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史稿

深圳特区报史稿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2022-06
版次: 1
ISBN: 9787522800196
定价: 16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纯质纸
页数: 552页
字数: 568.000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13人买过
  • 本书记载了“中国改革开放报”——《深圳特区报》40年来的创业历程和非凡业绩,从创刊时简陋的铁皮房,到象征新闻旗舰的报业大厦,从单一传统纸媒到多终端现代传媒,从为改革开放呐喊的惊世巨作“猴年新春八评”“东方风来满眼春”,到为传播新时代新思想而作的激越鸿篇,每一奋进的足迹都有翔实的记录,从中可以找到辉煌背后的理念转变、机制创新、业务变革等改革探索。本书再现历史,应用价值和学术价值兼具,是研究《深圳特区报》崛起历程、深圳传媒业发展进程的重要史书。 陈寅,深圳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累计获广东省新闻奖一等奖11次。出版《旗报——史稿》、《先导——影响中国近现代化的岭南著名人物》(上、中、下三卷)、《外眼看深圳》等著作近20部。

    丁时照,深圳报业集团党组成员、深圳商报社总编辑。

    吕延涛,深圳特区报社副总编辑。 篇 大报地位确立(1982~1992)

    章 《深圳特区报》创刊/003

    节特区需要办一张报纸/003

    一 高规格的市委外宣小组/003

    二 酝酿创办深圳市委机关报/005

    三 特区初期为何没有办报/005

    第二节 《深圳特区报》试刊/007

    一 深圳市委机关报的筹办/007

    二 胡耀邦表示:有点新鲜味道,是新事新办的味道/011

    三 言商的市委机关报/015

    四 中宣部牵头从中央单位引进人才/018

    第三节 《深圳特区报》正式创刊/020

    一 深圳正处于争议的旋涡/020

    二 创刊初期的《深圳特区报》特色/023

    三 市委批了1400万元筹建经费/030

    第二章 《深圳特区报》迅速成长/035

    节 不断改革的《深圳特区报》/035

    一 酝酿推行中层干部选聘制/035

    二 明确以经济报道为主/036

    三 率先开展在内地“造几个香港”的讨论/037

    四 “开放与改革”专版透出新鲜气息/037

    五 帮助读者“吃透香港”/039

    六 3个副刊合并为“罗湖桥”/040

    七 版式上繁体字改简化字、竖排改横排/041

    八 分配与人事制度改革/043

    第二节 《深圳特区报》报道亮点频现/046

    一 首次发起全国外向型经济问题讨论/046

    二 为特区改革拓荒营造良好舆论环境/048

    第三节 《深圳特区报》经营迅速突破/058

    一 发行向境外和内地扩展/058

    二 广告经营特事特办/060

    第四节 深圳市委批准扩版/063

    一 决定从1989年起改出八版/064

    二 在全国报业率先全部版面采用电脑激光照排系统/064

    第三章 《深圳特区报》大报地位确立/067

    节 1992年“8·10”股票风波中的《深圳特区报》/067

    一 全国120万投资者聚集深圳/068

    二 股票风波中的《深圳特区报》/069

    第二节 “猴年新春八评”传播南方谈话精神/071

    一 “特区还能不能办下去”/072

    二 市委组建写作班子/073

    三 “猴年新春八评”的大论小作/078

    四 境内外媒体纷纷转载“猴年新春八评”/080

    第三节 《东方风来满眼春》/082

    一 读者迫切期望了解南方谈话精神/082

    二 陈锡添的采写经过/084

    三 浑然天成 情景交融/088

    四 高度肯定/089

    第四节 经营业绩大幅攀升/094

    一 报道南方谈话后,9个月增加了9万份/094

    二 广告营业额进入全国报纸前7名/095

    第五节 题词:“改革开放的窗口”/096

    一 为《深圳特区报》题词:“改革开放的窗口”/096

    二 《深圳特区报》积十年之功铸就品牌/099

    第二篇 报业舰队起航(1993~2002)

