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科学三十年:从经典到前沿

土壤科学三十年:从经典到前沿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2016-08
版次: 1
ISBN: 9787100123990
定价: 33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56页
分类: 自然科学
5人买过
  •   《土壤科学三十年:从经典到前沿》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结合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土壤学发展的总体态势,并对土壤学30年发展的过程进行系统阐述。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投入、中外土壤学教育、国际合作网络以及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双边合作的特点进行较为详尽的介绍。《土壤科学三十年:从经典到前沿》采用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建立的引文索引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ational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项目信息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地学一处的项目数据库,通过提取主流期刊文献关键词的方法,对土壤学4个分支学科,即土壤地理学、土壤物理学、土壤化学和土壤生物学进行了全面量化分析,深入阐释了4个分支学科近30年的发展特征、研究方向的演进以及推动学科不断深化的动力。通过对NSFC资助项目的分析,回顾土壤学分支学科人才的成长历程和基金资助成果的国际影响。通过定量与定性的综合分析方法,阐明了各分支学科面临的挑战以及近期应关注的核心领域和方向。
      《土壤科学三十年:从经典到前沿》可供从事土壤学、生态学、地理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参阅。 总序
    序言
    前言

    第1章 土壤学发展动态的文献计量分析方法
    1.1 土壤学发展动态文献计量分析的特点
    1.2 土壤学发展动态文献计量分析的数据来源
    1.3 土壤学科发展动态文献计量分析的属性数据
    1.4 分支学科及热点领域确定
    1.5 土壤学发展动态文献计量分析的主要图表解析

    第2章 土壤科学30年发展的总体概况
    2.1 国际土壤学的基本发展态势
    2.2 近30年土壤学及其分支学科发展的总体特征
    2.3 中国土壤学发展的相关背景分析
    2.4 中国土壤学研究与主要国家合作的方向解析

    第3章 土壤地理学
    3.1 国际及中国土壤地理学的发展特征
    3.2 国际及中国土壤地理学研究的演进过程
    3.3 土壤地理学发展动力剖析
    3.4 NSFC对中国土壤地理学发展的贡献
    3.5 中国土壤地理学发展面临的挑战
    3.6 小结

    第4章 土壤物理学
    4.1 国际及中国土壤物理学的发展特征
    4.2 国际及中国土壤物理学研究的演进过程
    4.3 土壤物理学发展动力剖析
    4.4 NSFC对中国土壤物理学发展的贡献
    4.5 中国土壤物理学发展面临的挑战
    4.6 小结

    第5章 土壤化学
    5.1 国际及中国土壤化学的发展特征
    5.2 国际及中国土壤化学研究的演进过程
    5.3 土壤化学发展动力剖析
    5.4 NSFC对中国土壤化学发展的贡献
    5.5 中国土壤化学发展面临的挑战
    5.6 小结

    第6章 土壤生物学
    6.1 国际及中国土壤生物学的发展特征
    6.2 国际及中国土壤生物学研究的演进过程
    6.3 土壤生物学发展动力剖析
    6.4 NSFC对中国土壤生物学发展的贡献
    6.5 中国土壤生物学发展面临的挑战
    6.6 小结
  • 内容简介:
      《土壤科学三十年:从经典到前沿》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结合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土壤学发展的总体态势,并对土壤学30年发展的过程进行系统阐述。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投入、中外土壤学教育、国际合作网络以及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双边合作的特点进行较为详尽的介绍。《土壤科学三十年:从经典到前沿》采用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建立的引文索引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ational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项目信息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地学一处的项目数据库,通过提取主流期刊文献关键词的方法,对土壤学4个分支学科,即土壤地理学、土壤物理学、土壤化学和土壤生物学进行了全面量化分析,深入阐释了4个分支学科近30年的发展特征、研究方向的演进以及推动学科不断深化的动力。通过对NSFC资助项目的分析,回顾土壤学分支学科人才的成长历程和基金资助成果的国际影响。通过定量与定性的综合分析方法,阐明了各分支学科面临的挑战以及近期应关注的核心领域和方向。
      《土壤科学三十年:从经典到前沿》可供从事土壤学、生态学、地理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参阅。
  • 目录:
    总序
    序言
    前言

