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庐:清华园最后的近代住宅与名人故居

识庐:清华园最后的近代住宅与名人故居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09-03
版次: 1
ISBN: 9787112105250
定价: 3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09页
字数: 27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23人买过
  • 《识庐清华园最后的近代住宅与名人故居》收录了作者关于论述“清华园最后的近代住宅与名人故居”的文章。全书共分历史文化篇、建筑遗产篇和人文精神篇等三个部分。照澜院,西院,新林院,胜因院……百年披沥仅存的几片清华园近代住宅,呼唤清华校友与社会各方协同实施抢救性保护,以重整劲健之姿,重返清华园历史与科学文化殿堂。惟此--百年清华幸矣,三百年清华园幸矣,清华精神薪火相传幸矣。 写在前面留住清华园最后的近代住宅
    历史文化篇
    结庐清华园
    一、从皇家园林到学府圣地——清华学校的建立
    二、建校初期的教职员住宅(1911-1920)
    (一)工字厅与西花厅
    (二)古月堂:鸿儒硕彦居古雅
    (三)北院:美籍教师的西式别墅
    (四)甲所、乙所、丙所
    三、大学奠基时期的教职员住宅(1920-1928)
    (一)南院(照澜院)
    (二)西院
    四、大学实力崛起时期的教职员住宅(1928-1937)
    (一)新西院
    (二)新南院(新林院)
    五、抗战复员后教职员住宅的修复与建设(1946-1948)
    (一)日本侵略者对清华园的严重摧残
    (二)教职员住宅修复与建设的双重紧迫
    (三)胜因院住宅的建成
    (四)教职员住宅分配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
    建筑遗产篇
    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清华园住宅
    一、清华园近代住宅的建筑史迹
    二、校园规划与教职员住宅建设
    (一)校园规划中的住宅格局:三十八年与七片住宅
    (二)主要住宅类型与功能形式的演进
    三、亟待抢救性保护的清华园近代住宅
    (一)现状堪忧,亟待保护
    (二)整体保护与挂牌保护
    人文精神篇
    人屋俱老遗韵弥新
    一、清华园独特的居住样态
    二、清华园名人故居凝聚的人文精神
    三、清华园名人故居举例
    北院幽深香如故——梁启超故居
    清刚之气永在天壤——王国维故居
    教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任故居
    种花留与后来人——陈寅恪故居
    运动生机润故园——马约翰故居
    投身救国的前方——张申府故居
    清华园的“住客”——朱自清故居
    家国至爱清华园——闻一多故居
    葫芦连理之斋——潘光旦故居
    水木清华每梦归——杨武之故居
    艺术科学映故园——邓以蛰故居
    雅室的红色——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迎着新中国的曙光——吴晗故居
    附录
    附录1:清华大学教职员住宅管理制度的演进
    清华大学教职员住宅租用办法
    关于南区教职员住宅各院命名的布告
    国立清华大学教职员住宅宿舍租用办法
    国立清华大学教职员住宅宿舍租用办法细则
    附:甲种住宅保留及借租简则
    住宅租配1948年暑期调整办法
    清华大学乙级人员现行住宅调整办法与租金计算办法
    附:乙级住宅租金计算办法
    清华大学关于解决住宿问题的通知
    附录2:1936年北平四合院住宅改良方案
    北平市工务局关于改良旧式四合院、三合院平民住宅的呈
    《市民住房工程做法说明书》北平市工务局拟定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后记
  • 内容简介:
    《识庐清华园最后的近代住宅与名人故居》收录了作者关于论述“清华园最后的近代住宅与名人故居”的文章。全书共分历史文化篇、建筑遗产篇和人文精神篇等三个部分。照澜院,西院,新林院,胜因院……百年披沥仅存的几片清华园近代住宅,呼唤清华校友与社会各方协同实施抢救性保护,以重整劲健之姿,重返清华园历史与科学文化殿堂。惟此--百年清华幸矣,三百年清华园幸矣,清华精神薪火相传幸矣。
