辕与轮:语言论争与作家的现代汉语体验

辕与轮:语言论争与作家的现代汉语体验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2010-09
版次: 1
ISBN: 9787507736441
定价: 2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31页
字数: 146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7人买过
  • 本文选取了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即20世纪20年代下半期到抗战前为研究对象。这一时期是白话文运动已经完全站稳脚跟,而白话文内部本来就存在的语言观念的分歧,因为一种新的语言观念的破土而“内爆”分流的时期;是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种主要文体在语言上渐趋成熟,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纷纷创作出了他们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的时期。 张昭兵(1970—  ):男,山东微山人。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教师。复旦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毕业,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及当代文学批评。曾担任《芳草》文学杂志(网络版)“复旦大学南京师大现场评刊”的评论员,《山花》杂志“全国大学生原创小说展” 自序

    引言  现代文学史叙述的语言之维

    上编:“内爆”与“分流”:公共空间的语言论争、语言观念

      第一章  文学语言的“二次革命”——从文白之战到中欧之争

        第一节  一份语言文献

        第二节  大众语和方言

        第三节  大众语和欧化语

      第二章  回到语言现场和拿语言说事——语言观念分析

        第一节  关于“语言”与“话语”的一点理论认识

        第二节  工具论·工具化的本体论·本体论

        第三节  音本位·字本位·词本位

    下编:在通向语言的途中:个体写作的语言体验、语言想象

      第三章  犹在所说与所欲说之间——鲁迅《野草》的语言体验

        第一节  《野草》的几个疑问和语言困境

        第二节  独自到语言的刺丛里走一走

      第四章  两个鬼的语言——以《看云集》为中心考察周作人语言观念的流变

        第一节  《看云集》:周作人的语言堤坝

        第二节  自“五四”到抗战

      第五章  白话诗的救赎:戴着语言的镣铐跳舞——闻一多《死水》的语言自律

        第一节  《死水》的前前后后

        第二节  融古·化西·格律

      第六章  没有语法的生活——沈从文《边城》的语言地籁

        第一节  “及物”与“离物”

        第二节  得意不忘言

        第三节  直幽·白雅·诗真

    结论  文学之“轮”与语言之“辕”——文学与语言之现代关系小结

    附录  主要参考书(篇)目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文选取了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即20世纪20年代下半期到抗战前为研究对象。这一时期是白话文运动已经完全站稳脚跟,而白话文内部本来就存在的语言观念的分歧,因为一种新的语言观念的破土而“内爆”分流的时期;是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种主要文体在语言上渐趋成熟,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纷纷创作出了他们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的时期。
  • 作者简介:
    张昭兵(1970—  ):男,山东微山人。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教师。复旦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毕业,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及当代文学批评。曾担任《芳草》文学杂志(网络版)“复旦大学南京师大现场评刊”的评论员,《山花》杂志“全国大学生原创小说展”
  • 目录:
    自序

    引言  现代文学史叙述的语言之维

    上编:“内爆”与“分流”:公共空间的语言论争、语言观念

      第一章  文学语言的“二次革命”——从文白之战到中欧之争

        第一节  一份语言文献

        第二节  大众语和方言

        第三节  大众语和欧化语

      第二章  回到语言现场和拿语言说事——语言观念分析

        第一节  关于“语言”与“话语”的一点理论认识

        第二节  工具论·工具化的本体论·本体论

        第三节  音本位·字本位·词本位

    下编:在通向语言的途中:个体写作的语言体验、语言想象

      第三章  犹在所说与所欲说之间——鲁迅《野草》的语言体验

        第一节  《野草》的几个疑问和语言困境

        第二节  独自到语言的刺丛里走一走

      第四章  两个鬼的语言——以《看云集》为中心考察周作人语言观念的流变

        第一节  《看云集》:周作人的语言堤坝

        第二节  自“五四”到抗战

      第五章  白话诗的救赎:戴着语言的镣铐跳舞——闻一多《死水》的语言自律

        第一节  《死水》的前前后后

        第二节  融古·化西·格律

      第六章  没有语法的生活——沈从文《边城》的语言地籁

        第一节  “及物”与“离物”

        第二节  得意不忘言

        第三节  直幽·白雅·诗真

    结论  文学之“轮”与语言之“辕”——文学与语言之现代关系小结

    附录  主要参考书(篇)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辕与轮:语言论争与作家的现代汉语体验
重读鲁迅:荣格的参照视角
卡罗琳·T. 布朗
辕与轮:语言论争与作家的现代汉语体验
两美元过一天 : 美国的福利与贫穷
凯瑟琳·爱丁;卢克·谢弗
辕与轮:语言论争与作家的现代汉语体验
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
施爱东 后浪
辕与轮:语言论争与作家的现代汉语体验
重构契丹早期史 新锐学者关于契丹早期历史全新力作 苗润博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
苗润博 著
辕与轮:语言论争与作家的现代汉语体验
我能帮上什么忙?(万镜·现象)
戴维·戈德布卢姆;皮尔·布莱登
辕与轮:语言论争与作家的现代汉语体验
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图鉴 :真菌(地球分解者)
[美]布里特·艾伦·邦亚德 著;陈伟 译;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出品
辕与轮:语言论争与作家的现代汉语体验
克洛德·夏布罗尔 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开创者夏布罗尔导演评传
若埃尔·马尼(Jo.l Magny) 著;谢强 译
辕与轮:语言论争与作家的现代汉语体验
拓地降敌:北宋中叶内臣名将李宪研究
何冠环
辕与轮:语言论争与作家的现代汉语体验
班史:一个大学班级的日常生活(2018—2022)
黄修志 石榴花 著
辕与轮:语言论争与作家的现代汉语体验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前后“梁启超系”再造新文明的努力
周月峰 著
辕与轮:语言论争与作家的现代汉语体验
辛弃疾新传
辛更儒 后浪
辕与轮:语言论争与作家的现代汉语体验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荷兰]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