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公平责任论:我国侵权法上公平责任的立法与司法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侵权公平责任论:我国侵权法上公平责任的立法与司法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1-03
版次: 1
ISBN: 9787300291147
定价: 10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92页
字数: 377千字
分类: 法律
3人买过
  • 侵权公平责任是自1986原《民法通则》以来,我国侵权法上长久不衰的理论热点和疑难复杂的实践争议点,在比较法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但长期缺乏系统的理论梳理和论证。本书首次对该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和深入研究,在对侵权公平责任的源流、发展过程和理论基础进行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实务案例的具体分析,深入研究了各类侵权公平责任的具体适用规则、抗辩事由、补偿范围和适用上的补充性,并对司法适用提出了理论限制,避免侵权公平责任的司法滥用。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需求的中国本土公平责任理论体系。根据《民法典》对公平责任的体系定位和具体规则调整,本书还提出了《民法典》“侵权公平责任”相关条文司法解释建议条文,供*人民法院起草相关司法解释参考。 王竹(1981-),男,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市场经济法治研究所所长,“天府万人计划”天府社科菁英。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侵权法研究所所长、世界侵权法学会执委会秘书长。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1项、司法部项目2项。在《法学研究》、TEL、CKLR等杂志发表论文160余篇。独著On the Constitutionality of Compiling a Civil Code of China、《侵权责任分担论》《编纂民法典的合宪性思考》《侵权责任法疑难问题专题研究》,主编《〈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编纂建议稿)附立法理由书》,中译英Tort Liability Law of China,英译中《美国侵权法:实体与程序(第七版)》。荣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奖和三等奖等科研奖励。 目录

    第一编 侵权公平责任总论

    第一章 侵权公平责任导论

    第一节从《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刊载的两件侵权公平责任案例

    说起

    第二节我国侵权公平责任立法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第三节侵权公平责任中“公平”的含义

    第四节侵权公平责任的双重属性:侵权责任与公平责任

    第二章 大陆法系侵权公平责任研究

    第一节大陆法系公平责任的源流

    第二节德国法对公平责任的完善

    第三节大陆法系民法典对公平责任的继受

    第四节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平责任体系

    第五节大陆法系的主要公平责任类型

    第三章 英美法系衡平法救济研究

    第一节英国衡平法发展的五个阶段

    第二节英国衡平法的现状与定位

    第三节现代英国衡平法救济

    第四节与侵权公平责任可能相关的衡平法谚

    第五节从“洁手原则”到“追随原则”:侵权公平责任的衡平法

    谚路径变迁

    第四章 我国侵权公平责任体系的变迁、现状与展望

    第一节我国侵权公平责任的范围

    第二节与“公平原则”相关的侵权责任规范类型化分析

    第三节以原《民法通则》为背景的侵权公平责任体系

    第四节以原《侵权责任法》为背景的侵权公平责任体系

    第五节对《民法典》时代我国侵权公平责任的展望

    第二编 行为能力欠缺公平责任论

    第五章 被监护人致害公平责任论

    第一节对我国监护人责任制度核心疑问的解读思路

    第二节特殊公平责任定位下原《民法通则》第133条的解读

    思路

    第三节特殊侵权责任定位下《民法典》第1188

    条的解读思路

    第四节不同体系定位下原《民通意见》相关条文适用的差别

    第五节《民法典》中监护人责任制度的体系定位

    第六节我国监护人责任制度的完善建议

    第六章 无过错暂时失去行为控制时致害公平补偿责任论

    第一节《民法典》第1190条的内容与结构

    第二节无过错暂时失去行为控制时致害公平补偿责任的确立

    过程

    第三节无过错暂时失去行为控制时致害公平补偿责任的体系

    定位

    第四节无过错暂时失去行为控制时致害公平补偿责任的司法

    适用

    第五节无过错暂时失去行为控制时致害公平补偿责任的理论

    构建

    第三编 共同意外分担公平责任论

    第七章 原《民法通则》第132条公平责任条款的确立过程

    第一节原《民法通则》第131-133条在内容和体例上的疑点

    第二节对原《民法通则》之前民法典起草过程中的相关条文

    考察

    第三节对原《民法通则》起草时的文献考察

    第八章 共同意外分担公平责任论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解读侵权公平责任的新思路与新概念

