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壮医药丛书:中国壮医学

中国壮医药丛书:中国壮医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6-05
版次: 2
ISBN: 9787536370449
定价: 130.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91页
分类: 医药卫生
24人买过
  •   《中国壮医药丛书:中国壮医学》是第1部将壮医药的理论系统化的著作,它从壮医形成的历史开始,对壮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技术、治疗原则和方药学等方面都做出了简明的概述,全面地总结了壮医药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经验。
      《中国壮医药丛书:中国壮医学》还强调不同民族医药发展的独立性以及各民族医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观点。 第一章 壮医发展史
    一、壮医的起源
    (一)创用针刺治疗
    (二)崇尚舞蹈气功
    (三)药物知识积累
    (四)有关壮医起源的神话和传说
    二、壮医的形成与发展
    (一)对瘴、痧、蛊、毒等病症的认识
    (二)对人体解剖及生理病理的认识
    (三)诊疗技法的进步
    (四)方药学的雏形
    (五)土司制度下的壮医药
    三、壮医药的发掘整理
    (一)民族医药古籍普查与壮医药的发掘整理
    (二)壮医药医、教、研机构的建立
    (三)壮医药的发展前景

    第二章 壮医基础理论
    一、壮医的天人自然观
    二、壮医的生理病理观
    三、壮医的病因病机论
    四、壮医的诊断特色
    五、壮医的治疗原则
    六、壮医辨证及辨病
    七、壮医对针灸及药物治疗作用的认识
    八、对壮医理论体系的学术评价

    第三章 壮医诊断学
    一、诊断原则
    (一)整体诊察数诊合参
    (二)全面诊查突出重点
    (三)循序诊查综合判断
    二、壮医诊断主要技法
    (一)望诊
    (二)目诊
    (三)舌诊
    (四)甲诊
    (五)指诊
    (六)耳诊
    (七)闻诊
    (八)询诊
    (九)按诊
    (十)腹诊
    (十一)脉诊
    (十二)探病诊法
    (十三)表里反应诊法
    三、壮医辨病与辨证
    四、常见疾病诊断要点
    (一)痧
    (二)瘴
    (三)蛊
    (四)毒
    (五)风
    (六)湿
    (七)谷道病
    (八)气道病
    (九)水道病
    (十)龙路病
    (十一)火路病
    ……

    第五章 壮医方药学
    第六章 壮医预防学
    第七章 壮医临床各科
    第八章 壮医药现代研究进展
    第九章 壮医药与各民族医药的比较
    第十章 壮族地区医药历史人物及现代壮医药专家

    后记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中国壮医药丛书:中国壮医学》是第1部将壮医药的理论系统化的著作,它从壮医形成的历史开始,对壮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技术、治疗原则和方药学等方面都做出了简明的概述,全面地总结了壮医药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经验。
      《中国壮医药丛书:中国壮医学》还强调不同民族医药发展的独立性以及各民族医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观点。
  • 目录:
    第一章 壮医发展史
    一、壮医的起源
    (一)创用针刺治疗
    (二)崇尚舞蹈气功
    (三)药物知识积累
    (四)有关壮医起源的神话和传说
    二、壮医的形成与发展
    (一)对瘴、痧、蛊、毒等病症的认识
    (二)对人体解剖及生理病理的认识
    (三)诊疗技法的进步
    (四)方药学的雏形
    (五)土司制度下的壮医药
    三、壮医药的发掘整理
    (一)民族医药古籍普查与壮医药的发掘整理
    (二)壮医药医、教、研机构的建立
    (三)壮医药的发展前景

    第二章 壮医基础理论
    一、壮医的天人自然观
    二、壮医的生理病理观
    三、壮医的病因病机论
    四、壮医的诊断特色
    五、壮医的治疗原则
    六、壮医辨证及辨病
    七、壮医对针灸及药物治疗作用的认识
    八、对壮医理论体系的学术评价

