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考古和科学史:中国古代玻璃技术发展史

科技考古和科学史:中国古代玻璃技术发展史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6-01
版次: 1
ISBN: 9787547828595
定价: 39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48页
字数: 20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27人买过
  •   玻璃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人造材料之一。中国古代玻璃的起源和发展,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技术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科技考古和科学史:中国古代玻璃技术发展史》首次系统阐述了中国古代玻璃技术发展史;介绍了作者对中国古代玻璃成分进行的科学、系统研究;反映了对中国古代玻璃的起源、体系、制造年代和制备工艺等的深入研究;还系统研究了中国早期玻璃的演变及与西方古代玻璃的对比,独创性地反映了中外在古代玻璃技术发展等方面的联系和交流。
      《科技考古和科学史:中国古代玻璃技术发展史》作为玻璃界、考古界和物化分析界多年来合作研究的结晶,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玻璃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水平。
      《科技考古和科学史:中国古代玻璃技术发展史》可供相关领域学者及热爱、研究古代玻璃技术发展史的人士学习参考。 第1章 中国古代坡璃研究概况
    1.1 国内古代玻璃研究和史料记载概况
    1.2 西方对中国古代玻璃的研究与评述
    1.3 中国古代玻璃的研究状况和进展

    第2章 玻璃态物质的本质和特性
    2.1 晶态和非晶态物质,宝玉石和玻璃
    2.2 玻璃的宏观性质和微观结构的特点
    2.3 玻璃的析晶和分相
    2.4 玻璃的着色

    第3章 无损分析技术的发展及在中国古代玻璃研究中的应用
    3.1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和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3.2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3.3 微量元素分析和同位素分析
    3.4 无损分析方法应用实例

    第4章 天然玻璃的科学研究
    4.1 实验样品与方法
    4.2 天然玻璃质地上的区分
    4.3 天然玻璃的pXRF实验结果
    4.4 火山玻璃(黑曜石)的特性
    4.5 陨石玻璃(玻陨石)的特性
    4.6 利比亚沙漠玻璃

    第5章 中国古代釉砂的科学研究
    5.1 考古发现早期的釉砂
    5.2 考古发现春秋及战国时期的釉砂和玻砂
    5.3 西周至春秋时期釉砂的科技分析
    5.4 中国釉砂可能的助熔剂、着色剂和制作工艺

    第6章 西方古代玻璃技术的发展
    6.1 古代文明时代的玻璃
    6.2 古典文明时代的玻璃
    6.3 中世纪文明时代的玻璃
    6.4 文艺复兴时期及17-19世纪的玻璃

    第7章 东方古代玻璃技术的发展
    7.1 印度地区的古代玻璃
    7.2 日本的古代玻璃
    7。3朝鲜半岛的古代玻璃
    7.4 中亚地区的古代玻璃
    7.5 东南亚地区的古代玻璃

    第8章 中国古代玻璃的史料
    8.1 中国古代玻璃的名称
    8.2 古代玻璃中西交流的史料
    8.3 中国古代玻璃制造技术的产生及成分配方

    第9章 中国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先秦和汉代的玻璃技术
    9.1 春秋战国时期的玻璃制造技术
    9.2 两汉时期的玻璃制造技术

    第10章 中国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玻璃技术
    10.1 人们对玻璃的认识
    10.2 罗马玻璃的考古发现
    10.3 萨珊玻璃的考古发现
    10.4 印度玻璃珠随佛教的传入
    1O.5 新疆发现的西方玻璃
    10.6 中国的国产玻璃

    第11章 中国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隋、唐、宋时期的玻璃技术
    11.1 隋、唐时期的古代玻璃
    11.2 宋、辽、金时期的古代玻璃

    第12章 中国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元、明、清时期的玻璃技术
    12.1 元、明时期的玻璃制造
    12.2 清代宫廷内务府造办处玻璃厂
    12.3 博山的玻璃制造业
    12.4 清代其他玻璃产地

    第13章 中国北方和西北的古代玻璃技术
    13.1 新疆的古代玻璃
    13.2 甘肃的古代玻璃
    13.3 青海的古代玻璃
    13.4 宁夏的古代玻璃
    13.5 内蒙古的古代玻璃

