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心理思想研究

唐宋心理思想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1987-09
ISBN: 9787217001587
定价: 2.75
装帧: 其他
开本: 其他
纸张: 其他
分类: 社会文化
9人买过




  • 提出中国古代心理思想史的一些主要范畴, 探讨唐宋时代一些著名思想家及专著中的心理思想, 并专篇介绍隋唐道教的心理思想。

    三谈中国古代心理思想史研究的一些问题


    一  形与神


    二  心与物


    三  知与虑


    四  藏与壹


    五  情与欲


    六  志与意


    七  智与能


    八  质与性


    《诸病源候论》的医学心理思想


    一  关于心理生理


    二  关于心理病因


    三  关于心理诊断


    四  关于睡眠与梦


    孙思?的医学心理思想


    一  孙思邈论心理生理


    二  孙思邈论心理病因


    三  孙思邈论心理治疗


    四  孙思邈论心理卫生


    柳宗元、刘禹镭的心理思想合论


    一  柳、刘心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二  柳、刘论感知和思维


    关于感知


    关于思维


    三  柳、刘论情欲与志意


    关于情欲


    关于志意


    四  柳、刘的人性论思想


    五  柳、刘的社会心理思想


    韩愈、李翱的心理思想分论


    一  韩愈的人性论思想


    性与情


    性三品


    情三品


    性与教


    二  韩愈的学习心理思想


    学习的前提和过程


    学习的态度


    学习的方法


    三  李翱的复性说


    性善情恶


    灭情复性


    李筌的军事心理思想


    一、“将才足,兵必强”——将领的心理品质


    二、“激人心,励土气”——士气的心理因素


    三、“击懈怠,袭空虚”——战术的心理问题


    《无能子》的心理思想


    一  《无能子》论人的本质


    二  《无能子》论形神


    三《无能子》论欲与梦


    隋唐道教的心理思想述评


    一  形神观述评


    二  养生论述评


    李?的心理思想管窥


    一  人性论思想


    性之品三而人之类五


    “性生于内而学成于外”


    二  认识心理思想


    三  情欲心理思想


    情欲人所不免


    情欲推动生产


    情欲的“节”与“导”


    四  社会心理思想


    “吏民相知心”


    用才之道


    “治民思乱,乱民思治”


    赏罚与礼义


    《关尹子》的心理思想蠡测


    一  形、气、神


    二  心、物、道


    三  “物我交生心”


    四  心、性、情


    五  意、识、思


    六  “心无时无方”


    七  其他有关论述


    周敦颐、邵雍、司马光的心理思想


    一  周敦颐的心理思想


    以“诚”为本的人性论


    以“静”为主的无欲说


    二  邵雍的心理思想


    “先天学”的心理内涵


    “观物说”的心理因素


    三  司马光的心理思想


    司马光论人性


    司马光论情欲


    司马光论知人


    张载的心理思想简论


    一  基本观点


    心身观


    心物观


    差异观


    二  气质之性和天地之性


    什么是性


    关于气质之性


    关于天地之性


    三  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


    什么是知


    关于见闻之知


    关于德性之知


    四  学习心理思想


    学习的意义


    学习的本质


    学习的过程


    学习的心理条件


    学习的方法


    王安石的唯物主义的心理思想


    一  基本观点


    形神观


    心物观


    二  人性论思想


    三  知虑心理思想


    四  情欲心理思想


    “性情一也”


    “去情却欲”


    五  智能心理思想


    程颢、程颐心理思想研究


    一  二程论“心”


    二  二程论“性”


    三  二程论“知”


    四  二程沦“情”


    五  二程沦“志”


    六  二程论“智”


    七  二程论“学”


    朱熹的唯心主义的心理思想


    一  朱熹心理思想的基本观点


    形神观


    心物观


    二  朱熹的人性论思想


    什么是性


    关于天命之性


    关于气质之性


    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关系


    人性与教育


    三  朱熹的知虑心理思想


    关于知觉


    关于思虑


    知觉与思虑的关系


    四  朱熹的情欲心理思想


    关于情


    关于欲


    关于节情灭欲


    五  朱熹的志意心理思想


    什么是志


    什么是意


    志与意的关系


    六  朱熹的才能心理思想


    才与能


    才与情


    才与志、术


    七  朱熹的学习心理思想


    学习的意义


    学习过程的分析


    学习过程的阶段


    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陈淳《北溪字义》中的心理思想剖析


    一  论性


    二  论心


    三  论情


    四  论才


    五  论志


    六  论意


    陆九渊的心理思想探索


    一  陆九渊的心理观


    “心于五官最尊大”