    第二节共同意外行为与类似情形的对比分析

    第三节共同意外分担公平责任的适用范围与立法空间

    第四节共同意外分担公平责任的司法程序与考量因素

    第四编 优者负担补偿公平责任论

    第九章 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补偿责任论

    第一节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的基本规则

    第二节《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1款第2项的结构与

    疑义

    第三节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1款第2项两个分号

    作用的分析

    第四节《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上的机动车交通事故优者

    危险负担补偿责任

    第五节“受害人故意”免责事由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

    第2款的影响

    第六节《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具体适用与立法建议

    第十章 高空抛物坠物损害补偿责任论

    第一节高空抛物坠物损害责任的立法演进

    第二节高空抛物坠物损害责任的适用范围

    第三节高空抛物坠物损害责任中“人”的解读

    第四节来源不明高空抛物坠物致害道义补偿责任

    第五节高空抛物坠物建筑物管理人责任及其与道义补偿责任的

    适用关系

    第六节特殊情形来源不明高空抛物坠物致害责任的承担

    第七节来源不明高空抛物坠物致害的保险救济设计

    第五编 受益人身保护公平责任论

    第十一章 无偿个人帮工关系人身保护公平责任论

    第一节我国侵权法上帮工关系的体系变迁

    第二节对“帮工关系”的内涵改造与重新定位

    第三节个人帮工关系的概念与类型

    第四节无偿个人帮工关系人身保护公平责任的规则设计

    第十二章 见义勇为人受损受益人补偿责任论

    第一节对见义勇为人受损受益人补偿责任的界定

    第二节我国见义勇为人受损受益人补偿责任的确立过程

    第三节我国见义勇为人受损受
  • 内容简介:
    侵权公平责任是自1986原《民法通则》以来,我国侵权法上长久不衰的理论热点和疑难复杂的实践争议点,在比较法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但长期缺乏系统的理论梳理和论证。本书首次对该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和深入研究,在对侵权公平责任的源流、发展过程和理论基础进行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实务案例的具体分析,深入研究了各类侵权公平责任的具体适用规则、抗辩事由、补偿范围和适用上的补充性,并对司法适用提出了理论限制,避免侵权公平责任的司法滥用。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需求的中国本土公平责任理论体系。根据《民法典》对公平责任的体系定位和具体规则调整,本书还提出了《民法典》“侵权公平责任”相关条文司法解释建议条文,供*人民法院起草相关司法解释参考。
  • 作者简介:
    王竹(1981-),男,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市场经济法治研究所所长,“天府万人计划”天府社科菁英。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侵权法研究所所长、世界侵权法学会执委会秘书长。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1项、司法部项目2项。在《法学研究》、TEL、CKLR等杂志发表论文160余篇。独著On the Constitutionality of Compiling a Civil Code of China、《侵权责任分担论》《编纂民法典的合宪性思考》《侵权责任法疑难问题专题研究》,主编《〈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编纂建议稿)附立法理由书》,中译英Tort Liability Law of China,英译中《美国侵权法:实体与程序(第七版)》。荣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奖和三等奖等科研奖励。
  • 目录:
    目录

    第一编 侵权公平责任总论

    第一章 侵权公平责任导论

    第一节从《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刊载的两件侵权公平责任案例

    说起

    第二节我国侵权公平责任立法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第三节侵权公平责任中“公平”的含义