    第14章 中国南方和西南的古代玻璃技术
    14.1 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玻璃
    14.2 两汉时期的古代玻璃
    14.3 东晋至宋代的古代玻璃
    14.4 古代玻璃的制造技术

    第15章 中国古代瓷釉技术的形成和发展25簋
    15.1 夏末及商代早期以前——釉的孕育阶段
    15.2 商、周时期——釉的形成阶段
    15.3 汉代至五代——釉的成熟阶段
    15.4 宋代至清代——釉的发展阶段

    第16章 中国最早釉陶的科学研究
    16.1 低温釉陶概述
    16.2 样品和分析方法
    16.3 分析结果和讨论

    第17章 中国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古代玻璃成分的演变及制造技术的起源
    17.1 中国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先秦时期的含碱钙硅酸盐玻璃
    17.2 中国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战国、汉代的铅钡硅酸盐玻璃和钾硅酸盐玻璃
    17.3 中国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隋、唐、宋时期的高铅硅酸盐玻璃和钾铅硅酸盐玻璃
    17.4 中国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元、明、清时期的钾钙硅酸盐玻璃

    第18章 中国古代玻璃的文化和技术交流
    18.1 中国西北和北方地区古代玻璃的发展过程和化学成分的特征
    18.2 中国西南和南方地区古代玻璃的发展过程和化学成分的特征
    18.3 古代丝绸之路和古代玻璃的交流
    18.4 古代丝绸之路对中国古代玻璃技术发展和交流的促进

    附录 无损分析方法测试中国古代玻璃的化学成分及测试结果
  • 内容简介:
      玻璃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人造材料之一。中国古代玻璃的起源和发展,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技术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科技考古和科学史:中国古代玻璃技术发展史》首次系统阐述了中国古代玻璃技术发展史;介绍了作者对中国古代玻璃成分进行的科学、系统研究;反映了对中国古代玻璃的起源、体系、制造年代和制备工艺等的深入研究;还系统研究了中国早期玻璃的演变及与西方古代玻璃的对比,独创性地反映了中外在古代玻璃技术发展等方面的联系和交流。
      《科技考古和科学史:中国古代玻璃技术发展史》作为玻璃界、考古界和物化分析界多年来合作研究的结晶,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玻璃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水平。
      《科技考古和科学史:中国古代玻璃技术发展史》可供相关领域学者及热爱、研究古代玻璃技术发展史的人士学习参考。
  • 目录:
    第1章 中国古代坡璃研究概况
    1.1 国内古代玻璃研究和史料记载概况
    1.2 西方对中国古代玻璃的研究与评述
    1.3 中国古代玻璃的研究状况和进展

    第2章 玻璃态物质的本质和特性
    2.1 晶态和非晶态物质,宝玉石和玻璃
    2.2 玻璃的宏观性质和微观结构的特点
    2.3 玻璃的析晶和分相
    2.4 玻璃的着色

    第3章 无损分析技术的发展及在中国古代玻璃研究中的应用
    3.1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和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3.2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3.3 微量元素分析和同位素分析
    3.4 无损分析方法应用实例

    第4章 天然玻璃的科学研究
    4.1 实验样品与方法
    4.2 天然玻璃质地上的区分
    4.3 天然玻璃的pXRF实验结果
    4.4 火山玻璃(黑曜石)的特性
    4.5 陨石玻璃(玻陨石)的特性
    4.6 利比亚沙漠玻璃

    第5章 中国古代釉砂的科学研究
    5.1 考古发现早期的釉砂
    5.2 考古发现春秋及战国时期的釉砂和玻砂
    5.3 西周至春秋时期釉砂的科技分析
    5.4 中国釉砂可能的助熔剂、着色剂和制作工艺

    第6章 西方古代玻璃技术的发展
    6.1 古代文明时代的玻璃
    6.2 古典文明时代的玻璃
    6.3 中世纪文明时代的玻璃
    6.4 文艺复兴时期及17-19世纪的玻璃

    第7章 东方古代玻璃技术的发展
    7.1 印度地区的古代玻璃
    7.2 日本的古代玻璃
    7。3朝鲜半岛的古代玻璃
    7.4 中亚地区的古代玻璃
    7.5 东南亚地区的古代玻璃

