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安羌解围战考:颠覆"仁安羌大捷"神话

仁安羌解围战考:颠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5-04
版次: 1
ISBN: 9787503325618
定价: 51.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42页
字数: 40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64人买过
  •   对于1942年4月17日至19日,中国远征军第1路第66军新编第38师第113团在缅甸仁安羌北侧及拼墙河渡口两岸进攻日军、救援英军的那场战斗(本书称其为“仁安羌解围战”)的感受和评价,历来各不相同——中、日、英三方从一开始就各说各话,“各自表达”。中方称此役“我军竟以不满一千的兵力,击败十倍于我的敌人,救出十倍于我的友军”,是为“仁安羌大捷”;日方称在仁安羌与中、英盟军的对垒厮杀为“仁安羌歼灭战”;英军则坚称是他们自己战出日军包围圈的……《仁安羌解围战考:颠覆“仁安羌大捷”神话》作者在遍阅中、英、美、日已出版的各种书籍(英、日文亲自翻译)、论文、采访报道等的基础上,又到档案馆查阅原始战斗详报、战时各方往来电报,采访亲历者,条分缕析地爬梳出各方往述旧说中各种错谬错在何处、是如何产生的,最后客观地、一小时一小时地还原了此战的真实经过,颠覆了“仁安羌大捷”的神话,并公允地给出了自己对此战的评价。   卢洁峰,曾任中国海关管理干部学院政治经济学讲师、《广州建设》报执行总编辑。1996-1997年,协助广东省原副省长杨立编写《带刺的红玫瑰》、《古大存沉冤录》。2000年退休后,开始系统研究广州革命纪念堂茔建筑史和印缅抗战史。出版有《广州中山纪念堂钩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黄花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吕彦直与黄檀甫——广州中山纪念堂秘闻》(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驻印军印缅抗战》(合作,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以及《“中山”符号》(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等著作,发表《大钟与十字架的叠加——中山陵新解》、((金陵女子大学建筑群与中山陵、广州中山纪念堂的联系》、《“索菲亚”如何变身“中国古塔”——广州中山纪念堂设计手法浅析》、《梧州中山纪念堂》、《过元熙——被遗忘的建筑师》、《广州新一军公墓原貌》等专业论文。 前言
    第一章仁安羌解围战的历史背景
    一一次缅战
    二日、中、英、美战略意图比较
    三缅甸战场态势

    第二章以往相关著述简要回顾
    一官书、档案文献、专著
    二一次缅战亲历者的著述、忆述
    三新38师官兵的著述、忆述
    四战地记者的纪实报道

    第三章参战各方战斗进程
    一日军第33师团战斗进程
    二英军战斗进程
    三新38师战斗进程

    第四章“乔克巴党行动”往来电报释读

    第五章《第一次:燕南羌战斗详报》辨析
    一战斗前敌我形势之概要
    二攻击部署及战斗经过
    三战斗成绩
    四敌之兵力、部队番号并可资参考之事项
    五附录
    六作战地图
    七《第一次:燕南羌战斗详报》附表
    八《第一次:燕南羌战斗详报》的真实信息与虚假谎言

    第六章《史迪威日记》释读

    第七章斯利姆回忆录释读
    一15日13:00,斯利姆下令毁坏仁安羌油田
    二16日,英缅第1军团总部及第1缅甸师先头部队撤往桂却
    三16日夜,作间部队将撤退中的英军先头部队3500人分隔包围于拼墙河两岸
    四16日深夜,英日双方在仁安羌发电厂前爆发激战
    五16日深夜至17日白天,第1缅甸师先头部队在拼墙河两岸与日军对战
    六17日11:00,斯利姆给113团团长下达攻击拼墙河北岸日军的命令
    七17日12:30,孙立人赶到桂却,指挥英军配属的坦克和炮兵作战
    八17日夜,第1缅甸师后卫部队抵达仁安羌镇南郊5公里处
    九英军在推岗隘口受阻
    十18日6:30,第1缅甸师后卫部队及第7装甲旅与日军展开油田之战

    第八章孙立人相关著述辨析
    第九章刘放吾与杨振汉“平墙大捷”口述辨析
    第十章《伊洛瓦底战记》辨析
    第十一章《与史迪威一起撤退》第二部分辨析
    第十二章仁安羌地理地貌
    第十三章仁安羌解围战的时间轴
    第十四章余论
    参考文献
    主要地名、人名对照表
    后记
  • 内容简介:
      对于1942年4月17日至19日,中国远征军第1路第66军新编第38师第113团在缅甸仁安羌北侧及拼墙河渡口两岸进攻日军、救援英军的那场战斗(本书称其为“仁安羌解围战”)的感受和评价,历来各不相同——中、日、英三方从一开始就各说各话,“各自表达”。中方称此役“我军竟以不满一千的兵力,击败十倍于我的敌人,救出十倍于我的友军”,是为“仁安羌大捷”;日方称在仁安羌与中、英盟军的对垒厮杀为“仁安羌歼灭战”;英军则坚称是他们自己战出日军包围圈的……《仁安羌解围战考:颠覆“仁安羌大捷”神话》作者在遍阅中、英、美、日已出版的各种书籍(英、日文亲自翻译)、论文、采访报道等的基础上,又到档案馆查阅原始战斗详报、战时各方往来电报,采访亲历者,条分缕析地爬梳出各方往述旧说中各种错谬错在何处、是如何产生的,最后客观地、一小时一小时地还原了此战的真实经过,颠覆了“仁安羌大捷”的神话,并公允地给出了自己对此战的评价。
  • 作者简介:
      卢洁峰,曾任中国海关管理干部学院政治经济学讲师、《广州建设》报执行总编辑。1996-1997年,协助广东省原副省长杨立编写《带刺的红玫瑰》、《古大存沉冤录》。2000年退休后,开始系统研究广州革命纪念堂茔建筑史和印缅抗战史。出版有《广州中山纪念堂钩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黄花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吕彦直与黄檀甫——广州中山纪念堂秘闻》(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驻印军印缅抗战》(合作,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以及《“中山”符号》(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等著作,发表《大钟与十字架的叠加——中山陵新解》、((金陵女子大学建筑群与中山陵、广州中山纪念堂的联系》、《“索菲亚”如何变身“中国古塔”——广州中山纪念堂设计手法浅析》、《梧州中山纪念堂》、《过元熙——被遗忘的建筑师》、《广州新一军公墓原貌》等专业论文。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仁安羌解围战的历史背景
    一一次缅战
    二日、中、英、美战略意图比较
    三缅甸战场态势