    第1章 土壤学发展动态的文献计量分析方法
    1.1 土壤学发展动态文献计量分析的特点
    1.2 土壤学发展动态文献计量分析的数据来源
    1.3 土壤学科发展动态文献计量分析的属性数据
    1.4 分支学科及热点领域确定
    1.5 土壤学发展动态文献计量分析的主要图表解析

    第2章 土壤科学30年发展的总体概况
    2.1 国际土壤学的基本发展态势
    2.2 近30年土壤学及其分支学科发展的总体特征
    2.3 中国土壤学发展的相关背景分析
    2.4 中国土壤学研究与主要国家合作的方向解析

    第3章 土壤地理学
    3.1 国际及中国土壤地理学的发展特征
    3.2 国际及中国土壤地理学研究的演进过程
    3.3 土壤地理学发展动力剖析
    3.4 NSFC对中国土壤地理学发展的贡献
    3.5 中国土壤地理学发展面临的挑战
    3.6 小结

    第4章 土壤物理学
    4.1 国际及中国土壤物理学的发展特征
    4.2 国际及中国土壤物理学研究的演进过程
    4.3 土壤物理学发展动力剖析
    4.4 NSFC对中国土壤物理学发展的贡献
    4.5 中国土壤物理学发展面临的挑战
    4.6 小结

    第5章 土壤化学
    5.1 国际及中国土壤化学的发展特征
    5.2 国际及中国土壤化学研究的演进过程
    5.3 土壤化学发展动力剖析
    5.4 NSFC对中国土壤化学发展的贡献
    5.5 中国土壤化学发展面临的挑战
    5.6 小结

    第6章 土壤生物学
    6.1 国际及中国土壤生物学的发展特征
    6.2 国际及中国土壤生物学研究的演进过程
    6.3 土壤生物学发展动力剖析
    6.4 NSFC对中国土壤生物学发展的贡献
    6.5 中国土壤生物学发展面临的挑战
    6.6 小结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土壤科学三十年:从经典到前沿
土壤环境指标测定方法与分析指导
卜耀军 著;王小林、徐伟洲、王小林、徐伟洲、卜耀军 编
土壤科学三十年:从经典到前沿
土壤退化与修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贾汉忠
土壤科学三十年:从经典到前沿
土壤基础养分及重金属污染物统计分析(2014-2020)
庞荣丽 等
土壤科学三十年:从经典到前沿
土壤学(第3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谢英荷
土壤科学三十年:从经典到前沿
土壤生态学
张震,马超
土壤科学三十年:从经典到前沿
土壤肥料(第2版)
王立河 田春丽
土壤科学三十年:从经典到前沿
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手册
王雁南 主编;金擘
土壤科学三十年:从经典到前沿
土壤环境科学与工程—关联气-水-生-地-人的枢纽
赵烨
土壤科学三十年:从经典到前沿
土壤、心灵、社会
萨提斯.库马尔
土壤科学三十年:从经典到前沿
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及毒性表征
姜博
土壤科学三十年:从经典到前沿
土壤学实验及实习指导
曹靖主编 郭瑞英 副主编
土壤科学三十年:从经典到前沿
土壤肥料学实验实习教程
张保仁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土壤科学三十年:从经典到前沿
造型·创意·表现(宋长青)
宋长青 著
土壤科学三十年:从经典到前沿
区域发展质量评价及驱动力分析
宋长青;王翔宇;高培超
土壤科学三十年:从经典到前沿
地理学要义:陆地表层系统研究的思维基础(普通高等院校地理学系列教材)
宋长青
土壤科学三十年:从经典到前沿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宋长青;申红明;邵海宝
土壤科学三十年:从经典到前沿
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差异效应研究
宋长青 著
土壤科学三十年:从经典到前沿
土壤学若干前沿领域研究进展
宋长青 著;冷疏影 编
土壤科学三十年:从经典到前沿
儿童动物画典. 上
宋长青 著
土壤科学三十年:从经典到前沿
儿童动物画典. 下
宋长青 著
土壤科学三十年:从经典到前沿
红:宋长青艺术
宋长青 著
土壤科学三十年:从经典到前沿
华大讲堂2010
宋长青、张禹东 编
土壤科学三十年:从经典到前沿
新起点基础设计图鉴
宋长青、杨建军 著
土壤科学三十年:从经典到前沿
素描写生
宋长青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