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传记小说

悲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传记小说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德] ,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2003-07
版次: 1
ISBN: 9787100037006
定价: 1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36页
原版书名: Symphonie Pathétique: Ein Tschaikowsky-Roman
分类: 小说
156人买过
  • 《悲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传记小说》是一部传记体小说,作者以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乐、第六交响乐的创作过程为主线,详尽描述了音乐大师晚年的漂泊生活。作者还以回顾的形式描写了柴可夫斯基的年轻时代,并展现了19世纪末彼得堡、柏林、莱比锡、巴黎等欧洲城市中新兴资产阶级的生活风貌。 克劳斯.曼(1906-1949)



      克劳斯曼虽然能够更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同性恋取向,但是在他那里,同性恋往往与孤独和异化为伍,他的小说刻画出一个忧郁无助的世界,带有浓厚的悲观色彩。



      作为托马斯·曼的长子,克劳斯·曼很早就开始步入写作。二十年代,他成为迷失在都市生活中的新一代德国作家的代表。三十年代,他又成为抵制法西斯的文化运动的领袖。他与父亲的关系很糟,一部分是因为父亲更卓越的才能,一部分是因为儿子对自己同性恋倾向更自由的表达。不过对于同性恋所持的观点,克劳斯·曼并不比托马斯·曼更少一些悲观。在他的自传《转折点》(1942)中,克劳斯·曼写道:“作一个局外人是一种难以承受的羞辱。”



      克劳斯·曼与他的姐姐艾丽卡·曼关系非常亲密。他甚至称他们是孪生姐弟。艾丽卡·曼也是公开的同性恋者和反纳粹人士。她有两次有名无实的婚姻,一次是跟演员兼导演古斯塔夫·格鲁根斯;另一次是跟英国诗人W.H.奥登。奥登也是同性恋者,他们的结合只是为了让艾丽卡曼拿到英国护照,以逃离德国。克劳斯·曼最著名的小说《梅菲斯特》(1936)就是以格鲁根斯为原型,描写了一个以扮演魔鬼梅菲斯特而著名的演员靠投机和出卖自己的灵魂,在纳粹权力系统中升官发达的故事。



      在克劳斯·曼的小说中,同性爱常常是无果而终,无论是把爱情转移到异性对象身上(《安雅和伊丝特》,1925),或是屈服于同性关系的徒劳无果(《亚历山大》,1930),或是继续忍受一种孤独的存在(《生命前》,1925),末了总是凄惨无望。



      在他最乐观的小说《圣舞》(1926)中,克劳斯·曼倡导一种由男性间柏拉图式情谊,辛勤工作以及未实现的同性爱所构成的乌托邦景观。在克劳斯·曼所处的时代,同性恋往往带著颓废的色彩。在《火山》(1939)中,一个正在萌发的爱情被其中一个年轻男主角的吸毒给毁坏了。《狂风夜,阴雨晨》(又名为《彼得和保罗》,1947)是他最公开表现同性恋的小说,在他死时仍未完成。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克劳斯·曼笔下的同性恋人物总是无法摆脱作为另类而存在的枷锁。这些人物往往带著马格努斯·赫希费尔德“第三性”理论的烙印:男同性恋者通常是女性化的艺术家,而女同性恋者则是男性化的。他们在中产阶级社会触及不到的地方纵情狂欢,但也正因此,他们走向分崩瓦解。克劳斯·曼笔下的异性恋者同样也是一群边缘人,他们也坠入各种各样悲惨的深渊,只不过不是因为性取向的问题。



      不过,克劳斯·曼小说中的这种悲观无助与他的非小说作品(如《安德列·纪德和现代思想的危机》,1943)以及他加入美国军队(作为记者和翻译)投身反法西斯斗争的行为恰成对比。他关于恐同攻击的散文《同性恋和法西斯》(1934)被左派用来声讨纳粹,已经成为同性恋权益运动史中的一篇重要论文。