    “人而不忠信,何以升于禽兽”


    “惟心无形”与“人同此心”


    二  陆九渊的学习说


    学习的意义


    学习的过程与心理条件


    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三  陆九渊的修养论


    陈亮、叶适的心理思想初探


    一  陈亮的心理思想初探


    军事心理


    情欲心理


    二  叶适的心理思想初探


    基本观点


    人性论思想


    论知、情、志


    学习心理思想


    严羽《沧浪诗话》论形象思维


    一  形象思维的准备——“识”


    二  形象思维的过程—一“悟”


    三  形象思维的结果——“趣”


    唐宋心理思想札记二十一则


    孔颖达论形神与性情


    柳宗元论知人


    民性与教化


    隋唐佛教的心理思想


    欧阳修论人性


    交往心理问题


    热能生巧


    《阴符经》的心理观


    李觏论惧


    张载论“顾安”、“由诚”、“尽材”


    张载的梦说


    张载论欲


    苏轼的《梦斋铭》


    二程论梦


    张洪、齐熙论循序渐进


    沈括心理思想摭谈


    王令论性情


    杨简的心镜说


    陆九渊谈形神之“运”


    陆九渊论“智”


    《孔子集语》的观人法


    后记
  • 内容简介:




    提出中国古代心理思想史的一些主要范畴, 探讨唐宋时代一些著名思想家及专著中的心理思想, 并专篇介绍隋唐道教的心理思想。

  • 目录:
    三谈中国古代心理思想史研究的一些问题


    一  形与神


    二  心与物


    三  知与虑


    四  藏与壹


    五  情与欲


    六  志与意


    七  智与能


    八  质与性


    《诸病源候论》的医学心理思想


    一  关于心理生理


    二  关于心理病因


    三  关于心理诊断


    四  关于睡眠与梦


    孙思?的医学心理思想


    一  孙思邈论心理生理


    二  孙思邈论心理病因


    三  孙思邈论心理治疗


    四  孙思邈论心理卫生


    柳宗元、刘禹镭的心理思想合论


    一  柳、刘心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二  柳、刘论感知和思维


    关于感知


    关于思维


    三  柳、刘论情欲与志意


    关于情欲


    关于志意


    四  柳、刘的人性论思想


    五  柳、刘的社会心理思想


    韩愈、李翱的心理思想分论


    一  韩愈的人性论思想


    性与情


    性三品


    情三品


    性与教


    二  韩愈的学习心理思想


    学习的前提和过程


    学习的态度


    学习的方法


    三  李翱的复性说


    性善情恶


    灭情复性


    李筌的军事心理思想


    一、“将才足,兵必强”——将领的心理品质


    二、“激人心,励土气”——士气的心理因素


    三、“击懈怠,袭空虚”——战术的心理问题


    《无能子》的心理思想


    一  《无能子》论人的本质


    二  《无能子》论形神


    三《无能子》论欲与梦


    隋唐道教的心理思想述评


    一  形神观述评


    二  养生论述评


    李?的心理思想管窥


    一  人性论思想


    性之品三而人之类五


    “性生于内而学成于外”


    二  认识心理思想


    三  情欲心理思想


    情欲人所不免


    情欲推动生产


    情欲的“节”与“导”


    四  社会心理思想


    “吏民相知心”


    用才之道


    “治民思乱,乱民思治”


    赏罚与礼义


    《关尹子》的心理思想蠡测


    一  形、气、神


    二  心、物、道


    三  “物我交生心”


    四  心、性、情


    五  意、识、思


    六  “心无时无方”


    七  其他有关论述


    周敦颐、邵雍、司马光的心理思想


    一  周敦颐的心理思想


    以“诚”为本的人性论


    以“静”为主的无欲说


    二  邵雍的心理思想


    “先天学”的心理内涵


    “观物说”的心理因素


    三  司马光的心理思想


    司马光论人性


    司马光论情欲


    司马光论知人


    张载的心理思想简论


    一  基本观点


    心身观


    心物观


    差异观


    二  气质之性和天地之性


    什么是性


    关于气质之性


    关于天地之性


    三  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


    什么是知


    关于见闻之知


    关于德性之知


    四  学习心理思想


    学习的意义


    学习的本质


    学习的过程


    学习的心理条件


    学习的方法


    王安石的唯物主义的心理思想


    一  基本观点


    形神观


    心物观


    二  人性论思想


    三  知虑心理思想


    四  情欲心理思想


    “性情一也”