    第四章 《深圳特区报》舰队形成/103

    节 “办全国有影响的大报”/103

    一 财政脱钩实行自负盈亏/104

    二 确定“立足深圳、关注珠三角、面向全国、走向海外”发展战略/105

    第二节 新闻报道的锐度、深度、厚度/108

    一 《深圳特区报》历史上首次出《号外》/108

    二 500天倒计时报道香港回归/114

    三 旗帜鲜明抨击“特区不特论”/125

    四 搭建“舆论平台”,辨明是非丑恶/131

    五 股市报道的多项“”/135

    六 从8版扩为28版的历程/138

    七 “鹏城今版”史话/142

    第三节 深圳特区报组建报业舰队/145

    一 子系报刊的陆续问世/146

    二 开辟境外新闻市场/153

    第四节 《深圳特区报》进入中南海/159

    一 50层深圳特区报业大厦落成/160

    二 率先在全国实行车改/168

    三 《深圳特区报》自办发行/170

    四 加快开拓广告和其他事业/177

    第五章 《深圳特区报》报业舰队起航/181

    节 深圳特区报业集团成立/181

    一 深圳特区报社组建集团的历史环境/181

    二 深圳特区报业集团挂牌/183

    三 深圳特区报业集团的格局/186

    第二节 连续改版,报纸增厚/187

    一 大手笔报道大事件/187

    二 长达半年的“深圳精神”大讨论/196

    三 14个月连续4次改版扩版/199

    四 阳光媒体《晶报》横空出世/200

    第三节 深圳特区报业集团综合配套改革/204

    一 小梅沙会议确定人事制度改革大计/204

    二 实行5%末位人员下岗制度/207

    第四节 广告发行进入黄金期/209

    一 发行覆盖全国98%的市县,2002年广告营业额10.98亿元/209

    二 关、停、并、转弱势项目,寻找新利润增长点/210

    第三篇 新集团模式下的新探索(2003~2012)

    第六章 新集团体制下《深圳特区报》不断创新/215

    节 深圳报业集团成立/215

    一 深圳报业集团成立的背景/215

    二 深圳报业集团成立/219

    第二节 《深圳特区报》的新定位/221

    一 深圳报业集团新格局/221

    二 突出政经大报核心品牌/223

    第三节 “《深圳特区报》现象”/224

    一 党报也要让读者喜闻乐见/224

    二 当好党和政府的参谋与助手/225

    三 做市民的贴心朋友/228

    四 在改版中提升读者的满意度/230

    第四节 报道的宽视野体现追求和责任/232

    一 续写《春天的故事》/232

    二 大策划体现大视野/241

    三 重大时刻,深圳特区报社记者在一线/248

    四 追击真相,深圳特区报社尽力尽责/252

    五 丛飞、郭春园、李传梅从《深圳特区报》走向全国/255

    六 “直通车”获评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259

    七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理性应对/262

    第五节 激励机制调动员工工作热情/264

    一 改4个中心为8个/264

    二 评选年度十佳记者(编辑)/265

    三 与深圳新闻网合办“市民论坛”/266

    四 周末、节假日广告拍卖/268

    第七章 《深圳特区报》积极变革与突破/271

    节 新世纪面临新变局/271

    一 媒介融合时代的挑战/271

    二 珠三角地区媒体竞争新态势/272

    第二节 深化改革力求特质/273

    一 办有强大传播力的新型城市党报/273

    二 加大改版力度,推出3 X模式/276

    三 改版效果明显/284

    四 采编部门实行全员考核/285

    第三节 频发改革强音,策划重大报道/286

    一 “新千年头十年回眸”/286

    二 上海世博会报道开启新视野/288

    三 大气磅礴报道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290

    四 精彩纷呈的第26届大运会报道/293

    五 世界知名大学校长访谈/298六 辛亥百年专题报道/299

    七 建党90周年,追寻先辈足迹/301

    八 批示肯定《深圳特区报》报道/303

    九 舆论监督组合出击/306

    十 “龙年新春评论”再发改革强音/308

    第四节 中央领导祝贺《深圳特区报》30华诞/312

    一 实现“四个统一”,力争再立新功/312

    二 “特立三十载报春枝”/314

    第五节 自主办网促报网融合/315

    一 特网上线/315

    二 特网大运会报道一炮而红/318

    三 努力消解报网“两张皮”/319

    第四篇 融合创新转型发展(2013~2022)

