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近代中国总量经济研究:兼论安格斯·麦迪森对明清GDP的估算

前近代中国总量经济研究:兼论安格斯·麦迪森对明清GDP的估算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0-07
版次: 1
ISBN: 9787208093386
定价: 2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62页
字数: 206千字
分类: 经济
10人买过
  • 《前近代中国总量经济研究(1600~1840):兼论安格斯·麦迪森对明清GDP的估算》对英国经济学家麦迪森关于前近代中国GDP的估计数据和方法进行了分析。作者们认为,麦迪森的估算总体上看过于简略,在统计技术上也存在诸多不足,且存在明显的自相矛盾之处。麦迪森认为,1500至1820年中国人均GDP折合1990年美元为600美元,作者们认为大约高估了50%—90%。对于前近代中国占世界GDP的比重,麦迪森大约高估了三分之一。 刘逖,江西九江人,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英国皇家国际研究所、剑桥大学访问研究员,现任上海证券交易所创新实验室负责人、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资本市场与金融创新、市场微结构与证券交易机制、中国经济与政治,著有《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与实践》、《跨国银行与金融深化》、《中国上市公司成败实证研究》、《解读创业板》、《交易体制:原理与变革》、《从华尔街到外滩:中外股市史话》、《高级政治经济学》(参著)、《中国公司治理报告》(参著)等,发表论文50余篇。 序
    第一章引言
    一、“大分流”前后的世界:研究缘起与研究目标
    二、为什么选择1600年至1840年作为研究对象?
    三、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方法的说明
    四、其他若干关键难点的说明
    第二章安格斯·麦迪森和相关研究综述
    一、安格斯·麦迪森
    二、保罗·贝洛赫
    三、国内学者以及相关研究
    第三章人口与耕地的变动趋势
    一、1600年以来中国人口的变化
    二、1600年以来中国耕地的变化
    第四章农业和其他第一产业
    一、行业分类与统计口径的说明
    二、粮食部门:生产法
    三、粮食部门:以支出法校检
    四、经济作物
    五、畜物、林业和渔业
    第五章早期工业和建筑业
    一、麦迪森对农业以外经济活动的估计
    二、采矿和冶炼
    三、手工制造与建筑
    第六章商业和服务业
    一、麦迪森对服务业的估计
    二、商业和运输
    三、货币与金融
    四、房地产
    五、政府服务
    六、专业和其他服务
    第七章国内生产总值的分布
    一、产业结构的演进
    二、传统经济中的公共部门
    三、积累与投资
    四、收入分配
    第八章历史与国际比较
    一、1600年以来物价的变化
    二、实际和人均GDP增长率
    三、以美元和国际元计值
    四、麦迪森的自相矛盾之处
    五、最后的校正
    六、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第九章后论:从总量看明清工业化转型问题
    一、与相关研究的比较
    二、从总量经济看明清工业化停滞之谜
    三、超越总量经济
    附录
    表一前近代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产业分布(1600-1840年)
    表二安格斯·麦迪森各国和地区人均GDP统计(1-2000年)
    表三保罗·贝洛赫的各国人均GNP统计(1700-1960年)
    表四英国物价统计(1300-1840年)
    表五英国工资水平统计(1300-1840年)
    表六金银价格统计(1300-2000年)
    表七美国物价与GDP统计(1774-2000年)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前近代中国总量经济研究(1600~1840):兼论安格斯·麦迪森对明清GDP的估算》对英国经济学家麦迪森关于前近代中国GDP的估计数据和方法进行了分析。作者们认为,麦迪森的估算总体上看过于简略,在统计技术上也存在诸多不足,且存在明显的自相矛盾之处。麦迪森认为,1500至1820年中国人均GDP折合1990年美元为600美元,作者们认为大约高估了50%—90%。对于前近代中国占世界GDP的比重,麦迪森大约高估了三分之一。
  • 作者简介:
    刘逖,江西九江人,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英国皇家国际研究所、剑桥大学访问研究员,现任上海证券交易所创新实验室负责人、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资本市场与金融创新、市场微结构与证券交易机制、中国经济与政治,著有《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与实践》、《跨国银行与金融深化》、《中国上市公司成败实证研究》、《解读创业板》、《交易体制:原理与变革》、《从华尔街到外滩:中外股市史话》、《高级政治经济学》(参著)、《中国公司治理报告》(参著)等,发表论文50余篇。
  • 目录:

    第一章引言
    一、“大分流”前后的世界:研究缘起与研究目标
    二、为什么选择1600年至1840年作为研究对象?
    三、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方法的说明
    四、其他若干关键难点的说明
    第二章安格斯·麦迪森和相关研究综述
    一、安格斯·麦迪森
    二、保罗·贝洛赫
    三、国内学者以及相关研究
    第三章人口与耕地的变动趋势
    一、1600年以来中国人口的变化
    二、1600年以来中国耕地的变化
    第四章农业和其他第一产业
    一、行业分类与统计口径的说明
    二、粮食部门:生产法
    三、粮食部门:以支出法校检
    四、经济作物
    五、畜物、林业和渔业
    第五章早期工业和建筑业
    一、麦迪森对农业以外经济活动的估计
    二、采矿和冶炼
    三、手工制造与建筑
    第六章商业和服务业
    一、麦迪森对服务业的估计
    二、商业和运输
    三、货币与金融
    四、房地产
    五、政府服务
    六、专业和其他服务
    第七章国内生产总值的分布
    一、产业结构的演进
    二、传统经济中的公共部门
    三、积累与投资
    四、收入分配
    第八章历史与国际比较
    一、1600年以来物价的变化
    二、实际和人均GDP增长率
    三、以美元和国际元计值
    四、麦迪森的自相矛盾之处
    五、最后的校正
    六、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第九章后论:从总量看明清工业化转型问题
    一、与相关研究的比较
    二、从总量经济看明清工业化停滞之谜
    三、超越总量经济
    附录
    表一前近代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产业分布(1600-1840年)
    表二安格斯·麦迪森各国和地区人均GDP统计(1-2000年)
    表三保罗·贝洛赫的各国人均GNP统计(1700-1960年)
    表四英国物价统计(1300-1840年)
    表五英国工资水平统计(1300-1840年)
    表六金银价格统计(1300-2000年)
    表七美国物价与GDP统计(1774-2000年)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前近代中国总量经济研究:兼论安格斯·麦迪森对明清GDP的估算
前近代日本人的对外认识
邢永凤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前近代中国总量经济研究:兼论安格斯·麦迪森对明清GDP的估算
上海证券交易所百年史(1910—2020)
刘逖 著
前近代中国总量经济研究:兼论安格斯·麦迪森对明清GDP的估算
期权工程:高级期权策略自修讲义
刘逖 主编;司徒大年 竺旭东
前近代中国总量经济研究:兼论安格斯·麦迪森对明清GDP的估算
平台的未来:移动互联时代交易所运营方法论
刘逖 著
前近代中国总量经济研究:兼论安格斯·麦迪森对明清GDP的估算
市场微观结构与交易机制设计:高级指南
刘逖 著;张育军 编
前近代中国总量经济研究:兼论安格斯·麦迪森对明清GDP的估算
上海证券交易所史
刘逖 著
前近代中国总量经济研究:兼论安格斯·麦迪森对明清GDP的估算
股指期货100问(第2版)
刘逖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