  • 目录:
    写在前面留住清华园最后的近代住宅
    历史文化篇
    结庐清华园
    一、从皇家园林到学府圣地——清华学校的建立
    二、建校初期的教职员住宅(1911-1920)
    (一)工字厅与西花厅
    (二)古月堂:鸿儒硕彦居古雅
    (三)北院:美籍教师的西式别墅
    (四)甲所、乙所、丙所
    三、大学奠基时期的教职员住宅(1920-1928)
    (一)南院(照澜院)
    (二)西院
    四、大学实力崛起时期的教职员住宅(1928-1937)
    (一)新西院
    (二)新南院(新林院)
    五、抗战复员后教职员住宅的修复与建设(1946-1948)
    (一)日本侵略者对清华园的严重摧残
    (二)教职员住宅修复与建设的双重紧迫
    (三)胜因院住宅的建成
    (四)教职员住宅分配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
    建筑遗产篇
    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清华园住宅
    一、清华园近代住宅的建筑史迹
    二、校园规划与教职员住宅建设
    (一)校园规划中的住宅格局:三十八年与七片住宅
    (二)主要住宅类型与功能形式的演进
    三、亟待抢救性保护的清华园近代住宅
    (一)现状堪忧,亟待保护
    (二)整体保护与挂牌保护
    人文精神篇
    人屋俱老遗韵弥新
    一、清华园独特的居住样态
    二、清华园名人故居凝聚的人文精神
    三、清华园名人故居举例
    北院幽深香如故——梁启超故居
    清刚之气永在天壤——王国维故居
    教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任故居
    种花留与后来人——陈寅恪故居
    运动生机润故园——马约翰故居
    投身救国的前方——张申府故居
    清华园的“住客”——朱自清故居
    家国至爱清华园——闻一多故居
    葫芦连理之斋——潘光旦故居
    水木清华每梦归——杨武之故居
    艺术科学映故园——邓以蛰故居
    雅室的红色——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迎着新中国的曙光——吴晗故居
    附录
    附录1:清华大学教职员住宅管理制度的演进
    清华大学教职员住宅租用办法
    关于南区教职员住宅各院命名的布告
    国立清华大学教职员住宅宿舍租用办法
    国立清华大学教职员住宅宿舍租用办法细则
    附:甲种住宅保留及借租简则
    住宅租配1948年暑期调整办法
    清华大学乙级人员现行住宅调整办法与租金计算办法
    附:乙级住宅租金计算办法
    清华大学关于解决住宿问题的通知
    附录2:1936年北平四合院住宅改良方案
    北平市工务局关于改良旧式四合院、三合院平民住宅的呈
    《市民住房工程做法说明书》北平市工务局拟定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识庐:清华园最后的近代住宅与名人故居
范用:为书籍的一生
汪家明 编著
识庐:清华园最后的近代住宅与名人故居
宴飨万年:文物中的中华饮食文化史(足不出户看国博古代饮食文化展,感受跨越万年的烟火气)
王辉
识庐:清华园最后的近代住宅与名人故居
八十本书环游地球
大卫·丹穆若什 著;宋明炜 译
识庐:清华园最后的近代住宅与名人故居
没有面目的人
理查德·桑内特 著;周悟拿 译
识庐:清华园最后的近代住宅与名人故居
(守望者)谁是罗兰·巴特
汪民安 著
识庐:清华园最后的近代住宅与名人故居
中国山水画对谈录(跟随十位大师,走近山水画世界)
许钦松 编著
识庐:清华园最后的近代住宅与名人故居
鼓楼新悦.采香者:世界香水之源
[法]多米尼克·罗克(Dominique Roques) 著;王祎慈 译;乔溪 审校
识庐:清华园最后的近代住宅与名人故居
我是谁?段义孚自传
[美]段义孚 著;志丞 刘苏 译
识庐:清华园最后的近代住宅与名人故居
父权制与资本积累:国际劳动分工中的女性(共域世界史)
[德]玛丽亚·米斯 著;李昕一 徐明强 译
识庐:清华园最后的近代住宅与名人故居
街头官僚:公共服务中的个人困境
[美]迈克尔·李普斯基(Michael Lipsky)
识庐:清华园最后的近代住宅与名人故居
以文学为业:一部体制史(艺术与社会译丛)
杰拉尔德·格拉夫 著;蒋思婷 译;童可依
识庐:清华园最后的近代住宅与名人故居
原子与灰烬:核灾难的历史
[美]沙希利·浦洛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