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三人行:一个时代的路标

五四三人行:一个时代的路标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0-07
版次: 1
ISBN: 9787224092127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04页
字数: 284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 五四,一个大师辈出、思潮激荡、各领风骚的时代。从北京大学走出的他们——蔡元培、陈独秀、胡适以其各自的胆识与气度行在新文化运动与学生运动之间,被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大护法”、“总司令”、“精神导师”。本书作者石钟扬先生以其恣意飞扬的情感与文笔,从历史的僵化定义中还原了90年前的五四时代,还有那一时代的大师们。
    关于五四和这三个人,我们似乎知道得很多。他们之间发生过什么?他们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进而影响了五四,影响了北大、影响了学生?五四之后,他们去向何处,结局又如何?读过本书,也许会读出个有点陌生的五四来。 石钟扬,安徽宿松人,1994年获安徽省政府所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9年破格晋升为教授。现任南京财经大学新闻系、安庆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在海峡两岸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著有《人性的倒影:金瓶梅人物与晚明中国》《文人陈独秀:启蒙的智慧》《天下第一刊:新青年研究》等书。 序(陈铁健)
    上篇五四现场:思想启蒙的境界
    五四学生运动:有纪律的抗议
    一、五四行动的第一印象
    二、第一个场景:5月3日北大不眠之夜
    三、第二个场景:从天安门到赵家楼
    四、第三个场景:从总统府到监狱
    五、五四是纯粹的学生运动
    六、五四三人行如何行
    五四新文化运动:最为壮丽的精神日出
    一、1918年:从欢呼公理到抗议强权
    二、1917年初:蔡元培出长北大
    三、蔡元培“三顾茅庐”聘独秀
    四、陈独秀眼中的北京与北大学子眼中的陈独秀
    五、陈独秀放手招募人才与胡适之任教北大
    六、五四“三圣”合影
    七、“用石条压驼背”的残酷医法
    八、胡适登坛说法,截断众流
    九、陈独秀与《狂人日记》
    十、蔡元培在北大实行“虚君共和”制
    十一、蔡元培兼容并包中“倔强的坚持”
    十二、陈独秀的去职与胡适的评说
    十三、胡适与蔡元培的“红学之争”
    十四、北大:民主自由的实验地
    从此五四到彼五四:由启蒙而救亡
    一、救亡乃学生先行
    二、变态社会里的“人味儿”
    三、蔡元培出走激起的“挽蔡运动”
    四、大批学生的被捕与释放
    五、陈独秀的被捕与被营救
    六、陈独秀的出狱与出京
    七、胡适的翻译竟比杜威讲学精彩
    八、杜威眼中的五四运动
    九、五四之后蔡元培为何要与学生决斗
    十、疏导洪水以免成灾
    下篇五四后劲:再造文明的努力
    蔡元培: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者
    一、从“四育方针”到“教育独立”论
    二、“辞职大王”的不合作主义
    三、陈独秀、胡适对蔡元培的
    “不合作主义”的不同解读
    四、胡适对蔡元培教育理念的发展
    五、为了“这一点小小的梦想”
    六、魂系北大
    陈独秀:终身反对派的痛苦追寻
    一、探讨真理之总态度
    二、民主、科学:救时的圣药
    三、从“美国思想”到“俄国思想”
    四、陈独秀与共产国际
    五、一旦“洪水横流”岂了得
    六、苦痛的觉悟
    胡适之:“再造文明”的设计师
    一、再造文明从人伦做起
    二、以广交天下客作“再造文明”的身教
    三、“民国的要素在于容忍对方的言论自由”
    四、“政治又是我的一种忍不住的新努力”
    五、“收获不必在我,而耕种应该是我们的责任”
    六、“我们什么时候才可有宪法”
    七、“上帝我们尚且可以批评,
    何况国民党与孙中山”
