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第8版/本科药学)
出版时间:
2022-07
版次:
8
ISBN:
9787117330718
定价:
82.00
装帧:
其他
开本:
大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52页
字数:
636千字
223人买过
-
在广泛调研第八轮教材编写及使用建议的基础上,本次修订拟编写教材品种在上一版的基础上做出了相应调整,并根据药学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以及新出台的国家政策法规、《中国药典》等对本轮教材进行更新,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新药研发能力。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教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敢于创新、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为了顺应“互联网 教育”需求和我社数字资源的积累,本次修订将同步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 目前担任副院长、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等人才计划。现为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自2007年12月入职以来,一直从事本科生、研究生课程的一线教学工作,近五年承担生药学、生药学实验等本科生主干课程,及中药分析、生药学专业英语等研究生必修课的教学超过300学时,获得学生的一致好评。 第一篇 总 论
绪论/2
一、 生药的定义及特点 /2
二、 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3
三、 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简介 /4
四、 生药学的起源与我国生药学的发展 /4
第一章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7
第一节 生药的分类/7
一、 按自然分类系统分类 /7
二、 按药用部位分类 /7
三、 按化学成分分类 /7
四、 按功效或药理作用分类 /7
五、 其他分类法 /9
第二节 生药的记载/9
一、 记载项目 /9
二、 生药的拉丁名 /9
第二章 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检测分析方法/ 11
一、 苷类 / 11
二、 皂苷类 /12
三、 强心苷类 /14
四、 黄酮类 /16
五、 生物碱类 /19
六、 醌类 /22
七、 香豆素类 /24
八、 木脂素类 /25
九、 萜类 /25
十、 环烯醚萜类 /27
十一、 挥发油类 /28
十二、 有机酸类 /28
十三、 多糖类 /29
十四、 鞣质类 /29
第三章 生药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32
第一节 概述/32
第二节 生物合成的基本研究方法/34
一、 同位素示踪 /34
二、 器官与组织培养 /35
三、 突变体与生物合成抑制剂 /35
四、 催化酶及其基因的分子克隆 /35
五、 调控因子的研究 /36
六、 植物体内的基因操作 /36
第三节 常见生药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36
一、 莽草酸途径 /37
二、 聚酮途径 /37
三、 甲羟戊酸途径 /42
四、 氨基酸途径 /42
五、 复合途径 /47
第四节 利用生物合成获取生药的活性成分/47
一、 基于植物组织培养的生物合成 /48
二、 基于微生物发酵的生物合成 /48
第四章 生药的药理活性、药效物质及其
研究方法/49
第一节 生药的药理活性/49
一、 中药药理学与中药毒理学 /49
二、 中药药理的研究方法 /50
三、 中药新药药理研究 /51
第二节 生药的药效物质/53
一、 生药药效物质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53
二、 生药药效物质研究的难点 /53
三、 生药药效物质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53
第五章 生药的鉴定/56
第一节 生药鉴定的意义/56
第二节 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与方法/57
一、 生药的取样 /57
二、 生药的常规检查 /57
第三节 生药的基源鉴定/59
第四节 生药的性状鉴定/59
第五节 生药的显微鉴定/61
一、 显微鉴定的方法 /61
二、 显微鉴定的要点 /61
三、 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的应用 /64
第六节 生药的理化鉴定/65
一、 一般理化鉴定 /65
二、 分光光度法 /65
三、 色谱法 /66
四、 化学指纹图谱 /67
五、 定量分析与方法学验证 /67
第七节 生药的分子鉴定/69
一、 概述 /69
二、 生药分子鉴定技术 /70
三、 DNA 条形码技术 /71
第八节 生药的生物检定/73
第六章 生药的采收、产地加工与贮藏/74
第一节 生药有效成分的积累规律/74
第二节 生药的采收/74
一、 采收的一般原则 /74
二、 采收方法 /75
三、 采收的注意事项 /75
四、 最佳采收期的研究确定 /76
第三节 生药的产地加工/76
一、 产地加工的目的和任务 /76
二、 产地加工的方法 /77
第四节 生药的贮藏与保管/78
一、 霉变 /78
二、 虫蛀 /79
三、 其他变质情况及预防 /79
四、 生药的贮藏 /79
第七章 中药材的炮制/82
第一节 中药材炮制的发展概况/82
第二节 中药材炮制的目的/83
