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传统码头文化的地域性表达

湘潭传统码头文化的地域性表达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2021-08
版次: 1
ISBN: 9787522503820
定价: 7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27页
分类: 社会文化
8人买过
  •   《湘潭传统码头文化的地域性表达》首先从城市历史与社会经济的角度对湘潭码头的历史变迁脉络进行梳理,探索城市发展过程中历史文脉的延续性,阐释湘潭的自然环境、商贸经济、人文环境、民俗民风等方面因素对湘潭城市码头文化地域性特征形成的影响。其次,从湘潭传统城市空间格局地域性表达解读的角度,总结出反映传统空间环境特征的构成要素为码头节“点”,街巷骨“线”、空间肌理“面”及建筑形“体”等四个方面,提出城市建设应从城市空间环境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层面,对作为地域特色展现和城市生活品质提升的主要载体:传统码头、街、巷、坊、里隐含的重大价值进行科学的审视、认识和重视。最后,对湘潭城市建设的地域性表达与码头文化保护进行深入的对策分析,提出城市建设应构建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当代湘潭文化码头体系,引导传统码头文化的现代功能转型。从湘潭城市建设的地域性保护及历史街巷空间生命再生的理念出发,全面考虑传统文化遗产融入活跃多样的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从而造就融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相协调的、符合人性与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城市环境。 刘岚,女,汉,1968年12月出生,湖南省湘潭市人,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建筑设计专业教师、专业带头人,建筑学专业副教授,不错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主持或主要参与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及建设项目16项。曾公开发表 章  绪  论

    1
    1.1  研究目的

    2
    1.2  研究意义

    3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3.1  国外历史商贸码头及港口再生保护启示
    4
    1.3.2  国内传统商贸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案例启示

    7
    1.4  课题研究相关概念
    9
    1.4.1  码头文化

    9
    1.4.2  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10
    1.5  研究的方法与手段
    1.5.1  基础理论研究和典型实证研究相结合

    1.5.2  综合研究和重点研究相结合

    111.6  研究内容和框架

    12
    第2章  湘潭古城码头溯源与变迁

    13
    2.1  湘潭古城码头溯源
    14
    2.1.1  湘江水运商路开辟为湘潭古城码头的形成创造条件

    14
    2.1.2  “小南京”“金湘潭”的繁盛,奠定了湘潭古城码头的
        格局

    15
    2.1.3  传统商路的衰落,近代蒸汽动力轮渡码头的兴起

    19
    2.1.4  湘潭现代城市机械化码头更替与发展
    20
    2.2  湘潭城市码头变迁及码头文化地域性形成的因素
    24
    2.2.1  自然环境因素

    25
    2.2.2  商贸经济因素
    26
    2.2.3  人文环境因素
    29
    2.2.4  民俗民风因素
    30
    2.3  小结

    32
    第3章  码头文化与湘潭老城区空间环境的地域性表达

    33
    3.1  码头节“点”的生成

    37
    3.1.1  湘潭行帮通商节点码头
    40
    3.1.2  连接城区与总市的“节点”码头――大埠桥码头

    45
    3.1.3  连接城东与城西的客运交通“节点”码头

    47
    3.1.4  近现代货运“节点”码头――十四总码头

    49
    3.2  街巷骨“线”的衍生

    513.2.1  “三街六巷”的线性空间

    52
    3.2.2  湘潭街巷“总”的地域特色
    57
    3.3  空间肌理“面”的延展
    61
    3.4  建筑形态“体”的展现

    64
    3.4.1  公所会馆建筑

    3.4.2  传统商业建筑――九如斋

    68
    3.4.3  传统民居

    69
    3.5  小结

    72第4章  湘潭城市建设中码头文化继承与老城区空间环境

        现状分析

    73
    4.1  湘潭城市码头文化在城市建设方面的发展现状

    74
    4.1.1  传统码头功能衰退致使城市空间出现历史断层

    75
    4.1.2  传统码头文化物化形态的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77
    4.1.3  湘潭传统码头文化的人文特征彰显不足

    81
    4.1.4  湘潭传统码头文化的保护缺乏文化产业作支撑
    82
    4.2  湘潭老城区空间环境与城市规划的发展现状
    82
    4.2.1  湘潭老城区空间环境发展现状

    82
    4.2.2  湘潭老城区规划的发展现状

    97第5章  湘潭城市码头文化的现代转型及在城市建设中

        老城区空间环境地域性的保护策略
    107
    5.1  湘潭传统码头文化面临的现代转型
    1085.2  湘潭城市码头文化现代转型及老城区空间环境保护的

        应对策略

    109
    5.2.1  湘潭老城区空间环境保护原则

    110
    5.2.2  湘潭老城区空间环境保护的传承与延续

    114
    5.2.3  湘潭老城区空间环境保护的几点设想
    116
    结论
    120
  • 内容简介:
      《湘潭传统码头文化的地域性表达》首先从城市历史与社会经济的角度对湘潭码头的历史变迁脉络进行梳理,探索城市发展过程中历史文脉的延续性,阐释湘潭的自然环境、商贸经济、人文环境、民俗民风等方面因素对湘潭城市码头文化地域性特征形成的影响。其次,从湘潭传统城市空间格局地域性表达解读的角度,总结出反映传统空间环境特征的构成要素为码头节“点”,街巷骨“线”、空间肌理“面”及建筑形“体”等四个方面,提出城市建设应从城市空间环境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层面,对作为地域特色展现和城市生活品质提升的主要载体:传统码头、街、巷、坊、里隐含的重大价值进行科学的审视、认识和重视。最后,对湘潭城市建设的地域性表达与码头文化保护进行深入的对策分析,提出城市建设应构建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当代湘潭文化码头体系,引导传统码头文化的现代功能转型。从湘潭城市建设的地域性保护及历史街巷空间生命再生的理念出发,全面考虑传统文化遗产融入活跃多样的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从而造就融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相协调的、符合人性与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城市环境。
  • 作者简介:
    刘岚,女,汉,1968年12月出生,湖南省湘潭市人,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建筑设计专业教师、专业带头人,建筑学专业副教授,不错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主持或主要参与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及建设项目16项。曾公开发表
  • 目录:
    章  绪  论

