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读美丽阿坝:散文集

展读美丽阿坝:散文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中国]
2017-04
版次: 1
ISBN: 9787558017292
定价: 8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轻型纸
页数: 486页
字数: 500千字
正文语种: 中文
分类: 文学
7人买过
  •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一直变动不居的文学,因不断添加新的元素,混合新的关系,凝聚新的力量,在日新月异的变动之中,样态更加丰繁,关系更其复杂,格局更为缭乱,场域更显喧嚣了。持续不断地“新变” ,已是当代文坛的常态化与主旋律。比如,各类创作在题材的丰繁与多样,题旨的丰沛与多元的同时,在如何调用一切艺术手段讲述好中国特有的故事,怎样越过事象透视时代精神状况等方面,都结合着各类文体的实情和作家创作的实际,表现出集中的指向共同的取向,使得近年来年的文学创作,整体上呈现出故事中国化,讲述本土化,艺术本色化的突出特征。《草叶集》的作者惠特曼曾经说过,文学的魅力是把昨天、今天和明天连在一起。展读美丽阿坝山水和人文景观是一种意境的放大、心灵的回向,需要一种跨越民族、地域和时空的心灵共鸣。文学创作本身就蕴含着让人产生共鸣的文化内涵。散文是美文,不仅要文笔美,还要意蕴美、情景美、叙事美。一个地方的地气,必然会滋养一个地方的写作。或许,正是因着这种滋养,使得雪山草地的文学写作,有着比别的地方更精细的经验刻度,以及更诚实的面对当下现实的心灵。阿坝被誉为“雪山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蕴奇藏珍,美不胜收。在这一片8.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雪山耸立、草原辽阔、森林茂密、瀑布飞泻、湖泊成群、物产丰饶,构成了神奇壮美的自然生态;藏寨羌乡、藏羌歌舞、服饰图案、图腾信仰、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多民族多源头文化的交流融合,形成了既有地方特色,又具开放性的藏羌文化。藏、羌、回、汉各族人民就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耕耘劳动、生活创造。这片地处东西交融、南北过渡的地理位置,多年来既有利于揉合吸收东西民族之长,又是南北文化交流的要冲,孕育出了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和灿烂的藏羌文化,为生活在这里的文学爱好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在雪山草地感受自然的神奇、苍茫、雄伟、博大,感受高原生命的坚韧、顽强、淳朴、倔强,是文学爱好者对阿坝高原的深切感受。在千姿百态的美丽阿坝山水间,美好心灵的帷幕徐徐地打开,宛若一泓山泉,溶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无限赞叹和和美的共鸣。当代文人怀着对山水和人文景观的尊重、敬畏和感悟,赋美景以人文,还自然以生命,以优雅抒情的文笔,生动描写对香巴拉圣境吸引的认知,对生命风物柔韧的感触,展示出一种使人享受亲临其境的旅游美感和深邃意境。庄春辉先生文心深蕴,博览群书,长期闻、思、修和讲、辩、著,从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汲取营养,不仅延长了个人的文学生命,还弘扬了藏羌的文化之光,是一个懂得享受生活、感情极为丰富的人。他变两只眼睛看世界为整个心灵看世界,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自己生活的内容,视山水和人文景观为自己生存的至亲。心灵的回响是行至水穷处,一起坐看云起,观一花一天堂,看一沙一世界;思一方一净土,了一笑一尘缘;盼一念一清净,绽一心一莲花,修一树一菩提,达极乐之天界。观照和抒怀美丽阿坝山水与人文景观,从心底流出笔下阐释随缘寄情于山水和人文景观的散文。一时一地、一景一物、一人一事等特定的审美客体和呈现对象,融入和渗透了他蕴蓄已久的草地情怀、雪山品质,承载了他对阿坝山水风光、民俗人情的镂骨铭心地钟爱,如数家珍地讴歌,是从真诚的心泉深处喷涌而出的汩汩热流,令读者感同身受,血脉与之交融,心声与之共鸣。正如泰戈尔如是所感受到的“生如夏花般灿烂,死若秋叶般静美。”佛门有语,不空不有,生命亦如是。生死之间,就是一场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过程,是一场拥有,更是一场失去;是一场经历,更是一场忘记;是一场轰轰烈烈,更是一场心如止水。别因为风霜而否定希望,也别因为终归云烟而放弃了生命绽放,其实生命就是在沧桑中灿烂,在虚无中永恒!