一、 提高中药净度以利于贮运 /83
二、 增强中药的疗效,扩大用药范围 /83
三、 消除或降低中药的毒性或副作用 /83
四、 缓和、增强或改变中药的性味 /83
五、 改变或增强中药作用的部位和趋向 /84
六、 矫味矫臭 /84
七、 便于调剂和制剂 /84
第三节 中药材炮制的方法/84
一、 修制 /84
二、 水制 /85
三、 火制 /86
四、 水火共制 /87
五、 其他制法 /88
第四节 中药材炮制的机制/88
一、 影响中药性味功能的机制 /88
二、 影响中药疗效的机制 /88
三、 降低中药毒性的机制 /89
第八章 生药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的制订/90
第一节 影响生药质量的因素/90
一、 自然因素对生药质量的影响 /90
二、 人为因素对生药质量的影响 /92
第二节 中药材的道地性与道地药材/93
一、 道地性的含义 /93
二、 我国的主要道地药材 /93
第三节 生药的外源性和内源性有毒物质
及相关安全性问题/95
一、 生药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及其检测 /95
二、 生药中的毒性成分及其控制 /96
第四节 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及质量标准的制订/97
一、 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 /97
二、 生药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99
三、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 /100
第五节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00
一、 我国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介 /101
二、 世界卫生组织《药用植物种植和采集简介 /102
第九章 生药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利用/103
第一节 我国生药资源概况/103
第二节 生药资源调查/103
一、 资源调查 /103
二、 3S 技术在中药资源普查中的应用 /105
第三节 生药资源开发的层次与途径/105
一、 利用生物的亲缘关系寻找新资源 /105
二、 从历代医书和本草记载中发掘新药源和开发新药 /106
三、 从民族药和民间药中开发新药资源 /106
四、 提取生药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开发新药 /106
五、 以植物成分作为新药的半合成原料或改造其结构开发高效低毒的新药 /106
六、 从海洋生物中开发新的药用资源 /107
第四节 生药学相关生物技术的原理与方法/107
一、 药用植物组织细胞培养 /107
二、 毛状根培养 /109
三、 植物转基因技术 / 110
四、 生物转化技术 / 110
第五节 生物技术在生药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111
一、 改良生药品种的繁育和品质 / 111
二、 生产生药活性成分 / 112
三、 保护珍稀濒危药用动植物种质资源 / 113
第六节 生药资源的保护/ 113
一、 生物多样性概述 / 113
二、 药用植物濒危分级与现状 / 114
三、 生药资源保护的法律基础 / 115
-
内容简介:
在广泛调研第八轮教材编写及使用建议的基础上,本次修订拟编写教材品种在上一版的基础上做出了相应调整,并根据药学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以及新出台的国家政策法规、《中国药典》等对本轮教材进行更新,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新药研发能力。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教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敢于创新、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为了顺应“互联网 教育”需求和我社数字资源的积累,本次修订将同步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
-
作者简介:
目前担任副院长、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等人才计划。现为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自2007年12月入职以来,一直从事本科生、研究生课程的一线教学工作,近五年承担生药学、生药学实验等本科生主干课程,及中药分析、生药学专业英语等研究生必修课的教学超过300学时,获得学生的一致好评。
-
目录:
第一篇 总 论
绪论/2
一、 生药的定义及特点 /2
二、 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3
三、 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简介 /4
四、 生药学的起源与我国生药学的发展 /4
第一章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7
第一节 生药的分类/7
一、 按自然分类系统分类 /7
二、 按药用部位分类 /7
三、 按化学成分分类 /7
四、 按功效或药理作用分类 /7
五、 其他分类法 /9
第二节 生药的记载/9
一、 记载项目 /9
二、 生药的拉丁名 /9
第二章 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检测分析方法/ 11
一、 苷类 / 11
二、 皂苷类 /12
三、 强心苷类 /14
