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论意蕴及实践路径研究
出版时间:
2023-09
版次:
1
ISBN:
9787522724683
定价:
79.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8页
字数:
216千字
1人买过
-
本书基于价值论的研究视域,对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本书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等维度分析了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论的生成,分析了以人民为中心所蕴含的以人民地位为中心的价值主体论、以人民发展为中心的价值目的论、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价值标准论、以人民事业为中心的价值功能论、以人民实践为中心的价值实现论,阐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始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着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牢牢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阐明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价值实现的中介和动力源泉。 史家亮,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兼任教育BU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理事、山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秘书长、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秘书长。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山东高校专业宣讲团专家”,荣获“山东省社科论坛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BU和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3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参著1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绪论
第一章 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论的生成逻辑
一 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论生成的理论逻辑
(一)唯物史观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坚持和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关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思想的运用和发展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关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理论的丰富和深化
(四)中国传统民本政治理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 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论生成的历史逻辑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及其伟大成就的历史性奠基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及其伟大成就的整体性推进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及其伟大成就的进一步深化
三 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论生成的现实逻辑
(一)回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换的客观需要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三)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需要
第二章 以人民地位为中心的价值主体论
一 人民至上彰显人民的价值主体地位
(一)人民价值主体地位的探索历程
(二)人民至上价值主体地位的意蕴阐释
(三)人民至上价值主体地位的集中反映
(四)人民至上价值主体地位的实现路径
二 人民是价值创造的主体
(一)人民价值创造主体地位确立的依据
(二)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
(三)尊重人民的价值创造主体地位
三 人民是价值享有的主体
(一)确保人民价值享有主体地位是党长期奋斗的价值依归
(二)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人民价值享有主体地位的生动体现
(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促进人民价值享有主体地位的实现
第三章 以人民发展为中心的价值目的论
一 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目的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理想的价值旨归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
(三)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个不奋斗的过程
三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目标引领
(二)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重要动力
(三)以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法治保障
(四)以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根本保证
第四章 以人民事业为中心的价值功能论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穿着为人民造福的主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奠定了造福人民的基础
(一)经济建设伟大成就奠定造福人民的物质文明基础
-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价值论的研究视域,对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本书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等维度分析了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论的生成,分析了以人民为中心所蕴含的以人民地位为中心的价值主体论、以人民发展为中心的价值目的论、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价值标准论、以人民事业为中心的价值功能论、以人民实践为中心的价值实现论,阐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始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着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牢牢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阐明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价值实现的中介和动力源泉。
-
作者简介:
史家亮,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兼任教育BU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理事、山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秘书长、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秘书长。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山东高校专业宣讲团专家”,荣获“山东省社科论坛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BU和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3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参著1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论的生成逻辑
一 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论生成的理论逻辑
(一)唯物史观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坚持和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关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思想的运用和发展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关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理论的丰富和深化
(四)中国传统民本政治理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 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论生成的历史逻辑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及其伟大成就的历史性奠基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及其伟大成就的整体性推进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及其伟大成就的进一步深化
三 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论生成的现实逻辑
(一)回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换的客观需要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三)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需要
第二章 以人民地位为中心的价值主体论
一 人民至上彰显人民的价值主体地位
(一)人民价值主体地位的探索历程
(二)人民至上价值主体地位的意蕴阐释
(三)人民至上价值主体地位的集中反映
(四)人民至上价值主体地位的实现路径
二 人民是价值创造的主体
(一)人民价值创造主体地位确立的依据
(二)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
(三)尊重人民的价值创造主体地位
三 人民是价值享有的主体
(一)确保人民价值享有主体地位是党长期奋斗的价值依归
(二)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人民价值享有主体地位的生动体现
(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促进人民价值享有主体地位的实现
第三章 以人民发展为中心的价值目的论
一 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目的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理想的价值旨归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
(三)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个不奋斗的过程
三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目标引领
(二)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重要动力
(三)以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法治保障
(四)以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根本保证
第四章 以人民事业为中心的价值功能论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穿着为人民造福的主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奠定了造福人民的基础
(一)经济建设伟大成就奠定造福人民的物质文明基础
查看详情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24小时内发货
成功完成率93.44%
-
全新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18小时
成功完成率88.78%
-
全新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30小时
成功完成率81.88%
-
全新
江苏省无锡市
平均发货13小时
成功完成率84.43%
-
全新
四川省成都市
平均发货26小时
成功完成率89.35%
-
全新
江西省南昌市
平均发货25小时
成功完成率90.34%
-
全新
四川省成都市
平均发货15小时
成功完成率88.89%
-
全新
浙江省嘉兴市
平均发货18小时
成功完成率92.31%
-
全新
北京市房山区
平均发货21小时
成功完成率79.94%
-
全新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24小时
成功完成率75.6%
-
九五品
北京市东城区
平均发货22小时
成功完成率89.04%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24小时内发货
成功完成率90.92%
-
全新
浙江省嘉兴市
平均发货10小时
成功完成率92.95%
-
全新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24小时
成功完成率81.04%
-
全新
北京市朝阳区
平均发货15小时
成功完成率89.72%
-
全新
北京市朝阳区
平均发货15小时
成功完成率89.72%
-
八五品
北京市西城区
平均发货17小时
成功完成率88.95%
-
全新
北京市东城区
24小时内发货
成功完成率87.69%
-
全新
天津市南开区
平均发货11小时
成功完成率83.76%
-
全新
天津市南开区
平均发货11小时
成功完成率83.76%
-
全新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17小时
成功完成率7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