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建筑学系列研究丛书:安顺屯堡的防御性与地区性

地区建筑学系列研究丛书:安顺屯堡的防御性与地区性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4-12
版次: 1
ISBN: 9787302384656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74页
字数: 454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3人买过
  •   安顺屯堡的前身,是明朝军屯时期按军事编制序列建立的各级军事组织。《地区建筑学系列研究丛书:安顺屯堡的防御性与地区性》结合实地调研和方志梳理,从防御性角度分析了防御性与整体布局、聚落形态、民居单体演变的相互关系:屯堡既是构成“卫-所-屯/堡/铺/哨/关”军事防御的行政层级,也是军事聚落的层级;清朝裁卫并州,屯军完成了“军转民”,住居由“授房安家”的营房保障制度转化到自建方式。
      军防转化为民防,防御性却在不断地升级和强化。不论何种时期的防御性,都离不开自上而下的官方主导和自下而上的积极响应;“天地君亲师”信仰,则是从精神需求构成了屯堡聚落和单体的自组织机制。当代屯堡民居地区性渐趋模糊,再次从相反角度验证了防御性与地区性的紧密关联。   罗建平,男,1972年生于四川双流。一级注册建筑师。1994年、200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建筑系,分获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8年师从单军教授攻读博士学位,2012年获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安顺屯堡:防御性建构的建筑地域性研究”。现任教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地区与乡土建筑,在《建筑学报》、《新建筑》、《华中建筑》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防御性建筑的地域性应答——以安顺屯堡为例”、“‘天地君亲师’信仰:屯堡聚落的‘礼’与‘理’”等二十余篇。长期在军、地进行建筑研究与设计实践。参加单军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民族聚居地建筑地区性和民族性的关联性研究”,及总后勤部、成都军区的重要课题研究多项。先后主持或参与地区建筑与军队地方建筑研究与设计工程十余项。开设“公共设计原理”、“建筑设计专题”、“建筑创作”等课程。 绪论
    一、研究背景
    1.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焦虑与精神返乡
    2.地区性的意义
    3.防御性与安顺屯堡
    二、凡例

    第一章防御的普遍性与多样性
    一、战争与防御性建筑
    二、国家层面的军事防御
    1.山——硬性防御
    2.水——柔性防御
    3.城池——人工防御
    三、防御性民居的类型
    1.防御性民居发展
    2.从院墙到院落
    3.防御性民居类型
    四、小结

    第二章安顺屯堡防御性的历史演变:文化地区性
    一、历史形成背景简述
    1.军事平滇与安顺
    2.明朝云南的军事防御形势
    3.贵州及安顺的军事地位
    二、军屯与屯堡文化的形成
    1.军队编制:层级制度
    2.屯军制度:国家佃农
    3.军户制度:父子相继的世袭制度
    4.安顺屯军来源:地缘认同
    5.屯军经济地位
    6.军民关系与屯堡主体文化形成
    三、从军防到民防
    1.军屯:保家与卫国的同构
    2.由军转民
    3.屯军的延续:独立群体
    四、防御对象与武器的变化
    1.矛盾的变化:从军队与叛乱到平民与盗匪
    2.武器变化:从冷兵器到热火兵器
    五、民居发展:从营房到民房
    1.营房时期:授房安家
    2.民房时期:自建自住
    六、小结

    第三章[明]军防与安顺屯堡防御性建构
    一、贵州的城防
    1.城防主体结构——卫所
    2.军防构成要素
    3.贵州卫城
    4.贵州所城
    二、屯
    1.屯的释义
    2.屯的选址
    3.实例:鲍家屯
    三、堡
    1.堡的释义
    2.《武备志》中堡的评述
    3.堡的选址
    4.堡的变化、发展与单体成堡
    5.实例一:九溪村——屯堡聚落的典型化生成
    6.实例二:本寨——农商结合的非传统屯堡
    7.屯与堡的关系
    四、铺、哨、关:防御层级的完善
    1.铺
    2.哨
    3.关
    五、城乡关系变化
    六、小结