     八、倘使胡适做了总统
    九、胡适的社会主义观
    十、胡适所设计的“联合国”
    附录一:新文化运动“三圣”年表
    附录二:主要参考与引用书目
    自跋:人间正道是常识
  • 内容简介:
    五四,一个大师辈出、思潮激荡、各领风骚的时代。从北京大学走出的他们——蔡元培、陈独秀、胡适以其各自的胆识与气度行在新文化运动与学生运动之间,被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大护法”、“总司令”、“精神导师”。本书作者石钟扬先生以其恣意飞扬的情感与文笔,从历史的僵化定义中还原了90年前的五四时代,还有那一时代的大师们。
    关于五四和这三个人,我们似乎知道得很多。他们之间发生过什么?他们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进而影响了五四,影响了北大、影响了学生?五四之后,他们去向何处,结局又如何?读过本书,也许会读出个有点陌生的五四来。
  • 作者简介:
    石钟扬,安徽宿松人,1994年获安徽省政府所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9年破格晋升为教授。现任南京财经大学新闻系、安庆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在海峡两岸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著有《人性的倒影:金瓶梅人物与晚明中国》《文人陈独秀:启蒙的智慧》《天下第一刊:新青年研究》等书。
  • 目录:
    序(陈铁健)
    上篇五四现场:思想启蒙的境界
    五四学生运动:有纪律的抗议
    一、五四行动的第一印象
    二、第一个场景:5月3日北大不眠之夜
    三、第二个场景:从天安门到赵家楼
    四、第三个场景:从总统府到监狱
    五、五四是纯粹的学生运动
    六、五四三人行如何行
    五四新文化运动:最为壮丽的精神日出
    一、1918年:从欢呼公理到抗议强权
    二、1917年初:蔡元培出长北大
    三、蔡元培“三顾茅庐”聘独秀
    四、陈独秀眼中的北京与北大学子眼中的陈独秀
    五、陈独秀放手招募人才与胡适之任教北大
    六、五四“三圣”合影
    七、“用石条压驼背”的残酷医法
    八、胡适登坛说法,截断众流
    九、陈独秀与《狂人日记》
    十、蔡元培在北大实行“虚君共和”制
    十一、蔡元培兼容并包中“倔强的坚持”
    十二、陈独秀的去职与胡适的评说
    十三、胡适与蔡元培的“红学之争”
    十四、北大:民主自由的实验地
    从此五四到彼五四:由启蒙而救亡
    一、救亡乃学生先行
    二、变态社会里的“人味儿”
    三、蔡元培出走激起的“挽蔡运动”
    四、大批学生的被捕与释放
    五、陈独秀的被捕与被营救
    六、陈独秀的出狱与出京
    七、胡适的翻译竟比杜威讲学精彩
    八、杜威眼中的五四运动
    九、五四之后蔡元培为何要与学生决斗
    十、疏导洪水以免成灾
    下篇五四后劲:再造文明的努力
    蔡元培: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者
    一、从“四育方针”到“教育独立”论
    二、“辞职大王”的不合作主义
    三、陈独秀、胡适对蔡元培的
    “不合作主义”的不同解读
    四、胡适对蔡元培教育理念的发展
    五、为了“这一点小小的梦想”
    六、魂系北大
    陈独秀:终身反对派的痛苦追寻
    一、探讨真理之总态度
    二、民主、科学:救时的圣药
    三、从“美国思想”到“俄国思想”
    四、陈独秀与共产国际
    五、一旦“洪水横流”岂了得
    六、苦痛的觉悟
    胡适之:“再造文明”的设计师
    一、再造文明从人伦做起
    二、以广交天下客作“再造文明”的身教
    三、“民国的要素在于容忍对方的言论自由”
    四、“政治又是我的一种忍不住的新努力”
    五、“收获不必在我,而耕种应该是我们的责任”
    六、“我们什么时候才可有宪法”
    七、“上帝我们尚且可以批评,
    何况国民党与孙中山”
     八、倘使胡适做了总统
    九、胡适的社会主义观
    十、胡适所设计的“联合国”
    附录一:新文化运动“三圣”年表
    附录二:主要参考与引用书目
    自跋:人间正道是常识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