        在功利的、感性的闹境、动境面前,保持自己审美的静境不仅需要,而且值得尝试和体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学问之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一个地方也有一个地方的文学,这个定律是有道理的。不同的文化资源和记忆使阿坝文学具有鲜明的文化融和性。该书旨在通过展读美丽阿坝自然生态和藏羌文化旅游内涵和形象,激发海内外游子更加关照大九寨、大熊猫、大草原、大冰川、大石海自然生态品牌和文明母地、生态王国、遗产廊道、雪山草地、藏羌走廊文化生态品牌。 阿坝对庄春辉先生而言不仅是一个地名,早已幻化为一种情怀,种在他心里,植入他的作品中。庄春辉先生生于阿坝、长于阿坝,雪山的圣洁、草原的豪放、沫水的柔美、峡谷的风情,给了他太多的濡养;庙堂的巍峨、高碉的雄伟、梵音的空灵、锅庄的动律、酒歌的嘹亮,构筑了他的精神大厦。“草原上的帐篷四四方方,拴帐篷的绳子虽然各朝一方,奶香和炊烟却涌出同一个天窗;高原上的雪山银光闪闪,一座座的雪山虽然各在一方,顶上的云彩却连成一片;寨子里的姑娘耿嘎旺姆,你我居住的地方虽然不在一起,可我俩心儿却紧紧相连。”藏族草地山歌如是唱。草地山歌里,不仅有畅想的妙曼舒缓,更有了美好心灵之花的绽放。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把作品人化和生命化。南宋诗人吴沆说:“诗有肌肤,有血脉,有骨骼,有精神。 ”诗如其人,文如其人,此言不虚。如同一个人的生命一样,好的文章不在于表面上与他人的形体差异,也不是靠奇装异服、涂脂抹粉吸引读者眼球,而是作者自由个性的生命创造、精神升华和文化呈现。好的文章除了有真的思想、善的价值之外,还要有美的表达。美的文章气韵生动、神采飞扬、自由自然,读了给人以如沐春风、如饮甘醪的精神享受,读了给人以真的启发、善的诱导和美的遐想。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事实上,天地对于人类也有大德而不言。它不断赐给我们源源不断赖以生存的物质财富,而且提供给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和情感寄托。冰心说:“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怀着对阿坝故乡的深切感悟和无限挚爱,庄春辉先生以严谨的态度和优美细腻的文笔,钩沉千百年来旅游散文的修为和技艺的秘笈,围绕藏羌文化的独特性、生态文化的多样性、熊猫文化的国际性、红军文化的代表性、历史文化厚重性、宗教文化的神秘性,将一个个美丽阿坝的故事和藏羌的绝美生态、人文风情等娓娓道来,全方位、多角度呈现藏羌文化走廊的生态、业态、文态“三态”融合和微景观、微田园、微环境“三微”联动发展态势,以及当地群众为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付出的牺牲和奉献。语言再美妙,不敌绘画作品的感染力;文字再精彩,难超摄影作品的直观性。