    第四章[清]民防与安顺屯堡防御性建构
    一、坉
    1.坉的释义
    2.坉的发展:自上而下的推动
    3.地的类型
    4.实例:云山坉——商业性、多样性、包容性
    二、碉楼
    1.碉的历史
    2.丹巴碉楼:碉融入房
    3.巴蜀碉楼:碉附加于房
    4.屯堡碉楼:堡外附碉与堡碉合一
    5.开平碉楼:房的楼化、碉化
    6.碉楼小结
    三、卡
    1.军事关卡
    2.保甲制与卡
    四、小结

    第五章安顺屯堡防御性的材料与技术:技术地区性
    一、营造文化
    1.居住模式与习俗
    2.营造顺序
    二、建筑材料
    1.屯堡区建筑材料的差异性分布
    2.屯堡与周边石头建筑的比较
    3.建筑材料包含的等级秩序
    三、建筑技术
    1.木结构技术
    2.石技术
    3.装饰和雕刻技术
    四、石板房的发展与变化
    1.诗文芳踪:方志中的石板房
    2.石板房的兴盛
    3.建筑审美的变化
    五、小结

    第六章安顺屯堡信仰建构的防御性:精神地区性
    一、神榜
    1.“天地君亲师”信仰发展概述
    2.安顺屯堡神榜的内容
    二、天
    1.天的释义
    2.天人之际:“受天之佑”
    3.寺、庙建筑
    4.屯堡与“天人合一”
    三、地
    1.内卷化、循环论与天人相应
    2.风水:防御形态和心态
    3.防御心态的另外方式:择吉避凶
    4.仪式:集体记忆与文化传承
    四、君
    1.“巫君合一”到“三合一”
    2.家国同构的结构关系
    3.从礼治到礼俗
    4.礼与庭院空间
    5.礼与楼居发展困境
    五、亲
    1.人伦关系:差序格局
    2.居住位序:民居的道德属性
    六、师
    1.知识、权力与文庙
    2.士绅作用:通达上下,勾连城乡
    3.官式建筑向民居传播:城乡一体的外在表现
    4.由“君”到“国”:城乡的分野
    七、小结

    第七章后防御性时期的安顺屯堡民居:模糊地区性
    一、1949年后屯堡民居发展筒述
    1.1949-1982年
    2.1982年之后
    二、屯堡当代民居与传统民居
    1.传统民居的局限
    2.交通对于当代民居发展的影响
    3.单体布局模式
    4.传统材料的新应用
    5.新材料的作用:替代传统装饰
    三、屯堡民居:文化层次的析释
    1.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2.屯堡文化层次及民居的“变”与“不变”
    四、小结

    第八章结语
    一、屯堡民居的建构机制
    1.家国同构与屯堡民居
    2.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
    3.防御性与地区性
    二、从屯堡民居研究对民居的再认识
    1.传统民居与现代建筑的差异
    2.选择与重构:民为主体,居为核心

