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选读(第二版)

内经选读(第二版)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17-06
版次: 2
ISBN: 9787030527103
定价: 3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19页
字数: 40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13人买过
  • 《内经选读(第二版)》由概论、原文选读、附篇三部分组成。概论部分介绍了《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的成书、流传与版本、学术价值、注家与注本、理论体系以及学习《内经》的方法。原文选读为《内经选读(第二版)》的主要内容,包括养生、阴阳五行、藏象、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则治法七章。原文部分力求选择理论意义重大、临床指导作用突出的经文,每段经文下设校注和按语。校注对字、词、音进行解释和标注;按语对原文总结、概括,对临床指导意义进行阐发。附篇部分简单介绍《内经》十三方和五运六气内容。 总序
    第二版前言
    概论
    第一章 《内经》其书 3
    第一节 《内经》的成书 3
    一、作者 3
    二、成书年代 4
    三、书名的含义 6
    第二节 《内经》的流传与版本 7
    第三节 《内经》的学术价值 9
    一、奠定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9
    二、确立了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 9
    三、《内经》是一部治病的宝典 10
    四、树立了多学科研究医学的典范 10
    五、构建经络学说 10
    六、奠定了《内经》在世界医学史上的地位 11
    第四节 《内经》的注家与注本 11
    一、《素问全元起注》 12
    二、《黄帝内经太素》 12
    三、《增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12
    四、《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13
    五、《读素问钞》 13
    六、《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14
    七、《黄帝内经素问吴注》 14
    八、《类经》 15
    九、《内经知要》 15
    十、《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15
    十一、《素问直解》 16
    十二、《素问经注节 解》 16
    十三、《素问识》《灵枢识》 16
    第二章 《内经》的理论体系 18
    第一节 《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 18
    一、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 18
    二、古代科技知识的渗透 19
    三、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 21
    第二节 《内经》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22
    一、养生 23
    二、阴阳五行 23
    三、藏象(脏腑、精神气血、经络) 24
    四、病因病机 26
    五、病证 26
    六、诊法 26
    七、论治 27
    八、十三方 27
    九、运气 28
    第三节 《内经》理论体系的学术特征 28
    一、整体观 28
    二、运动观 30
    三、功能观 31
    第三章 学习《内经》的方法 33
    一、利用工具书,把握章 句结构,疏通文义 33
    二、参阅历代注家注本及有关资料,理解医理 34
    三、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综合分析,领会精神实质 35
    原文选读
    第四章 养生 39
    第一节 养生的基本原则 39
    第二节 养生与寿命的关系 43
    第三节 养生的基本方法47
    第五章 阴阳五行 55
    第一节 阴阳 55
    第二节 五行 69
    第六章 藏象 78
    第一节 脏腑 78
    第二节 精神气血 88
    第三节 经络 97
    第七章 病因病机 107
    第一节 病因 107
    第二节 发病 112
    第三节 病机 116
    第四节 传变 128
    第八章 病证 131
    第一节 热病 131
    第二节 痛证 137
    第三节 厥病 140
    第四节 咳证 144
    第五节 痹证 147
    第六节 痿证 153
    第七节 水病 156
    第九章 诊法 161
    第一节 诊法原理 161
    第二节 望、闻、问、切 168
    第十章 治则治法 182
    第一节 治疗思想 182
    第二节 治则治法 188
    附篇
    第一节 《内经》十三方 201
    汤液醪醴 201
    生铁洛饮 201
    左角发酒 201
    泽泻饮 201
    鸡矢醴 202
    乌鲗骨藘茹丸 202
    兰草汤 202
    小金丹 202
    豕膏 202
    饮 203
    半夏秫米汤 203
    马膏膏法 203
    寒痹熨法 203
    第二节 五运六气 204
    一、概论 204
    二、干支甲子 204
    三、五运 206
    四、六气 209
    五、运气同化 212
    六、运用介绍 214
    主要参考书目 218
  • 内容简介:
    《内经选读(第二版)》由概论、原文选读、附篇三部分组成。概论部分介绍了《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的成书、流传与版本、学术价值、注家与注本、理论体系以及学习《内经》的方法。原文选读为《内经选读(第二版)》的主要内容,包括养生、阴阳五行、藏象、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则治法七章。原文部分力求选择理论意义重大、临床指导作用突出的经文,每段经文下设校注和按语。校注对字、词、音进行解释和标注;按语对原文总结、概括,对临床指导意义进行阐发。附篇部分简单介绍《内经》十三方和五运六气内容。
  • 目录:
    总序
    第二版前言
    概论
    第一章 《内经》其书 3
    第一节 《内经》的成书 3
    一、作者 3
    二、成书年代 4
    三、书名的含义 6
    第二节 《内经》的流传与版本 7
    第三节 《内经》的学术价值 9
    一、奠定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9
    二、确立了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 9
    三、《内经》是一部治病的宝典 10
    四、树立了多学科研究医学的典范 10
    五、构建经络学说 10
    六、奠定了《内经》在世界医学史上的地位 11
    第四节 《内经》的注家与注本 11
