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审美:德彪西论音乐

印象审美:德彪西论音乐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法]
2021-01
ISBN: 9787559832788
定价: 62.00
装帧: 精装
开本: 其他
页数: 460页
分类: 艺术
61人买过
  • 本书是法国有名作曲家德彪西的音乐评论文集,收录了他从1901年起为报纸杂志写的音乐评论专栏文章。德彪西以歌剧《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成为西方乐坛的耀眼新星,钢琴组曲《版画集》和交响诗《牧神午后序曲》《大海》等作品更是为他赢得了印象主义音乐开创者的世界性声誉。本书中的文章都是在此背景下写作的,在当时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读者通过这些文章,既可以了解德彪西的音乐思想和审美观点,也可以回顾法国音乐史以及西方现代音乐目前这一重要转折时期。
    本书对德彪西论音乐的文字进行了精心编排。辑“印象”,收录了德彪西对当时有名的作曲家、剧作家和演员的评价,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知灼见。第二辑“作品”,围绕具体的音乐作品或音乐节演出进行专场式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德彪西对音乐作品的敏锐感受力。第三辑“访谈”,主要是当时的报纸、主流音乐杂志对德彪西的访问记录,言谈中尽显这位大音乐家的突出个性和艺术观。 克洛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1918),法国作曲家,以开创“印象主义”音乐著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音乐界拥有影响力的音乐革新家之一,对西方现代音乐和法国民族音乐贡献巨大。音乐代表作有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序曲》《大海》,歌剧《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钢琴组曲《版画集》《意境》《儿童乐园》等,均具有鲜明的个人艺术特色。德彪西还是有名的音乐评论家,长年为报刊撰写乐评专栏,在当时法国乐坛有着很高的非常不错性和广泛的影响。
    ◎译者介绍
    译者张裕禾,1936年生,资深翻译家、学者。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曾任上海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副教授。1978―1980年在加拿大拉瓦尔大学进修法国语言和文学。1990年在拉瓦尔大学获社会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拉瓦尔大学、舍布鲁克大学、魁北克大学。1992年与友人共同创办“魁北克跨文化研究所”,从事跨文化的研究和普及工作。2004年以法文出版文集《文化身份与移民融合》,2009年出版法文专著《20世纪魁北克小说中的家庭与文化身份》,另出版有三十年文章汇编《枫叶荻花》。主要译著有巴尔扎克的长篇、中篇小说和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德彪西的《克罗士先生》等。
    主编沈志明,法籍华人学者、职业翻译家。1938年生,江苏苏州人。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曾在上海外国语学院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语系任教。1983年在巴黎获法国文学博士学位,1992年获法国大学任教资格。 译著有《茫茫黑夜漫游》《反抗者》《陌路人》《寻找失去的时间》《痛心疾首》 《我很秘密的忠告》《死亡的时代》《死无葬身之地》《文字生涯》《驳圣伯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编选有《阿拉贡研究》《普鲁斯特精选集》;主编有《法国名家论文艺译丛 》《萨特文集》等。 01 译序
    辑  印象
    027 尼基什的音乐会
    033 与克罗士先生的对话
    041 圣―莫尔的莫扎特
    050 瓦格纳
    059 爱德华・格里格
    066 柏辽兹与根兹堡
    072 夏尔・古诺
    076 玛丽・伽登
    079 马斯奈去世了
    081 让―・拉莫
    085 论先驱者
    092 瓦格纳一百周年纪念
    094 国家歌剧院
    102 小议迷信种种和歌剧一出
    110 关于露天音乐的思考
    119 喜歌剧院音乐会
    121 巴黎歌唱学校音乐会
    129 国立喜歌剧院
    132 伦敦观演印象
    139 1903年乐坛总结
    146 暂别音乐季
    151 赴俄指挥
    155 我为什么写《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
    158 音乐发展的方向
    160 德国对法国音乐的影响
    162 一封公开信
    171 为了人民
    180 歌剧与音乐的关系
    188 论当代公众的艺术教育
    189 对滑稽歌剧的承认
    196 寄自伦敦的信
    203 从音乐角度看罗马奖学金
    210 再谈罗马奖学金
    215 乐曲与诗歌的关系
    217 谈谈对艺术的尊重
