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2版)/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2版)/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
2015-08
版次: 2
ISBN: 9787302404231
定价: 6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36页
44人买过
  •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2版)/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是2007年出版的“十一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一书的修订版,也是首批纳入“十二五”国家级教材规划出版的教材。
      书中内容的选取以教育部相关课程“教指委”“十五”期间发布的“白皮书”中关于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较高要求”为主要依据,同时充分体现了作者所在国家级教学团队多年来对这门课的课程教学改革经验。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目前流行的几类微机系统及其各大组成部分的硬件结构与工作原理,以及基于汇编语言和C语言的应用编程方法,然后着重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可编程接口芯片和一些常用外设、多媒体设备、模拟I/O器件及其接口。
      本书非常适合作为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仪器仪表类和机电/光电控制类等理工科专业的本科生教材,对其他专业、其他层次的学生和广大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研制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是一本既先进又实用的参考书。
    邹逢兴,国防科技大学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军优秀教师,首届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获得者,军队优质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1945年出生于江西峡江,196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 “哈军工”),毕业后一直在国防科技大学自动控制系从事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自动化和故障诊断与可靠性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负责完成国家“863”、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研试验和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等各类科技、教育研究项目30余项,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级、军队级、省部(委)级教学和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多项; 编著出版教材著作36部,其中国家级、军队级、省部级统编/重点/规划教材、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育部“教指委”推荐教材20余部,多部获国家级、省级优秀教材奖和国防科技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 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2012年被军队树为新时期教书育人先进楷模,被中央和军队各大媒体广泛宣传报道。 第1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1.1 微型计算机系统硬件组成基础

     1.1.1 概述

     1.1.2 基本逻辑单元电路

     1.1.3 基本组合逻辑部件

     1.1.4 基本时序逻辑部件

     1.2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织结构

     1.2.1 冯·诺依曼结构

     1.2.2 哈佛结构

     1.2.3 三总线结构

     1.3 微机系统各大硬件组成部分的功能结构

     1.3.1 微处理器的功能结构

     1.3.2 存储器的功能结构

     1.3.3 I/O设备及接口的功能结构

     1.3.4 总线的功能结构

     1.4 目前主流微机系统的硬件配置与主板结构

     1.4.1 主流系统硬件配置

     1.4.2 主板结构及其芯片组

     1.5 微型计算机系统基本软件组成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基本工作原理

     2.1 对计算机工作原理的初步理解

     2.2 计算机指令及执行

     2.3 计算机中的数据

     2.3.1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2.3.2 计算机中数据的运算

     2.3.3 基本数据类型

     2.3.4 数据寻址方式

     2.4 计算机程序的执行过程

     2.5 工作程序的开发设计

     2.5.1 程序开发设计一般过程

     2.5.2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2.5.3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2.5.4 常用程序设计方法

     2.5.5 实用程序设计举例

     2.6 微机系统的性能指标和专业术语

     2.6.1 微机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2.6.2 常用专业技术术语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微处理器

