米流体导热系数实验数据分散性的讨论
    4.3纳米流体强化导热系数机理
    4.3.1纳米粒子改变基液结构
    4.3.2纳米粒子微运动强化导热系数的作用机理分析
    4.4基于布朗动力学理论的纳米流体导热系数模型
    4.4.1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叠加原理
    4.4.2随机过程
    4.4.3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
    4.4.4计算与分析
    4.4.5纳米粒子团聚与纳米流体导热系数分析
    4.5纳米流体的黏度
    4.5.1两相混合物的黏度
    4.5.2纳米流体黏度的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第5章纳米流体流动与能量传递宏观分析
    5.1纳米流体流动与能量传递的基本特征与分析
    5.1.1单相直接方法
    5.1.2纳米粒子微扰动模型
    5.1.3纳米粒子对流换热算例
    5.2纳米流体流动与传热实验研究
    5.2.1测试系统
    5.2.2纳米流体对流换热实验结果与讨论
    5.2.3纳米流体对流换热准则式
    5.2.4纳米流体流动阻力性能
    5.3纳米流体自然对流分析
    5.3.1纳米流体自然对流实验研究
    5.3.2纳米流体自然对流分析方法
    5.3.3纳米流体自然对流不稳定性
    5.4纳米流体沸腾换热特性研究
    5.4.1纳米流体沸腾换热的实验结果
    5.4.2纳米流体沸腾换热临界热负荷
    5.4.3纳米流体沸腾换热机理的初步分析
    5.5纳米流体中的传质分析
    5.5.1纳米流体传质现象的实验观测
    5.5.2纳米流体传质机理分析
    5.5.3纳米流体传质过程的热质比拟分析
    5.5.4热质扩散与质热扩散效应
    5.6纳米流体强化传质特性的实验研究
    5.6.1实验基本原理与实验系统
    5.6.2实验系统可靠性验证
    5.6.3荧光剂罗丹明B在纳米流体中的扩散系数
    参考文献

    第6章纳米流体流动与能量传递介观分析
    6.1格子-Boltzmann方法
    6.1.1格子气自动机(LGA)
    6.1.2格子-Boltzmann方法
    6.2格子-Boltzmann模型
    6.2.1无作用力条件下的格子-Boltzmann模型
    6.2.2作用力条件下格子-Boltzmann模型的修正
    6.2.3格子-Boltzmann方法中的边界条件
    6.3纳米流体流动与传热的格子-Boltzmann模型
    6.3.1纳米流体有效迁移的流动模型
    6.3.2纳米流体的格子-Boltzmann热模型
    6.4纳米流体系统作用力分析
    6.5纳米流体流动与能量传递的介观机理
    6.5.1纳米流体聚集结构的模拟
    6.5.2纳米流体流动与传热过程模拟
    6.6纳米流体流动与能量传递的多尺度模拟方法
    6.6.1纳米流体多尺度模型
    6.6.2多尺度模型计算步骤
    6.6.3算例分析
    参考文献

    第7章纳米流体技术的应用
    7.1低传热性能工质的改性
    7.1.1航天用纳米流体输运参数的测量
    7.1.2航天用纳米流体流动与对流换热性能
    7.2小尺度条件下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特性
    7.2.1小通道扁管纳米流体流动与对流换热性能
    7.2.2微通道纳米流体的传热性能
    7.3纳米流体热管与相变换热
    7.3.1纳米流体热管
    7.3.2纳米流体振荡热管
    7.3.3纳米流体相变换热强化
    7.4纳米流体射流冲击冷却技术研究
    7.4.1纳米流体射流冲击冷却实验系统
    7.4.2射流冲击冷却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7.4.3射流冲击冷却实验结果分析
    7.5纳米流体技术在强化传质过程中的应用
    7.6纳米流体技术在储能系统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理论与应用》围绕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聚集结构、输运参数、流动与能量质量传递特性等方面内容,系统地总结了作者多年来在纳米流体及其应用基础方面的研究工作,描述了纳米流体的基本属性、流动与能量质量传递特征,详细介绍了纳米流体流动与能量质量传递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方法,重点阐述了纳米流体聚集结构与纳米粒子微运动效应对纳米流体能量质量传递过程的作用机制,并概述了纳米流体在新型高效散热冷却和节能技术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理论与应用》可供能源、动力、电子、航空航天、机械、化工、材料等领域从事热科学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科研和技术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 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论
    1.1纳米流体的基本概念
    1.2纳米流体的基本属性
    1.2.1粒子形状
    1.2.2粒径分布
    1.2.3纳米流体的结构
    1.2.4纳米流体的基本参数
    1.3纳米流体体系的基本作用力
    1.3.1粒子间的范德瓦耳斯力
    1.3.2粒子间的静电排斥力
    1.3.3布朗力
    1.3.4浮升力
    1.3.5相间阻力
    1.4纳米流体在热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
    1.4.1车辆散热
    1.4.2航天器热控制
    1.4.3电子仪器设备热管理
    1.4.4生物医学
    1.4.5核能系统
    1.4.6其他应用
    参考文献

    第2章纳米流体制备方法
    2.1纳米流体的制备
    2.1.1单步法
    2.1.2两步法
    2.2纳米流体的分散方法
    2.2.1物理法分散纳米流体
    2.2.2化学法分散纳米流体
    2.3纳米流体悬浮稳定性分析
    参考文献

    第3章纳米流体的聚集结构
    3.1纳米粒子布朗运动
    3.1.1朗之万运动方程
    3.1.2纳米粒子的布朗运动模拟
    3.2纳米流体的动态结构与粒子运动特性
    3.2.1激光照射纳米流体形成散斑的理论研究
    3.2.2激光散斑法测量纳米颗粒运动速度
    3.3纳米流体的聚集模型
    3.3.1生长模型
    3.3.2纳米流体的聚集结构模拟
    3.4纳米流体结构的分形理论分析方法
    3.4.1分形概论
    3.4.2分维数的定义
    3.4.3纳米流体聚集结构的分形分析
    3.4.4纳米流体结构的实验研究与分析
    参考文献