    一、《素问全元起注》 12
    二、《黄帝内经太素》 12
    三、《增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12
    四、《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13
    五、《读素问钞》 13
    六、《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14
    七、《黄帝内经素问吴注》 14
    八、《类经》 15
    九、《内经知要》 15
    十、《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15
    十一、《素问直解》 16
    十二、《素问经注节 解》 16
    十三、《素问识》《灵枢识》 16
    第二章 《内经》的理论体系 18
    第一节 《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 18
    一、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 18
    二、古代科技知识的渗透 19
    三、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 21
    第二节 《内经》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22
    一、养生 23
    二、阴阳五行 23
    三、藏象(脏腑、精神气血、经络) 24
    四、病因病机 26
    五、病证 26
    六、诊法 26
    七、论治 27
    八、十三方 27
    九、运气 28
    第三节 《内经》理论体系的学术特征 28
    一、整体观 28
    二、运动观 30
    三、功能观 31
    第三章 学习《内经》的方法 33
    一、利用工具书,把握章 句结构,疏通文义 33
    二、参阅历代注家注本及有关资料,理解医理 34
    三、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综合分析,领会精神实质 35
    原文选读
    第四章 养生 39
    第一节 养生的基本原则 39
    第二节 养生与寿命的关系 43
    第三节 养生的基本方法47
    第五章 阴阳五行 55
    第一节 阴阳 55
    第二节 五行 69
    第六章 藏象 78
    第一节 脏腑 78
    第二节 精神气血 88
    第三节 经络 97
    第七章 病因病机 107
    第一节 病因 107
    第二节 发病 112
    第三节 病机 116
    第四节 传变 128
    第八章 病证 131
    第一节 热病 131
    第二节 痛证 137
    第三节 厥病 140
    第四节 咳证 144
    第五节 痹证 147
    第六节 痿证 153
    第七节 水病 156
    第九章 诊法 161
    第一节 诊法原理 161
    第二节 望、闻、问、切 168
    第十章 治则治法 182
    第一节 治疗思想 182
    第二节 治则治法 188
    附篇
    第一节 《内经》十三方 201
    汤液醪醴 201
    生铁洛饮 201
    左角发酒 201
    泽泻饮 201
    鸡矢醴 202
    乌鲗骨藘茹丸 202
    兰草汤 202
    小金丹 202
    豕膏 202
    饮 203
    半夏秫米汤 203
    马膏膏法 203
    寒痹熨法 203
    第二节 五运六气 204
    一、概论 204
    二、干支甲子 204
    三、五运 206
    四、六气 209
    五、运气同化 212
    六、运用介绍 214
    主要参考书目 218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内经选读(第二版)
中西医临床医学导论(第二版)
赵春妮、贺松其 编
内经选读(第二版)
推拿学(第二版)
李义凯、蒋松鹤 编
内经选读(第二版)
中医各家学说(第二版)
张星平、张再康 编
内经选读(第二版)
中医内科学(第二版)
罗仁、曹文富 编
内经选读(第二版)
中医外科学(第二版)
杨柳、徐武清 编
内经选读(第二版)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版)
吕志平、董尚朴 编
内经选读(第二版)
中医学
杨硕平、李继安、冯志成 编
内经选读(第二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药类系列教材:中西医临床医学导论
赵春妮、贺松其 编
内经选读(第二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药类系列教材:推拿学
李义凯、翟伟 著;李义凯、翟伟 编
内经选读(第二版)
中医药文化学
洪蕾、陈建萍 编
内经选读(第二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药类系列教材:针灸学
贾春生、黄泳 编
内经选读(第二版)
中医急诊学
安冬青、周迎春 编
相关图书 / 更多
内经选读(第二版)
内经要文微悟
张祥风 陈慧 编著
内经选读(第二版)
内经知要(随身听中医传世经典系列)
[明]李中梓
内经选读(第二版)
内经选读(第2版)
黎敬波;郑红斌
内经选读(第二版)
内经知要浅解(秦伯未医学丛书)
秦伯未 著
内经选读(第二版)
内经理论与临床应用
吴颢昕 主编
内经选读(第二版)
内经养生别解
邓杨春 刘铜华
内经选读(第二版)
内经脉法临床悟道
张久亮
内经选读(第二版)
内经选读核心考点与习题()
王玉芳、魏凤琴 著
内经选读(第二版)
内经直解
谢国仲
内经选读(第二版)
内经日历2023
刘更生
内经选读(第二版)
内经类证(重订本)[秦伯未医学丛书]
秦伯未
内经选读(第二版)
内经选读
李今庸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内经选读(第二版)
创新创业实战教程:内生创业进阶
王滨、韩晨光、褚萍、毛大庆 编
内经选读(第二版)
人体解剖学实习指导与参考(供临床、口腔、护理、医学技术、预防等医学类各专业使用第8版)
王滨、倪衡建、夏长丽、孔祥玉 编
内经选读(第二版)
影像诊断学(第4版)/“十三五”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规划教材
王滨、贺文 编
内经选读(第二版)
生理学: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教程
王滨、赵红晔 编
内经选读(第二版)
税法/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划教材
王滨、李文霞、梅龙姬 著
内经选读(第二版)
影像诊断学(第3版)(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
王滨、贺文 编
内经选读(第二版)
IP网络可生存性技术
王滨、杨强、吴春明 著
内经选读(第二版)
中小企业融资实务
王滨、何兵玉 著
内经选读(第二版)
生理学学习指南/21世纪高等医学院校学习指南系列
王滨、齐晓娟 编
内经选读(第二版)
全国医药高等学校规划教材:解剖组胚学(上册)(第2版)
王滨、甘泉涌 编
内经选读(第二版)
影评写作理论与实践
王滨、马知摇 著
内经选读(第二版)
介入护理学
王滨、曹贵文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