四、 黄酮类 /16
五、 生物碱类 /19
六、 醌类 /22
七、 香豆素类 /24
八、 木脂素类 /25
九、 萜类 /25
十、 环烯醚萜类 /27
十一、 挥发油类 /28
十二、 有机酸类 /28
十三、 多糖类 /29
十四、 鞣质类 /29
第三章 生药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32
第一节 概述/32
第二节 生物合成的基本研究方法/34
一、 同位素示踪 /34
二、 器官与组织培养 /35
三、 突变体与生物合成抑制剂 /35
四、 催化酶及其基因的分子克隆 /35
五、 调控因子的研究 /36
六、 植物体内的基因操作 /36
第三节 常见生药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36
一、 莽草酸途径 /37
二、 聚酮途径 /37
三、 甲羟戊酸途径 /42
四、 氨基酸途径 /42
五、 复合途径 /47
第四节 利用生物合成获取生药的活性成分/47
一、 基于植物组织培养的生物合成 /48
二、 基于微生物发酵的生物合成 /48
第四章 生药的药理活性、药效物质及其
研究方法/49
第一节 生药的药理活性/49
一、 中药药理学与中药毒理学 /49
二、 中药药理的研究方法 /50
三、 中药新药药理研究 /51
第二节 生药的药效物质/53
一、 生药药效物质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53
二、 生药药效物质研究的难点 /53
三、 生药药效物质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53
第五章 生药的鉴定/56
第一节 生药鉴定的意义/56
第二节 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与方法/57
一、 生药的取样 /57
二、 生药的常规检查 /57
第三节 生药的基源鉴定/59
第四节 生药的性状鉴定/59
第五节 生药的显微鉴定/61
一、 显微鉴定的方法 /61
二、 显微鉴定的要点 /61
三、 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的应用 /64
第六节 生药的理化鉴定/65
一、 一般理化鉴定 /65
二、 分光光度法 /65
三、 色谱法 /66
四、 化学指纹图谱 /67
五、 定量分析与方法学验证 /67
第七节 生药的分子鉴定/69
一、 概述 /69
二、 生药分子鉴定技术 /70
三、 DNA 条形码技术 /71
第八节 生药的生物检定/73
第六章 生药的采收、产地加工与贮藏/74
第一节 生药有效成分的积累规律/74
第二节 生药的采收/74
一、 采收的一般原则 /74
二、 采收方法 /75
三、 采收的注意事项 /75
四、 最佳采收期的研究确定 /76
第三节 生药的产地加工/76
一、 产地加工的目的和任务 /76
二、 产地加工的方法 /77
第四节 生药的贮藏与保管/78
一、 霉变 /78
二、 虫蛀 /79
三、 其他变质情况及预防 /79
四、 生药的贮藏 /79
第七章 中药材的炮制/82
第一节 中药材炮制的发展概况/82
第二节 中药材炮制的目的/83
一、 提高中药净度以利于贮运 /83
二、 增强中药的疗效,扩大用药范围 /83
三、 消除或降低中药的毒性或副作用 /83
四、 缓和、增强或改变中药的性味 /83
五、 改变或增强中药作用的部位和趋向 /84
六、 矫味矫臭 /84
七、 便于调剂和制剂 /84
第三节 中药材炮制的方法/84
一、 修制 /84
二、 水制 /85
三、 火制 /86
四、 水火共制 /87
五、 其他制法 /88
第四节 中药材炮制的机制/88
一、 影响中药性味功能的机制 /88
二、 影响中药疗效的机制 /88
三、 降低中药毒性的机制 /89
第八章 生药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的制订/90
第一节 影响生药质量的因素/90
一、 自然因素对生药质量的影响 /90
二、 人为因素对生药质量的影响 /92
第二节 中药材的道地性与道地药材/93
一、 道地性的含义 /93
二、 我国的主要道地药材 /93
第三节 生药的外源性和内源性有毒物质
及相关安全性问题/95
一、 生药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及其检测 /95
二、 生药中的毒性成分及其控制 /96
第四节 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及质量标准的制订/97
一、 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 /97
二、 生药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99
三、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 /100
第五节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00
一、 我国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介 /101
二、 世界卫生组织《药用植物种植和采集简介 /102
第九章 生药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利用/103
第一节 我国生药资源概况/103
第二节 生药资源调查/103
一、 资源调查 /103
二、 3S 技术在中药资源普查中的应用 /105
第三节 生药资源开发的层次与途径/105
一、 利用生物的亲缘关系寻找新资源 /105
二、 从历代医书和本草记载中发掘新药源和开发新药 /106
三、 从民族药和民间药中开发新药资源 /106
四、 提取生药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开发新药 /106
五、 以植物成分作为新药的半合成原料或改造其结构开发高效低毒的新药 /106