    第八章 新时代新标杆新机制/323

    节 进入新时代/323

    一 新闻舆论工作担负新使命/323

    二 报业媒体融合发展迫在眉睫/326

    第二节 打造新标杆/329

    一 坚守人民立场,更好服务群众/329

    二 把《深圳特区报》的品牌擦得更亮/330

    三 矢志打造城市党报新标杆/331

    四 不断擦亮“改革开放报”金字招牌/332

    第三节 建立新机制/333

    一 探索大部门制运作/333

    二 以“三首”评聘、视频培训等策动人才转型/334

    三 建立为新媒体供稿考核激励机制/337

    第九章 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339

    节 党中央要求做好媒体融合这篇大文章/339

    第二节 联动上台阶布局再调整/341

    第三节 融合龙头读特客户端上线/343

    一 做足准备,多方助力/343

    二 读特的独特竞争力/344

    三 当年上线,当年见效/345

    第四节 迭代升级走向智媒/346

    一 激发创造力,解放生产力/346

    二 下载量突破4000万/347

    第五节 强化作品创意,亿级爆款频出/348

    一 围绕节点凸显大主题/348

    二 紧扣热点唱响主旋律/349

    三 以小见大传播正能量/352

    第六节 聚合优势资源,精准服务用户/353

    第十章 为新思想在深圳开花结果提供舆论支持/355

    节 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新思想的热潮/355

    一 唱响来自党的十八大现场的“好声音”/355

    二 讲深圳逐梦故事,掀中国梦报道热潮/357

    三 匠心报道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考察深圳/358

    四 全体采编人员挂点全市600多个社区/359

    五 深入报道习近平对深圳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360

    第二节 推动新思想在深圳落地生根/362

    一 大手笔全媒体报道党的十九大/362

    二 倾力做好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深考察报道/365

    三 宽视野深层次报道“双区”建设“双改”示范/367

    四 浓墨重彩报道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377

    五 别开生面宣传报道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382

    第三节 办好“学习强国”深圳学习平台,打造深圳特区报学习强国号/385

    第十一章 牢记嘱托守正创新发出强音/389

    节 理论评论:举旗引领,走在前列/389

    一 新春评论:报春枝/389

    二 创新评论版面,打造品牌栏目/394

    三 理论周刊:广聚专家学者,汇集思想先声/398

    第二节 为“双区”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400

    一 为深圳改革发展鼓与呼/400

    二 做优做强一系列品牌栏目和专版/406

    三 深入挖掘报道多位先进典型人物/412

    四 勇于舆论监督,助解民生难题/417

    第三节 在重要节点推出重大主题报道/418

    一 两会上本报记者向总理提问/418

    二 全方位挖掘“丝路故事”/422

    三 寻访抗日大战场,见证民族精神/424

    四 率先追寻“中国共产党的精神”/428

    五 展现扶贫攻坚“大局”中的深圳力量/431

    六 聚焦“中国力量”,献礼共和国70华诞/434

    七 冲锋在前,全景呈现战疫画卷/436

    八 全媒体组合拳宣传报道建党百年/441

    九 五城耀粤赣,融抱大湾区/445

    第四节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体现责任与使命/446

    一 震区有座为《深圳特区报》立的碑/447

    二 映秀镇的人类学报告/451

    三 光明滑坡后的72小时接力/452

    四 大兵团融媒体报道“山竹”台风/455

    第五节 人文天地:聚合人文精气,涵育精神原乡/457

    一 记录深圳文化基因的生成和绽放/458

    二 莫言获奖当天紧急策划首个大型专题/460

    三 “特别放松和愉快的写作体验”/463

    四 “这些人是我们宝贵的人文财富”/464

    五 “‘阅读周刊’也要有自己的‘精气神’”/466

    六 在世界读书日推出微信公众号/470

    第十二章 全媒体环境中的经“赢”策/471

    节 实施全平台一体化营销/471

    一 全媒体经营中心登场/471

    二 大力开拓新媒体业务/472

    三 用心服务赢得客户/473

    四 企业发展公司连续5年增长/474

    五 单日广告收入创纪录/475

    第二节 举办影响卓著的品牌活动/475

    一 “诗歌人间”诵响全城/475

    二 “公益金百万行”为爱行走/477

    三 读特粉丝节成为市民的节日/479

    四 “金融风云榜”树立行业标杆/481

    附录1深圳特区报社历任主要负责人名录/484

    附录2深圳特区报社个人获得省级及以上新闻成就奖一览/486

    附录3深圳特区报社个人获得省级及以上重要奖项和荣誉称号一览/487

    附录4《深圳特区报》历年获全国新闻奖目录/488

    附录5《深圳特区报》大事记(1981~2022)/490

    第二版后记/501

    版结语/504

    版后记/507
  • 内容简介:
    本书记载了“中国改革开放报”——《深圳特区报》40年来的创业历程和非凡业绩,从创刊时简陋的铁皮房,到象征新闻旗舰的报业大厦,从单一传统纸媒到多终端现代传媒,从为改革开放呐喊的惊世巨作“猴年新春八评”“东方风来满眼春”,到为传播新时代新思想而作的激越鸿篇,每一奋进的足迹都有翔实的记录,从中可以找到辉煌背后的理念转变、机制创新、业务变革等改革探索。本书再现历史,应用价值和学术价值兼具,是研究《深圳特区报》崛起历程、深圳传媒业发展进程的重要史书。
  • 作者简介:
    陈寅,深圳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累计获广东省新闻奖一等奖11次。出版《旗报——史稿》、《先导——影响中国近现代化的岭南著名人物》(上、中、下三卷)、《外眼看深圳》等著作近20部。

    丁时照,深圳报业集团党组成员、深圳商报社总编辑。

    吕延涛,深圳特区报社副总编辑。
  • 目录:
    篇 大报地位确立(1982~1992)