全书图文并茂地囊括美丽阿坝的山水风光、珍稀野生动植物、人文历史、宗教文化和景区景点、野外科考、旅游探险等多个内容,呈现了美丽阿坝各族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精神家园的守望、对宇宙造物化育的感恩,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美和真谛,不但装帧精美、文笔灵动、引人入胜。展读庄春辉先生抒情的美丽阿坝,你会发现其中的笔蕴与意境,不仅仅承载着写作者的思想、意识和情感,也同样传递着美丽阿坝的形象,让展读者有一次久违的愜意和收获。如果你与庄春辉先生相识相见相叙,我会发现他自幼受家学的熏陶和在自己从事文化艺术的生涯中,喜文学、爱文章、写散文。还长期担纲《阿坝文化研究》主编。庄春辉先生儒雅风度之谦谦君子,能坚持在日渐受世俗冷落的文学世界中沉浮,且执著地与文学为友,与文友为伴,让人不难看到他质朴的秉性与慧心。散文是作者与读者最直接的心灵交流。我们相信庄春辉五十载的生命行旅和美妙呈现的主体意识、情景中,一定有着读者值得品思的文学探索和发现。阿坝,那壮丽的雪山,辽阔的草原,奔腾的江河,烂漫的山花以及窗外沙沙的细雨和飞扬的雪花,无时无刻不激起文学爱好者对这片土地的无限热爱。而更让文学爱好者心动的,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92万各族人民,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无穷的智慧开山凿地,辛勤耕耘,在六千年的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星汉灿烂的高原文明。庄春辉先生用虔诚的心灵,小心翼翼的拂去岁月的尘土,轻轻拨动那根最敏感的心弦。生怕不小心惊动美丽阿坝的千年梦华。书成缘,缘成书,书缘写成千古爱;松生山,山生松,松山产生万世情。《展读美丽阿坝》一书,汇集了庄春辉先生近年来的散文作品23篇,达42万多字。庄春辉先生纵情山水,记山水之幽,叙胜迹之奇,以个人的游踪、感慨,创作展示阿坝山水景观的神奇和人文景观的绮丽的游记文字,把自己的心灵与整个山水和人文景观看成是一个整体,他怀着一颗虔诚的“朝拜的心”,和美丽山水与人文景观相知相识,一方面用储存多姿的见闻与哲思的目光审视大千世界、搜寻漫游后可以寄托情思的记忆与遐想,述说对山水和人文景观的丰沛体验,展示雪山草地生活的韧性和期许;另一方面以独有的目光阅读美丽阿坝山山水水,感受每一处的风土人情,让沉迷的心灵幡然苏醒,获得一种洒脱和慰藉,感受到宇宙精灵的摩挲。这本书只是一种试探,阿坝的美丽是写不尽的、道不完的,激荡在作者心中如海的情怀也是倾泻不尽的。当你展读这本书再去美丽阿坝神游,你就知道那真是一片香巴拉圣境,你就知道这里所写的只是它的一部分美,一部分魅力。 最后,感谢阿坝州人大主任、著名羌族作家为本书所撰写的序言!感谢王庆九、李刚、代永清、余瑞昭、刘期荣等摄影爱好者提供的照片!感谢在本书出版过程中,付出辛劳的领导、同事和亲朋好友们!也感谢出版社的编辑们和印刷厂的工人师傅们为本书编辑和印刷所付出的心血和智慧! 庄春辉,藏族,四川壤塘人,现阿坝州文联党组成员、调研员,阿坝州作协

