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障碍自我疏导治疗

心理障碍自我疏导治疗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08-02
版次: 1
ISBN: 9787117096010
定价: 2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5页
字数: 264千字
分类: 哲学心理学
33人买过
  •   《心理障碍自我疏导治疗》适合各类心理障碍,如强迫症、恐怖症、焦虑症、抑郁症、心身疾病、青少年适应障碍及精神病恢复期患者等进行自我疏导治疗,也适合普通人群,用于解除心理困惑,提高心理素质,保障身心健康。   鲁龙光,男,1931年4月出生,河南开封人,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教授,突贡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南京大学医学院及南京医科大学心理教研室主任、江苏省计划生育心理卫生研究中心主任,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精神卫生及心理学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心理门诊及心理治疗室、我国第一个计划生育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疏导疗法”并首次荣获国家成果奖。长期从事心理疾病的研究、治疗及咨询工作,建立了独特的心理治疗的理论体系及方法,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心理疏导疗法”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突出成就,对各类心理疾病,如强迫症、恐怖症、社会适应障碍、社会障碍、忧郁性疾病、心身疾病和精神病恢复期的治疗等都有显著的疗效,两万余例患者的治愈率达85.7%。该疗法对各类心理偏离的治疗也有独特的疗效。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多次参加国际交流,被美国同行誉为“神奇的疗法”。数十年来,坚持科研与临床相结合,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及合著10本;教学录像带5部。例如,“心理疏导疗法”、“中国同性恋研究”、“计划生育心理卫生”等几项国内开创性研究的论著及专著,在国内外同行中产生了较大影响。他的“性变态临床研究”被收录在1998年世界华人重大成果公报上。1995年在原《疏导心理疗法》(198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生新撰写了54万字的《心理疏导疗法》,于1996年由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1998年完成有关心理障碍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体象障碍的特征、诊断及相关心理障碍关系的研究”。 治疗说明
    附:Z患者病情自述

    第一讲心理障碍与心理素质
    一、心理障碍的类别
    二、心理障碍的治疗
    三、心理障碍与用药
    四、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五、什么是心理疏导疗法?
    六、疏导疗法的理论基础
    (一)理论基础之一:以辨证施治为原则
    (二)理论基础之二:以中国传统文化和祖国医学的疏导原理为主导
    (三)理论基础之三:以系统论、信息论与控制论为基础
    七、初步认识后的自信心
    附:Z患者反馈材料一

    第二讲心理与心理障碍
    一、心理是如何产生的?
    二、症状的产生——神经细胞兴奋与抑制的失调
    三、关于睡眠和梦的问题
    四、人为什么会得精神疾病?
    五、心理障碍的自我诊断
    六、心理障碍的外因与内因
    七、心理障碍是不是器质陛的毛病?
    附:Z患者反馈材料二

    第三讲心理障碍的内因
    一、人生的黄金时期——青春期
    二、心理素质的几个关键因素
    (一)入际关系问题
    (二)恋爱问题
    (三)性教育问题
    (四)关于手淫问题
    三、人生转折点——更年期
    四、个性及其影响因素
    (一)个性的分类
    (二)内因是决定性力量——由《红楼梦》说起
    (三)个性之“过”与“惰性病理兴奋灶”
    附:Z患者反馈材料三
    第一阶段总结
    信息失真的问题

    第四讲认识“怕”字,克服“怕”字
    一、向心理障碍宣战
    二、认识心理障碍之“树”
    三、如何克服“怕”字?
    (一)与“怕”字的战斗——实践
    (二)分清是非真假,克服“怕”字
    (三)克服“怕”字的关键
    1.树立自信心
    2.遇反复而不惧,处逆境而不馁
    3.克服逃避
    附:Z患者反馈材料四

    第五讲认识和克服强迫思维
    一、强迫思维有没有“怕”?
    二、如何克服强迫思维?
    (一)“三自一转移”
    (二)“四不”策略
    附:z患者反馈材料五
    第二阶段总结
    战斗还是逃避?
    不要给自己戴帽子

    第六讲认识个性,改造个性
    一、“过”犹不及
    二、改造个性之“难”——认识难,改造更难
    三、改造个性之“久”——终其一生
    四、改造个性之“苦”——其痛无比,其乐无穷
    五、认识个性之“过”
    六、个性改造的典范——典型案例之一
    七、改掉“过”字,我本英才——典型案例之二
    附:Z患者反馈材料六

    第七讲如何挖掉个性缺陷之“根”?
    一、如何挖“根”?
    二、最好的挖“根”工具——六台“挖土机”
    三、克服“怕”字与改造个性
    四、个性改造的自我体验
    五、躯体休息与精神休息
    附:Z患者反馈材料七