    章 《深圳特区报》创刊/003

    节特区需要办一张报纸/003

    一 高规格的市委外宣小组/003

    二 酝酿创办深圳市委机关报/005

    三 特区初期为何没有办报/005

    第二节 《深圳特区报》试刊/007

    一 深圳市委机关报的筹办/007

    二 胡耀邦表示:有点新鲜味道,是新事新办的味道/011

    三 言商的市委机关报/015

    四 中宣部牵头从中央单位引进人才/018

    第三节 《深圳特区报》正式创刊/020

    一 深圳正处于争议的旋涡/020

    二 创刊初期的《深圳特区报》特色/023

    三 市委批了1400万元筹建经费/030

    第二章 《深圳特区报》迅速成长/035

    节 不断改革的《深圳特区报》/035

    一 酝酿推行中层干部选聘制/035

    二 明确以经济报道为主/036

    三 率先开展在内地“造几个香港”的讨论/037

    四 “开放与改革”专版透出新鲜气息/037

    五 帮助读者“吃透香港”/039

    六 3个副刊合并为“罗湖桥”/040

    七 版式上繁体字改简化字、竖排改横排/041

    八 分配与人事制度改革/043

    第二节 《深圳特区报》报道亮点频现/046

    一 首次发起全国外向型经济问题讨论/046

    二 为特区改革拓荒营造良好舆论环境/048

    第三节 《深圳特区报》经营迅速突破/058

    一 发行向境外和内地扩展/058

    二 广告经营特事特办/060

    第四节 深圳市委批准扩版/063

    一 决定从1989年起改出八版/064

    二 在全国报业率先全部版面采用电脑激光照排系统/064

    第三章 《深圳特区报》大报地位确立/067

    节 1992年“8·10”股票风波中的《深圳特区报》/067

    一 全国120万投资者聚集深圳/068

    二 股票风波中的《深圳特区报》/069

    第二节 “猴年新春八评”传播南方谈话精神/071

    一 “特区还能不能办下去”/072

    二 市委组建写作班子/073

    三 “猴年新春八评”的大论小作/078

    四 境内外媒体纷纷转载“猴年新春八评”/080

    第三节 《东方风来满眼春》/082

    一 读者迫切期望了解南方谈话精神/082

    二 陈锡添的采写经过/084

    三 浑然天成 情景交融/088

    四 高度肯定/089

    第四节 经营业绩大幅攀升/094

    一 报道南方谈话后,9个月增加了9万份/094

    二 广告营业额进入全国报纸前7名/095

    第五节 题词:“改革开放的窗口”/096

    一 为《深圳特区报》题词:“改革开放的窗口”/096

    二 《深圳特区报》积十年之功铸就品牌/099

    第二篇 报业舰队起航(1993~2002)

    第四章 《深圳特区报》舰队形成/103

    节 “办全国有影响的大报”/103

    一 财政脱钩实行自负盈亏/104

    二 确定“立足深圳、关注珠三角、面向全国、走向海外”发展战略/105

    第二节 新闻报道的锐度、深度、厚度/108

    一 《深圳特区报》历史上首次出《号外》/108

    二 500天倒计时报道香港回归/114

    三 旗帜鲜明抨击“特区不特论”/125

    四 搭建“舆论平台”,辨明是非丑恶/131

    五 股市报道的多项“”/135

    六 从8版扩为28版的历程/138

    七 “鹏城今版”史话/142

    第三节 深圳特区报组建报业舰队/145

    一 子系报刊的陆续问世/146

    二 开辟境外新闻市场/153

    第四节 《深圳特区报》进入中南海/159

    一 50层深圳特区报业大厦落成/160

    二 率先在全国实行车改/168

    三 《深圳特区报》自办发行/170

    四 加快开拓广告和其他事业/177

    第五章 《深圳特区报》报业舰队起航/181

    节 深圳特区报业集团成立/181

    一 深圳特区报社组建集团的历史环境/181

    二 深圳特区报业集团挂牌/183

    三 深圳特区报业集团的格局/186

    第二节 连续改版,报纸增厚/187

    一 大手笔报道大事件/187

    二 长达半年的“深圳精神”大讨论/196

    三 14个月连续4次改版扩版/199

    四 阳光媒体《晶报》横空出世/200

    第三节 深圳特区报业集团综合配套改革/204

    一 小梅沙会议确定人事制度改革大计/204

    二 实行5%末位人员下岗制度/207

    第四节 广告发行进入黄金期/209

    一 发行覆盖全国98%的市县,2002年广告营业额10.98亿元/209

    二 关、停、并、转弱势项目,寻找新利润增长点/210

    第三篇 新集团模式下的新探索(2003~2012)

