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流域的灾害与民生

江淮流域的灾害与民生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21-09
版次: 1
ISBN: 9787030697639
定价: 16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96页
分类: 历史
  • 《江淮流域的灾害与民生》精选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年会暨“江淮流域灾害与民生”学术研讨会的参会论文编辑而成,分别就灾害史理论、江淮流域等地区灾害与民生领域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目录 

    江淮之间:区域灾害史研究的新征程(代序) 夏明方 i 

    灾害史理论方法与减灾事业 

    应对灾害:历史启示与现实思考 池子华 李红英 3 

    历史灾害研究中的若干前沿问题 卜风贤 10 

    历史时期荒政成效评估的思考与探索:以明代凤阳府的官赈为例 陈业新 35 

    农业复苏及诚信塑造:清前期官方借贷制度研究 周 琼 50 

    《灾赈日记》与晚清州县官救灾 赵晓华 74 

    何为与为何:试论中国近代的慈善公益事业 李喜霞 85 

    江淮流域的灾害与社会变迁 

    史前黄河在淮河流域的泛滥 徐海亮 97 

    民间信仰与元明以降淮河流域自然灾害 梁家贵 108 

    清代前期合肥地区的自然灾害与灾荒救济 张 绪 115 

    晚清(1861―1911)社会应对皖淮流域灾荒问题探究 张祥稳 125 

    清中叶至民国时期苏北里运河东堤归海坝纠纷及其解决 张崇旺 134 

    近代淮北粮食短缺与强势群体的社会控制 马俊亚 150 

    民国时期江淮流域灾害与民生的文学影像:以现代文学为中心的考察 张堂会 178 

    20世纪50年代安徽省灾民逃荒初步研究 高建国 185 

    其他地区的灾害与环境社会治理 

    同治十年直隶大水与盛宣怀走向洋务之路:兼再谈轮船招商局创办缘起 朱 浒 205 

    1720―1723年山西特大旱灾初步研究 张伟兵 223 

    契约所见光绪初年山西灾荒、地权与民生 郝 平 白 豆 233 

    1933年河南滑县灾民迁移述论 杨立红 245 

    晚清以来江汉平原的环境变迁与救灾作物生产的变化 张家炎 253 

    民国时期江南地区苦儿院初探(1911―1937) 胡 勇 杨翰林 260 

    灾患与造桥:湖州建桥小史 安介生 275 

    附录 

    中国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年会暨“江淮流域灾害与民生”学术研讨会综述 黄 昆 朱正业 289 

    后记 295
  • 内容简介:
    《江淮流域的灾害与民生》精选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年会暨“江淮流域灾害与民生”学术研讨会的参会论文编辑而成,分别就灾害史理论、江淮流域等地区灾害与民生领域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 目录:
    目录 

    江淮之间:区域灾害史研究的新征程(代序) 夏明方 i 

    灾害史理论方法与减灾事业 

    应对灾害:历史启示与现实思考 池子华 李红英 3 

    历史灾害研究中的若干前沿问题 卜风贤 10 

    历史时期荒政成效评估的思考与探索:以明代凤阳府的官赈为例 陈业新 35 

    农业复苏及诚信塑造:清前期官方借贷制度研究 周 琼 50 

    《灾赈日记》与晚清州县官救灾 赵晓华 74 

    何为与为何:试论中国近代的慈善公益事业 李喜霞 85 

    江淮流域的灾害与社会变迁 

    史前黄河在淮河流域的泛滥 徐海亮 97 

    民间信仰与元明以降淮河流域自然灾害 梁家贵 108 

    清代前期合肥地区的自然灾害与灾荒救济 张 绪 115 

    晚清(1861―1911)社会应对皖淮流域灾荒问题探究 张祥稳 125 

    清中叶至民国时期苏北里运河东堤归海坝纠纷及其解决 张崇旺 134 

    近代淮北粮食短缺与强势群体的社会控制 马俊亚 150 

    民国时期江淮流域灾害与民生的文学影像:以现代文学为中心的考察 张堂会 178 

    20世纪50年代安徽省灾民逃荒初步研究 高建国 185 

    其他地区的灾害与环境社会治理 

    同治十年直隶大水与盛宣怀走向洋务之路:兼再谈轮船招商局创办缘起 朱 浒 205 

    1720―1723年山西特大旱灾初步研究 张伟兵 223 

    契约所见光绪初年山西灾荒、地权与民生 郝 平 白 豆 233 

    1933年河南滑县灾民迁移述论 杨立红 245 

    晚清以来江汉平原的环境变迁与救灾作物生产的变化 张家炎 253 

    民国时期江南地区苦儿院初探(1911―1937) 胡 勇 杨翰林 260 

    灾患与造桥:湖州建桥小史 安介生 275 

    附录 

    中国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年会暨“江淮流域灾害与民生”学术研讨会综述 黄 昆 朱正业 289 

    后记 295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江淮流域的灾害与民生
江淮关系与淮扬运河水文动态研究(10—16世纪)(“中国顶尖学科出版工程·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系列丛书)
袁慧 著
江淮流域的灾害与民生
江淮行·皖文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编
江淮流域的灾害与民生
江淮行·皖人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编
江淮流域的灾害与民生
江淮分水岭林地资源高分卫星监测研究
陈东花、李虎 著
江淮流域的灾害与民生
江淮官话音韵研究
吴波 著
江淮流域的灾害与民生
江淮粮食作物高效抗逆丰产理论与技术
程备久
江淮流域的灾害与民生
江淮对流云人工增雨技术
袁野、朱士超 编
江淮流域的灾害与民生
江淮行·皖水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著
江淮流域的灾害与民生
江淮平原弱筋小麦栽培
贾艳艳、文廷刚、周国勤 编
江淮流域的灾害与民生
江淮行·皖山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编
江淮流域的灾害与民生
江淮文化论丛(第五辑)
殷连生 著
江淮流域的灾害与民生
江淮乡村人居环境
储金龙;陈晓华;顾康康;汪勇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