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文化论丛(第五辑)

江淮文化论丛(第五辑)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2020-07
版次: 1
ISBN: 9787501064755
定价: 10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历史
2人买过
  •   《江淮文化论丛》为扬州博物馆组织编纂,自2011年底出版,此次为第五辑。自出版以来,《江淮文化论丛》就为扬州博物馆文博界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馆际之间的学术交流。《江淮文化论丛》选用文章以扬州博物馆研究员撰写为主,兼收兄弟单位专家学者的文章。内容涵盖了博物馆学理论、江淮流域地方历史、考古学、馆藏文物、雕版印刷等方面的介绍及研究,涉及面较广。还兼收学术研讨会所发表的论文,扩展了研讨会的影响。《江淮文化论丛(第五辑)》共收录文章55篇,包括扬州文史人物、考古研究、博物馆管理、文物保护、藏品研究等几个板块。收录文章内容丰富,并配以图片说明,有一定学术价值。 【博物馆运行管理】

    “开门办馆”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请进来”VS“送出去”——以扬州博物馆社教活动为例

    谈地方博物馆的文创之路

    “泱泱汉风——仪征出土汉代文物精华展”的思考

    【文物与考古研究】

    考古学视野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广陵城

    扬州蚕桑汉墓出土舆轿初步研究

    百济时代遗址出土漆器的漆器法调查

    楚墓出土漆木酒具盒略论

    江苏仪征联营西汉墓出土漆六壬式盘考

    仪征博物馆藏三方石碑与十二圩盐运考

    从徐方到邗城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藏原苏州图书馆书版状况调查

    人首蛇身形象与功能意义研究

    ……
  • 内容简介:
      《江淮文化论丛》为扬州博物馆组织编纂,自2011年底出版,此次为第五辑。自出版以来,《江淮文化论丛》就为扬州博物馆文博界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馆际之间的学术交流。《江淮文化论丛》选用文章以扬州博物馆研究员撰写为主,兼收兄弟单位专家学者的文章。内容涵盖了博物馆学理论、江淮流域地方历史、考古学、馆藏文物、雕版印刷等方面的介绍及研究,涉及面较广。还兼收学术研讨会所发表的论文,扩展了研讨会的影响。《江淮文化论丛(第五辑)》共收录文章55篇,包括扬州文史人物、考古研究、博物馆管理、文物保护、藏品研究等几个板块。收录文章内容丰富,并配以图片说明,有一定学术价值。
  • 目录:
    【博物馆运行管理】

    “开门办馆”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请进来”VS“送出去”——以扬州博物馆社教活动为例

    谈地方博物馆的文创之路

    “泱泱汉风——仪征出土汉代文物精华展”的思考

    【文物与考古研究】

    考古学视野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广陵城

    扬州蚕桑汉墓出土舆轿初步研究

    百济时代遗址出土漆器的漆器法调查

    楚墓出土漆木酒具盒略论

    江苏仪征联营西汉墓出土漆六壬式盘考

    仪征博物馆藏三方石碑与十二圩盐运考

    从徐方到邗城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藏原苏州图书馆书版状况调查

    人首蛇身形象与功能意义研究

    ……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江淮文化论丛(第五辑)
江淮关系与淮扬运河水文动态研究(10—16世纪)(“中国顶尖学科出版工程·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系列丛书)
袁慧 著
江淮文化论丛(第五辑)
江淮行·皖文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编
江淮文化论丛(第五辑)
江淮行·皖人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编
江淮文化论丛(第五辑)
江淮分水岭林地资源高分卫星监测研究
陈东花、李虎 著
江淮文化论丛(第五辑)
江淮官话音韵研究
吴波 著
江淮文化论丛(第五辑)
江淮粮食作物高效抗逆丰产理论与技术
程备久
江淮文化论丛(第五辑)
江淮对流云人工增雨技术
袁野、朱士超 编
江淮文化论丛(第五辑)
江淮行·皖水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著
江淮文化论丛(第五辑)
江淮平原弱筋小麦栽培
贾艳艳、文廷刚、周国勤 编
江淮文化论丛(第五辑)
江淮行·皖山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编
江淮文化论丛(第五辑)
江淮乡村人居环境
储金龙;陈晓华;顾康康;汪勇政
江淮文化论丛(第五辑)
江淮流域的灾害与民生
张崇旺、朱浒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江淮文化论丛(第五辑)
文物安全管理工作指南
殷连生 著
江淮文化论丛(第五辑)
相控阵雷达馈线技术
殷连生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