    224 年终絮语
    230 论情趣
    235 为了音乐
    241 终于,只靠我们了
    244 《为了法国音乐:十二篇座谈会发言汇编》代序
    第二辑  作品
    249 印象审美
    舒曼的《浮士德》/萨瓦尔的《李耳王》序曲/维特考
    夫斯基的交响曲
    256 三月末的音乐会
    穆索尔斯基的《儿童活动室》/保尔・杜卡的钢琴奏鸣
    曲/滑稽歌舞剧院的交响音乐会
    263 科洛纳音乐会之一
    巴赫的《G调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270 马斯奈的歌剧
    《夏娃奇遇》/《格里赛丽蒂丝》
    274 万桑・丹第的音乐剧
    《外乡人》
    281 以音乐描绘幻想
    三幕音乐剧《蒂妲尼娅》
    289 喜歌剧院的一场重演
    威尔第的《茶花女》
    296 一部梦幻歌剧的首演
    埃尔乃斯特・雷依埃的《雕像》
    299 科洛纳音乐会之二
    圣―桑的《帕丽萨蒂丝》/ 阿尔弗雷德・巴士莱的《水神
    之爱》
    307 拉姆赫音乐会
    爱德蒙・米萨的《缪盖特》/布吕诺的交响诗《潘黛西
    蕾娅》
    314 宗教音乐会
    塞萨・弗朗克的清唱剧《真福》
    322 一部历史剧的重演
    圣―桑的歌剧《亨利八世》
    325 老式喜歌剧的丧钟
    威廉亚姆・肖迈的喜歌剧《别室》
    329 拉莫的创作才华
    拉莫的《希波利特与阿莉西雅》
    335 科洛纳音乐会之三
    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等
    340 “俄国人”的演出
    尼金斯基的《嬉戏》
    343 科洛纳音乐会之四
    新乐团协会的演出
    349 科洛纳音乐会之五
    伊萨克・阿尔贝尼兹的钢琴组曲《伊贝利亚》等西班
    牙音乐
    356 科洛纳音乐会之六
    马克斯・多罗纳的三幕歌剧《外国女孩》
    第三辑  访谈
    363  《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上演前夕
    368 评论家的评论
    372 法国音乐的现状
    374 瓦格纳对音乐的影响
    376 古典音乐家是谁
    380 我什么也没有创新
    382 去音乐学院做什么
    387 当代音乐
    391 今天与明天的音乐
    394 关于意大利现代音乐的调查
    396 不要教育观众
    401 致《文艺半月刊》的更正信
    402 古典主义理想的复兴吗?
    404 慕尼黑法国音乐周
    406 千场科洛纳音乐会
    407 对一位奥地利记者的声明
    408 答匈牙利记者问
    412 赛义德火车站
    415 外国音乐与法国作曲家
    419 工作计划?我自己也不知道
    422 关于分散音乐活动的问题
    425 克洛德・德彪西先生与《圣塞巴斯蒂安殉难记》
    429 《圣塞巴斯蒂安殉难记》演出前夕
    431 明日的歌剧
    433 克洛德・德彪西谈他的歌剧计划
    435 关于教堂舞蹈音乐的调查
    436 再评当代音乐
    440 译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是法国有名作曲家德彪西的音乐评论文集,收录了他从1901年起为报纸杂志写的音乐评论专栏文章。德彪西以歌剧《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成为西方乐坛的耀眼新星,钢琴组曲《版画集》和交响诗《牧神午后序曲》《大海》等作品更是为他赢得了印象主义音乐开创者的世界性声誉。本书中的文章都是在此背景下写作的,在当时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读者通过这些文章,既可以了解德彪西的音乐思想和审美观点,也可以回顾法国音乐史以及西方现代音乐目前这一重要转折时期。
    本书对德彪西论音乐的文字进行了精心编排。辑“印象”,收录了德彪西对当时有名的作曲家、剧作家和演员的评价,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知灼见。第二辑“作品”,围绕具体的音乐作品或音乐节演出进行专场式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德彪西对音乐作品的敏锐感受力。第三辑“访谈”,主要是当时的报纸、主流音乐杂志对德彪西的访问记录,言谈中尽显这位大音乐家的突出个性和艺术观。
  • 作者简介:
    克洛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1918),法国作曲家,以开创“印象主义”音乐著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音乐界拥有影响力的音乐革新家之一,对西方现代音乐和法国民族音乐贡献巨大。音乐代表作有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序曲》《大海》,歌剧《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钢琴组曲《版画集》《意境》《儿童乐园》等,均具有鲜明的个人艺术特色。德彪西还是有名的音乐评论家,长年为报刊撰写乐评专栏,在当时法国乐坛有着很高的非常不错性和广泛的影响。
    ◎译者介绍
