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病原生物学实验教程(供高等医药院校各类专业使用)

新编病原生物学实验教程(供高等医药院校各类专业使用)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0-08
版次: 1
ISBN: 9787561449547
定价: 2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93页
字数: 304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本教材依据学科特点,分为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两篇,共105个实验。
    本教材的理论性、实用性和系统性均较强,并结合我校教学改革和科研实际,列入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新实验和新技术,突出了其综合性和创新性的特色。实验项目分为以下3个部分:基本实验方法,介绍病原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包括常用仪器的使用、培养基的配制等;验证性实验,以验证病原生物学理论、加深学生感性认识的经典实验为主;综合创新性实验,为综合病原生物学知识并结合科研而设计的一些实践性实验。
    本教材主要供高校医学类本科及专科生使用,也可作为本学科的研究生、进修生、青年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绪论
    第一篇微生物学实验
    第一章常用仪器的使用及试剂的配制
    第一节常规实验器材的准备
    第二节常用仪器的使用
    第三节常用试剂的配制

    第二章医学微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
    第一节显微技术
    实验1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保护
    第二节微生物形态观察技术
    实验2活菌运动的观察
    实验3浅部真茵的形态观察
    实验4细菌的革兰染色法
    实验5细菌的抗酸染色法
    实验6负染色法
    实验7镀银染色法
    实验8真菌染色片的制作方法
    第三节微生物培养技术
    实验9基础培养基的制备
    实验10细茵接种法和生长现象观察
    实验11细菌培养方法
    实验12细菌计数方法
    实验13支原体培养及生长现象观察
    实验14螺旋体培养及生长现象观察
    实验15真菌培养方法
    实验16病毒培养方法
    第四节微生物菌种的保藏
    实验17菌种的保藏方法

    第三章微生物学常用经典实验
    第一节微生物形态及结构的观察
    实验18细菌的基本形态及特殊结构观察
    实验19沙眼衣原体包涵体的观察
    实验20常见真菌形态及结构观察
    第二节细菌鉴别常用的生化反应
    实验21糖发酵试验
    实验22甲基红试验
    实验23V-P试验
    实验24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实验25靛基质试验
    实验26硫化氢生成试验
    实验27尿素分解试验
    实验28色素生成试验
    第三节细菌分布的检查
    实验29自然界中细菌的检查
    实验30皮肤正常菌群的检查
    实验31口腔及咽喉部菌群的检测
    实验32肠道正常茵群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第四节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实验33热力灭菌试验
    实验34紫外线灭菌试验
    实验35常用化学消毒剂的抑菌试验
    实验36噬菌体的噬菌现象
    实验37细菌素的测定试验
    第五节细菌的变异现象
    实验38细菌L型变异的诱导及观察
    实验39细菌菌落变异的诱导及观察
    实验40细菌鞭毛变异的诱导及观察
    实验41细菌耐药性变异的观察
    第六节细菌的毒力相关试验
    实验42细菌的黏附试验
    实验43荚膜致病作用的观察
    实验44细菌致病性酶的检测
    实验45细菌内毒素的检测
    实验46细菌外毒素的检测
    第七节微生物常用的免疫学检测试验
    实验47玻片凝聚试验
    实验48肥达试验
    实验49外斐试验
    实验50钩端螺旋体的血清学试验
    实验51EUSA法检测肺炎支原体
    实验52病毒的血清学试验
    第八节微生物常用的分子生物学试验技术
    实验53细菌质粒DNA的提取
    实验54聚合酶链式反应
    实验55斑点杂交
    第九节微生物试验在药学中的应用
    实验56抗茵药物最低抑茵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的测定
    实验57琼脂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
    实验58抗生素效价测定
    实验59注射用药的无茵检查
    实验60口服药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第四章微生物学综合创新性实验
    第一节食品的卫生细菌学检测
    实验61水的卫生细菌学检验
    实验62冷饮的卫生细茵学检测
    实验63罐头的卫生细菌学检测
    第二节临床常见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学检测
    实验64化脓性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测
    实验65消化道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测
    实验66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测
    实验67泌尿系统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测
    实验68厌氧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测
    实验69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测
    实验70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测
    实验71皮肤癣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测

