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笔考:汉唐古笔文献与文物

古笔考:汉唐古笔文献与文物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3-06
版次: 1
ISBN: 9787567205499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90页
字数: 262千字
分类: 历史
  •   《古笔考:汉唐古笔文献与文物》从文献与文物两个方面,对汉代至唐代这个时段内毛笔的制作、形制、产地、历史、语汇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考证与探讨。同时对当今古笔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失误,进行了较深入的揭示和批评。《古笔考:汉唐古笔文献与文物》还以文献与文物这两个主线,较为广泛深入地搜集、诠释了古代毛笔的重要文献及考古出土的实物资料。不仅是一本资料丰富、信而有征,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同时也是一本不乏可读性与观赏性的读物。对中国的传统书画、文物考古及文史等方面的学习与研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学雷,1973年6月生,江苏苏州人。毕业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硕士。已发表论文40余篇,刊于《中国书法》《书法研究》《文献》《文史知识》《故宫文物月刊》《书法》《中国书画》等期刊。独立承担中国书协年度课题“十九世纪江南职业书家的生活”(已结题)。论文获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三等奖。2005年被评为“苏州市首届中青年书法家十佳”。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苏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市青联委员。 序明察秋毫话古笔张朋川

    绪言

    一、写作因缘

    二、写作的意义

    三、本书的几点说明

    上卷汉唐古笔考索

    “考古类型学”与早期毛笔制作形态

    附录一:战国、汉代毛笔笔头与笔杆形态局部图

    附录二:考古发现战国至唐毛笔制作数据简表

    “汉居延笔”的发现、图像与踪迹

    东晋束帛笔头考

    晋唐毛笔制作中的缠纸法

    蠡测“二王时代”的笔

    兔毫二题

    汉唐时期的兔毫产地

    管杵小识

    “彤管”——古笔研究中一个被误解的名物

    汉唐时代笔管的奢丽制作

    ……
  • 内容简介:
      《古笔考:汉唐古笔文献与文物》从文献与文物两个方面,对汉代至唐代这个时段内毛笔的制作、形制、产地、历史、语汇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考证与探讨。同时对当今古笔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失误,进行了较深入的揭示和批评。《古笔考:汉唐古笔文献与文物》还以文献与文物这两个主线,较为广泛深入地搜集、诠释了古代毛笔的重要文献及考古出土的实物资料。不仅是一本资料丰富、信而有征,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同时也是一本不乏可读性与观赏性的读物。对中国的传统书画、文物考古及文史等方面的学习与研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作者简介:
    王学雷,1973年6月生,江苏苏州人。毕业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硕士。已发表论文40余篇,刊于《中国书法》《书法研究》《文献》《文史知识》《故宫文物月刊》《书法》《中国书画》等期刊。独立承担中国书协年度课题“十九世纪江南职业书家的生活”(已结题)。论文获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三等奖。2005年被评为“苏州市首届中青年书法家十佳”。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苏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市青联委员。
  • 目录:
    序明察秋毫话古笔张朋川

    绪言

    一、写作因缘

    二、写作的意义

    三、本书的几点说明

    上卷汉唐古笔考索

    “考古类型学”与早期毛笔制作形态

    附录一:战国、汉代毛笔笔头与笔杆形态局部图

    附录二:考古发现战国至唐毛笔制作数据简表

    “汉居延笔”的发现、图像与踪迹

    东晋束帛笔头考

    晋唐毛笔制作中的缠纸法

    蠡测“二王时代”的笔

    兔毫二题

    汉唐时期的兔毫产地

    管杵小识

    “彤管”——古笔研究中一个被误解的名物

    汉唐时代笔管的奢丽制作

    ……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古笔考:汉唐古笔文献与文物
古笔(精装)
王学雷 著
系列丛书 / 更多
古笔考:汉唐古笔文献与文物
古笔(精装)
王学雷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古笔考:汉唐古笔文献与文物
古笔(精装)
王学雷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