    参考文献
    史志类
    文史、社会学等相关类
    屯堡相关类
    建筑学相关类
    后记
  • 内容简介:
      安顺屯堡的前身,是明朝军屯时期按军事编制序列建立的各级军事组织。《地区建筑学系列研究丛书:安顺屯堡的防御性与地区性》结合实地调研和方志梳理,从防御性角度分析了防御性与整体布局、聚落形态、民居单体演变的相互关系:屯堡既是构成“卫-所-屯/堡/铺/哨/关”军事防御的行政层级,也是军事聚落的层级;清朝裁卫并州,屯军完成了“军转民”,住居由“授房安家”的营房保障制度转化到自建方式。
      军防转化为民防,防御性却在不断地升级和强化。不论何种时期的防御性,都离不开自上而下的官方主导和自下而上的积极响应;“天地君亲师”信仰,则是从精神需求构成了屯堡聚落和单体的自组织机制。当代屯堡民居地区性渐趋模糊,再次从相反角度验证了防御性与地区性的紧密关联。
  • 作者简介:
      罗建平,男,1972年生于四川双流。一级注册建筑师。1994年、200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建筑系,分获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8年师从单军教授攻读博士学位,2012年获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安顺屯堡:防御性建构的建筑地域性研究”。现任教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地区与乡土建筑,在《建筑学报》、《新建筑》、《华中建筑》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防御性建筑的地域性应答——以安顺屯堡为例”、“‘天地君亲师’信仰:屯堡聚落的‘礼’与‘理’”等二十余篇。长期在军、地进行建筑研究与设计实践。参加单军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民族聚居地建筑地区性和民族性的关联性研究”,及总后勤部、成都军区的重要课题研究多项。先后主持或参与地区建筑与军队地方建筑研究与设计工程十余项。开设“公共设计原理”、“建筑设计专题”、“建筑创作”等课程。
  • 目录:
    绪论
    一、研究背景
    1.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焦虑与精神返乡
    2.地区性的意义
    3.防御性与安顺屯堡
    二、凡例

    第一章防御的普遍性与多样性
    一、战争与防御性建筑
    二、国家层面的军事防御
    1.山——硬性防御
    2.水——柔性防御
    3.城池——人工防御
    三、防御性民居的类型
    1.防御性民居发展
    2.从院墙到院落
    3.防御性民居类型
    四、小结

    第二章安顺屯堡防御性的历史演变:文化地区性
    一、历史形成背景简述
    1.军事平滇与安顺
    2.明朝云南的军事防御形势
    3.贵州及安顺的军事地位
    二、军屯与屯堡文化的形成
    1.军队编制:层级制度
    2.屯军制度:国家佃农
    3.军户制度:父子相继的世袭制度
    4.安顺屯军来源:地缘认同
    5.屯军经济地位
    6.军民关系与屯堡主体文化形成
    三、从军防到民防
    1.军屯:保家与卫国的同构
    2.由军转民
    3.屯军的延续:独立群体
    四、防御对象与武器的变化
    1.矛盾的变化:从军队与叛乱到平民与盗匪
    2.武器变化:从冷兵器到热火兵器
    五、民居发展:从营房到民房
    1.营房时期:授房安家
    2.民房时期:自建自住
    六、小结

    第三章[明]军防与安顺屯堡防御性建构
    一、贵州的城防
    1.城防主体结构——卫所
    2.军防构成要素
    3.贵州卫城
    4.贵州所城
    二、屯
    1.屯的释义
    2.屯的选址
    3.实例:鲍家屯
    三、堡
    1.堡的释义
    2.《武备志》中堡的评述
    3.堡的选址
    4.堡的变化、发展与单体成堡
    5.实例一:九溪村——屯堡聚落的典型化生成
    6.实例二:本寨——农商结合的非传统屯堡
    7.屯与堡的关系
    四、铺、哨、关:防御层级的完善
    1.铺
    2.哨
    3.关
    五、城乡关系变化
    六、小结

    第四章[清]民防与安顺屯堡防御性建构
    一、坉
    1.坉的释义
    2.坉的发展:自上而下的推动
    3.地的类型
    4.实例:云山坉——商业性、多样性、包容性
    二、碉楼
    1.碉的历史
    2.丹巴碉楼:碉融入房
    3.巴蜀碉楼:碉附加于房
    4.屯堡碉楼:堡外附碉与堡碉合一
    5.开平碉楼:房的楼化、碉化
    6.碉楼小结
    三、卡
    1.军事关卡
    2.保甲制与卡
    四、小结