    译者张裕禾,1936年生,资深翻译家、学者。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曾任上海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副教授。1978―1980年在加拿大拉瓦尔大学进修法国语言和文学。1990年在拉瓦尔大学获社会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拉瓦尔大学、舍布鲁克大学、魁北克大学。1992年与友人共同创办“魁北克跨文化研究所”,从事跨文化的研究和普及工作。2004年以法文出版文集《文化身份与移民融合》,2009年出版法文专著《20世纪魁北克小说中的家庭与文化身份》,另出版有三十年文章汇编《枫叶荻花》。主要译著有巴尔扎克的长篇、中篇小说和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德彪西的《克罗士先生》等。
    主编沈志明,法籍华人学者、职业翻译家。1938年生,江苏苏州人。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曾在上海外国语学院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语系任教。1983年在巴黎获法国文学博士学位,1992年获法国大学任教资格。 译著有《茫茫黑夜漫游》《反抗者》《陌路人》《寻找失去的时间》《痛心疾首》 《我很秘密的忠告》《死亡的时代》《死无葬身之地》《文字生涯》《驳圣伯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编选有《阿拉贡研究》《普鲁斯特精选集》;主编有《法国名家论文艺译丛 》《萨特文集》等。
  • 目录:
    01 译序
    辑  印象
    027 尼基什的音乐会
    033 与克罗士先生的对话
    041 圣―莫尔的莫扎特
    050 瓦格纳
    059 爱德华・格里格
    066 柏辽兹与根兹堡
    072 夏尔・古诺
    076 玛丽・伽登
    079 马斯奈去世了
    081 让―・拉莫
    085 论先驱者
    092 瓦格纳一百周年纪念
    094 国家歌剧院
    102 小议迷信种种和歌剧一出
    110 关于露天音乐的思考
    119 喜歌剧院音乐会
    121 巴黎歌唱学校音乐会
    129 国立喜歌剧院
    132 伦敦观演印象
    139 1903年乐坛总结
    146 暂别音乐季
    151 赴俄指挥
    155 我为什么写《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
    158 音乐发展的方向
    160 德国对法国音乐的影响
    162 一封公开信
    171 为了人民
    180 歌剧与音乐的关系
    188 论当代公众的艺术教育
    189 对滑稽歌剧的承认
    196 寄自伦敦的信
    203 从音乐角度看罗马奖学金
    210 再谈罗马奖学金
    215 乐曲与诗歌的关系
    217 谈谈对艺术的尊重
    224 年终絮语
    230 论情趣
    235 为了音乐
    241 终于,只靠我们了
    244 《为了法国音乐:十二篇座谈会发言汇编》代序
    第二辑  作品
    249 印象审美
    舒曼的《浮士德》/萨瓦尔的《李耳王》序曲/维特考
    夫斯基的交响曲
    256 三月末的音乐会
    穆索尔斯基的《儿童活动室》/保尔・杜卡的钢琴奏鸣
    曲/滑稽歌舞剧院的交响音乐会
    263 科洛纳音乐会之一
    巴赫的《G调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270 马斯奈的歌剧
    《夏娃奇遇》/《格里赛丽蒂丝》
    274 万桑・丹第的音乐剧
    《外乡人》
    281 以音乐描绘幻想
    三幕音乐剧《蒂妲尼娅》
    289 喜歌剧院的一场重演
    威尔第的《茶花女》
    296 一部梦幻歌剧的首演
    埃尔乃斯特・雷依埃的《雕像》
    299 科洛纳音乐会之二
    圣―桑的《帕丽萨蒂丝》/ 阿尔弗雷德・巴士莱的《水神
    之爱》
    307 拉姆赫音乐会
    爱德蒙・米萨的《缪盖特》/布吕诺的交响诗《潘黛西
    蕾娅》
    314 宗教音乐会
    塞萨・弗朗克的清唱剧《真福》
    322 一部历史剧的重演
    圣―桑的歌剧《亨利八世》
    325 老式喜歌剧的丧钟
    威廉亚姆・肖迈的喜歌剧《别室》
    329 拉莫的创作才华
    拉莫的《希波利特与阿莉西雅》
    335 科洛纳音乐会之三
    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等
    340 “俄国人”的演出
    尼金斯基的《嬉戏》
    343 科洛纳音乐会之四
    新乐团协会的演出
    349 科洛纳音乐会之五
    伊萨克・阿尔贝尼兹的钢琴组曲《伊贝利亚》等西班
    牙音乐
    356 科洛纳音乐会之六
    马克斯・多罗纳的三幕歌剧《外国女孩》
    第三辑  访谈
    363  《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上演前夕
    368 评论家的评论
    372 法国音乐的现状
    374 瓦格纳对音乐的影响
    376 古典音乐家是谁
    380 我什么也没有创新
    382 去音乐学院做什么
    387 当代音乐
    391 今天与明天的音乐
    394 关于意大利现代音乐的调查
    396 不要教育观众
    401 致《文艺半月刊》的更正信
    402 古典主义理想的复兴吗?