    第八讲如何提高心理素质、改造个性?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目标
    二、凡事向前看
    三、学会吃小亏、占大便宜
    四、坚持社会实践
    五、胜不骄,败不馁
    六、不要过分追求完美
    七、节约时间,珍惜自己
    八、面对现实,做到心中有数
    九、凡事要看淡一点
    十、培养广泛的兴趣
    附:Z患者反馈材料八(随访信件摘录)
    治疗总结
  • 内容简介:
      《心理障碍自我疏导治疗》适合各类心理障碍,如强迫症、恐怖症、焦虑症、抑郁症、心身疾病、青少年适应障碍及精神病恢复期患者等进行自我疏导治疗,也适合普通人群,用于解除心理困惑,提高心理素质,保障身心健康。
  • 作者简介:
      鲁龙光,男,1931年4月出生,河南开封人,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教授,突贡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南京大学医学院及南京医科大学心理教研室主任、江苏省计划生育心理卫生研究中心主任,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精神卫生及心理学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心理门诊及心理治疗室、我国第一个计划生育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疏导疗法”并首次荣获国家成果奖。长期从事心理疾病的研究、治疗及咨询工作,建立了独特的心理治疗的理论体系及方法,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心理疏导疗法”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突出成就,对各类心理疾病,如强迫症、恐怖症、社会适应障碍、社会障碍、忧郁性疾病、心身疾病和精神病恢复期的治疗等都有显著的疗效,两万余例患者的治愈率达85.7%。该疗法对各类心理偏离的治疗也有独特的疗效。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多次参加国际交流,被美国同行誉为“神奇的疗法”。数十年来,坚持科研与临床相结合,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及合著10本;教学录像带5部。例如,“心理疏导疗法”、“中国同性恋研究”、“计划生育心理卫生”等几项国内开创性研究的论著及专著,在国内外同行中产生了较大影响。他的“性变态临床研究”被收录在1998年世界华人重大成果公报上。1995年在原《疏导心理疗法》(198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生新撰写了54万字的《心理疏导疗法》,于1996年由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1998年完成有关心理障碍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体象障碍的特征、诊断及相关心理障碍关系的研究”。
  • 目录:
    治疗说明
    附:Z患者病情自述

    第一讲心理障碍与心理素质
    一、心理障碍的类别
    二、心理障碍的治疗
    三、心理障碍与用药
    四、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五、什么是心理疏导疗法?
    六、疏导疗法的理论基础
    (一)理论基础之一:以辨证施治为原则
    (二)理论基础之二:以中国传统文化和祖国医学的疏导原理为主导
    (三)理论基础之三:以系统论、信息论与控制论为基础
    七、初步认识后的自信心
    附:Z患者反馈材料一

    第二讲心理与心理障碍
    一、心理是如何产生的?
    二、症状的产生——神经细胞兴奋与抑制的失调
    三、关于睡眠和梦的问题
    四、人为什么会得精神疾病?
    五、心理障碍的自我诊断
    六、心理障碍的外因与内因
    七、心理障碍是不是器质陛的毛病?
    附:Z患者反馈材料二

    第三讲心理障碍的内因
    一、人生的黄金时期——青春期
    二、心理素质的几个关键因素
    (一)入际关系问题
    (二)恋爱问题
    (三)性教育问题
    (四)关于手淫问题
    三、人生转折点——更年期
    四、个性及其影响因素
    (一)个性的分类
    (二)内因是决定性力量——由《红楼梦》说起
    (三)个性之“过”与“惰性病理兴奋灶”
    附:Z患者反馈材料三
    第一阶段总结
    信息失真的问题

    第四讲认识“怕”字,克服“怕”字
    一、向心理障碍宣战
    二、认识心理障碍之“树”
    三、如何克服“怕”字?
    (一)与“怕”字的战斗——实践
    (二)分清是非真假,克服“怕”字
    (三)克服“怕”字的关键
    1.树立自信心
    2.遇反复而不惧,处逆境而不馁
    3.克服逃避
    附:Z患者反馈材料四

    第五讲认识和克服强迫思维
    一、强迫思维有没有“怕”?
    二、如何克服强迫思维?
    (一)“三自一转移”
    (二)“四不”策略
    附:z患者反馈材料五
    第二阶段总结
    战斗还是逃避?
    不要给自己戴帽子

    第六讲认识个性,改造个性
    一、“过”犹不及
    二、改造个性之“难”——认识难,改造更难
    三、改造个性之“久”——终其一生
    四、改造个性之“苦”——其痛无比,其乐无穷
    五、认识个性之“过”
    六、个性改造的典范——典型案例之一
    七、改掉“过”字,我本英才——典型案例之二
    附:Z患者反馈材料六

    第七讲如何挖掉个性缺陷之“根”?
    一、如何挖“根”?
    二、最好的挖“根”工具——六台“挖土机”
    三、克服“怕”字与改造个性
    四、个性改造的自我体验
    五、躯体休息与精神休息
    附:Z患者反馈材料七

    第八讲如何提高心理素质、改造个性?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目标
    二、凡事向前看
    三、学会吃小亏、占大便宜
    四、坚持社会实践
    五、胜不骄,败不馁
    六、不要过分追求完美
    七、节约时间,珍惜自己
    八、面对现实,做到心中有数
    九、凡事要看淡一点
    十、培养广泛的兴趣
    附:Z患者反馈材料八(随访信件摘录)
    治疗总结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心理障碍自我疏导治疗
心理健康指导
四川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心理障碍自我疏导治疗
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
莫顿·亨特
心理障碍自我疏导治疗
心理韧性——从生存到绽放
张华兰
心理障碍自我疏导治疗
心理学解惑·遇见内心平衡的自己
王敏
心理障碍自我疏导治疗
心理学考研真题实战 2014-2023
时代云图考试研究中心
心理障碍自我疏导治疗
心理学与销售策略
黄金波
心理障碍自我疏导治疗
心理学:高等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
李月,何振中(心理学)
心理障碍自我疏导治疗
心理学效应:人生的自我掌控力
吴浩 著;清泉静读 出品
心理障碍自我疏导治疗
心理学讲义(李松蔚全新力作/心理学零基础入门/治愈自己,温暖他人)
李松蔚 著;得到图书 出品
心理障碍自我疏导治疗
心理学与生活(第20版,英文版)(原汁原味呈现原著精华,在学心理学的同时还能锻炼英文)
(美)理查德·格里格 (Richard J. Gerrig) ,新曲线出品
心理障碍自我疏导治疗
心理危机与日常调适:写给少年们的10封信(彩绘版)
程文红 蓝星 刘乐
心理障碍自我疏导治疗
心理治疗之路
(日)河合隼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