      从1933年就开始流亡生涯的克劳斯曼转向历史中,尤其是同性恋者的历史中寻找小说创作的灵感:《亚历山大》,《悲怆交响曲》(1935), 《铁窗》(1937)。这些来自同性恋名人榜中的人物──亚历山大大帝,柴科夫斯基,和巴伐利亚的路德维希二世──代表著那些因为爱而与他们身处的社会相背离的人们。



      克劳斯·曼悲观主义的作品似乎早已预示了他本人的结局。1949年5月22日,在法国嘎纳,克劳斯·曼服用了过量的安眠药,结束了自己疲惫的生命。



      长期以来,克劳斯·曼以及他的许多作品被隐藏在他父亲巨大声誉的阴影之下。但近年来,评论家们,尤其是德国的同性恋评论家们,通过大量的研究,包括克劳斯·曼生前日记的整理出版和有关他的一部传记,一个更清晰的轮廓呈现了出来,他不应该仅仅因为是大文豪托马斯·曼有天赋而又悲剧性的同性恋儿子而被后人记住,他更应该因为是他自己,克劳斯·曼,一个德国同性恋作家,评论家和活动家,而被历史铭记。

    (摘自《同志名人曼氏父子── 托马斯·曼与克劳斯曼简介》文:艾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后记
  • 内容简介:
    《悲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传记小说》是一部传记体小说,作者以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乐、第六交响乐的创作过程为主线,详尽描述了音乐大师晚年的漂泊生活。作者还以回顾的形式描写了柴可夫斯基的年轻时代,并展现了19世纪末彼得堡、柏林、莱比锡、巴黎等欧洲城市中新兴资产阶级的生活风貌。
  • 作者简介:
    克劳斯.曼(1906-1949)



      克劳斯曼虽然能够更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同性恋取向,但是在他那里,同性恋往往与孤独和异化为伍,他的小说刻画出一个忧郁无助的世界,带有浓厚的悲观色彩。



      作为托马斯·曼的长子,克劳斯·曼很早就开始步入写作。二十年代,他成为迷失在都市生活中的新一代德国作家的代表。三十年代,他又成为抵制法西斯的文化运动的领袖。他与父亲的关系很糟,一部分是因为父亲更卓越的才能,一部分是因为儿子对自己同性恋倾向更自由的表达。不过对于同性恋所持的观点,克劳斯·曼并不比托马斯·曼更少一些悲观。在他的自传《转折点》(1942)中,克劳斯·曼写道:“作一个局外人是一种难以承受的羞辱。”



      克劳斯·曼与他的姐姐艾丽卡·曼关系非常亲密。他甚至称他们是孪生姐弟。艾丽卡·曼也是公开的同性恋者和反纳粹人士。她有两次有名无实的婚姻,一次是跟演员兼导演古斯塔夫·格鲁根斯;另一次是跟英国诗人W.H.奥登。奥登也是同性恋者,他们的结合只是为了让艾丽卡曼拿到英国护照,以逃离德国。克劳斯·曼最著名的小说《梅菲斯特》(1936)就是以格鲁根斯为原型,描写了一个以扮演魔鬼梅菲斯特而著名的演员靠投机和出卖自己的灵魂,在纳粹权力系统中升官发达的故事。



      在克劳斯·曼的小说中,同性爱常常是无果而终,无论是把爱情转移到异性对象身上(《安雅和伊丝特》,1925),或是屈服于同性关系的徒劳无果(《亚历山大》,1930),或是继续忍受一种孤独的存在(《生命前》,1925),末了总是凄惨无望。



      在他最乐观的小说《圣舞》(1926)中,克劳斯·曼倡导一种由男性间柏拉图式情谊,辛勤工作以及未实现的同性爱所构成的乌托邦景观。在克劳斯·曼所处的时代,同性恋往往带著颓废的色彩。在《火山》(1939)中,一个正在萌发的爱情被其中一个年轻男主角的吸毒给毁坏了。《狂风夜,阴雨晨》(又名为《彼得和保罗》,1947)是他最公开表现同性恋的小说,在他死时仍未完成。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克劳斯·曼笔下的同性恋人物总是无法摆脱作为另类而存在的枷锁。这些人物往往带著马格努斯·赫希费尔德“第三性”理论的烙印:男同性恋者通常是女性化的艺术家,而女同性恋者则是男性化的。他们在中产阶级社会触及不到的地方纵情狂欢,但也正因此,他们走向分崩瓦解。克劳斯·曼笔下的异性恋者同样也是一群边缘人,他们也坠入各种各样悲惨的深渊,只不过不是因为性取向的问题。



