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王畿评传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王畿评传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01-05
版次: 1
ISBN: 9787305035852
定价: 34.00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19页
字数: 364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   王畿是王阳明最重要的弟子之一,他之所以重要,不仅是如黄宗羲所说的“阳明先生之学,有泰州、龙溪而风行天下”,使王学成为明中晚期一股代替朱学而兴的思潮,而且他是阳明及门弟子中最长寿而又最有争议的人物,他一生讲学,而又一生论战,由此我们可以窥见从正德、嘉靖、隆庆直至万历初年王学的兴起和分化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由于他开启了我国早期启蒙思想的先河,他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王畿评传》通过丰富的资料,较详尽地叙述了他的一生,补充了目前有关王畿年谱写得简略的不足,并从天泉证道人手,对他的哲学命题作了较全面的论述,指出其哲学体系具有高低、权实的两重性,对他提出的一些新的命题进行了分析,说明他哲学思想的本质特征和历史影响。《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王畿评传》在最后还特列一章,用以叙述王畿思想传人日本的过程和日本学者研究王畿的情况。   方祖猷,1932年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53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学院历史专业。长期在江苏省泰州市中学任教。70年代开始从事“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的思想学术研究。80年代初调回家乡。现任宁波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浙东学术研究室主任、浙东佛学研究室主任、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主要从事明清之际思想史和清初浙东学派研究。著作有《万斯同评传》(附《万斯大评传》)、《万斯同传》、《清初浙东学派论丛》等。主编有《论浙东学术》。发表有关阳明学、清浙东学派和中国佛教史论文近40篇。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第一章明中晚期转型时期的时代特点
    一末富居多,本富居少,商品经济的繁荣
    二专制政治的加强和腐败
    三古曲渐渺的社会风气

    第二章无日不讲学的一生
    一、受学于王阳明时期(1521-1531)
    二、两京居官讲学时期(1532-1542)
    三、林下讲学时期(1543-1566)
    四、晚年讲学时期(1567-1583)

    第三章天泉证道和四无说
    一天泉证道
    二四有和四无
    (一)四有
    (二)四无
    三严滩问答
    四南浦请益

    第四章心体论
    一心的认识作用
    (一)人心本虚
    (二)寂是心之本体
    (三)虚明活泼心之本体
    二心的伦理意义
    (一)良知是心之本体
    (二)无欲者心之本体
    (三)静者心之本体
    三心的超脱境界
    (一)至善者心之本体
    (二)乐是心之本体
    (三)淡是心之本体
    (四)直是心之本体

    第五章性和命
    一性命合一说
    二离了气质,即无性可名

    第六章良知论
    一良知者,本心之灵
    (一)以虚灵谓之知
    (二)灵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二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发而中节之和
    三良知即寂而感行焉,即感而寂存焉
    四良知无知而无不知
    五良知知是知非,而实无是无非
    六现成良知
    (一)见在良知即本体良知
    (二)当下现成
    (三)不犯做手
    (四)无污坏而具足
    (五)平等性、平常性

    第七章致良知
    第八章知行合一
    第九章超脱之学和理想人格
    第十章论《大学》
    第十一章经学和读书
    第十二章《易学》
    第十三章良知范围三教
    第十四章与同门之辩
    第十五章王畿学说的宗旨、传人和影响
    第十六章王畿思想在日本

    附录
    索引人名索引
    文献索引
    词语索引
    后记
  • 内容简介:
      王畿是王阳明最重要的弟子之一,他之所以重要,不仅是如黄宗羲所说的“阳明先生之学,有泰州、龙溪而风行天下”,使王学成为明中晚期一股代替朱学而兴的思潮,而且他是阳明及门弟子中最长寿而又最有争议的人物,他一生讲学,而又一生论战,由此我们可以窥见从正德、嘉靖、隆庆直至万历初年王学的兴起和分化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由于他开启了我国早期启蒙思想的先河,他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王畿评传》通过丰富的资料,较详尽地叙述了他的一生,补充了目前有关王畿年谱写得简略的不足,并从天泉证道人手,对他的哲学命题作了较全面的论述,指出其哲学体系具有高低、权实的两重性,对他提出的一些新的命题进行了分析,说明他哲学思想的本质特征和历史影响。《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王畿评传》在最后还特列一章,用以叙述王畿思想传人日本的过程和日本学者研究王畿的情况。
  • 作者简介:
      方祖猷,1932年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53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学院历史专业。长期在江苏省泰州市中学任教。70年代开始从事“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的思想学术研究。80年代初调回家乡。现任宁波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浙东学术研究室主任、浙东佛学研究室主任、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主要从事明清之际思想史和清初浙东学派研究。著作有《万斯同评传》(附《万斯大评传》)、《万斯同传》、《清初浙东学派论丛》等。主编有《论浙东学术》。发表有关阳明学、清浙东学派和中国佛教史论文近40篇。
  • 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第一章明中晚期转型时期的时代特点
    一末富居多,本富居少,商品经济的繁荣
    二专制政治的加强和腐败
    三古曲渐渺的社会风气

    第二章无日不讲学的一生
    一、受学于王阳明时期(1521-1531)
    二、两京居官讲学时期(1532-1542)
    三、林下讲学时期(1543-1566)
    四、晚年讲学时期(1567-1583)

    第三章天泉证道和四无说
    一天泉证道
    二四有和四无
    (一)四有
    (二)四无
    三严滩问答
    四南浦请益

    第四章心体论
    一心的认识作用
    (一)人心本虚
    (二)寂是心之本体
    (三)虚明活泼心之本体
    二心的伦理意义
    (一)良知是心之本体
    (二)无欲者心之本体
    (三)静者心之本体
    三心的超脱境界
    (一)至善者心之本体
    (二)乐是心之本体
    (三)淡是心之本体
    (四)直是心之本体

    第五章性和命
    一性命合一说
    二离了气质,即无性可名

    第六章良知论
    一良知者,本心之灵
    (一)以虚灵谓之知
    (二)灵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二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发而中节之和
    三良知即寂而感行焉,即感而寂存焉
    四良知无知而无不知
    五良知知是知非,而实无是无非
    六现成良知
    (一)见在良知即本体良知
    (二)当下现成
    (三)不犯做手
    (四)无污坏而具足
    (五)平等性、平常性

    第七章致良知
    第八章知行合一
    第九章超脱之学和理想人格
    第十章论《大学》
    第十一章经学和读书
    第十二章《易学》
    第十三章良知范围三教
    第十四章与同门之辩
    第十五章王畿学说的宗旨、传人和影响
    第十六章王畿思想在日本

    附录
    索引人名索引
    文献索引
    词语索引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