    第二篇寄生虫学实验
    第一章寄生虫学基本实验方法
    第一节寄生虫标本的采集与保存
    第二节寄生虫标本的类别和观察方法
    第三节粪便直接涂片法
    第四节血涂片检查法

    第二章寄生虫学常用经典实验
    第一节线虫
    实验72似蚓蛔线虫
    实验73毛首鞭形线虫
    实验74十二指肠钩口线虫与美洲板口线虫
    实验75蠕形住肠线虫
    实验76班氏吴策线虫与马来布鲁线虫
    实验77旋毛形线虫
    第二节吸虫
    实验78华支睾吸虫
    实验79卫氏并殖吸虫与斯氏狸殖吸虫
    实验80布氏姜片吸虫
    实验81肝片形吸虫
    实验82日本裂体吸虫
    第三节绦虫
    实验83链状带绦虫与肥胖带绦虫
    实验84微小膜壳绦虫
    实验85细粒棘球绦虫
    实验86曼氏迭宫绦虫
    第四节原虫
    实验87溶组织内阿米巴与结肠内阿米巴
    实验88蓝氏贾第鞭毛虫
    实验89阴道毛滴虫
    实验90杜氏利什曼原虫
    实验91间日疟原虫与恶性疟原虫
    实验92刚地弓形虫
    第五节节肢动物
    实验93蚊
    买验94蝇
    实验95白蛉
    实验96蚤
    实验97虱
    实验98蜱
    实验99恙螨
    实验100疥螨
    实验101蠕形螨

    第三章寄生虫学综合创新性实验
    实验102肝吸虫成虫的染色
    实验103蚊的采集及解剖
    实验104寄生虫实验动物保种
    实验105杜氏利什曼原虫及阴道毛滴虫的体外培养
  • 内容简介:
    本教材依据学科特点,分为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两篇,共105个实验。
    本教材的理论性、实用性和系统性均较强,并结合我校教学改革和科研实际,列入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新实验和新技术,突出了其综合性和创新性的特色。实验项目分为以下3个部分:基本实验方法,介绍病原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包括常用仪器的使用、培养基的配制等;验证性实验,以验证病原生物学理论、加深学生感性认识的经典实验为主;综合创新性实验,为综合病原生物学知识并结合科研而设计的一些实践性实验。
    本教材主要供高校医学类本科及专科生使用,也可作为本学科的研究生、进修生、青年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 目录:
    绪论
    第一篇微生物学实验
    第一章常用仪器的使用及试剂的配制
    第一节常规实验器材的准备
    第二节常用仪器的使用
    第三节常用试剂的配制

    第二章医学微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
    第一节显微技术
    实验1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保护
    第二节微生物形态观察技术
    实验2活菌运动的观察
    实验3浅部真茵的形态观察
    实验4细菌的革兰染色法
    实验5细菌的抗酸染色法
    实验6负染色法
    实验7镀银染色法
    实验8真菌染色片的制作方法
    第三节微生物培养技术
    实验9基础培养基的制备
    实验10细茵接种法和生长现象观察
    实验11细菌培养方法
    实验12细菌计数方法
    实验13支原体培养及生长现象观察
    实验14螺旋体培养及生长现象观察
    实验15真菌培养方法
    实验16病毒培养方法
    第四节微生物菌种的保藏
    实验17菌种的保藏方法