    第四节侵权公平责任的双重属性:侵权责任与公平责任

    第二章 大陆法系侵权公平责任研究

    第一节大陆法系公平责任的源流

    第二节德国法对公平责任的完善

    第三节大陆法系民法典对公平责任的继受

    第四节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平责任体系

    第五节大陆法系的主要公平责任类型

    第三章 英美法系衡平法救济研究

    第一节英国衡平法发展的五个阶段

    第二节英国衡平法的现状与定位

    第三节现代英国衡平法救济

    第四节与侵权公平责任可能相关的衡平法谚

    第五节从“洁手原则”到“追随原则”:侵权公平责任的衡平法

    谚路径变迁

    第四章 我国侵权公平责任体系的变迁、现状与展望

    第一节我国侵权公平责任的范围

    第二节与“公平原则”相关的侵权责任规范类型化分析

    第三节以原《民法通则》为背景的侵权公平责任体系

    第四节以原《侵权责任法》为背景的侵权公平责任体系

    第五节对《民法典》时代我国侵权公平责任的展望

    第二编 行为能力欠缺公平责任论

    第五章 被监护人致害公平责任论

    第一节对我国监护人责任制度核心疑问的解读思路

    第二节特殊公平责任定位下原《民法通则》第133条的解读

    思路

    第三节特殊侵权责任定位下《民法典》第1188

    条的解读思路

    第四节不同体系定位下原《民通意见》相关条文适用的差别

    第五节《民法典》中监护人责任制度的体系定位

    第六节我国监护人责任制度的完善建议

    第六章 无过错暂时失去行为控制时致害公平补偿责任论

    第一节《民法典》第1190条的内容与结构

    第二节无过错暂时失去行为控制时致害公平补偿责任的确立

    过程

    第三节无过错暂时失去行为控制时致害公平补偿责任的体系

    定位

    第四节无过错暂时失去行为控制时致害公平补偿责任的司法

    适用

    第五节无过错暂时失去行为控制时致害公平补偿责任的理论

    构建

    第三编 共同意外分担公平责任论

    第七章 原《民法通则》第132条公平责任条款的确立过程

    第一节原《民法通则》第131-133条在内容和体例上的疑点

    第二节对原《民法通则》之前民法典起草过程中的相关条文

    考察

    第三节对原《民法通则》起草时的文献考察

    第八章 共同意外分担公平责任论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解读侵权公平责任的新思路与新概念

    第二节共同意外行为与类似情形的对比分析

    第三节共同意外分担公平责任的适用范围与立法空间

    第四节共同意外分担公平责任的司法程序与考量因素

    第四编 优者负担补偿公平责任论

    第九章 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补偿责任论

    第一节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的基本规则

    第二节《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1款第2项的结构与

    疑义

    第三节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1款第2项两个分号

    作用的分析

    第四节《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上的机动车交通事故优者

    危险负担补偿责任

    第五节“受害人故意”免责事由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

    第2款的影响

    第六节《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具体适用与立法建议

    第十章 高空抛物坠物损害补偿责任论

    第一节高空抛物坠物损害责任的立法演进

    第二节高空抛物坠物损害责任的适用范围

    第三节高空抛物坠物损害责任中“人”的解读

    第四节来源不明高空抛物坠物致害道义补偿责任

    第五节高空抛物坠物建筑物管理人责任及其与道义补偿责任的

    适用关系

    第六节特殊情形来源不明高空抛物坠物致害责任的承担

    第七节来源不明高空抛物坠物致害的保险救济设计

    第五编 受益人身保护公平责任论

    第十一章 无偿个人帮工关系人身保护公平责任论

    第一节我国侵权法上帮工关系的体系变迁

    第二节对“帮工关系”的内涵改造与重新定位

    第三节个人帮工关系的概念与类型

    第四节无偿个人帮工关系人身保护公平责任的规则设计

    第十二章 见义勇为人受损受益人补偿责任论

    第一节对见义勇为人受损受益人补偿责任的界定

    第二节我国见义勇为人受损受益人补偿责任的确立过程

    第三节我国见义勇为人受损受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