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策交响乐创作研究

亨策交响乐创作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3-01
版次: 1
ISBN: 9787513014663
定价: 54.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58页
字数: 366千字
分类: 艺术
4人买过
  •   亨策(Hans WernerHenze,1926——)是二战后德国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在20世纪的西方音乐史上,亨策也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大师。他不以技法的激进而著名,也难以归为某一具体的音乐流派。他的音乐创作不拘绳墨,熔各种风格于一炉,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本书以亨策的10部交响曲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各种表现要素进行较深入的技法分析,对具有代表性的3部交响曲进行了全面的作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亨策交响曲创作中的人文背景和创作观念做了探究。   冶鸿德 男,博士。2006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先后任教于甘肃省成县师范、西北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现为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致力于音乐分析理论、20世纪作曲技术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教育部、省级课题6项,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5项,并创作多部获奖作品。2010年被选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11年入选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导  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三、本书的结构与内容

      第二节 亨策生平及音乐创作概况

        一、早期的音乐教育及创作(1926—1949)

        二、舞台剧创作时期(1946—1952)

        三、意大利时期的音乐创作(1953—1965)

        四、激进时期的音乐创作(1966—1976)

        五、反省与综合(1976——)  

    第一部分亨策交响曲的技法研究

    第一章 音高材料分析

      第一节 音程

        一、音程的结构形态

        二、核心音程的使用原则

        三、核心音程的结构功能

      第二节 十二音序列

        一、序列的结构特点

        二、序列的使用原则

      第三节 音列

      第四节 音阶

      第五节 自由无调性的音高结构

      第六节 音高材料展开手法

        一、核心音程的衍生手法

        二、变奏手法

    第二章 和声技法分析

      第一节 和弦结构

        一、三和弦

        二、高叠和弦

        三、非三度叠置和弦

        四、三音固定的“移动和弦” 

        五、复合和弦

        六、核心音程和弦

        七、音簇

        八、微分音簇

      第二节 和声进行

        一、持续进行

        二、交替进行

        三、平行进行

        四、渐进式进行(线性进行) 

        五、结构转换进行

        六、紧张度转换进行

      第三节 和声的泛技法风格

        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二、和弦结构与和弦紧张度的融合

        三、功能与色彩的结合

      第四节 和声的结构功能

        一、和声的调性意义

        二、和声的结构意义

    第三章 节奏节拍分析

      第一节 节奏的复杂化

        一、非常规划分节奏

        二、亨策式连线

        三、民族民间节奏

      第二节 等节奏

      第三节 节拍对位与节拍频变

        一、节拍对位

        二、节拍频变

    第四章 复调技法分析

      第一节 对比性复调

        一、相同材料的对比复调

        二、不同材料的对比复调

        三、平行支声复调

        四、合头、合尾式复调

        五、对比性偶然复调

        六、对比性微分音复调

        七、以节 奏为基础的对比复调

      第二节 模仿性复调

        一、三全音、小二度模仿复调

        二、块模仿

        三、间断性模仿

        四、节 奏卡农

        五、微分音双重卡农模仿

        六、偶然性模仿复调

      第三节 综合性复调

        一、以音列为基础的综合性复调结构

        二、以核心音程为基础的节 奏卡农

        三、以等节 奏为基础的复调形式

    第五章 配器特点分析

      第一节 亨策交响曲的乐队编制

        一、乐队编制的特点与多样性

        二、乐器使用的多样化

        三、乐队编制的表现意义

      第二节 配器特点

        一、音色使用特点

        二、乐器组功能的转化

        三、音色结合特点

        四、线条化的配器手法

        五、持续织体的配器手法

        六、动机化的配器手法

        七、色块式的配器手法

        八、室内化的配器构思

        九、“壁画风格”的配器手法

        十、确定与非确定相结合的配器手法

        十一、音色旋律

      第三节 音色的结构功能

        一、音色的符号功能

        二、音色及配器的结构功能

    第六章 曲式结构分析

      第一节 主题的形态及音乐陈述结构的划分

        一、主题的形态

        二、音乐陈述结构的分析观念

        三、音乐陈述结构划分的依据

        四、“再现”手法的独特使用 

      第二节 规范曲式

        一、并列曲式

        二、再现曲式

        三、循环曲式

        四、变奏曲式

        五、奏呜曲式

      第三节 边缘性结构原则的体现

      第四节 套曲单章 化

      第五节 自由曲式

      第六节 整体性曲式(透视性曲式)