    404 慕尼黑法国音乐周
    406 千场科洛纳音乐会
    407 对一位奥地利记者的声明
    408 答匈牙利记者问
    412 赛义德火车站
    415 外国音乐与法国作曲家
    419 工作计划?我自己也不知道
    422 关于分散音乐活动的问题
    425 克洛德・德彪西先生与《圣塞巴斯蒂安殉难记》
    429 《圣塞巴斯蒂安殉难记》演出前夕
    431 明日的歌剧
    433 克洛德・德彪西谈他的歌剧计划
    435 关于教堂舞蹈音乐的调查
    436 再评当代音乐
    440 译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印象审美:德彪西论音乐
印象·阅读
武歆
印象审美:德彪西论音乐
印象派:反思与感知
[美]迈耶·夏皮罗 著;沈语冰 译
印象审美:德彪西论音乐
印象主义:光与色点亮新绘画的世界
[法]约瑟芬·勒·福尔
印象审美:德彪西论音乐
印象走读山河
冯知杰
印象审美:德彪西论音乐
印象之美(蒙古族传统美术唐卡)/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传统工艺美术丛书
乌力吉 编
印象审美:德彪西论音乐
印象庐山续集
陈晓松;陈晖
印象审美:德彪西论音乐
印象失真(限量亲签;长佩超人气作家毛球球青春逐梦力作)
毛球球 著;星文文化 出品
印象审美:德彪西论音乐
印象杭黄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著;光振雄、许国平、王富华 编
印象审美:德彪西论音乐
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2.0――个人知识管理实践指南
李参
印象审美:德彪西论音乐
印象主义 光色织美 图说世界经典艺术流派 轻松读懂经典艺术风格
陈高明,杨亚男 著;凤凰空间 出品
印象审美:德彪西论音乐
印象管理策略对政府信任与社会凝聚力的影响研究
樊娟
印象审美:德彪西论音乐
印象手绘 室内设计手绘透视技法 第2版
郏超意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印象审美:德彪西论音乐
林纾集:巴黎茶花女遗事 黑奴吁天录 鲁滨孙飘流记
[法]小仲马等著,江中柱、于英丽整理
印象审美:德彪西论音乐
青春期自救手册·小心“为你好”的陷阱
[法]邦雅曼·德尔莫特
印象审美:德彪西论音乐
青春期自救手册·身体和灵魂哪个是我
[法]克莱尔·马林
印象审美:德彪西论音乐
青春期自救手册·真希望我能好好爱自己
[法]皮埃尔·佩瑞
印象审美:德彪西论音乐
青春期自救手册·不被定义的幸福
[法]埃玛纽埃尔·德尚
印象审美:德彪西论音乐
青春期自救手册·我有穿衣自由
[法]珍尼弗·蒂奥
印象审美:德彪西论音乐
青春期自救手册·不要怕技术让我们失业
[法]克莱尔·马林
印象审美:德彪西论音乐
青春期自救手册·阅读是我们的一部分
[法]马蒂娜·加斯帕罗夫
印象审美:德彪西论音乐
青春期自救手册·失败并不是成功之母
[法]卡罗勒·维德迈尔
印象审美:德彪西论音乐
怪趣动物公司
[法]陈先生 著
印象审美:德彪西论音乐
信息社会批判
[法]让-保罗·拉弗朗斯
印象审美:德彪西论音乐
现代法国的起源Ⅴ:新秩序(馆藏本)
[法]伊波利特·泰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