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术原创系列 Web2.0时代的网络民意:表达与限制

新闻传播学术原创系列 Web2.0时代的网络民意:表达与限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4-06
版次: 1
ISBN: 9787309106794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12页
字数: 224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2人买过
  •   随着Web2.0应用的不断普及,网络民意表达也被注入了新的元素,因而具备了新鲜的活力。《新闻传播学术原创系列·Web2.0时代的网络民意:表达与限制》详细分析了Web2.0时代网络民意表达的新方式、新特点,分别探讨了博客、社会书签、维客、SNS、RSS等模式对网络民意表达带来的变化,并总结认为,以用户参与作为本质的Web2.0代表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互联网的参与分享精神在更深入的层面拓展发扬,网络民意表达得以克服某些旧有的限制而变得更为开放多元、成熟理性。 绪论

    第一部分 网络民意综述

    第1章 互联网的民意价值

    1.1 民意与民意表达

    1.1.1 民意的界定

    1.1.2 民意表达的内涵和价值

    1.2 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1.2.1 发展规模

    1.2.2 担纲的社会角色

    1.2.3 运营模式

    1.3 互联网成为汇集民意的新空间

    1.3.1 互联网在我国的使用现状

    1.3.2 互联网凝聚民意的主流渠道作用逐渐被政府高层和公民大众认可

    1.3.3 联网的平民化色彩愈加浓厚,民意的代表性更为广泛

    1.3.4 网络民意的作用日益彰显

    第2章 网络传播新模式与网络社会

    2.1 互联网的选择性交互模式

    2.1.1 格伯纳的传播总模式

    2.1.2 互联网的文字式选择交互模式

    2.1.3 互联网的图解式选择交互模式

    2.2 网络社会的到来

    2.2.1 网络社会的本质

    2.2.2 新兴社会群体——网民

    2.2.3 网络改变传统社会人际交往模式

    2.2.4 网络重塑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模式

    2.2.5 网络社会的权力结构

    第3章 互联网与公共领域

    3.1 公共领域概念对我国的适用性

    3.1.1 “公共领域”的定义及标准

    3.1.2 公共领域的两个发生前提我国并不完全具备

    3.1.3 适用于中国的对公共领域的温和理解

    3.1.4 中国公共领域发育的社会条件

    3.3 传统媒体与公共领域

    3.3.1 大众传媒是公共领域的主要戢体

    3.3.2 传统媒体对公共领域的偏离

    3.4 互联网与公共领域

    3.4.1 网络传播特性为公共领域的实现提供了潜在可能

    3.4.2 网络传播与公共领域构建的天然联系

    3.4.3 我国网络舆论的实践轨迹

    ……

    第二部分 Web2.0时代网络民意表达的新元素

    第4章 Web2.0综述

    第5章 个人化的传播工具——博客(Blog)

    第6章 大众分类的社会书签模式

    第7章 协同创作与共同规范的维客模式

    第8章 社会性网络服务sNs模式

    第9章 信息分类聚合的Rss模式

    第三部分 网络民意表达的限制与回应

    第10章 网络民意表达限制综述

    第11章 web2.0时代得到缓解的限制

    第12章 web2.0时代依然无法逾越的限制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随着Web2.0应用的不断普及,网络民意表达也被注入了新的元素,因而具备了新鲜的活力。《新闻传播学术原创系列·Web2.0时代的网络民意:表达与限制》详细分析了Web2.0时代网络民意表达的新方式、新特点,分别探讨了博客、社会书签、维客、SNS、RSS等模式对网络民意表达带来的变化,并总结认为,以用户参与作为本质的Web2.0代表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互联网的参与分享精神在更深入的层面拓展发扬,网络民意表达得以克服某些旧有的限制而变得更为开放多元、成熟理性。
  • 目录:
    绪论

