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绩效评价及发展路径研究:基于辽宁上市公司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国有企业改革绩效评价及发展路径研究:基于辽宁上市公司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1-12
版次: 1
ISBN: 9787514113051
定价: 4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14页
字数: 24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管理
4人买过
  • 在上述理论和现实的需求下,《国有企业改革绩效评价及发展路径研究:基于辽宁上市公司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突破了当前单纯从业绩视角对国有企业改革绩效进行评价的局限,加入制度创新元素,以辽宁国有企业改革为例,重新评估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绩效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拟为更好地把握未来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提供理论支持。
    在研究内容上,《国有企业改革绩效评价及发展路径研究:基于辽宁上市公司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在对已有研究成果回顾的基础上,对作为非转轨经济国家的英国、德国和日本与作为转轨经济国家的俄罗斯和匈牙利等典型国家的国有企业制度变迁进行了比较制度分析,审视了各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经济社会机制,归纳总结了各国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驱动因素与约束条件以及内在机理,并基于公司治理视角,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源流及创新发展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依据所构建的国有企业改革绩效模型,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进而指出中国国有企业进一步的发展路径应该是以公司治理为主线的制度创新,且应该分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国有、民营与外资的多元互动”与“公司治理制度创新”三个阶段。
    本书不但适合于从事企业制度与企业理论教学与科研的广大学者、高级管理人员和政府监管部门、证券交易所等对国有企业改革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而且对公司治理、企业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的学习也必将有所助益。 王世权,男,1977年生,管理学博士,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组织理论与组织治理。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公司治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选。近年来围绕着监事会治理、利益相关者治理与大学治理等前沿问题展开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30余篇,相关成果被《新华文摘》等权威杂志和媒体多次转载,获得省部级等各类奖项10余项。 第1章导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相关文献回顾
    1.3研究的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2章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比较制度分析
    2.1比较制度分析的制度观及其关注的焦点
    2.2国有企业制度变迁:一式多制与路径分叉
    2.3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理论模型:比较制度分析的经验及启示

    第3章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源流考察及创新发展的理论解析
    3.1国有企业改革的源流考察及创新发展:以公司治理为主线
    3.2辽宁国有企业改革的源流考察及创新发展

    第4章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绩效评价及实证分析
    4.1国有企业改革绩效评价:基于公司治理与业绩双重视角
    4.2数据来源与样本公司的数据特征
    4.3上市公司治理评价及实证分析:以辽宁为例
    4.4上市公司业绩分析:辽宁的证据
    4.5国有企业改革绩效的实证分析
    4.6辽宁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问题归纳与解析

    第5章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以公司治理创新为主线
    5.1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阶段: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
    5.2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二阶段:国有、民营与外资的多元互动
    5.3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三阶段:公司治理制度的创新
    5.4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支持体系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在上述理论和现实的需求下,《国有企业改革绩效评价及发展路径研究:基于辽宁上市公司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突破了当前单纯从业绩视角对国有企业改革绩效进行评价的局限,加入制度创新元素,以辽宁国有企业改革为例,重新评估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绩效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拟为更好地把握未来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提供理论支持。
    在研究内容上,《国有企业改革绩效评价及发展路径研究:基于辽宁上市公司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在对已有研究成果回顾的基础上,对作为非转轨经济国家的英国、德国和日本与作为转轨经济国家的俄罗斯和匈牙利等典型国家的国有企业制度变迁进行了比较制度分析,审视了各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经济社会机制,归纳总结了各国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驱动因素与约束条件以及内在机理,并基于公司治理视角,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源流及创新发展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依据所构建的国有企业改革绩效模型,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进而指出中国国有企业进一步的发展路径应该是以公司治理为主线的制度创新,且应该分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国有、民营与外资的多元互动”与“公司治理制度创新”三个阶段。
    本书不但适合于从事企业制度与企业理论教学与科研的广大学者、高级管理人员和政府监管部门、证券交易所等对国有企业改革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而且对公司治理、企业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的学习也必将有所助益。
  • 作者简介:
    王世权,男,1977年生,管理学博士,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组织理论与组织治理。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公司治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选。近年来围绕着监事会治理、利益相关者治理与大学治理等前沿问题展开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30余篇,相关成果被《新华文摘》等权威杂志和媒体多次转载,获得省部级等各类奖项10余项。
  • 目录:
    第1章导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相关文献回顾
    1.3研究的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2章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比较制度分析
    2.1比较制度分析的制度观及其关注的焦点
    2.2国有企业制度变迁:一式多制与路径分叉
    2.3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理论模型:比较制度分析的经验及启示

    第3章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源流考察及创新发展的理论解析
    3.1国有企业改革的源流考察及创新发展:以公司治理为主线
    3.2辽宁国有企业改革的源流考察及创新发展

    第4章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绩效评价及实证分析
    4.1国有企业改革绩效评价:基于公司治理与业绩双重视角
    4.2数据来源与样本公司的数据特征
    4.3上市公司治理评价及实证分析:以辽宁为例
    4.4上市公司业绩分析:辽宁的证据
    4.5国有企业改革绩效的实证分析
    4.6辽宁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问题归纳与解析

    第5章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以公司治理创新为主线
    5.1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阶段: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
    5.2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二阶段:国有、民营与外资的多元互动
    5.3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三阶段:公司治理制度的创新
    5.4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支持体系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国有企业改革绩效评价及发展路径研究:基于辽宁上市公司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监事会治理的有效性研究
王世权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