    第五章安顺屯堡防御性的材料与技术:技术地区性
    一、营造文化
    1.居住模式与习俗
    2.营造顺序
    二、建筑材料
    1.屯堡区建筑材料的差异性分布
    2.屯堡与周边石头建筑的比较
    3.建筑材料包含的等级秩序
    三、建筑技术
    1.木结构技术
    2.石技术
    3.装饰和雕刻技术
    四、石板房的发展与变化
    1.诗文芳踪:方志中的石板房
    2.石板房的兴盛
    3.建筑审美的变化
    五、小结

    第六章安顺屯堡信仰建构的防御性:精神地区性
    一、神榜
    1.“天地君亲师”信仰发展概述
    2.安顺屯堡神榜的内容
    二、天
    1.天的释义
    2.天人之际:“受天之佑”
    3.寺、庙建筑
    4.屯堡与“天人合一”
    三、地
    1.内卷化、循环论与天人相应
    2.风水:防御形态和心态
    3.防御心态的另外方式:择吉避凶
    4.仪式:集体记忆与文化传承
    四、君
    1.“巫君合一”到“三合一”
    2.家国同构的结构关系
    3.从礼治到礼俗
    4.礼与庭院空间
    5.礼与楼居发展困境
    五、亲
    1.人伦关系:差序格局
    2.居住位序:民居的道德属性
    六、师
    1.知识、权力与文庙
    2.士绅作用:通达上下,勾连城乡
    3.官式建筑向民居传播:城乡一体的外在表现
    4.由“君”到“国”:城乡的分野
    七、小结

    第七章后防御性时期的安顺屯堡民居:模糊地区性
    一、1949年后屯堡民居发展筒述
    1.1949-1982年
    2.1982年之后
    二、屯堡当代民居与传统民居
    1.传统民居的局限
    2.交通对于当代民居发展的影响
    3.单体布局模式
    4.传统材料的新应用
    5.新材料的作用:替代传统装饰
    三、屯堡民居:文化层次的析释
    1.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2.屯堡文化层次及民居的“变”与“不变”
    四、小结

    第八章结语
    一、屯堡民居的建构机制
    1.家国同构与屯堡民居
    2.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
    3.防御性与地区性
    二、从屯堡民居研究对民居的再认识
    1.传统民居与现代建筑的差异
    2.选择与重构:民为主体,居为核心

    参考文献
    史志类
    文史、社会学等相关类
    屯堡相关类
    建筑学相关类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地区建筑学系列研究丛书:安顺屯堡的防御性与地区性
地区电网智能调控技术与应用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
地区建筑学系列研究丛书:安顺屯堡的防御性与地区性
地区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地区建筑学系列研究丛书:安顺屯堡的防御性与地区性
地区研究-(:新现实与新构想)
[英]蒂姆·尼布洛克;杨光;周燕
地区建筑学系列研究丛书:安顺屯堡的防御性与地区性
地区电网调控运行人员岗位培训教材
王波
地区建筑学系列研究丛书:安顺屯堡的防御性与地区性
地区电网电力调控业务作业规程培训教材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地区建筑学系列研究丛书:安顺屯堡的防御性与地区性
地区环境差异、高管社会关系网络与企业创新
张娟 著
地区建筑学系列研究丛书:安顺屯堡的防御性与地区性
地区电网故障处置典型案例汇编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地区建筑学系列研究丛书:安顺屯堡的防御性与地区性
地区电网自动电压控制优化技术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湖南省湘电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著
地区建筑学系列研究丛书:安顺屯堡的防御性与地区性
地区一体化组织与“一带一路”倡议
贺之杲 著
地区建筑学系列研究丛书:安顺屯堡的防御性与地区性
地区电网典型故障处置案例
陈韶昱 编
地区建筑学系列研究丛书:安顺屯堡的防御性与地区性
地区资本流动与中国的城市增长
余壮雄
地区建筑学系列研究丛书:安顺屯堡的防御性与地区性
地区行署制度研究(1978—2002)
侯桂红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