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之利器——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学科(专业)发展史

兵之利器——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学科(专业)发展史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2020-07
版次: 1
ISBN: 9787568285926
定价: 1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前身是北京工业学院第二机械系(后更名为力学工程系),自1954年建系至今,系(院)内各学科专业绵延65年“献身国防、勇于创新、团结奋进、教书育人”的优良传统,培育了一代代优秀人才,结出一批批丰硕的研究成果,在我国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史上,留下坚定有力的足迹。 

     
    为回顾学科专业建设发展历程,铭记创业者的硕果,启迪后人,继往开来,铸新辉煌,特此组织撰写这份历史资料,并以此作为校庆八十周年的贺礼。
    本书共分7篇,涵盖机电学院弹药战斗部工程、引信技术、力学工程、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近炸引信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的发展历程,从历史沿革、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验室建设、交流合作等方面对学科发展做了全面记叙。 《北京理工大学学科(专业)发展史丛书》编委会由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牵头组建,包含宇航学院、机电学院、机车学院、信息学院、经管学院、法学院等多个单位的老师。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是学校党委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综合协调部门,是全校“大思政”“大育人”“大宣传”和“大文化”工作牵头单位,负责拟定学校思想引领、新闻宣传、文化建设等方面工作的重要部署、重要安排、重要举措和总体规划,下设思想理论室、新闻宣传室和文化建设办公室。    第一篇   弹药战斗部工程专业/001
        1 专业创建与发展简史/ 003
        2 人才培养/ 006
        3 科学研究/ 034
        4 师资队伍/ 070
        5 实验室建设/ 077
        6 交流合作/ 085
        7 结语/ 095
        附录1 回忆录/ 097
        附录2 学生名录/ 102
        附录3 教学科研成果、获奖/ 109
        附录4 弹药战斗部工程专业学科点组织形式/ 113
        第二篇  引信技术专业/117
        1 专业创建与发展简史/ 119
        2 人才培养/ 127
        3 科学研究/ 130
        4 师资队伍/ 135
        5 实验室建设/ 137
        6 交流合作/ 146
        附录1 回忆录/ 151
        附录2 学生名录/ 156
        附录3 获奖情况/ 181
        第三篇  工程力学/183
        1 专业创建与发展简史/ 185
        2 人才培养/ 187
        3 科学研究/ 196
        4 实验室建设/ 226
        5 交流合作/ 235
        5. 1 教师参加各种学习班提高业务水平/ 235
        5. 2 教师承担各种学术团体的社会兼职, 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 236
        5. 3 2007 第八届国际不连续变形分析会议(ICADD -8) / 238
        5. 4 与大韩民国住宅都市研究院签订合作协定书/ 238
        5. 5 在爆炸加工和爆炸合成新材料研究方面开展交流合作/ 239
        附录1 回忆录/ 241
        附录2 学生名录/ 260
        附录3 教师名录/ 270
        第四篇  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专业/273
        1 专业创建与发展简史/ 275
        2 人才培养/ 276
        3 科学研究/ 326
        4 师资队伍/ 339
        5 实验室建设/ 342
        6 交流合作/ 351
        7 学科展望/ 359
        附录1 回忆录/ 360
        附录2 学生名录/ 368
        附录3 教师名录/ 373
        附录4 教学科研成果、获奖等/ 374
        ?第五篇  近炸引信技术专业/381
        1 专业创建与发展简史/ 383
        2 人才培养/ 389
        3 科学研究/ 395
        4 实验室建设/ 403
        5 交流合作/ 413
        6 专业文化/ 417
        附录1 回忆录/ 420
        附录2 学生名录/ 425
        ?第六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429
        1 专业创建与发展简史/ 431
        2 人才培养/ 435
        3 科学研究/ 451
        4 师资队伍/ 465
        5 实验室建设/ 469
        6 交流合作/ 469
        7 附录/ 471
        附录1 现任系负责人名录/ 471
        附录2 现任教职工名录/ 471
        附录3 历任系负责人名录/ 471
        附录4 离退休人员名录/ 471
        附录5 学生名录/ 471
        ?第七篇  机械电子工程―――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学科)专业/477
        1 专业创建与发展简史/ 479
        2 人才培养/ 484
        3 科学研究/ 491
        4 师资队伍/ 495
        5 实验室建设/ 497
        6 交流合作/ 499
        7 结语/ 503
        附录1 教职工名录/ 503
        附录2 历年本科生名录/ 504
        机电学院历年硕士研究生名录/ 542
        机电学院历年博士研究生名录/ 563
        