    会员,中国民协会员,阿坝州藏羌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阿坝藏羌文化研

    究、散文和民间故事创作,早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便开始发表作文学品。

    如今,已经在《佛教文化》、《中国民族》、《中国西藏》、《中国藏学》、

    《中国画报》、《读者》、《对外大传播》、《世界博览》、《经济消息报》、

    《中国绿色报》、《中国民族报》、《中国文化报》、《四川文学》、

    《四川日报》、《四川党的建设》、《四川物价》、《西藏艺术研究》、

    《四川藏学》、《四川散文》、《四川文化》、《巴蜀风》、《文艺与传播》

    、《草地》、《羌族文学》、《雪源文史》、《阿坝日报》、《阿坝藏学》等

    全国各地数十种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和民间故事。已出版论文集《阿坝藏羌文

    化大观园》(60万字),散文集《展读美丽阿坝》(52万字),《觉囊史话》(53

    万字)、《展读壤巴拉》(45万字)和《觉囊唐卡史话》(60万字)等书籍。

    序言:谷运龙 阿坝州人大主任、著名羌族作家

    1.神奇的九曲黄河大乾坤地图

    2.川西高原:领略藏羌文化的神秘

    3.展读美丽松潘

    4.展读美丽壤塘

    5.展读美丽若尔盖

    6.展读美丽黑水

    7.展读美丽理县

    8.故乡的山、水和佛

    9.美丽金川印象

    10.展读美丽阿坝

    11.展读美丽大金川

    12.展读美丽马尔康

    13.展读美丽茂县

    14.展读美丽红原

    15.展读美丽汶川

    16.展读美丽小金川

    17.展读美丽九寨沟

    18.美丽中壤塘觉囊文化中心巡礼

    19.美丽松岗乡印象

    20.川西高原藏羌古碉群巡礼

    21.展读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22.川西北藏羌碉寨民居巡礼

    23.他空见与时轮金刚信仰:藏传佛教觉囊文化的内核 

    24.青藏高原:藏传佛教教法、证法和合殊胜的乐园

     后记
  • 内容简介: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一直变动不居的文学,因不断添加新的元素,混合新的关系,凝聚新的力量,在日新月异的变动之中,样态更加丰繁,关系更其复杂,格局更为缭乱,场域更显喧嚣了。持续不断地“新变” ,已是当代文坛的常态化与主旋律。比如,各类创作在题材的丰繁与多样,题旨的丰沛与多元的同时,在如何调用一切艺术手段讲述好中国特有的故事,怎样越过事象透视时代精神状况等方面,都结合着各类文体的实情和作家创作的实际,表现出集中的指向共同的取向,使得近年来年的文学创作,整体上呈现出故事中国化,讲述本土化,艺术本色化的突出特征。《草叶集》的作者惠特曼曾经说过,文学的魅力是把昨天、今天和明天连在一起。展读美丽阿坝山水和人文景观是一种意境的放大、心灵的回向,需要一种跨越民族、地域和时空的心灵共鸣。文学创作本身就蕴含着让人产生共鸣的文化内涵。散文是美文,不仅要文笔美,还要意蕴美、情景美、叙事美。一个地方的地气,必然会滋养一个地方的写作。或许,正是因着这种滋养,使得雪山草地的文学写作,有着比别的地方更精细的经验刻度,以及更诚实的面对当下现实的心灵。阿坝被誉为“雪山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蕴奇藏珍,美不胜收。在这一片8.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雪山耸立、草原辽阔、森林茂密、瀑布飞泻、湖泊成群、物产丰饶,构成了神奇壮美的自然生态;藏寨羌乡、藏羌歌舞、服饰图案、图腾信仰、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多民族多源头文化的交流融合,形成了既有地方特色,又具开放性的藏羌文化。藏、羌、回、汉各族人民就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耕耘劳动、生活创造。这片地处东西交融、南北过渡的地理位置,多年来既有利于揉合吸收东西民族之长,又是南北文化交流的要冲,孕育出了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和灿烂的藏羌文化,为生活在这里的文学爱好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在雪山草地感受自然的神奇、苍茫、雄伟、博大,感受高原生命的坚韧、顽强、淳朴、倔强,是文学爱好者对阿坝高原的深切感受。在千姿百态的美丽阿坝山水间,美好心灵的帷幕徐徐地打开,宛若一泓山泉,溶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无限赞叹和和美的共鸣。当代文人怀着对山水和人文景观的尊重、敬畏和感悟,赋美景以人文,还自然以生命,以优雅抒情的文笔,生动描写对香巴拉圣境吸引的认知,对生命风物柔韧的感触,展示出一种使人享受亲临其境的旅游美感和深邃意境。庄春辉先生文心深蕴,博览群书,长期闻、思、修和讲、辩、著,从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汲取营养,不仅延长了个人的文学生命,还弘扬了藏羌的文化之光,是一个懂得享受生活、感情极为丰富的人。他变两只眼睛看世界为整个心灵看世界,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自己生活的内容,视山水和人文景观为自己生存的至亲。心灵的回响是行至水穷处,一起坐看云起,观一花一天堂,看一沙一世界;思一方一净土,了一笑一尘缘;盼一念一清净,绽一心一莲花,修一树一菩提,达极乐之天界。观照和抒怀美丽阿坝山水与人文景观,从心底流出笔下阐释随缘寄情于山水和人文景观的散文。一时一地、一景一物、一人一事等特定的审美客体和呈现对象,融入和渗透了他蕴蓄已久的草地情怀、雪山品质,承载了他对阿坝山水风光、民俗人情的镂骨铭心地钟爱,如数家珍地讴歌,是从真诚的心泉深处喷涌而出的汩汩热流,令读者感同身受,血脉与之交融,心声与之共鸣。正如泰戈尔如是所感受到的“生如夏花般灿烂,死若秋叶般静美。”佛门有语,不空不有,生命亦如是。生死之间,就是一场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过程,是一场拥有,更是一场失去;是一场经历,更是一场忘记;是一场轰轰烈烈,更是一场心如止水。别因为风霜而否定希望,也别因为终归云烟而放弃了生命绽放,其实生命就是在沧桑中灿烂,在虚无中永恒!