    第二章以往相关著述简要回顾
    一官书、档案文献、专著
    二一次缅战亲历者的著述、忆述
    三新38师官兵的著述、忆述
    四战地记者的纪实报道

    第三章参战各方战斗进程
    一日军第33师团战斗进程
    二英军战斗进程
    三新38师战斗进程

    第四章“乔克巴党行动”往来电报释读

    第五章《第一次:燕南羌战斗详报》辨析
    一战斗前敌我形势之概要
    二攻击部署及战斗经过
    三战斗成绩
    四敌之兵力、部队番号并可资参考之事项
    五附录
    六作战地图
    七《第一次:燕南羌战斗详报》附表
    八《第一次:燕南羌战斗详报》的真实信息与虚假谎言

    第六章《史迪威日记》释读

    第七章斯利姆回忆录释读
    一15日13:00,斯利姆下令毁坏仁安羌油田
    二16日,英缅第1军团总部及第1缅甸师先头部队撤往桂却
    三16日夜,作间部队将撤退中的英军先头部队3500人分隔包围于拼墙河两岸
    四16日深夜,英日双方在仁安羌发电厂前爆发激战
    五16日深夜至17日白天,第1缅甸师先头部队在拼墙河两岸与日军对战
    六17日11:00,斯利姆给113团团长下达攻击拼墙河北岸日军的命令
    七17日12:30,孙立人赶到桂却,指挥英军配属的坦克和炮兵作战
    八17日夜,第1缅甸师后卫部队抵达仁安羌镇南郊5公里处
    九英军在推岗隘口受阻
    十18日6:30,第1缅甸师后卫部队及第7装甲旅与日军展开油田之战

    第八章孙立人相关著述辨析
    第九章刘放吾与杨振汉“平墙大捷”口述辨析
    第十章《伊洛瓦底战记》辨析
    第十一章《与史迪威一起撤退》第二部分辨析
    第十二章仁安羌地理地貌
    第十三章仁安羌解围战的时间轴
    第十四章余论
    参考文献
    主要地名、人名对照表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仁安羌解围战考:颠覆
范用:为书籍的一生
汪家明 编著
仁安羌解围战考:颠覆
宴飨万年:文物中的中华饮食文化史(足不出户看国博古代饮食文化展,感受跨越万年的烟火气)
王辉
仁安羌解围战考:颠覆
八十本书环游地球
大卫·丹穆若什 著;宋明炜 译
仁安羌解围战考:颠覆
没有面目的人
理查德·桑内特 著;周悟拿 译
仁安羌解围战考:颠覆
(守望者)谁是罗兰·巴特
汪民安 著
仁安羌解围战考:颠覆
中国山水画对谈录(跟随十位大师,走近山水画世界)
许钦松 编著
仁安羌解围战考:颠覆
鼓楼新悦.采香者:世界香水之源
[法]多米尼克·罗克(Dominique Roques) 著;王祎慈 译;乔溪 审校
仁安羌解围战考:颠覆
我是谁?段义孚自传
[美]段义孚 著;志丞 刘苏 译
仁安羌解围战考:颠覆
父权制与资本积累:国际劳动分工中的女性(共域世界史)
[德]玛丽亚·米斯 著;李昕一 徐明强 译
仁安羌解围战考:颠覆
街头官僚:公共服务中的个人困境
[美]迈克尔·李普斯基(Michael Lipsky)
仁安羌解围战考:颠覆
以文学为业:一部体制史(艺术与社会译丛)
杰拉尔德·格拉夫 著;蒋思婷 译;童可依
仁安羌解围战考:颠覆
原子与灰烬:核灾难的历史
[美]沙希利·浦洛基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仁安羌解围战考:颠覆
从黄花岗到红花岗:广州先烈路钩沉
卢洁峰
仁安羌解围战考:颠覆
“中山”符号
卢洁峰 著
仁安羌解围战考:颠覆
吕彦直与黄檀甫:广州中山纪念堂秘闻
卢洁峰 著
仁安羌解围战考:颠覆
岭南文化知识书系:黄花岗
卢洁峰 著;岭南文库编辑委员会、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