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死的年代

爱与死的年代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德] ,
2019-03
版次: 1
ISBN: 9787208128798
定价: 59.00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页数: 388页
字数: 288千字
原版书名: Zeit zu leben und Zeit zu sterben
分类: 小说
69人买过
  • ☆20世纪顶尖小说家,拥有读者最多的德语作家之一。
    ☆茨威格、君特•格拉斯推崇的大师,林语堂、巴金鼎力推荐,影响鲍勃迪伦、王朔的经典名家。
    ☆雷马克笔下的东线战场故事,世纪经典,名家译本,绝版60年重新面世。
    ☆1945年,那时还没有人知道这场战争还会持续多久。从前线到后方,处处是轰炸、弹坑和死亡。这场注定要幻灭的爱情,是救赎还是深渊?活着、相爱,于我们而言已是不可思议的奇遇。
    --------------
    恩斯特•格雷贝尔是一名德国士兵,他所在的部队从法国到北非曾经战无不胜,但在1944年的苏联战场上,他们却遭遇了寒冷与失败。在苏联前线待了多年的格雷贝尔终于幸运地获得了三周假期,满心欢喜的他辗转回到后方,但所看到的却是和前线一样被炸毁的建筑、同样的成堆的尸体。他家的房子早被炸毁,父母也不知所踪。在四下探听的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给无辜者带来的灾难,惨烈的的死亡成为了生活的日常,而比轰炸更糟糕的是在纳粹的恐怖统治下,告密成风,没有人敢公开谈论任何事情。而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重识了童年时代的旧友伊丽莎白,她的父亲因政治问题被关进集中营,她自己的生活受到纳粹党员利泽尔太太的监视。两个孤独无依的年轻人成为了彼此的慰藉,随即陷入爱河并迅速登记结婚,除了时常被空袭打扰之外,两人的生活也算幸福。很快,带着牵挂与慰藉的格雷贝尔重新回到前线,战况依旧令人绝望,德军还在不断后撤,经历了爱情洗礼的格雷贝尔更加痛恨纳粹蛊惑人心的残酷的统治,厌倦了这场看似永无止境的战争,厌倦了自己像野兽一样活着,麻木地杀人,麻木地被仇恨。终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鼓起勇气开枪打死了笃信德国必胜的党卫队员施丹勃雷纳,放走了苏联俘虏,而他自己也静悄悄地死在了苏联游击队员枪口之下。 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Erich Maria Remarque,1898—1970)。德裔美籍小说家。出生于德国一个工人家庭,18岁时志愿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前线负伤,战后做过教师、记者、编辑等多种工作。1929年,小说《西线无战事》出版,引起轰动,迅速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使他成为蜚声世界的作家。因为他的反战立场,纳粹上台后,将他与托马斯•曼等人的作品公开焚毁。1938年,他被剥夺德国国籍,后流亡美国。1947年,他加入美国国籍,次年返回欧洲并定居瑞士。1970年9月25日,雷马克在瑞士逝世。1991年,雷马克的家乡奥斯纳布吕克设立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和平奖。
    雷马克的著作大多带有自传色彩,用词精练,抒情的书写中却透出客观、冷峻的气质,被比作德国的海明威。他一生共著有十五部小说、三部剧本和两部文集,其中,《西线无战事》《凯旋门》《三个伙伴》《爱与死的年代》等多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

    《爱与死的年代》无

  • 内容简介:
    ☆20世纪顶尖小说家,拥有读者最多的德语作家之一。
    ☆茨威格、君特•格拉斯推崇的大师,林语堂、巴金鼎力推荐,影响鲍勃迪伦、王朔的经典名家。
    ☆雷马克笔下的东线战场故事,世纪经典,名家译本,绝版60年重新面世。
    ☆1945年,那时还没有人知道这场战争还会持续多久。从前线到后方,处处是轰炸、弹坑和死亡。这场注定要幻灭的爱情,是救赎还是深渊?活着、相爱,于我们而言已是不可思议的奇遇。
    --------------
    恩斯特•格雷贝尔是一名德国士兵,他所在的部队从法国到北非曾经战无不胜,但在1944年的苏联战场上,他们却遭遇了寒冷与失败。在苏联前线待了多年的格雷贝尔终于幸运地获得了三周假期,满心欢喜的他辗转回到后方,但所看到的却是和前线一样被炸毁的建筑、同样的成堆的尸体。他家的房子早被炸毁,父母也不知所踪。在四下探听的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给无辜者带来的灾难,惨烈的的死亡成为了生活的日常,而比轰炸更糟糕的是在纳粹的恐怖统治下,告密成风,没有人敢公开谈论任何事情。而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重识了童年时代的旧友伊丽莎白,她的父亲因政治问题被关进集中营,她自己的生活受到纳粹党员利泽尔太太的监视。两个孤独无依的年轻人成为了彼此的慰藉,随即陷入爱河并迅速登记结婚,除了时常被空袭打扰之外,两人的生活也算幸福。很快,带着牵挂与慰藉的格雷贝尔重新回到前线,战况依旧令人绝望,德军还在不断后撤,经历了爱情洗礼的格雷贝尔更加痛恨纳粹蛊惑人心的残酷的统治,厌倦了这场看似永无止境的战争,厌倦了自己像野兽一样活着,麻木地杀人,麻木地被仇恨。终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鼓起勇气开枪打死了笃信德国必胜的党卫队员施丹勃雷纳,放走了苏联俘虏,而他自己也静悄悄地死在了苏联游击队员枪口之下。
  • 作者简介:
    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Erich Maria Remarque,1898—1970)。德裔美籍小说家。出生于德国一个工人家庭,18岁时志愿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前线负伤,战后做过教师、记者、编辑等多种工作。1929年,小说《西线无战事》出版,引起轰动,迅速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使他成为蜚声世界的作家。因为他的反战立场,纳粹上台后,将他与托马斯•曼等人的作品公开焚毁。1938年,他被剥夺德国国籍,后流亡美国。1947年,他加入美国国籍,次年返回欧洲并定居瑞士。1970年9月25日,雷马克在瑞士逝世。1991年,雷马克的家乡奥斯纳布吕克设立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和平奖。
    雷马克的著作大多带有自传色彩,用词精练,抒情的书写中却透出客观、冷峻的气质,被比作德国的海明威。他一生共著有十五部小说、三部剧本和两部文集,其中,《西线无战事》《凯旋门》《三个伙伴》《爱与死的年代》等多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
  • 目录:


    《爱与死的年代》无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爱与死的年代
伙伴进行曲
[德]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 著;朱雯 译
相关图书 / 更多
爱与死的年代
爱与离别都是宠物想教你的东西
[加拿大]肖特
爱与死的年代
爱与歌的故事(儿童小说)
加映
爱与死的年代
爱与自由二八分
非晚
爱与死的年代
爱与守护拼音识字故事(真诚)/巴啦啦小魔仙星缘蝶启
书童文化 编者;作者:奥飞娱乐;责编:程骥;梁佳妮
爱与死的年代
爱与守护拼音识字故事(勇气)/巴啦啦小魔仙星缘蝶启
书童文化 编者;作者:奥飞娱乐;责编:程骥;梁佳妮
爱与死的年代
爱与守护拼音识字故事(坦诚)/巴啦啦小魔仙星缘蝶启
书童文化 编者;作者:奥飞娱乐;责编:程骥
爱与死的年代
爱与守护拼音识字故事(信任)/巴啦啦小魔仙星缘蝶启
书童文化 编者;作者:奥飞娱乐;责编:程骥
爱与死的年代
爱与生命:大学生心灵成长之路
刘取芝吴红 主编
爱与死的年代
爱与烦恼 艾丽斯·沃克短篇小说集
(美)艾丽斯·沃克
爱与死的年代
爱与黑暗的故事(布面精装珍藏版)以色列国宝级作家阿摩司·奥兹巅峰之作,写尽犹太民族百余年间的爱与黑暗。奥斯卡影后娜塔莉·波特曼主演并执导同名电影
阿摩司·奥兹 著;钟志清 译
爱与死的年代
爱与美神的诞生地——塞浦路斯(走进“一带一路”丛书)
范馨予;陈德昌;卢星
爱与死的年代
爱与爱也有不同吗?/儿童哲学思维培养图画书系列
安娜·拉拉纳 著;袁筱一 译;梯也里·马恩 绘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爱与死的年代
不要挖鼻孔!!
[德]安妮特·朗根 著
爱与死的年代
内燃机技术 (原书第8版)
[德]理夏德·范·巴舒伊森(RichardvanBasshuysen)弗雷德·舍费尔(FredSchaefer) 著
爱与死的年代
德意志人:一部诗人、作家、哲学家和思想家的自传
[德]约翰内斯·弗里德著刘晓编刘晓(JohannesFried) 译
爱与死的年代
国家竞争与理性:1648~1789年的欧洲(贝克欧洲史
[德]格里特·瓦尔特著徐庆编徐庆(GerritWalther) 译
爱与死的年代
革命与改革:1789~1850年的欧洲(贝克欧洲史
[德]安德里亚斯·法尔迈尔著李昱彤(AndreasFahrmeir) 译
爱与死的年代
边境体验和君主秩序:1200~1500年的欧洲(贝克欧洲史
[德]贝恩德·施耐德穆勒著刘博(BerndSchneidmüller) 译
爱与死的年代
帝国暴力和民族动员:1914~1945年的欧洲(贝克欧洲史
[德]鲁兹·拉斐尔(LutzRaphael)
爱与死的年代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残篇:英文
[德]第尔斯(HermannDiels) 编著;[英]弗里曼(
爱与死的年代
肝脏弹性成像的临床应用与解读
[德]塞巴斯蒂安·穆勒张波杨筱 主译
爱与死的年代
邻人之爱
[德]雷马克 著;朱雯 译
爱与死的年代
凯旋门
[德]雷马克 著;朱雯 译
爱与死的年代
凯旋门
[德]雷马克 著;朱雯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