     3.1 微处理器发展简史

     3.1.1 Intel微处理器的发展历程

     3.1.2 单片机的发展历程

     3.2 8086/8088微处理器

     3.2.1 内部结构

     3.2.2 指令流水线和存储器分段管理

     3.3 Pentium微处理器

     3.3.1 内部结构与外部引脚

     3.3.2 内部寄存器

     3.3.3 四种工作方式

     3.3.4 指令系统简介

     3.4 MCS-51系列单片机

     3.4.1 MCS-51单片机组成结构

     3.4.2 MCS-51的中央处理器

     3.4.3 MCS-51的存储器结构

     3.4.4 MCS-51的并行输入/输出接口

     3.4.5 MCS-51的外部引脚

     3.4.6 MCS-51指令系统概貌

     3.5 ARM系列嵌入式微处理器

     3.5.1 ARM微处理器概述

     3.5.2 典型ARM处理器——ARM1022E处理器

     3.5.3 ARM编程模型

     3.5.4 异常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总线和总线技术

     4.1 总线与总线操作

     4.1.1 总线及总线信号分类

     4.1.2 总线操作及控制

     4.1.3 总线的主要性能指标

     ……

    第5章 存储器

    第6章 I/O接口

    第7章 典型可编程接口芯片及应用

    第8章 常用交互设备及接口

    第9章 模拟I/O器件及接口

    第10章 多媒体设备及接口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2版)/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是2007年出版的“十一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一书的修订版,也是首批纳入“十二五”国家级教材规划出版的教材。
      书中内容的选取以教育部相关课程“教指委”“十五”期间发布的“白皮书”中关于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较高要求”为主要依据,同时充分体现了作者所在国家级教学团队多年来对这门课的课程教学改革经验。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目前流行的几类微机系统及其各大组成部分的硬件结构与工作原理,以及基于汇编语言和C语言的应用编程方法,然后着重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可编程接口芯片和一些常用外设、多媒体设备、模拟I/O器件及其接口。
      本书非常适合作为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仪器仪表类和机电/光电控制类等理工科专业的本科生教材,对其他专业、其他层次的学生和广大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研制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是一本既先进又实用的参考书。
  • 作者简介:
    邹逢兴,国防科技大学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军优秀教师,首届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获得者,军队优质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1945年出生于江西峡江,196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 “哈军工”),毕业后一直在国防科技大学自动控制系从事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自动化和故障诊断与可靠性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负责完成国家“863”、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研试验和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等各类科技、教育研究项目30余项,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级、军队级、省部(委)级教学和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多项; 编著出版教材著作36部,其中国家级、军队级、省部级统编/重点/规划教材、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育部“教指委”推荐教材20余部,多部获国家级、省级优秀教材奖和国防科技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 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2012年被军队树为新时期教书育人先进楷模,被中央和军队各大媒体广泛宣传报道。
  • 目录:
    第1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1.1 微型计算机系统硬件组成基础

     1.1.1 概述

     1.1.2 基本逻辑单元电路

     1.1.3 基本组合逻辑部件

     1.1.4 基本时序逻辑部件

     1.2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织结构

     1.2.1 冯·诺依曼结构

     1.2.2 哈佛结构

     1.2.3 三总线结构

     1.3 微机系统各大硬件组成部分的功能结构

     1.3.1 微处理器的功能结构

     1.3.2 存储器的功能结构

     1.3.3 I/O设备及接口的功能结构

     1.3.4 总线的功能结构

     1.4 目前主流微机系统的硬件配置与主板结构

     1.4.1 主流系统硬件配置

     1.4.2 主板结构及其芯片组

     1.5 微型计算机系统基本软件组成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基本工作原理

     2.1 对计算机工作原理的初步理解

     2.2 计算机指令及执行

     2.3 计算机中的数据

     2.3.1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2.3.2 计算机中数据的运算

     2.3.3 基本数据类型

     2.3.4 数据寻址方式

     2.4 计算机程序的执行过程

     2.5 工作程序的开发设计

     2.5.1 程序开发设计一般过程

     2.5.2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2.5.3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2.5.4 常用程序设计方法

     2.5.5 实用程序设计举例

     2.6 微机系统的性能指标和专业术语

     2.6.1 微机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2.6.2 常用专业技术术语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微处理器

     3.1 微处理器发展简史

     3.1.1 Intel微处理器的发展历程

     3.1.2 单片机的发展历程

     3.2 8086/8088微处理器

     3.2.1 内部结构

     3.2.2 指令流水线和存储器分段管理

     3.3 Pentium微处理器

     3.3.1 内部结构与外部引脚

     3.3.2 内部寄存器

     3.3.3 四种工作方式

     3.3.4 指令系统简介

     3.4 MCS-51系列单片机

     3.4.1 MCS-51单片机组成结构

     3.4.2 MCS-51的中央处理器

     3.4.3 MCS-51的存储器结构

     3.4.4 MCS-51的并行输入/输出接口

     3.4.5 MCS-51的外部引脚

     3.4.6 MCS-51指令系统概貌

     3.5 ARM系列嵌入式微处理器

     3.5.1 ARM微处理器概述

     3.5.2 典型ARM处理器——ARM1022E处理器

     3.5.3 ARM编程模型

     3.5.4 异常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总线和总线技术

     4.1 总线与总线操作

     4.1.1 总线及总线信号分类

     4.1.2 总线操作及控制

     4.1.3 总线的主要性能指标

     ……

    第5章 存储器

    第6章 I/O接口

    第7章 典型可编程接口芯片及应用

    第8章 常用交互设备及接口

    第9章 模拟I/O器件及接口

    第10章 多媒体设备及接口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2版)/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微型小说鉴赏辞典(第三版)
江曾培 主编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2版)/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赵全利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2版)/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微型能量采集技术与自驱动传感系统
张海霞;陈号天;韩梦迪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2版)/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第2版
平装-胶订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2版)/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2版微课新世纪普通高等教育电子信息类课程规划教材)
李宝营 编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2版)/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袁臣虎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2版)/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题解及实验指导(第5版)
吴宁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2版)/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微型核反应堆/系统运行与安全系列
[美]巴赫曼·佐杜里 著;刘新凯 译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2版)/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微型建筑空间
陈星 刘义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2版)/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5版)
吴宁;闫相国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2版)/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3版·微课视频版)
李云;曹永忠;于海东;葛桂萍;李彬;高龙琴;强继朋;蒋超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2版)/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2版)
王芳;聂伟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