    第六章 新集团体制下《深圳特区报》不断创新/215

    节 深圳报业集团成立/215

    一 深圳报业集团成立的背景/215

    二 深圳报业集团成立/219

    第二节 《深圳特区报》的新定位/221

    一 深圳报业集团新格局/221

    二 突出政经大报核心品牌/223

    第三节 “《深圳特区报》现象”/224

    一 党报也要让读者喜闻乐见/224

    二 当好党和政府的参谋与助手/225

    三 做市民的贴心朋友/228

    四 在改版中提升读者的满意度/230

    第四节 报道的宽视野体现追求和责任/232

    一 续写《春天的故事》/232

    二 大策划体现大视野/241

    三 重大时刻,深圳特区报社记者在一线/248

    四 追击真相,深圳特区报社尽力尽责/252

    五 丛飞、郭春园、李传梅从《深圳特区报》走向全国/255

    六 “直通车”获评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259

    七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理性应对/262

    第五节 激励机制调动员工工作热情/264

    一 改4个中心为8个/264

    二 评选年度十佳记者(编辑)/265

    三 与深圳新闻网合办“市民论坛”/266

    四 周末、节假日广告拍卖/268

    第七章 《深圳特区报》积极变革与突破/271

    节 新世纪面临新变局/271

    一 媒介融合时代的挑战/271

    二 珠三角地区媒体竞争新态势/272

    第二节 深化改革力求特质/273

    一 办有强大传播力的新型城市党报/273

    二 加大改版力度,推出3 X模式/276

    三 改版效果明显/284

    四 采编部门实行全员考核/285

    第三节 频发改革强音,策划重大报道/286

    一 “新千年头十年回眸”/286

    二 上海世博会报道开启新视野/288

    三 大气磅礴报道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290

    四 精彩纷呈的第26届大运会报道/293

    五 世界知名大学校长访谈/298六 辛亥百年专题报道/299

    七 建党90周年,追寻先辈足迹/301

    八 批示肯定《深圳特区报》报道/303

    九 舆论监督组合出击/306

    十 “龙年新春评论”再发改革强音/308

    第四节 中央领导祝贺《深圳特区报》30华诞/312

    一 实现“四个统一”,力争再立新功/312

    二 “特立三十载报春枝”/314

    第五节 自主办网促报网融合/315

    一 特网上线/315

    二 特网大运会报道一炮而红/318

    三 努力消解报网“两张皮”/319

    第四篇 融合创新转型发展(2013~2022)