        在功利的、感性的闹境、动境面前,保持自己审美的静境不仅需要,而且值得尝试和体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学问之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一个地方也有一个地方的文学,这个定律是有道理的。不同的文化资源和记忆使阿坝文学具有鲜明的文化融和性。该书旨在通过展读美丽阿坝自然生态和藏羌文化旅游内涵和形象,激发海内外游子更加关照大九寨、大熊猫、大草原、大冰川、大石海自然生态品牌和文明母地、生态王国、遗产廊道、雪山草地、藏羌走廊文化生态品牌。 阿坝对庄春辉先生而言不仅是一个地名,早已幻化为一种情怀,种在他心里,植入他的作品中。庄春辉先生生于阿坝、长于阿坝,雪山的圣洁、草原的豪放、沫水的柔美、峡谷的风情,给了他太多的濡养;庙堂的巍峨、高碉的雄伟、梵音的空灵、锅庄的动律、酒歌的嘹亮,构筑了他的精神大厦。“草原上的帐篷四四方方,拴帐篷的绳子虽然各朝一方,奶香和炊烟却涌出同一个天窗;高原上的雪山银光闪闪,一座座的雪山虽然各在一方,顶上的云彩却连成一片;寨子里的姑娘耿嘎旺姆,你我居住的地方虽然不在一起,可我俩心儿却紧紧相连。”藏族草地山歌如是唱。草地山歌里,不仅有畅想的妙曼舒缓,更有了美好心灵之花的绽放。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把作品人化和生命化。南宋诗人吴沆说:“诗有肌肤,有血脉,有骨骼,有精神。 ”诗如其人,文如其人,此言不虚。如同一个人的生命一样,好的文章不在于表面上与他人的形体差异,也不是靠奇装异服、涂脂抹粉吸引读者眼球,而是作者自由个性的生命创造、精神升华和文化呈现。好的文章除了有真的思想、善的价值之外,还要有美的表达。美的文章气韵生动、神采飞扬、自由自然,读了给人以如沐春风、如饮甘醪的精神享受,读了给人以真的启发、善的诱导和美的遐想。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事实上,天地对于人类也有大德而不言。它不断赐给我们源源不断赖以生存的物质财富,而且提供给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和情感寄托。冰心说:“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怀着对阿坝故乡的深切感悟和无限挚爱,庄春辉先生以严谨的态度和优美细腻的文笔,钩沉千百年来旅游散文的修为和技艺的秘笈,围绕藏羌文化的独特性、生态文化的多样性、熊猫文化的国际性、红军文化的代表性、历史文化厚重性、宗教文化的神秘性,将一个个美丽阿坝的故事和藏羌的绝美生态、人文风情等娓娓道来,全方位、多角度呈现藏羌文化走廊的生态、业态、文态“三态”融合和微景观、微田园、微环境“三微”联动发展态势,以及当地群众为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付出的牺牲和奉献。语言再美妙,不敌绘画作品的感染力;文字再精彩,难超摄影作品的直观性。