六、 从海洋生物中开发新的药用资源 /107
第四节 生药学相关生物技术的原理与方法/107
一、 药用植物组织细胞培养 /107
二、 毛状根培养 /109
三、 植物转基因技术 / 110
四、 生物转化技术 / 110
第五节 生物技术在生药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111
一、 改良生药品种的繁育和品质 / 111
二、 生产生药活性成分 / 112
三、 保护珍稀濒危药用动植物种质资源 / 113
第六节 生药资源的保护/ 113
一、 生物多样性概述 / 113
二、 药用植物濒危分级与现状 / 114
三、 生药资源保护的法律基础 / 115
查看详情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平均发货18小时
成功完成率95.08%
-
全新
-
12
全新
河南省平顶山市
24小时内发货
成功完成率90.85%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平均发货18小时
成功完成率95.57%
-
八五品
河南省鹤壁市
平均发货13小时
成功完成率90.74%
-
八五品
河南省鹤壁市
平均发货11小时
成功完成率93.4%
-
八五品
河南省鹤壁市
平均发货11小时
成功完成率93.4%
-
生药学(第8版/本科药学)
买书,就上二手书海官方企业店,清仓处理,真实库存,特价旧书,收藏店铺,优先发货! ps:下午三点之前的订单当天发货,之后明天发货,特殊情况除外。
八五品
河南省鹤壁市
平均发货12小时
成功完成率94.33%
-
4
九五品
-
全新
天津市东丽区
平均发货15小时
成功完成率89.29%
-
八五品
重庆市沙坪坝区
平均发货11小时
成功完成率73.44%
-
八五品
四川省成都市
平均发货10小时
成功完成率83.55%
-
八五品
陕西省西安市
平均发货11小时
成功完成率88.89%
-
九品
北京市通州区
平均发货10小时
成功完成率85.86%
-
全新
北京市西城区
平均发货20小时
成功完成率86.91%
-
八品
山西省临汾市
平均发货13小时
成功完成率86.81%
-
全新
北京市朝阳区
平均发货6小时
成功完成率86.45%
-
11
八五品
四川省成都市
平均发货10小时
成功完成率87.9%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24小时内发货
成功完成率93.44%
-
生药学 第8版
批量下载数据,有图片和标题名不是一种书,要按标题名购买。
全新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25小时
成功完成率91.89%
-
2
全新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15小时
成功完成率93.03%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平均发货17小时
成功完成率95.31%
-
全新
江苏省南京市
平均发货10小时
成功完成率90.94%
-
全新
湖北省武汉市
平均发货17小时
成功完成率91.67%
-
全新
江苏省无锡市
平均发货18小时
成功完成率89.06%
-
全新
四川省成都市
平均发货8小时
成功完成率98.7%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平均发货18小时
成功完成率95.79%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平均发货18小时
成功完成率95.69%
-
全新
广东省东莞市
平均发货17小时
成功完成率92.6%
-
生药学 第8版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极速发货,假一罚十,可开电子发票,请放心购买。
全新
天津市西青区
平均发货16小时
成功完成率93.36%
-
全新
江苏省无锡市
平均发货6小时
成功完成率96.02%
-
九五品
河南省鹤壁市
平均发货13小时
成功完成率90.74%
-
12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平均发货16小时
成功完成率91.18%
-
12
全新
江西省南昌市
平均发货25小时
成功完成率90.34%
-
12
全新
四川省成都市
平均发货26小时
成功完成率89.35%
-
2
全新
北京市房山区
平均发货23小时
成功完成率75.33%
-
2
全新
北京市房山区
平均发货21小时
成功完成率79.94%
-
生药学 第8版!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十,节假日正常发货(图片为标准图,仅供参考。以标题为准,不了解的可以询问客服。)
全新
北京市朝阳区
平均发货17小时
成功完成率93.6%
-
全新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29小时
成功完成率83.43%
-
全新
江苏省无锡市
平均发货11小时
成功完成率95.47%
-
八五品
江西省南昌市
平均发货12小时
成功完成率87.39%
-
八五品
江西省南昌市
平均发货16小时
成功完成率75.51%
-
4
八五品
湖北省武汉市
平均发货13小时
成功完成率91.55%
-
全新
天津市和平区
平均发货29小时
成功完成率81.86%
-
全新
天津市和平区
平均发货29小时
成功完成率81.86%
-
全新
北京市通州区
平均发货8小时
成功完成率91.01%
-
11
全新
北京市丰台区
平均发货9小时
成功完成率87.85%
-
11
生药学(第8版/本科药学/配增值)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全新
浙江省嘉兴市
平均发货18小时
成功完成率92.31%
-
八五品
江苏省南京市
平均发货15小时
成功完成率81.45%
-
11
全新
浙江省嘉兴市
平均发货10小时
成功完成率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