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传

李四光传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09-10
版次: 1
ISBN: 9787010083179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24页
字数: 33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 《李四光传》的五位作者都是先后在李四光身边工作过的同志。他们不局限于一时的耳闻目见,而是查阅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做了广泛的访问调查,并结合近百年来的历史进程,对传主各个时期的思想感情有重点地进行了分析研究。他们都不是文学工作者或新闻工作者。他们写这本传记的立意、观点和视野,读者可以从《李四光传》的有关章节、尤其从“结束语”中体会到,无须我们多说。总之,这本传记应当可以被认为是一本认真的尊重历史的传记。
    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在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稳步前进的今天,重读这本传记,仍然使我们对李四光毕生所从事的科学实践感到骄傲。“不废江河万古流”,我们相信,历史将会继续作出这样的回答。 再版序言
    第一章青少年时代
    清贫的家庭
    勤劳善良的少年
    进了新学堂
    留学日本
    年轻的同盟会会员
    湖北军政府实业司司长
    刻苦学习,志为祖国
    在留法勤工俭学会的演讲

    第二章教授生活
    一丝不苟的教学作风
    严谨的治学精神
    要走自己的路
    校务活动
    苏联科学院纪念会
    家庭生活中的浪花
    激流中的一个漩涡
    强烈的民族感情

    第三章在艰辛的科学道路上
    创立地质研究所
    山字型构造体系
    庐山面目
    杨铨蜒
    从西藏高原讲起
    《中国地质学》的出版
    美国之行
    刚直不阿

    第四章烽火年月
    搬迁
    在桂林的日子里
    科学实验馆
    一个弯曲的砾石
    乡居
    南岭东段的考察
    并非题外话
    地质界的楷模
    悼子元
    奔波
    地质力学的创立
    在北碚
    抗日战争胜利了

    第五章困顿与转折
    要冲出囹圄
    英伦海峡之滨
    祖国的解放
    回到新中国

    第六章肩负重任
    信任与关怀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和科联主席
    把地质工作者组织起来
    思想改造
    地质部的成立
    科研要根据国家需要
    不倦的科学战士

    第七章入党前后
    多年的心愿
    坦率的批评,恳切的建议
    入党
    丰收的一年
    第四纪冰川与支援农业
    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
    朋友遍天下

    第八章《地质力学概论》的诞生
    冲破旧概念的束缚
    四十年实践的总结
    地质力学理论的普及

    第九章石油之战
    驱散迷雾
    连续突破
    展望

    第十章鞠躬尽瘁
    留下的一份提纲
    地震预报的探索
    七项科学资料的汇编
    开发地热资源
    最后时刻
    结束语
    附录
    年表(1889-1971年)
    著作目录(1920-1971年)
    李四光对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贡献(英文)
    后记
    再版后记
    第三版后记
  • 内容简介:
    《李四光传》的五位作者都是先后在李四光身边工作过的同志。他们不局限于一时的耳闻目见,而是查阅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做了广泛的访问调查,并结合近百年来的历史进程,对传主各个时期的思想感情有重点地进行了分析研究。他们都不是文学工作者或新闻工作者。他们写这本传记的立意、观点和视野,读者可以从《李四光传》的有关章节、尤其从“结束语”中体会到,无须我们多说。总之,这本传记应当可以被认为是一本认真的尊重历史的传记。
    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在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稳步前进的今天,重读这本传记,仍然使我们对李四光毕生所从事的科学实践感到骄傲。“不废江河万古流”,我们相信,历史将会继续作出这样的回答。
  • 目录:
    再版序言
    第一章青少年时代
    清贫的家庭
    勤劳善良的少年
    进了新学堂
    留学日本
    年轻的同盟会会员
    湖北军政府实业司司长
    刻苦学习,志为祖国
    在留法勤工俭学会的演讲

    第二章教授生活
    一丝不苟的教学作风
    严谨的治学精神
    要走自己的路
    校务活动
    苏联科学院纪念会
    家庭生活中的浪花
    激流中的一个漩涡
    强烈的民族感情

    第三章在艰辛的科学道路上
    创立地质研究所
    山字型构造体系
    庐山面目
    杨铨蜒
    从西藏高原讲起
    《中国地质学》的出版
    美国之行
    刚直不阿

    第四章烽火年月
    搬迁
    在桂林的日子里
    科学实验馆
    一个弯曲的砾石
    乡居
    南岭东段的考察
    并非题外话
    地质界的楷模
    悼子元
    奔波
    地质力学的创立
    在北碚
    抗日战争胜利了

    第五章困顿与转折
    要冲出囹圄
    英伦海峡之滨
    祖国的解放
    回到新中国

    第六章肩负重任
    信任与关怀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和科联主席
    把地质工作者组织起来
    思想改造
    地质部的成立
    科研要根据国家需要
    不倦的科学战士

    第七章入党前后
    多年的心愿
    坦率的批评,恳切的建议
    入党
    丰收的一年
    第四纪冰川与支援农业
    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
    朋友遍天下

    第八章《地质力学概论》的诞生
    冲破旧概念的束缚
    四十年实践的总结
    地质力学理论的普及

    第九章石油之战
    驱散迷雾
    连续突破
    展望

    第十章鞠躬尽瘁
    留下的一份提纲
    地震预报的探索
    七项科学资料的汇编
    开发地热资源
    最后时刻
    结束语
    附录
    年表(1889-1971年)
    著作目录(1920-1971年)
    李四光对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贡献(英文)
    后记
    再版后记
    第三版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