    第一部分 网络民意综述

    第1章 互联网的民意价值

    1.1 民意与民意表达

    1.1.1 民意的界定

    1.1.2 民意表达的内涵和价值

    1.2 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1.2.1 发展规模

    1.2.2 担纲的社会角色

    1.2.3 运营模式

    1.3 互联网成为汇集民意的新空间

    1.3.1 互联网在我国的使用现状

    1.3.2 互联网凝聚民意的主流渠道作用逐渐被政府高层和公民大众认可

    1.3.3 联网的平民化色彩愈加浓厚,民意的代表性更为广泛

    1.3.4 网络民意的作用日益彰显

    第2章 网络传播新模式与网络社会

    2.1 互联网的选择性交互模式

    2.1.1 格伯纳的传播总模式

    2.1.2 互联网的文字式选择交互模式

    2.1.3 互联网的图解式选择交互模式

    2.2 网络社会的到来

    2.2.1 网络社会的本质

    2.2.2 新兴社会群体——网民

    2.2.3 网络改变传统社会人际交往模式

    2.2.4 网络重塑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模式

    2.2.5 网络社会的权力结构

    第3章 互联网与公共领域

    3.1 公共领域概念对我国的适用性

    3.1.1 “公共领域”的定义及标准

    3.1.2 公共领域的两个发生前提我国并不完全具备

    3.1.3 适用于中国的对公共领域的温和理解

    3.1.4 中国公共领域发育的社会条件

    3.3 传统媒体与公共领域

    3.3.1 大众传媒是公共领域的主要戢体

    3.3.2 传统媒体对公共领域的偏离

    3.4 互联网与公共领域

    3.4.1 网络传播特性为公共领域的实现提供了潜在可能

    3.4.2 网络传播与公共领域构建的天然联系

    3.4.3 我国网络舆论的实践轨迹

    ……

    第二部分 Web2.0时代网络民意表达的新元素

    第4章 Web2.0综述

    第5章 个人化的传播工具——博客(Blog)

    第6章 大众分类的社会书签模式

    第7章 协同创作与共同规范的维客模式

    第8章 社会性网络服务sNs模式

    第9章 信息分类聚合的Rss模式

    第三部分 网络民意表达的限制与回应

    第10章 网络民意表达限制综述

    第11章 web2.0时代得到缓解的限制

    第12章 web2.0时代依然无法逾越的限制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新闻传播学术原创系列 Web2.0时代的网络民意:表达与限制
新闻采编实务
张宇清 主编;杜智涛 副主编;王凯山 执行主编;新闻记者职业教育丛书编写组编:漆亚林
新闻传播学术原创系列 Web2.0时代的网络民意:表达与限制
新闻传播政策、法律与伦理
刘斌
新闻传播学术原创系列 Web2.0时代的网络民意:表达与限制
新闻评论:融合表达与思维创新
杨奇光 编著
新闻传播学术原创系列 Web2.0时代的网络民意:表达与限制
新闻评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统编教材)
张成良
新闻传播学术原创系列 Web2.0时代的网络民意:表达与限制
新闻采访写作实务
皮传荣 著
新闻传播学术原创系列 Web2.0时代的网络民意:表达与限制
新闻心理学概论
刘京林 著
新闻传播学术原创系列 Web2.0时代的网络民意:表达与限制
新闻基础知识
张宇清 主编;杜智涛 副主编;王凯山 执行主编;新闻记者职业教育丛书编写组编:漆亚林
新闻传播学术原创系列 Web2.0时代的网络民意:表达与限制
新闻活动论(新修版)(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工程)
杨保军
新闻传播学术原创系列 Web2.0时代的网络民意:表达与限制
新闻评论写作教程
刘海明
新闻传播学术原创系列 Web2.0时代的网络民意:表达与限制
新闻事实论(新修版)(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工程)
杨保军
新闻传播学术原创系列 Web2.0时代的网络民意:表达与限制
新闻采访与写作(第四版)
丁柏铨
新闻传播学术原创系列 Web2.0时代的网络民意:表达与限制
新闻话语和公司大众媒体的身份建构
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