    第八章 新时代新标杆新机制/323

    节 进入新时代/323

    一 新闻舆论工作担负新使命/323

    二 报业媒体融合发展迫在眉睫/326

    第二节 打造新标杆/329

    一 坚守人民立场,更好服务群众/329

    二 把《深圳特区报》的品牌擦得更亮/330

    三 矢志打造城市党报新标杆/331

    四 不断擦亮“改革开放报”金字招牌/332

    第三节 建立新机制/333

    一 探索大部门制运作/333

    二 以“三首”评聘、视频培训等策动人才转型/334

    三 建立为新媒体供稿考核激励机制/337

    第九章 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339

    节 党中央要求做好媒体融合这篇大文章/339

    第二节 联动上台阶布局再调整/341

    第三节 融合龙头读特客户端上线/343

    一 做足准备,多方助力/343

    二 读特的独特竞争力/344

    三 当年上线,当年见效/345

    第四节 迭代升级走向智媒/346

    一 激发创造力,解放生产力/346

    二 下载量突破4000万/347

    第五节 强化作品创意,亿级爆款频出/348

    一 围绕节点凸显大主题/348

    二 紧扣热点唱响主旋律/349

    三 以小见大传播正能量/352

    第六节 聚合优势资源,精准服务用户/353

    第十章 为新思想在深圳开花结果提供舆论支持/355

    节 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新思想的热潮/355

    一 唱响来自党的十八大现场的“好声音”/355

    二 讲深圳逐梦故事,掀中国梦报道热潮/357

    三 匠心报道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考察深圳/358

    四 全体采编人员挂点全市600多个社区/359

    五 深入报道习近平对深圳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360

    第二节 推动新思想在深圳落地生根/362

    一 大手笔全媒体报道党的十九大/362

    二 倾力做好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深考察报道/365

    三 宽视野深层次报道“双区”建设“双改”示范/367

    四 浓墨重彩报道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377

    五 别开生面宣传报道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382

    第三节 办好“学习强国”深圳学习平台,打造深圳特区报学习强国号/385

    第十一章 牢记嘱托守正创新发出强音/389

    节 理论评论:举旗引领,走在前列/389

    一 新春评论:报春枝/389

    二 创新评论版面,打造品牌栏目/394

    三 理论周刊:广聚专家学者,汇集思想先声/398

    第二节 为“双区”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400

    一 为深圳改革发展鼓与呼/400

    二 做优做强一系列品牌栏目和专版/406

    三 深入挖掘报道多位先进典型人物/412

    四 勇于舆论监督,助解民生难题/417

    第三节 在重要节点推出重大主题报道/418

    一 两会上本报记者向总理提问/418

    二 全方位挖掘“丝路故事”/422

    三 寻访抗日大战场,见证民族精神/424

    四 率先追寻“中国共产党的精神”/428

    五 展现扶贫攻坚“大局”中的深圳力量/431

    六 聚焦“中国力量”,献礼共和国70华诞/434