    “去情却欲”


    五  智能心理思想


    程颢、程颐心理思想研究


    一  二程论“心”


    二  二程论“性”


    三  二程论“知”


    四  二程沦“情”


    五  二程沦“志”


    六  二程论“智”


    七  二程论“学”


    朱熹的唯心主义的心理思想


    一  朱熹心理思想的基本观点


    形神观


    心物观


    二  朱熹的人性论思想


    什么是性


    关于天命之性


    关于气质之性


    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关系


    人性与教育


    三  朱熹的知虑心理思想


    关于知觉


    关于思虑


    知觉与思虑的关系


    四  朱熹的情欲心理思想


    关于情


    关于欲


    关于节情灭欲


    五  朱熹的志意心理思想


    什么是志


    什么是意


    志与意的关系


    六  朱熹的才能心理思想


    才与能


    才与情


    才与志、术


    七  朱熹的学习心理思想


    学习的意义


    学习过程的分析


    学习过程的阶段


    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陈淳《北溪字义》中的心理思想剖析


    一  论性


    二  论心


    三  论情


    四  论才


    五  论志


    六  论意


    陆九渊的心理思想探索


    一  陆九渊的心理观


    “心于五官最尊大”


    “人而不忠信,何以升于禽兽”


    “惟心无形”与“人同此心”


    二  陆九渊的学习说


    学习的意义


    学习的过程与心理条件


    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三  陆九渊的修养论


    陈亮、叶适的心理思想初探


    一  陈亮的心理思想初探


    军事心理


    情欲心理


    二  叶适的心理思想初探


    基本观点


    人性论思想


    论知、情、志


    学习心理思想


    严羽《沧浪诗话》论形象思维


    一  形象思维的准备——“识”


    二  形象思维的过程—一“悟”


    三  形象思维的结果——“趣”


    唐宋心理思想札记二十一则


    孔颖达论形神与性情


    柳宗元论知人


    民性与教化


    隋唐佛教的心理思想


    欧阳修论人性


    交往心理问题


    热能生巧


    《阴符经》的心理观


    李觏论惧


    张载论“顾安”、“由诚”、“尽材”


    张载的梦说


    张载论欲


    苏轼的《梦斋铭》


    二程论梦


    张洪、齐熙论循序渐进


    沈括心理思想摭谈


    王令论性情


    杨简的心镜说


    陆九渊谈形神之“运”


    陆九渊论“智”


    《孔子集语》的观人法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唐宋心理思想研究
唐宋古建筑辞解——以宋《营造法式》为线索
王贵祥
唐宋心理思想研究
唐宋时期湘赣禅宗网络研究(上下)
万里 著
唐宋心理思想研究
唐宋历史评论(第十一辑)
包伟民;刘后滨
唐宋心理思想研究
唐宋散文举要
王水照著
唐宋心理思想研究
唐宋传奇选
张友鹤
唐宋心理思想研究
唐宋八大家文选(人文传统经典)
邓子勉 选注
唐宋心理思想研究
唐宋派文学思想研究
刘尊举 著
唐宋心理思想研究
唐宋诗文里的福州
蔡安定 卢美松 编著
唐宋心理思想研究
唐宋八大家文集
子默
唐宋心理思想研究
唐宋诗人咏江苏诗选
徐放
唐宋心理思想研究
唐宋于阗史探研
荣新江
唐宋心理思想研究
唐宋诗歌续论
莫砺锋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唐宋心理思想研究
教育心理学(第四版)()
燕国材;岑国桢
唐宋心理思想研究
燕国桢论著集存
燕国材、燕良轼、燕新民 编
唐宋心理思想研究
心育文库14——中国心理学史
燕国材 著
唐宋心理思想研究
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和谐变奏
燕国材 著
唐宋心理思想研究
成功学习之道
燕国材 著
唐宋心理思想研究
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燕国材 著
唐宋心理思想研究
心理学思想史(中国卷)
燕国材 主编
唐宋心理思想研究
智力因素与学习
燕国材 著
唐宋心理思想研究
新编普通心理学概论
燕国材 著
唐宋心理思想研究
中国心理学史
燕国材 著
唐宋心理思想研究
理论心理学
燕国材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