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探索

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探索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
2022-01
版次: 1
ISBN: 9787109290938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27页
分类: 社会文化
  •   本书取名为《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探索》,就是因为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必须找到文化振兴的抓手,要让文化振兴落到实处,让基层干部群众可抓可学,而不是泛泛而谈目的和意义。全书主体内容分为12章,其中首章到第三章,从理论上对乡村文化振兴进行现实解释。第四章到第十章,分析文化振兴在山东、浙江等地的实践,以及农耕文化、淡水渔文化、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传统村落等的保护和传承路径。第十一章,强调要凝聚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第十二章,从研究的视角提出乡风文明指标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   龙文军,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管理学博士,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农村政策、农业保险、农村社会文化等。近年来,主持科研课题5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中国保监会、农业部软科学课题、农业部有关司局课题等。出版专著16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务院有关部门领导的批示。
      
      张灿强,博士,副研究员,现任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社会文化研究室副主任,2018-2019年挂任成都高新区统筹城乡工作局党组成员、局长助理。主要研究方向为农耕文化与农业文化遗产,乡村治理,农业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农业部软科学等项目15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11篇政策咨询报告获中央和省部级领导批示。出版专著1部,主编2部,先后获中国农史青年论坛一等奖等奖励10次。
      
      张莹,博士,副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社会文化研究室副主任。***、团中央第20批博士服务团成员,2020年挂任新疆伊犁州伊宁县副县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乡村文化与治理、农资市场分析等。先后主持及参与国家社科、自科、农业部软科学等项目近30项,发表文章30余篇,出版著作2部,参编5部。相关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8次,获优秀论文奖项3次。
      
      郭金秀,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社会文化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毕业于武汉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乡村文化、社会治理、乡风文明建设等,曾获得农研中心青年研究优秀奖、优秀党员等称号,参与多项农业农村部软科学课题,公开发表多篇文章。 乡村多元价值的实现路径(代序)
    前言

    第一章 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解释
    一、乡村文化振兴的重大意义
    二、乡村文化振兴的内涵

    第二章 乡村文化振兴研究综述
    一、农村社会文化问题研究进展
    二、农村文化产业问题研究进展
    三、农村文化消费问题研究进展
    四、乡风文明问题研究进展
    五、乡村文化传承问题研究进展
    六、当前研究的局限性
    七、乡村文化振兴问题未来研究方向

    第三章 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路径
    一、注入文化元素
    二、推进移风易俗
    三、教化乡村居民
    四、保护村落遗产
    五、开展文明评选
    六、挖掘民间手艺
    七、活跃民俗节日

    第四章 文化元素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
    一、浙江省鱼圻塘村:文化元素丰富美丽乡村建设内涵
    二、山东省六户镇:文化元素助推乡村振兴

    第五章 农耕文化传承的路径
    一、农耕文化的内涵
    二、农耕文化的演进特征
    三、传承农耕文化的现实意义
    四、传承农耕文化的主要方式

    第六章 淡水渔文化传承的路径
    一、我国淡水渔文化的地位
    二、我国淡水渔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j、淡水渔文化传承的路径

    第七章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一、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特征
    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意义
    三、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进展
    四、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与问题
    五、推进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建议
    六、案例链接:海南省海口市羊山荔枝种植系统多功能性及可持续开发

    第八章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路径探析
    一、我国传统村落的概况
    二、保护传统村落的主要措施
    三、传统村落的开发情况
    四、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五、加快建立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相协调的体制机制的建议

    第九章 文化治理视角下的乡风文明建设
    一、文献回顾
    二、文化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的关系
    三、乡风文明建设中的文化治理困境
    四、文化如何治理才能达到乡风文明
    五、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和政策建议

    第十章 浙江省长兴县的“和文化”
    一、立足个人素养,注重美德弘扬,促进“人心和善”
    二、立足家庭关系,注重家风建设,促进“家庭和睦”
    三、立足事业发展,注重企业文化,促进“事业和合”
    四、立足社会管理,注重机制推动,促进“社会和谐”
    五、立足生态环境,注重城乡联动,促进“环境和美”

    第十一章 凝聚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让“脱贫攻坚精神”成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二、让“红旗渠精神”等精神在乡村振兴中永葆活力
    三、让“改革开放精神”成为深化农村改革重要支撑
    四、让“北大荒精神”等成为乡村振兴行动自觉
    五、让“三牛精神”在乡村振兴中持续发力