全书图文并茂地囊括美丽阿坝的山水风光、珍稀野生动植物、人文历史、宗教文化和景区景点、野外科考、旅游探险等多个内容,呈现了美丽阿坝各族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精神家园的守望、对宇宙造物化育的感恩,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美和真谛,不但装帧精美、文笔灵动、引人入胜。展读庄春辉先生抒情的美丽阿坝,你会发现其中的笔蕴与意境,不仅仅承载着写作者的思想、意识和情感,也同样传递着美丽阿坝的形象,让展读者有一次久违的愜意和收获。如果你与庄春辉先生相识相见相叙,我会发现他自幼受家学的熏陶和在自己从事文化艺术的生涯中,喜文学、爱文章、写散文。还长期担纲《阿坝文化研究》主编。庄春辉先生儒雅风度之谦谦君子,能坚持在日渐受世俗冷落的文学世界中沉浮,且执著地与文学为友,与文友为伴,让人不难看到他质朴的秉性与慧心。散文是作者与读者最直接的心灵交流。我们相信庄春辉五十载的生命行旅和美妙呈现的主体意识、情景中,一定有着读者值得品思的文学探索和发现。阿坝,那壮丽的雪山,辽阔的草原,奔腾的江河,烂漫的山花以及窗外沙沙的细雨和飞扬的雪花,无时无刻不激起文学爱好者对这片土地的无限热爱。而更让文学爱好者心动的,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92万各族人民,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无穷的智慧开山凿地,辛勤耕耘,在六千年的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星汉灿烂的高原文明。庄春辉先生用虔诚的心灵,小心翼翼的拂去岁月的尘土,轻轻拨动那根最敏感的心弦。生怕不小心惊动美丽阿坝的千年梦华。书成缘,缘成书,书缘写成千古爱;松生山,山生松,松山产生万世情。《展读美丽阿坝》一书,汇集了庄春辉先生近年来的散文作品23篇,达42万多字。庄春辉先生纵情山水,记山水之幽,叙胜迹之奇,以个人的游踪、感慨,创作展示阿坝山水景观的神奇和人文景观的绮丽的游记文字,把自己的心灵与整个山水和人文景观看成是一个整体,他怀着一颗虔诚的“朝拜的心”,和美丽山水与人文景观相知相识,一方面用储存多姿的见闻与哲思的目光审视大千世界、搜寻漫游后可以寄托情思的记忆与遐想,述说对山水和人文景观的丰沛体验,展示雪山草地生活的韧性和期许;另一方面以独有的目光阅读美丽阿坝山山水水,感受每一处的风土人情,让沉迷的心灵幡然苏醒,获得一种洒脱和慰藉,感受到宇宙精灵的摩挲。这本书只是一种试探,阿坝的美丽是写不尽的、道不完的,激荡在作者心中如海的情怀也是倾泻不尽的。当你展读这本书再去美丽阿坝神游,你就知道那真是一片香巴拉圣境,你就知道这里所写的只是它的一部分美,一部分魅力。 最后,感谢阿坝州人大主任、著名羌族作家为本书所撰写的序言!感谢王庆九、李刚、代永清、余瑞昭、刘期荣等摄影爱好者提供的照片!感谢在本书出版过程中,付出辛劳的领导、同事和亲朋好友们!也感谢出版社的编辑们和印刷厂的工人师傅们为本书编辑和印刷所付出的心血和智慧!
  • 作者简介:
    庄春辉,藏族,四川壤塘人,现阿坝州文联党组成员、调研员,阿坝州作协

