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词汇学

古代汉语词汇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1994-06
版次: 1
ISBN: 9787100016223
定价: 1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26页
分类: 语言文字
124人买过
  • 本书是一本古汉语研究方面的专著,讲解了诸多古汉语中的语言概念和现象,内容主要涉及单音词、复音词、词义、词义的演变、同义词、反义词、同音词、同形词和多音词、因声求义等方面。
      
      
      本书的某些内容,取自1987年出版的《古汉语词汇概要》,但都作了较大的补充和修改;大部分内容是新加的。与《古汉语词汇概要》相比,无论在理论的阐述、内容的安排、材料的运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本书力图较全面地吸收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一些重要的学术问题,初步建立切合实际的学科体系,充分地反映当前古汉语词汇研究的状况和水平。 1.绪论

      1.1 为什么要建立古代汉语词汇学

      1.2 古代汉语词汇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1.3 古代汉语词汇学的研究方法

    2.单音词

      2.1 字和词

      2.2 单音词概说

      2.3 单音词的特点

    3.复音词

      3.1 复音词的分类

      3.2 并列复音词

      3.3 主从复音词

      3.4 联绵字

      3.5 重言词

      3.6 复音词的形成与发展

    4.词义

      4.1 本义

      4.2 引申义

      4.3 古义与今义

    5.词义的演变

      5.1 词义演变的原因

      5.2 词义演变的各种情况

    6.同义词

      6.1 同义词的确定

      6.2 词义的演变是同义词形成的主要原因

      6.3 同义词形成的其他原因

      6.4 同义词的运用

      6.5 同义词的辨析

    7.反义词

      7.1 反义词的分类

      7.2 反义词的特点

      7.3 反义词的运用

      7.4 反训词

    8.同音词、同形词和多音词

      8.1 同音词

      8.2 同形词和多音词

    9.因声求义

      9.1 声训

      9.2 右文说和亦声字

      9.3 音近义通

    10.通假字

      10.1 假借概说

      10.2 “本无其字”的假借

      10.3 “本有其字”的假借

      10.4 通假字的确定

    11.同源字

      11.1 同源字的性质

      11.2 同源字的确定

      11.3 研究同源字的意义

    12.古今字

      12.1 古今字概说

      12.2 古今字的产生

      12.3 古今字与通假字、同源字、异体字的关系

      12.4 应该正确认识古今字

    13.古书材料及训诂学研究成果的运用

      13.1 关于原始材料的运用

      13.2 《尔雅》与《说文》

      13.3 古书的注疏

      13.4 训诂学研究成果的运用

    14.古汉语词汇研究与字词典的编纂

      14.1 传统训诂学与字词典的关系

      14.2 古汉语字词典的释义原则

      14.3 古汉语字词典义项的确立和分合

    后记

    重印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古汉语研究方面的专著,讲解了诸多古汉语中的语言概念和现象,内容主要涉及单音词、复音词、词义、词义的演变、同义词、反义词、同音词、同形词和多音词、因声求义等方面。
      
      
      本书的某些内容,取自1987年出版的《古汉语词汇概要》,但都作了较大的补充和修改;大部分内容是新加的。与《古汉语词汇概要》相比,无论在理论的阐述、内容的安排、材料的运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本书力图较全面地吸收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一些重要的学术问题,初步建立切合实际的学科体系,充分地反映当前古汉语词汇研究的状况和水平。
  • 目录:
    1.绪论

      1.1 为什么要建立古代汉语词汇学

      1.2 古代汉语词汇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1.3 古代汉语词汇学的研究方法

    2.单音词

      2.1 字和词

      2.2 单音词概说

      2.3 单音词的特点

    3.复音词

      3.1 复音词的分类

      3.2 并列复音词

      3.3 主从复音词

      3.4 联绵字

      3.5 重言词

      3.6 复音词的形成与发展

    4.词义

      4.1 本义

      4.2 引申义

      4.3 古义与今义

    5.词义的演变

      5.1 词义演变的原因

      5.2 词义演变的各种情况

    6.同义词

      6.1 同义词的确定

      6.2 词义的演变是同义词形成的主要原因

      6.3 同义词形成的其他原因

      6.4 同义词的运用

      6.5 同义词的辨析

    7.反义词

      7.1 反义词的分类

      7.2 反义词的特点

      7.3 反义词的运用

      7.4 反训词

    8.同音词、同形词和多音词

      8.1 同音词

      8.2 同形词和多音词

    9.因声求义

      9.1 声训

      9.2 右文说和亦声字

      9.3 音近义通

    10.通假字

      10.1 假借概说

      10.2 “本无其字”的假借

      10.3 “本有其字”的假借

      10.4 通假字的确定

    11.同源字

      11.1 同源字的性质

      11.2 同源字的确定

      11.3 研究同源字的意义

    12.古今字

      12.1 古今字概说

      12.2 古今字的产生

      12.3 古今字与通假字、同源字、异体字的关系

      12.4 应该正确认识古今字

    13.古书材料及训诂学研究成果的运用

      13.1 关于原始材料的运用

      13.2 《尔雅》与《说文》

      13.3 古书的注疏

      13.4 训诂学研究成果的运用

    14.古汉语词汇研究与字词典的编纂

      14.1 传统训诂学与字词典的关系

      14.2 古汉语字词典的释义原则

      14.3 古汉语字词典义项的确立和分合

    后记

    重印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古代汉语词汇学
旧时光影再回首:从汉正街到王府井
赵克勤 著
古代汉语词汇学
家庭足疗轻松学
赵克勤、双福 编
古代汉语词汇学
奇妙的联系数
赵克勤 著
古代汉语词汇学
非传统安全与集对分析
赵克勤、米红 著
古代汉语词汇学
错别字例释
赵克勤 著
古代汉语词汇学
且行且吟
赵克勤 著
古代汉语词汇学
集对分析与界壳论的研究与应用
赵克勤、曹鸿兴 主编
古代汉语词汇学
集对分析及其初步应用
赵克勤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