    第4章纳米流体的输运参数
    4.1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瞬态热线测量方法
    4.1.1瞬态热线法
    4.1.2实验系统
    4.1.3误差分析
    4.2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
    4.2.1纳米粒子体积份额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
    4.2.2纳米粒子属性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
    4.2.3纳米粒子尺度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
    4.2.4纳米粒子形状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
    4.2.5温度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
    4.2.6纳米流体悬浮稳定性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
    4.2.7纳米流体导热系数实验数据分散性的讨论
    4.3纳米流体强化导热系数机理
    4.3.1纳米粒子改变基液结构
    4.3.2纳米粒子微运动强化导热系数的作用机理分析
    4.4基于布朗动力学理论的纳米流体导热系数模型
    4.4.1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叠加原理
    4.4.2随机过程
    4.4.3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
    4.4.4计算与分析
    4.4.5纳米粒子团聚与纳米流体导热系数分析
    4.5纳米流体的黏度
    4.5.1两相混合物的黏度
    4.5.2纳米流体黏度的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第5章纳米流体流动与能量传递宏观分析
    5.1纳米流体流动与能量传递的基本特征与分析
    5.1.1单相直接方法
    5.1.2纳米粒子微扰动模型
    5.1.3纳米粒子对流换热算例
    5.2纳米流体流动与传热实验研究
    5.2.1测试系统
    5.2.2纳米流体对流换热实验结果与讨论
    5.2.3纳米流体对流换热准则式
    5.2.4纳米流体流动阻力性能
    5.3纳米流体自然对流分析
    5.3.1纳米流体自然对流实验研究
    5.3.2纳米流体自然对流分析方法
    5.3.3纳米流体自然对流不稳定性
    5.4纳米流体沸腾换热特性研究
    5.4.1纳米流体沸腾换热的实验结果
    5.4.2纳米流体沸腾换热临界热负荷
    5.4.3纳米流体沸腾换热机理的初步分析
    5.5纳米流体中的传质分析
    5.5.1纳米流体传质现象的实验观测
    5.5.2纳米流体传质机理分析
    5.5.3纳米流体传质过程的热质比拟分析
    5.5.4热质扩散与质热扩散效应
    5.6纳米流体强化传质特性的实验研究
    5.6.1实验基本原理与实验系统
    5.6.2实验系统可靠性验证
    5.6.3荧光剂罗丹明B在纳米流体中的扩散系数
    参考文献

    第6章纳米流体流动与能量传递介观分析
    6.1格子-Boltzmann方法
    6.1.1格子气自动机(LGA)
    6.1.2格子-Boltzmann方法
    6.2格子-Boltzmann模型
    6.2.1无作用力条件下的格子-Boltzmann模型
    6.2.2作用力条件下格子-Boltzmann模型的修正
    6.2.3格子-Boltzmann方法中的边界条件
    6.3纳米流体流动与传热的格子-Boltzmann模型
    6.3.1纳米流体有效迁移的流动模型
    6.3.2纳米流体的格子-Boltzmann热模型
    6.4纳米流体系统作用力分析
    6.5纳米流体流动与能量传递的介观机理
    6.5.1纳米流体聚集结构的模拟
    6.5.2纳米流体流动与传热过程模拟
    6.6纳米流体流动与能量传递的多尺度模拟方法
    6.6.1纳米流体多尺度模型
    6.6.2多尺度模型计算步骤
    6.6.3算例分析
    参考文献

    第7章纳米流体技术的应用
    7.1低传热性能工质的改性
    7.1.1航天用纳米流体输运参数的测量
    7.1.2航天用纳米流体流动与对流换热性能
    7.2小尺度条件下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特性
    7.2.1小通道扁管纳米流体流动与对流换热性能
    7.2.2微通道纳米流体的传热性能
    7.3纳米流体热管与相变换热
    7.3.1纳米流体热管
    7.3.2纳米流体振荡热管
    7.3.3纳米流体相变换热强化
    7.4纳米流体射流冲击冷却技术研究
    7.4.1纳米流体射流冲击冷却实验系统
    7.4.2射流冲击冷却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7.4.3射流冲击冷却实验结果分析
    7.5纳米流体技术在强化传质过程中的应用
    7.6纳米流体技术在储能系统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理论与应用
纳米机器人当医生(《少年时》团队创作,460个问题详解影响未来的十大前沿领域;掌握当今科技的发展方向,展示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
小多(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理论与应用
纳米多孔GaN基薄膜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曹得重
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理论与应用
纳米热电砂浆及其对海工结构阴极保护与劣化智能监测
罗健林 等
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理论与应用
纳米金属硫化物的高压物性
张健;马一博
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理论与应用
纳米结构的非傅里叶导热
曹炳阳
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理论与应用
纳米刀肿瘤消融治疗学
肖越勇;王忠敏
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理论与应用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杨维清)
邓维礼 编著;杨维清;张海涛
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理论与应用
纳米液态金属材料学(液态金属物质科学与技术研究丛书)
饶伟 孙旭阳 刘静
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理论与应用
纳米电化学与环境检测
郭玉晶、李忠平、刘志广、韩玉洁、范丽芳 编
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理论与应用
纳米酶研究进展
张欣 著
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理论与应用
纳米核壳材料的优化设计
李艳 主编;钟发成 副主编;王玉梅
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理论与应用
纳米结构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改性
李继利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理论与应用
地面目标与背景的红外特征
宣益民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