    七 冲锋在前,全景呈现战疫画卷/436

    八 全媒体组合拳宣传报道建党百年/441

    九 五城耀粤赣,融抱大湾区/445

    第四节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体现责任与使命/446

    一 震区有座为《深圳特区报》立的碑/447

    二 映秀镇的人类学报告/451

    三 光明滑坡后的72小时接力/452

    四 大兵团融媒体报道“山竹”台风/455

    第五节 人文天地:聚合人文精气,涵育精神原乡/457

    一 记录深圳文化基因的生成和绽放/458

    二 莫言获奖当天紧急策划首个大型专题/460

    三 “特别放松和愉快的写作体验”/463

    四 “这些人是我们宝贵的人文财富”/464

    五 “‘阅读周刊’也要有自己的‘精气神’”/466

    六 在世界读书日推出微信公众号/470

    第十二章 全媒体环境中的经“赢”策/471

    节 实施全平台一体化营销/471

    一 全媒体经营中心登场/471

    二 大力开拓新媒体业务/472

    三 用心服务赢得客户/473

    四 企业发展公司连续5年增长/474

    五 单日广告收入创纪录/475

    第二节 举办影响卓著的品牌活动/475

    一 “诗歌人间”诵响全城/475

    二 “公益金百万行”为爱行走/477

    三 读特粉丝节成为市民的节日/479

    四 “金融风云榜”树立行业标杆/481

    附录1深圳特区报社历任主要负责人名录/484

    附录2深圳特区报社个人获得省级及以上新闻成就奖一览/486

    附录3深圳特区报社个人获得省级及以上重要奖项和荣誉称号一览/487

    附录4《深圳特区报》历年获全国新闻奖目录/488

    附录5《深圳特区报》大事记(1981~2022)/490

    第二版后记/501

    版结语/504

    版后记/507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深圳特区报史稿
深圳红色地图
汤炎忠
深圳特区报史稿
深圳住宅业主33个法律知识
齐炳雨
深圳特区报史稿
深圳市龙岗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深圳市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龙岗区公共文化服务和产业促进中心 编
深圳特区报史稿
深圳土地整备利益统筹政策与实务
李辉杰
深圳特区报史稿
深圳:中国式未来
(德)弗兰克·泽林 著,毛明超 译
深圳特区报史稿
深圳经济特区金融40年
作者
深圳特区报史稿
深圳创业故事3
杨柳
深圳特区报史稿
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学会优秀论文集(2022)(上下册)
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学会 编
深圳特区报史稿
深圳市光明区老区发展史 中国历史 新华正版
深圳市光明区革命老区发展史编委会
深圳特区报史稿
深圳城诗(一座城市的诗歌手账,一封还在流浪的情书。)
钟洁霞
深圳特区报史稿
深圳非遗(第一辑 )
《深圳
深圳特区报史稿
深圳土地制度变迁研究(1979-2020)
王江波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深圳特区报史稿
深圳非遗(第一辑 )
《深圳
深圳特区报史稿
深圳
《深圳》编委会 编著
深圳特区报史稿
深圳市气象志
《深圳市气象志》编纂委员会 编
深圳特区报史稿
深圳政法年鉴(2017)
《深圳政法年鉴》编辑委员会 编
深圳特区报史稿
深圳新一轮金融改革方略:前海跨境交易产品与服务框架研究
《深圳新一轮金融改革方略》课题组 著
深圳特区报史稿
深圳
《深圳》编辑委员会 编
深圳特区报史稿
深圳地质
《深圳地质》编写组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