    第三章 壮医诊断学
    一、诊断原则
    (一)整体诊察数诊合参
    (二)全面诊查突出重点
    (三)循序诊查综合判断
    二、壮医诊断主要技法
    (一)望诊
    (二)目诊
    (三)舌诊
    (四)甲诊
    (五)指诊
    (六)耳诊
    (七)闻诊
    (八)询诊
    (九)按诊
    (十)腹诊
    (十一)脉诊
    (十二)探病诊法
    (十三)表里反应诊法
    三、壮医辨病与辨证
    四、常见疾病诊断要点
    (一)痧
    (二)瘴
    (三)蛊
    (四)毒
    (五)风
    (六)湿
    (七)谷道病
    (八)气道病
    (九)水道病
    (十)龙路病
    (十一)火路病
    ……

    第五章 壮医方药学
    第六章 壮医预防学
    第七章 壮医临床各科
    第八章 壮医药现代研究进展
    第九章 壮医药与各民族医药的比较
    第十章 壮族地区医药历史人物及现代壮医药专家

    后记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壮医药丛书:中国壮医学
中国蜚蠊大图鉴
王宗庆 邱鹭 车艳丽
中国壮医药丛书:中国壮医学
中国海洋法治发展报告(2023)
海洋法治发展报告编写组
中国壮医药丛书:中国壮医学
中国致公党史
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
中国壮医药丛书:中国壮医学
中国音乐文学
杨赛
中国壮医药丛书:中国壮医学
中国分省交通地图-安徽省(2024)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壮医药丛书:中国壮医学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弘扬研究书系)
戴木才
中国壮医药丛书:中国壮医学
中国分省交通地图-宁夏回族自治区(2024)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壮医药丛书:中国壮医学
中国低碳化发电技术创新发展报告.2023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编著.--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4.1
中国壮医药丛书:中国壮医学
中国租界通史
费成康
中国壮医药丛书:中国壮医学
中国戏剧学史稿(增订本)
叶长海 著
中国壮医药丛书:中国壮医学
中国债券市场违约处置研究
毛振华 等著
中国壮医药丛书:中国壮医学
中国诗的精神:诗学独立宣言暨与经院式文学哲学研究的决裂 诗歌研究 经典诗歌 说诗
孙亚君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壮医药丛书:中国壮医学
壮医药
黄汉儒、钟鸣、容小翔 著
中国壮医药丛书:中国壮医学
中国壮药原色鉴别图谱(1画至4画1汉文壮文)(精)
黄汉儒 著;黄瑞松 编;黄瑞松、滕明新、兰小云、黄善华、李炳群、凌莉 译
中国壮医药丛书:中国壮医学
中国壮药原色鉴别图谱(5画6画2汉文壮文)(精)
黄汉儒 著;黄瑞松 编;黄瑞松、滕明新、兰小云、黄善华、李炳群、凌莉 译
中国壮医药丛书:中国壮医学
中国壮药原色鉴别图谱(12画及以上5汉文壮文)(精)
黄汉儒 著;黄瑞松 编;黄瑞松、滕明新、兰小云、黄善华、李炳群、凌莉 译
中国壮医药丛书:中国壮医学
中国壮药原色鉴别图谱(10画11画4汉文壮文)(精)
黄汉儒 著;黄瑞松 编;黄瑞松、滕明新、兰小云、黄善华、李炳群、凌莉 译
中国壮医药丛书:中国壮医学
中国壮药原色鉴别图谱(7画至9画3汉文壮文)(精)
黄汉儒 著;黄瑞松 编;黄瑞松、滕明新、兰小云、黄善华、李炳群、凌莉 译
中国壮医药丛书:中国壮医学
壮医药基本名词术语规范(壮文汉文)/中国壮医药文库
黄汉儒、滕红丽 著
中国壮医药丛书:中国壮医学
广西民族医药验方(内科壮汉双语)(精)/中国壮医药研究文库
黄汉儒 编;兰小云、覃其文、韦露 译
中国壮医药丛书:中国壮医学
广西民族医药验方(妇科壮汉双语)(精)/中国壮医药研究文库
黄汉儒 编;兰小云、韦露 译
中国壮医药丛书:中国壮医学
广西民族医药验方(儿科壮汉双语)(精)/中国壮医药研究文库
黄汉儒 编;兰小云、韦露 译
中国壮医药丛书:中国壮医学
中国壮医学/民族团结进步丛书
黄汉儒 编
中国壮医药丛书:中国壮医学
妇科通治方
黄汉儒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