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的开始

中国文明的开始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5-08
版次: 1
ISBN: 9787534365843
定价: 15.8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47页
字数: 107千字
分类: 历史
51人买过
  •   本书是对李济先生1954—1972年间对中国上古文明与文化研究成果的一个初步总结,展现了李先生学术思想和观点的发展。书前收入了五十帧精美图片,其中有些为首次中文出版。全书共八篇,其中第一篇《中国文明的开始》,以殷墟发掘成果,尤其是对殷墟陶器、青铜器的研究为基础,对中国文明的起源进行了探究。其他各篇在肯定安阳发掘对中国历史重要性的基础上,对远古文化以及中国文化的原始进行了重新认识,尤其在古史料的收集、选择、整理以及古史的写作等各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提出了中国上古史的重建问题。
      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焦点,而近年来我们所能看到的多是建立在李济先生这本著作基础之上的。   李济(1896—1979),湖北钟祥人,蜚声中外的考古人类学一代宗师。1918年清华毕业留美,1923年获哈佛研究院人类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历任南开大学社会学教授,清华国学研究院人类学特约讲师,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主任。1928年始直至1979年逝世前,任“中研院”史语所专任研究员兼考古组主任,并两度代理“中研院”院长。曾在山西西阴村领导第一次由国人主持的现代考古发掘,领导著名的殷墟十五次发掘等。主要著述有《中国民族的形成》、《西阴村史前的遗存》、《中国文明的开始》、《安阳》、《殷墟器物甲编:陶器》等,其他论著计一百五十余种。任主编或总编辑的学术报告集和集刊凡八十余编李济是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是中国考古学的掌门人。他有两个快慰平生的高足:一是曾任中国考古所所长的夏鼐;一是哈佛人类学系主任张光直。读到李济的成就,张光直先生说过,“迄今为止,在中国考古学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在达到最高学术典型这一点上,还没有一个人能超越他。随着他的过世,一个巨子消失了。”李济一生学术上的主要成就是:“以殷墟发掘资料为中心,进行专题和综合研究,建立了殷商文化在历史上的地位。亦初创了中国考古学嗣后70年间研究古代陶器、青铜器、石玉器方法的基础。” 图版二十帧
    增补图版三十帧
    李济关于中国民族及文化发展的初始的几点看法
    张光直:人类学派的古史学家——李济先生
    (一)中国文明的开始
    叶公超序
    著者序
    第一讲挖掘出中国的历史
    第二讲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它的早期的发展
    第三讲中国的青铜时代
    (二)安阳的发现对谱写中国可考历史新的首章的重要性
    (三)从中国远古史的几个问题谈起
    (四)试论中国文化的原始
    (五)人之初
    (六)古代中国文明
    (七)再谈中国上古史的重建问题
    (八)踏入文明的过程——中国史前文化鸟瞰(待定稿)
  •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李济先生1954—1972年间对中国上古文明与文化研究成果的一个初步总结,展现了李先生学术思想和观点的发展。书前收入了五十帧精美图片,其中有些为首次中文出版。全书共八篇,其中第一篇《中国文明的开始》,以殷墟发掘成果,尤其是对殷墟陶器、青铜器的研究为基础,对中国文明的起源进行了探究。其他各篇在肯定安阳发掘对中国历史重要性的基础上,对远古文化以及中国文化的原始进行了重新认识,尤其在古史料的收集、选择、整理以及古史的写作等各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提出了中国上古史的重建问题。
      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焦点,而近年来我们所能看到的多是建立在李济先生这本著作基础之上的。
  • 作者简介:
      李济(1896—1979),湖北钟祥人,蜚声中外的考古人类学一代宗师。1918年清华毕业留美,1923年获哈佛研究院人类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历任南开大学社会学教授,清华国学研究院人类学特约讲师,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主任。1928年始直至1979年逝世前,任“中研院”史语所专任研究员兼考古组主任,并两度代理“中研院”院长。曾在山西西阴村领导第一次由国人主持的现代考古发掘,领导著名的殷墟十五次发掘等。主要著述有《中国民族的形成》、《西阴村史前的遗存》、《中国文明的开始》、《安阳》、《殷墟器物甲编:陶器》等,其他论著计一百五十余种。任主编或总编辑的学术报告集和集刊凡八十余编李济是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是中国考古学的掌门人。他有两个快慰平生的高足:一是曾任中国考古所所长的夏鼐;一是哈佛人类学系主任张光直。读到李济的成就,张光直先生说过,“迄今为止,在中国考古学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在达到最高学术典型这一点上,还没有一个人能超越他。随着他的过世,一个巨子消失了。”李济一生学术上的主要成就是:“以殷墟发掘资料为中心,进行专题和综合研究,建立了殷商文化在历史上的地位。亦初创了中国考古学嗣后70年间研究古代陶器、青铜器、石玉器方法的基础。”
  • 目录:
    图版二十帧
    增补图版三十帧
    李济关于中国民族及文化发展的初始的几点看法
    张光直:人类学派的古史学家——李济先生
    (一)中国文明的开始
    叶公超序
    著者序
    第一讲挖掘出中国的历史
    第二讲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它的早期的发展
    第三讲中国的青铜时代
    (二)安阳的发现对谱写中国可考历史新的首章的重要性
    (三)从中国远古史的几个问题谈起
    (四)试论中国文化的原始
    (五)人之初
    (六)古代中国文明
    (七)再谈中国上古史的重建问题
    (八)踏入文明的过程——中国史前文化鸟瞰(待定稿)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中国文明的开始
走在历史的路上:顾颉刚自述
顾颉刚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文明的开始
中国古代地方监察体系运作机制研究
余蔚 著
中国文明的开始
中国名家古典美文:《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张海君
中国文明的开始
中国中药材及饮片真伪鉴别图典(1-4册)盒装 常见中药材及饮片真伪鉴别方法 药材真伪鉴别真伪对照 中药材真伪鉴别工具书 广东科技
张继
中国文明的开始
中国式现代化资源节约之路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中国文明的开始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佛教绘画部·石窟壁画
高建平 丁方 张俊沛
中国文明的开始
中国绘画珍藏(英)
刘奉文
中国文明的开始
中国诗词通识(献给大众读者的中国诗词普及著作,附带:全彩名画+名家藏书票)
流沙河
中国文明的开始
中国语言资源集·浙江(词汇卷)
“中国语言资源集·浙江”丛书编委会
中国文明的开始
中国古典诗文名句赏析辞典
黄金贵 等
中国文明的开始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 清明节(精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 编;武建华 张维彩 图
中国文明的开始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 春节(精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 编;武建华 张维彩 图
中国文明的开始
中国婺派建筑 金东卷
洪铁城 编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文明的开始
中国早期文明
李济 著
中国文明的开始
中国民族的形成
李济 著
中国文明的开始
安阳
李济 著
中国文明的开始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安阳
李济 著
中国文明的开始
中国文明的开始
李济 著
中国文明的开始
殷墟青铜器研究
李济 著
中国文明的开始
中国民族的形成:一次人类学的探索
李济 著
中国文明的开始
中国早期文明
李济 著
中国文明的开始
殷墟陶器研究
李济 著
中国文明的开始
安阳
李济 著
中国文明的开始
李济文集
李济 著;张光直 编
中国文明的开始
中国民族的形成
李济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