    第三章微生物学常用经典实验
    第一节微生物形态及结构的观察
    实验18细菌的基本形态及特殊结构观察
    实验19沙眼衣原体包涵体的观察
    实验20常见真菌形态及结构观察
    第二节细菌鉴别常用的生化反应
    实验21糖发酵试验
    实验22甲基红试验
    实验23V-P试验
    实验24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实验25靛基质试验
    实验26硫化氢生成试验
    实验27尿素分解试验
    实验28色素生成试验
    第三节细菌分布的检查
    实验29自然界中细菌的检查
    实验30皮肤正常菌群的检查
    实验31口腔及咽喉部菌群的检测
    实验32肠道正常茵群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第四节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实验33热力灭菌试验
    实验34紫外线灭菌试验
    实验35常用化学消毒剂的抑菌试验
    实验36噬菌体的噬菌现象
    实验37细菌素的测定试验
    第五节细菌的变异现象
    实验38细菌L型变异的诱导及观察
    实验39细菌菌落变异的诱导及观察
    实验40细菌鞭毛变异的诱导及观察
    实验41细菌耐药性变异的观察
    第六节细菌的毒力相关试验
    实验42细菌的黏附试验
    实验43荚膜致病作用的观察
    实验44细菌致病性酶的检测
    实验45细菌内毒素的检测
    实验46细菌外毒素的检测
    第七节微生物常用的免疫学检测试验
    实验47玻片凝聚试验
    实验48肥达试验
    实验49外斐试验
    实验50钩端螺旋体的血清学试验
    实验51EUSA法检测肺炎支原体
    实验52病毒的血清学试验
    第八节微生物常用的分子生物学试验技术
    实验53细菌质粒DNA的提取
    实验54聚合酶链式反应
    实验55斑点杂交
    第九节微生物试验在药学中的应用
    实验56抗茵药物最低抑茵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的测定
    实验57琼脂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
    实验58抗生素效价测定
    实验59注射用药的无茵检查
    实验60口服药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第四章微生物学综合创新性实验
    第一节食品的卫生细菌学检测
    实验61水的卫生细菌学检验
    实验62冷饮的卫生细茵学检测
    实验63罐头的卫生细菌学检测
    第二节临床常见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学检测
    实验64化脓性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测
    实验65消化道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测
    实验66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测
    实验67泌尿系统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测
    实验68厌氧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测
    实验69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测
    实验70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测
    实验71皮肤癣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测

    第二篇寄生虫学实验
    第一章寄生虫学基本实验方法
    第一节寄生虫标本的采集与保存
    第二节寄生虫标本的类别和观察方法
    第三节粪便直接涂片法
    第四节血涂片检查法

    第二章寄生虫学常用经典实验
    第一节线虫
    实验72似蚓蛔线虫
    实验73毛首鞭形线虫
    实验74十二指肠钩口线虫与美洲板口线虫
    实验75蠕形住肠线虫
    实验76班氏吴策线虫与马来布鲁线虫
    实验77旋毛形线虫
    第二节吸虫
    实验78华支睾吸虫
    实验79卫氏并殖吸虫与斯氏狸殖吸虫
    实验80布氏姜片吸虫
    实验81肝片形吸虫
    实验82日本裂体吸虫
    第三节绦虫
    实验83链状带绦虫与肥胖带绦虫
    实验84微小膜壳绦虫
    实验85细粒棘球绦虫
    实验86曼氏迭宫绦虫
    第四节原虫
    实验87溶组织内阿米巴与结肠内阿米巴
    实验88蓝氏贾第鞭毛虫
    实验89阴道毛滴虫
    实验90杜氏利什曼原虫
    实验91间日疟原虫与恶性疟原虫
    实验92刚地弓形虫
    第五节节肢动物
    实验93蚊
    买验94蝇
    实验95白蛉
    实验96蚤
    实验97虱
    实验98蜱
    实验99恙螨
    实验100疥螨
    实验101蠕形螨

    第三章寄生虫学综合创新性实验
    实验102肝吸虫成虫的染色
    实验103蚊的采集及解剖
    实验104寄生虫实验动物保种
    实验105杜氏利什曼原虫及阴道毛滴虫的体外培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