    第十二章 乡风文明指标体系建设研究
    一、乡风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二、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三、乡风文明指标体系的构建
    四、乡村文明指标体系的使用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取名为《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探索》,就是因为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必须找到文化振兴的抓手,要让文化振兴落到实处,让基层干部群众可抓可学,而不是泛泛而谈目的和意义。全书主体内容分为12章,其中首章到第三章,从理论上对乡村文化振兴进行现实解释。第四章到第十章,分析文化振兴在山东、浙江等地的实践,以及农耕文化、淡水渔文化、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传统村落等的保护和传承路径。第十一章,强调要凝聚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第十二章,从研究的视角提出乡风文明指标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
  • 作者简介:
      龙文军,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管理学博士,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农村政策、农业保险、农村社会文化等。近年来,主持科研课题5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中国保监会、农业部软科学课题、农业部有关司局课题等。出版专著16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务院有关部门领导的批示。
      
      张灿强,博士,副研究员,现任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社会文化研究室副主任,2018-2019年挂任成都高新区统筹城乡工作局党组成员、局长助理。主要研究方向为农耕文化与农业文化遗产,乡村治理,农业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农业部软科学等项目15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11篇政策咨询报告获中央和省部级领导批示。出版专著1部,主编2部,先后获中国农史青年论坛一等奖等奖励10次。
      
      张莹,博士,副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社会文化研究室副主任。***、团中央第20批博士服务团成员,2020年挂任新疆伊犁州伊宁县副县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乡村文化与治理、农资市场分析等。先后主持及参与国家社科、自科、农业部软科学等项目近30项,发表文章30余篇,出版著作2部,参编5部。相关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8次,获优秀论文奖项3次。
      
      郭金秀,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社会文化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毕业于武汉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乡村文化、社会治理、乡风文明建设等,曾获得农研中心青年研究优秀奖、优秀党员等称号,参与多项农业农村部软科学课题,公开发表多篇文章。
  • 目录:
    乡村多元价值的实现路径(代序)
    前言

    第一章 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解释
    一、乡村文化振兴的重大意义
    二、乡村文化振兴的内涵

    第二章 乡村文化振兴研究综述
    一、农村社会文化问题研究进展
    二、农村文化产业问题研究进展
    三、农村文化消费问题研究进展
    四、乡风文明问题研究进展
    五、乡村文化传承问题研究进展
    六、当前研究的局限性
    七、乡村文化振兴问题未来研究方向

    第三章 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路径
    一、注入文化元素
    二、推进移风易俗
    三、教化乡村居民
    四、保护村落遗产
    五、开展文明评选
    六、挖掘民间手艺
    七、活跃民俗节日

    第四章 文化元素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
    一、浙江省鱼圻塘村:文化元素丰富美丽乡村建设内涵
    二、山东省六户镇:文化元素助推乡村振兴

    第五章 农耕文化传承的路径
    一、农耕文化的内涵
    二、农耕文化的演进特征
    三、传承农耕文化的现实意义
    四、传承农耕文化的主要方式

    第六章 淡水渔文化传承的路径
    一、我国淡水渔文化的地位
    二、我国淡水渔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j、淡水渔文化传承的路径

    第七章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一、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特征
    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意义
    三、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进展
    四、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与问题
    五、推进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建议
    六、案例链接:海南省海口市羊山荔枝种植系统多功能性及可持续开发

    第八章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路径探析
    一、我国传统村落的概况
    二、保护传统村落的主要措施
    三、传统村落的开发情况
    四、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五、加快建立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相协调的体制机制的建议

    第九章 文化治理视角下的乡风文明建设
    一、文献回顾
    二、文化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的关系
    三、乡风文明建设中的文化治理困境
    四、文化如何治理才能达到乡风文明
    五、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和政策建议

    第十章 浙江省长兴县的“和文化”
    一、立足个人素养,注重美德弘扬,促进“人心和善”
    二、立足家庭关系,注重家风建设,促进“家庭和睦”
    三、立足事业发展,注重企业文化,促进“事业和合”
    四、立足社会管理,注重机制推动,促进“社会和谐”
    五、立足生态环境,注重城乡联动,促进“环境和美”

    第十一章 凝聚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让“脱贫攻坚精神”成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二、让“红旗渠精神”等精神在乡村振兴中永葆活力
    三、让“改革开放精神”成为深化农村改革重要支撑
    四、让“北大荒精神”等成为乡村振兴行动自觉
    五、让“三牛精神”在乡村振兴中持续发力

    第十二章 乡风文明指标体系建设研究
    一、乡风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二、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三、乡风文明指标体系的构建
    四、乡村文明指标体系的使用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