    第8章 中国古代玻璃的史料
    8.1 中国古代玻璃的名称
    8.2 古代玻璃中西交流的史料
    8.3 中国古代玻璃制造技术的产生及成分配方

    第9章 中国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先秦和汉代的玻璃技术
    9.1 春秋战国时期的玻璃制造技术
    9.2 两汉时期的玻璃制造技术

    第10章 中国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玻璃技术
    10.1 人们对玻璃的认识
    10.2 罗马玻璃的考古发现
    10.3 萨珊玻璃的考古发现
    10.4 印度玻璃珠随佛教的传入
    1O.5 新疆发现的西方玻璃
    10.6 中国的国产玻璃

    第11章 中国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隋、唐、宋时期的玻璃技术
    11.1 隋、唐时期的古代玻璃
    11.2 宋、辽、金时期的古代玻璃

    第12章 中国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元、明、清时期的玻璃技术
    12.1 元、明时期的玻璃制造
    12.2 清代宫廷内务府造办处玻璃厂
    12.3 博山的玻璃制造业
    12.4 清代其他玻璃产地

    第13章 中国北方和西北的古代玻璃技术
    13.1 新疆的古代玻璃
    13.2 甘肃的古代玻璃
    13.3 青海的古代玻璃
    13.4 宁夏的古代玻璃
    13.5 内蒙古的古代玻璃

    第14章 中国南方和西南的古代玻璃技术
    14.1 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玻璃
    14.2 两汉时期的古代玻璃
    14.3 东晋至宋代的古代玻璃
    14.4 古代玻璃的制造技术

    第15章 中国古代瓷釉技术的形成和发展25簋
    15.1 夏末及商代早期以前——釉的孕育阶段
    15.2 商、周时期——釉的形成阶段
    15.3 汉代至五代——釉的成熟阶段
    15.4 宋代至清代——釉的发展阶段

    第16章 中国最早釉陶的科学研究
    16.1 低温釉陶概述
    16.2 样品和分析方法
    16.3 分析结果和讨论

    第17章 中国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古代玻璃成分的演变及制造技术的起源
    17.1 中国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先秦时期的含碱钙硅酸盐玻璃
    17.2 中国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战国、汉代的铅钡硅酸盐玻璃和钾硅酸盐玻璃
    17.3 中国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隋、唐、宋时期的高铅硅酸盐玻璃和钾铅硅酸盐玻璃
    17.4 中国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元、明、清时期的钾钙硅酸盐玻璃

    第18章 中国古代玻璃的文化和技术交流
    18.1 中国西北和北方地区古代玻璃的发展过程和化学成分的特征
    18.2 中国西南和南方地区古代玻璃的发展过程和化学成分的特征
    18.3 古代丝绸之路和古代玻璃的交流
    18.4 古代丝绸之路对中国古代玻璃技术发展和交流的促进

    附录 无损分析方法测试中国古代玻璃的化学成分及测试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科技考古和科学史:中国古代玻璃技术发展史
科技外交导论
高飞,罗晖
科技考古和科学史:中国古代玻璃技术发展史
科技革命的本源:如何培育卓越研究和创新
(美)文卡特希·那拉亚那穆提 (Venkatesh Narayanamurti) (美)杰夫里·颐年·曹(Jeffrey Y. Tsao)著
科技考古和科学史:中国古代玻璃技术发展史
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
眭纪刚
科技考古和科学史:中国古代玻璃技术发展史
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经理人(教材)
杨晓非 孙启新 汤鹏翔 姜全红 主编 王燕 姜雪 米磊 王京 副主编
科技考古和科学史:中国古代玻璃技术发展史
科技成果转化激励:理论、法规政策与进路
周贺微
科技考古和科学史:中国古代玻璃技术发展史
科技她力量:在科学求索中绽芳华
DeepTech深科技
科技考古和科学史:中国古代玻璃技术发展史
科技·人文大讲坛中的生态课
赵开宇
科技考古和科学史:中国古代玻璃技术发展史
科技报国:35位科学家的信仰选择
人民日报要闻六版辑室 编著
科技考古和科学史:中国古代玻璃技术发展史
科技税务
樊勇,陈飞
科技考古和科学史:中国古代玻璃技术发展史
科技前沿课:算力
任初轩 编
科技考古和科学史:中国古代玻璃技术发展史
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税收激励政策研究
李伟
科技考古和科学史:中国古代玻璃技术发展史
科技史笔记·飞天之道(全彩)
张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