      第七节 符号性曲式

      第八节 情节性套曲结构

      第九节 交响套曲结构逻辑的发展

        一、乐章 数量的多样化

        二、材料的高度统一性

        三、各乐章 体裁布局的变化

        四、各乐章 逻辑关系的变化

       

        第二部分  作品分析

    第七章 第三交响曲分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结构分析

        一、第一乐章 结构分析

        二、第二乐章 结构分析

        三、第三乐章 结构分析

      第三节 技法分析

        一、序列技术中的严格与解构

        二、和声技法的互融

      第四节 综合评述

    第八章 第六交响曲分析

      第一节 概述

        一、乐队编制 

        二、乐队位置

      第二节 结构分析

        一、第一乐章 结构分析

        二、第二乐章 结构分析

        三、第三乐章 结构分析

      第三节 技法分析

        一、序列技术

        二、核心音程结构

        三、等节 奏

        四、独特的发展手法

      第四节 综合评述

        一、第六交响曲与“音乐与政治”

        二、第六交响曲的观念与精神

        三、第六交响曲的地位与意义

    第九章 第九交响曲分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结构分析

        一、整体结构

        二、各乐章 分析

      第三节 技法分析

        一、音高材料

        二、“移动和弦” 

        三、和声技法

        四、复调化织体

        五、持续音调性

      第四节 综合评述

        一、第九交响曲的文化内涵

        二、第九交响曲的整体评价

       

        第三部分  亨策交响曲的综合研究

    第十章 亨策交响曲的“泛技法”风格

      第一节 “泛技法”风格形成的原因

      第二节 亨策交响曲中技法与风格的互融

        一、技法的互相融合

        二、风格的互相融合

      第三节 亨策交响曲的技法变迁

      第四节 交响曲体裁的发展与创新

    第十一章 亨策交响曲的人文基础与创作观念

      第一节 亨策交响曲中的戏剧因素

        一、交响曲表现内容的戏剧化

        二、音乐材料与戏剧、文学的密切关系 

        三、音乐发展逻辑与戏剧的密切关系 

      第二节 亨策交响曲创作中的“音乐与政治”

      第三节 亨策交响曲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倾向

      第四节 亨策的音乐创作观念

    结  论

        一、亨策交响曲的技法特征与艺术风格

        二、亨策对交响曲形式的贡献

    参考文献 

    附  录:亨策作品目录

    后  记
  • 内容简介:
      亨策(Hans WernerHenze,1926——)是二战后德国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在20世纪的西方音乐史上,亨策也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大师。他不以技法的激进而著名,也难以归为某一具体的音乐流派。他的音乐创作不拘绳墨,熔各种风格于一炉,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本书以亨策的10部交响曲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各种表现要素进行较深入的技法分析,对具有代表性的3部交响曲进行了全面的作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亨策交响曲创作中的人文背景和创作观念做了探究。
  • 作者简介:
      冶鸿德 男,博士。2006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先后任教于甘肃省成县师范、西北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现为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致力于音乐分析理论、20世纪作曲技术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教育部、省级课题6项,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5项,并创作多部获奖作品。2010年被选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11年入选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 目录:
    导  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三、本书的结构与内容

      第二节 亨策生平及音乐创作概况

        一、早期的音乐教育及创作(1926—1949)

        二、舞台剧创作时期(1946—1952)

        三、意大利时期的音乐创作(1953—1965)

        四、激进时期的音乐创作(1966—1976)

        五、反省与综合(1976——)  

    第一部分亨策交响曲的技法研究

    第一章 音高材料分析

      第一节 音程

        一、音程的结构形态

        二、核心音程的使用原则

        三、核心音程的结构功能

      第二节 十二音序列

        一、序列的结构特点

        二、序列的使用原则

      第三节 音列

      第四节 音阶

      第五节 自由无调性的音高结构

      第六节 音高材料展开手法

        一、核心音程的衍生手法

        二、变奏手法

    第二章 和声技法分析

      第一节 和弦结构

        一、三和弦

        二、高叠和弦

        三、非三度叠置和弦

        四、三音固定的“移动和弦” 