    会员,中国民协会员,阿坝州藏羌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阿坝藏羌文化研

    究、散文和民间故事创作,早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便开始发表作文学品。

    如今,已经在《佛教文化》、《中国民族》、《中国西藏》、《中国藏学》、

    《中国画报》、《读者》、《对外大传播》、《世界博览》、《经济消息报》、

    《中国绿色报》、《中国民族报》、《中国文化报》、《四川文学》、

    《四川日报》、《四川党的建设》、《四川物价》、《西藏艺术研究》、

    《四川藏学》、《四川散文》、《四川文化》、《巴蜀风》、《文艺与传播》

    、《草地》、《羌族文学》、《雪源文史》、《阿坝日报》、《阿坝藏学》等

    全国各地数十种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和民间故事。已出版论文集《阿坝藏羌文

    化大观园》(60万字),散文集《展读美丽阿坝》(52万字),《觉囊史话》(53

    万字)、《展读壤巴拉》(45万字)和《觉囊唐卡史话》(60万字)等书籍。

  • 目录:
    序言:谷运龙 阿坝州人大主任、著名羌族作家

    1.神奇的九曲黄河大乾坤地图

    2.川西高原:领略藏羌文化的神秘

    3.展读美丽松潘

    4.展读美丽壤塘

    5.展读美丽若尔盖

    6.展读美丽黑水

    7.展读美丽理县

    8.故乡的山、水和佛

    9.美丽金川印象

    10.展读美丽阿坝

    11.展读美丽大金川

    12.展读美丽马尔康

    13.展读美丽茂县

    14.展读美丽红原

    15.展读美丽汶川

    16.展读美丽小金川

    17.展读美丽九寨沟

    18.美丽中壤塘觉囊文化中心巡礼

    19.美丽松岗乡印象

    20.川西高原藏羌古碉群巡礼

    21.展读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22.川西北藏羌碉寨民居巡礼

    23.他空见与时轮金刚信仰:藏传佛教觉囊文化的内核 

    24.青藏高原:藏传佛教教法、证法和合殊胜的乐园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展读美丽阿坝:散文集
重读鲁迅:荣格的参照视角
卡罗琳·T. 布朗
展读美丽阿坝:散文集
两美元过一天 : 美国的福利与贫穷
凯瑟琳·爱丁;卢克·谢弗
展读美丽阿坝:散文集
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
施爱东 后浪
展读美丽阿坝:散文集
重构契丹早期史 新锐学者关于契丹早期历史全新力作 苗润博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
苗润博 著
展读美丽阿坝:散文集
我能帮上什么忙?(万镜·现象)
戴维·戈德布卢姆;皮尔·布莱登
展读美丽阿坝:散文集
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图鉴 :真菌(地球分解者)
[美]布里特·艾伦·邦亚德 著;陈伟 译;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出品
展读美丽阿坝:散文集
克洛德·夏布罗尔 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开创者夏布罗尔导演评传
若埃尔·马尼(Jo.l Magny) 著;谢强 译
展读美丽阿坝:散文集
拓地降敌:北宋中叶内臣名将李宪研究
何冠环
展读美丽阿坝:散文集
班史:一个大学班级的日常生活(2018—2022)
黄修志 石榴花 著
展读美丽阿坝:散文集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前后“梁启超系”再造新文明的努力
周月峰 著
展读美丽阿坝:散文集
辛弃疾新传
辛更儒 后浪
展读美丽阿坝:散文集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荷兰]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展读美丽阿坝:散文集
短视频编辑与制作
[中国]王薇
展读美丽阿坝:散文集
讲给花生的蚕书:孩子成长的伙伴,亲子陪伴的好工具,项目教育的好参考。
[中国]花荣 著;[中国]李晶 绘
展读美丽阿坝:散文集
邓正来著作集
[中国]邓正来
展读美丽阿坝:散文集
齐法家源流研究
[中国]黄辉明
展读美丽阿坝:散文集
物权法原理
[中国]崔文星
展读美丽阿坝:散文集
高考填报志愿新优设计陕西考生专用-文史类 2023
[中国]贾凤德
展读美丽阿坝:散文集
高考填报志愿新优设计陕西考生专用-理工类 2023
[中国]贾凤德
展读美丽阿坝:散文集
穿越三星堆.金沙:谭先智系列绘画作品集
[中国]谭先智
展读美丽阿坝:散文集
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研究
[中国]易凤林
展读美丽阿坝:散文集
作文有原理
[中国]曾曦
展读美丽阿坝:散文集
武汉之恋:五本函套装
[中国]阎志
展读美丽阿坝:散文集
崂山木本植物
[中国]刘学勇;[中国]李红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