      不过,克劳斯·曼小说中的这种悲观无助与他的非小说作品(如《安德列·纪德和现代思想的危机》,1943)以及他加入美国军队(作为记者和翻译)投身反法西斯斗争的行为恰成对比。他关于恐同攻击的散文《同性恋和法西斯》(1934)被左派用来声讨纳粹,已经成为同性恋权益运动史中的一篇重要论文。



      从1933年就开始流亡生涯的克劳斯曼转向历史中,尤其是同性恋者的历史中寻找小说创作的灵感:《亚历山大》,《悲怆交响曲》(1935), 《铁窗》(1937)。这些来自同性恋名人榜中的人物──亚历山大大帝,柴科夫斯基,和巴伐利亚的路德维希二世──代表著那些因为爱而与他们身处的社会相背离的人们。



      克劳斯·曼悲观主义的作品似乎早已预示了他本人的结局。1949年5月22日,在法国嘎纳,克劳斯·曼服用了过量的安眠药,结束了自己疲惫的生命。



      长期以来,克劳斯·曼以及他的许多作品被隐藏在他父亲巨大声誉的阴影之下。但近年来,评论家们,尤其是德国的同性恋评论家们,通过大量的研究,包括克劳斯·曼生前日记的整理出版和有关他的一部传记,一个更清晰的轮廓呈现了出来,他不应该仅仅因为是大文豪托马斯·曼有天赋而又悲剧性的同性恋儿子而被后人记住,他更应该因为是他自己,克劳斯·曼,一个德国同性恋作家,评论家和活动家,而被历史铭记。

    (摘自《同志名人曼氏父子── 托马斯·曼与克劳斯曼简介》文:艾立)
  •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后记
查看详情
其他版本 / 全部 (4)
相关图书 / 更多
悲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传记小说
悲怆的灵魂
李哲 著
悲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传记小说
悲怆四重奏
巴音博罗
悲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传记小说
悲怆人生:陈企霞传
陈恭怀
悲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传记小说
悲怆的灵魂
[苏]索尔任尼琴
悲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传记小说
悲怆之城
存文学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悲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传记小说
最后的世界帝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传
[德]奥拉夫·B. 拉德 后浪
悲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传记小说
娜斯佳的眼泪
[德]娜塔莎˙沃丁 著;庄亦男 译
悲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传记小说
莱布尼兹微积分 科学元典丛书
[德]莱布尼兹 著;李保滨 汉 译
悲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传记小说
卖遮阳篷的人【当当定制明信片x2】
[德]扬·魏勒 著;酷威文化 出品
悲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传记小说
宇航员说宇宙:疯狂的物理世界(有趣的现象和原理,上百个挑战常识的物理谜题,解密生活奇妙现象)
[德]乌尔里希·沃尔特
悲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传记小说
宇航员说宇宙:穿越地狱(太空神奇体验,违背常识的航天真相,脑洞大开的宇宙实验,德国《明镜》畅销作家)
[德] 乌尔里希·沃尔特
悲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传记小说
什么是现象学?(修订版)(西方思想文化译丛)
[德]亚历山大·席勒 著;李岱巍 译
悲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传记小说
露营万岁(一本帮助孩子了解露营,亲近自然的绘本故事)
[德]菲利普·韦希特
悲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传记小说
乐高幻影忍者视觉志
[德]Blue Ocean公司 王旭 译
悲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传记小说
辩证法导论
[德]阿多诺 著 [德]克里斯托夫·齐尔曼 编 谢永康、彭晓涛 译
悲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传记小说
少年维特之烦恼: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世界经典文学名著青少年儿童文学读物故事书名家名译原汁原味读原著
[德]歌德 著
悲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传记小说
乐高幻影忍者第59集(附乐高原装玩具)
[德]Blue Ocean公司 王旭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