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书神策军碑

柳公权书神策军碑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6-01
版次: 2
ISBN: 9787805186160
定价: 8.5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铜版纸
页数: 54页
分类: 艺术
15人买过
  •   柳公权(公元七七八年至公元八六五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他初学王羲之,并精研欧阳询、颜真卿笔法,而后白成一家。柳字不如颜字肥壮,其笔画大体均匀瘦硬,兼取北碑笔画斩钉截铁棱角分明的特点,把点画写得如刀切般爽利深挺,在结体上还吸取了虞、欧的紧密和颜真卿结体的纵势,写出了体势劲媚、骨力道健,风格独树一帜的柳体。后人将他与颜真卿的楷书并称[颜筋柳骨]。后世学书者不少以柳字为楷模。
      《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并序》,崔铉撰文,柳公权楷书。公元八四三年立,原碑久佚。为柳公权六十八岁时所书。记载了唐武宗李炎巡幸左神策军的事,是柳公权楷书代表作之一。此碑较人们熟知的《玄秘塔》书法风格更成熟,更具特色。结体布局平稳匀整,保留了左紧右舒的传统结构,运笔方圆兼施,运用自如,笔画敦厚,沉着稳健,气势磅礴,典型地表现了柳体楷书浑厚中见开阔的艺术特点。原碑立于皇宫禁地,不能随便传拓,因此拓本传世极少。唐以前的拓本今已无存实物,因为原石早已不见,现在海内外仅存一册宋代的拓本,世称宋拓孤本。有南宋贾似道、元翰林国史院、明晋王朱钢等藏印。清代经孙承泽、安岐等人递藏。此碑拓曾一度流于香港,一九六五年,周恩来总理特批,以重金购回,入藏北京国家图书馆,因其罕见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被国家图书馆尊为镇馆之宝。 内容简介
    正文
  • 内容简介:
      柳公权(公元七七八年至公元八六五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他初学王羲之,并精研欧阳询、颜真卿笔法,而后白成一家。柳字不如颜字肥壮,其笔画大体均匀瘦硬,兼取北碑笔画斩钉截铁棱角分明的特点,把点画写得如刀切般爽利深挺,在结体上还吸取了虞、欧的紧密和颜真卿结体的纵势,写出了体势劲媚、骨力道健,风格独树一帜的柳体。后人将他与颜真卿的楷书并称[颜筋柳骨]。后世学书者不少以柳字为楷模。
      《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并序》,崔铉撰文,柳公权楷书。公元八四三年立,原碑久佚。为柳公权六十八岁时所书。记载了唐武宗李炎巡幸左神策军的事,是柳公权楷书代表作之一。此碑较人们熟知的《玄秘塔》书法风格更成熟,更具特色。结体布局平稳匀整,保留了左紧右舒的传统结构,运笔方圆兼施,运用自如,笔画敦厚,沉着稳健,气势磅礴,典型地表现了柳体楷书浑厚中见开阔的艺术特点。原碑立于皇宫禁地,不能随便传拓,因此拓本传世极少。唐以前的拓本今已无存实物,因为原石早已不见,现在海内外仅存一册宋代的拓本,世称宋拓孤本。有南宋贾似道、元翰林国史院、明晋王朱钢等藏印。清代经孙承泽、安岐等人递藏。此碑拓曾一度流于香港,一九六五年,周恩来总理特批,以重金购回,入藏北京国家图书馆,因其罕见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被国家图书馆尊为镇馆之宝。
  • 目录:
    内容简介
    正文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柳公权书神策军碑
孙过庭书谱-中国历代碑帖集粹
季琳 编
柳公权书神策军碑
智永真草千字文-中国历代碑帖集粹
季琳 著
柳公权书神策军碑
颜真卿多宝塔碑
季琳 著
柳公权书神策军碑
怀素小草千字文
季琳 著
柳公权书神策军碑
冯承素摹王羲之兰亭序
季琳 著
柳公权书神策军碑
吴昌硕临〈石鼓文〉
李琳 著
柳公权书神策军碑
赵孟頫《三门记》
季琳 著
柳公权书神策军碑
黄庭坚
季琳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