    1
    1.1  研究目的

    2
    1.2  研究意义

    3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3.1  国外历史商贸码头及港口再生保护启示
    4
    1.3.2  国内传统商贸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案例启示

    7
    1.4  课题研究相关概念
    9
    1.4.1  码头文化

    9
    1.4.2  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10
    1.5  研究的方法与手段
    1.5.1  基础理论研究和典型实证研究相结合

    1.5.2  综合研究和重点研究相结合

    111.6  研究内容和框架

    12
    第2章  湘潭古城码头溯源与变迁

    13
    2.1  湘潭古城码头溯源
    14
    2.1.1  湘江水运商路开辟为湘潭古城码头的形成创造条件

    14
    2.1.2  “小南京”“金湘潭”的繁盛,奠定了湘潭古城码头的
        格局

    15
    2.1.3  传统商路的衰落,近代蒸汽动力轮渡码头的兴起

    19
    2.1.4  湘潭现代城市机械化码头更替与发展
    20
    2.2  湘潭城市码头变迁及码头文化地域性形成的因素
    24
    2.2.1  自然环境因素

    25
    2.2.2  商贸经济因素
    26
    2.2.3  人文环境因素
    29
    2.2.4  民俗民风因素
    30
    2.3  小结

    32
    第3章  码头文化与湘潭老城区空间环境的地域性表达

    33
    3.1  码头节“点”的生成

    37
    3.1.1  湘潭行帮通商节点码头
    40
    3.1.2  连接城区与总市的“节点”码头――大埠桥码头

    45
    3.1.3  连接城东与城西的客运交通“节点”码头

    47
    3.1.4  近现代货运“节点”码头――十四总码头

    49
    3.2  街巷骨“线”的衍生

    513.2.1  “三街六巷”的线性空间

    52
    3.2.2  湘潭街巷“总”的地域特色
    57
    3.3  空间肌理“面”的延展
    61
    3.4  建筑形态“体”的展现

    64
    3.4.1  公所会馆建筑

    3.4.2  传统商业建筑――九如斋

    68
    3.4.3  传统民居

    69
    3.5  小结

    72第4章  湘潭城市建设中码头文化继承与老城区空间环境

        现状分析

    73
    4.1  湘潭城市码头文化在城市建设方面的发展现状

    74
    4.1.1  传统码头功能衰退致使城市空间出现历史断层

    75
    4.1.2  传统码头文化物化形态的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77
    4.1.3  湘潭传统码头文化的人文特征彰显不足

    81
    4.1.4  湘潭传统码头文化的保护缺乏文化产业作支撑
    82
    4.2  湘潭老城区空间环境与城市规划的发展现状
    82
    4.2.1  湘潭老城区空间环境发展现状

    82
    4.2.2  湘潭老城区规划的发展现状

    97第5章  湘潭城市码头文化的现代转型及在城市建设中

        老城区空间环境地域性的保护策略
    107
    5.1  湘潭传统码头文化面临的现代转型
    1085.2  湘潭城市码头文化现代转型及老城区空间环境保护的

        应对策略

    109
    5.2.1  湘潭老城区空间环境保护原则

    110
    5.2.2  湘潭老城区空间环境保护的传承与延续

    114
    5.2.3  湘潭老城区空间环境保护的几点设想
    116
    结论
    120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湘潭传统码头文化的地域性表达
湘潭:韶乐惊凤起弦歌
周亚平、文孝男、李珊珊、李钱良、刘建武 编
湘潭传统码头文化的地域性表达
湘潭大学年鉴(2016)
湘潭大学党委办公室、湘潭大学校长办公室 编
湘潭传统码头文化的地域性表达
湘潭故事
聂鑫森
湘潭传统码头文化的地域性表达
湘潭大学年鉴2015
湘潭大学党委办公室
湘潭传统码头文化的地域性表达
湘潭市志(1986-2005套装共4册)
湘潭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编
湘潭传统码头文化的地域性表达
湘潭大学中国史文库:秦汉隐逸问题研究
蒋波 著
湘潭传统码头文化的地域性表达
湘潭县年鉴(2018)
湘潭县年鉴编纂委员会 编
湘潭传统码头文化的地域性表达
湘潭大学中国史文库:晚清湖南学术思想史
王继平 著
湘潭传统码头文化的地域性表达
湘潭县年鉴(2020)(精)
胡建军 编
湘潭传统码头文化的地域性表达
湘潭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纪事
龚蛟腾、徐军华、戴艳清、王凤姣、易凌 编
湘潭传统码头文化的地域性表达
湘潭黎氏(全五册)(精)
张梦媛 著;黎白
湘潭传统码头文化的地域性表达
湘潭县年鉴(2019)(精)
湘潭县年鉴编纂委员会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