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术语

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术语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22-11
版次: 1
ISBN: 9787521340501
定价: 5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纯质纸
页数: 224页
字数: 140.000千字
分类: 语言文字
  • 《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术语》全书收录一百余条术语,时间跨度从先秦到晚清,分为思想理念、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收录体现法治形成与发展中的标志性观点、理念、理论等精神文明的术语;第二部分收录体现法治形成与发展中的典型机制、体制、体系等制度文明的术语;第三部分收录体现影响法治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有形与无形的文化因素相关的术语,包括标识、符号、器物、设施等。术语遴选主要秉承以下三大原则:一、典型性,即术语在日常实践中已被广泛使用且有较高辨识度;二、历史性,即术语有较为深厚的历史积淀或实践积累;三、专业性,即术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代法学精神。术语以条目汇编的形式呈现,内容包括术语名称、理论内涵(概念、出处、起源、发展、价值、意义等)、引例、引例译文等。希望通过对传统法治文化术语的梳理揭示中国传统法治文化的独特魅力,为重新思考中华文明的理论内涵、建立中国法治文化、建构中国法治话语、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提供理论素材。 崔蕴华,女,1974年生,文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法治文化研究所所长;发表学术文章六十余篇,如《新时期以来法治文化的研究视域与中国语境》,出版专著多部,如《法治文化专题讲演录》;研究领域:法治文化、文学与法律、古代文学与民间文化。

    李驰,男,1989年生,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法治文化研究所讲师,兼任北京市法学会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理事,代表作为《法治文化专业实践教学的体系化探索》;研究领域:中国法制史、法学理论、法治文化。 编写说明

    前言

    正文

    术语表

    参考文献

    中国历史年代简表
  •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术语》全书收录一百余条术语,时间跨度从先秦到晚清,分为思想理念、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收录体现法治形成与发展中的标志性观点、理念、理论等精神文明的术语;第二部分收录体现法治形成与发展中的典型机制、体制、体系等制度文明的术语;第三部分收录体现影响法治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有形与无形的文化因素相关的术语,包括标识、符号、器物、设施等。术语遴选主要秉承以下三大原则:一、典型性,即术语在日常实践中已被广泛使用且有较高辨识度;二、历史性,即术语有较为深厚的历史积淀或实践积累;三、专业性,即术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代法学精神。术语以条目汇编的形式呈现,内容包括术语名称、理论内涵(概念、出处、起源、发展、价值、意义等)、引例、引例译文等。希望通过对传统法治文化术语的梳理揭示中国传统法治文化的独特魅力,为重新思考中华文明的理论内涵、建立中国法治文化、建构中国法治话语、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提供理论素材。
  • 作者简介:
    崔蕴华,女,1974年生,文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法治文化研究所所长;发表学术文章六十余篇,如《新时期以来法治文化的研究视域与中国语境》,出版专著多部,如《法治文化专题讲演录》;研究领域:法治文化、文学与法律、古代文学与民间文化。

    李驰,男,1989年生,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法治文化研究所讲师,兼任北京市法学会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理事,代表作为《法治文化专业实践教学的体系化探索》;研究领域:中国法制史、法学理论、法治文化。
  • 目录:
    编写说明

    前言

    正文

    术语表

    参考文献

    中国历史年代简表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