            
  • 内容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前身是北京工业学院第二机械系(后更名为力学工程系),自1954年建系至今,系(院)内各学科专业绵延65年“献身国防、勇于创新、团结奋进、教书育人”的优良传统,培育了一代代优秀人才,结出一批批丰硕的研究成果,在我国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史上,留下坚定有力的足迹。 

     
    为回顾学科专业建设发展历程,铭记创业者的硕果,启迪后人,继往开来,铸新辉煌,特此组织撰写这份历史资料,并以此作为校庆八十周年的贺礼。
    本书共分7篇,涵盖机电学院弹药战斗部工程、引信技术、力学工程、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近炸引信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的发展历程,从历史沿革、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验室建设、交流合作等方面对学科发展做了全面记叙。
  • 作者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学科(专业)发展史丛书》编委会由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牵头组建,包含宇航学院、机电学院、机车学院、信息学院、经管学院、法学院等多个单位的老师。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是学校党委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综合协调部门,是全校“大思政”“大育人”“大宣传”和“大文化”工作牵头单位,负责拟定学校思想引领、新闻宣传、文化建设等方面工作的重要部署、重要安排、重要举措和总体规划,下设思想理论室、新闻宣传室和文化建设办公室。
  • 目录:
       第一篇   弹药战斗部工程专业/001
        1 专业创建与发展简史/ 003
        2 人才培养/ 006
        3 科学研究/ 034
        4 师资队伍/ 070
        5 实验室建设/ 077
        6 交流合作/ 085
        7 结语/ 095
        附录1 回忆录/ 097
        附录2 学生名录/ 102
        附录3 教学科研成果、获奖/ 109
        附录4 弹药战斗部工程专业学科点组织形式/ 113
        第二篇  引信技术专业/117
        1 专业创建与发展简史/ 119
        2 人才培养/ 127
        3 科学研究/ 130
        4 师资队伍/ 135
        5 实验室建设/ 137
        6 交流合作/ 146
        附录1 回忆录/ 151
        附录2 学生名录/ 156
        附录3 获奖情况/ 181
        第三篇  工程力学/183
        1 专业创建与发展简史/ 185
        2 人才培养/ 187
        3 科学研究/ 196
        4 实验室建设/ 226
        5 交流合作/ 235
        5. 1 教师参加各种学习班提高业务水平/ 235
        5. 2 教师承担各种学术团体的社会兼职, 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 236
        5. 3 2007 第八届国际不连续变形分析会议(ICADD -8) / 238
        5. 4 与大韩民国住宅都市研究院签订合作协定书/ 238
        5. 5 在爆炸加工和爆炸合成新材料研究方面开展交流合作/ 239
        附录1 回忆录/ 241
        附录2 学生名录/ 260
        附录3 教师名录/ 270
        第四篇  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专业/273
        1 专业创建与发展简史/ 275
        2 人才培养/ 276
        3 科学研究/ 326
        4 师资队伍/ 339
        5 实验室建设/ 342
        6 交流合作/ 351
        7 学科展望/ 359
        附录1 回忆录/ 360
        附录2 学生名录/ 368
        附录3 教师名录/ 373
        附录4 教学科研成果、获奖等/ 374
        ?第五篇  近炸引信技术专业/381
        1 专业创建与发展简史/ 383
        2 人才培养/ 389
        3 科学研究/ 395
        4 实验室建设/ 403
        5 交流合作/ 413
        6 专业文化/ 417
        附录1 回忆录/ 420
        附录2 学生名录/ 425
        ?第六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429
        1 专业创建与发展简史/ 431
        2 人才培养/ 435
        3 科学研究/ 451
        4 师资队伍/ 465
        5 实验室建设/ 469
        6 交流合作/ 469
        7 附录/ 471
        附录1 现任系负责人名录/ 471
        附录2 现任教职工名录/ 471
        附录3 历任系负责人名录/ 471
        附录4 离退休人员名录/ 471
        附录5 学生名录/ 471
        ?第七篇  机械电子工程―――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学科)专业/477
        1 专业创建与发展简史/ 479
        2 人才培养/ 484
        3 科学研究/ 491
        4 师资队伍/ 495
        5 实验室建设/ 497
        6 交流合作/ 499
        7 结语/ 503
        附录1 教职工名录/ 503
        附录2 历年本科生名录/ 504
        机电学院历年硕士研究生名录/ 542
        机电学院历年博士研究生名录/ 563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