        五、复合和弦

        六、核心音程和弦

        七、音簇

        八、微分音簇

      第二节 和声进行

        一、持续进行

        二、交替进行

        三、平行进行

        四、渐进式进行(线性进行) 

        五、结构转换进行

        六、紧张度转换进行

      第三节 和声的泛技法风格

        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二、和弦结构与和弦紧张度的融合

        三、功能与色彩的结合

      第四节 和声的结构功能

        一、和声的调性意义

        二、和声的结构意义

    第三章 节奏节拍分析

      第一节 节奏的复杂化

        一、非常规划分节奏

        二、亨策式连线

        三、民族民间节奏

      第二节 等节奏

      第三节 节拍对位与节拍频变

        一、节拍对位

        二、节拍频变

    第四章 复调技法分析

      第一节 对比性复调

        一、相同材料的对比复调

        二、不同材料的对比复调

        三、平行支声复调

        四、合头、合尾式复调

        五、对比性偶然复调

        六、对比性微分音复调

        七、以节 奏为基础的对比复调

      第二节 模仿性复调

        一、三全音、小二度模仿复调

        二、块模仿

        三、间断性模仿

        四、节 奏卡农

        五、微分音双重卡农模仿

        六、偶然性模仿复调

      第三节 综合性复调

        一、以音列为基础的综合性复调结构

        二、以核心音程为基础的节 奏卡农

        三、以等节 奏为基础的复调形式

    第五章 配器特点分析

      第一节 亨策交响曲的乐队编制

        一、乐队编制的特点与多样性

        二、乐器使用的多样化

        三、乐队编制的表现意义

      第二节 配器特点

        一、音色使用特点

        二、乐器组功能的转化

        三、音色结合特点

        四、线条化的配器手法

        五、持续织体的配器手法

        六、动机化的配器手法

        七、色块式的配器手法

        八、室内化的配器构思

        九、“壁画风格”的配器手法

        十、确定与非确定相结合的配器手法

        十一、音色旋律

      第三节 音色的结构功能

        一、音色的符号功能

        二、音色及配器的结构功能

    第六章 曲式结构分析

      第一节 主题的形态及音乐陈述结构的划分

        一、主题的形态

        二、音乐陈述结构的分析观念

        三、音乐陈述结构划分的依据

        四、“再现”手法的独特使用 

      第二节 规范曲式

        一、并列曲式

        二、再现曲式

        三、循环曲式

        四、变奏曲式

        五、奏呜曲式

      第三节 边缘性结构原则的体现

      第四节 套曲单章 化

      第五节 自由曲式

      第六节 整体性曲式(透视性曲式)

      第七节 符号性曲式

      第八节 情节性套曲结构

      第九节 交响套曲结构逻辑的发展

        一、乐章 数量的多样化

        二、材料的高度统一性

        三、各乐章 体裁布局的变化

        四、各乐章 逻辑关系的变化

       

        第二部分  作品分析

    第七章 第三交响曲分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结构分析

        一、第一乐章 结构分析

        二、第二乐章 结构分析

        三、第三乐章 结构分析

      第三节 技法分析

        一、序列技术中的严格与解构

        二、和声技法的互融

      第四节 综合评述

    第八章 第六交响曲分析

      第一节 概述

        一、乐队编制 

        二、乐队位置

      第二节 结构分析

        一、第一乐章 结构分析

        二、第二乐章 结构分析

        三、第三乐章 结构分析

      第三节 技法分析

        一、序列技术

        二、核心音程结构

        三、等节 奏

        四、独特的发展手法

      第四节 综合评述

        一、第六交响曲与“音乐与政治”

        二、第六交响曲的观念与精神

        三、第六交响曲的地位与意义

    第九章 第九交响曲分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结构分析

        一、整体结构

        二、各乐章 分析

      第三节 技法分析

        一、音高材料

        二、“移动和弦” 

        三、和声技法

        四、复调化织体

        五、持续音调性

      第四节 综合评述

        一、第九交响曲的文化内涵

        二、第九交响曲的整体评价

       

        第三部分  亨策交响曲的综合研究

    第十章 亨策交响曲的“泛技法”风格

      第一节 “泛技法”风格形成的原因

      第二节 亨策交响曲中技法与风格的互融

        一、技法的互相融合

        二、风格的互相融合

      第三节 亨策交响曲的技法变迁

      第四节 交响曲体裁的发展与创新

    第十一章 亨策交响曲的人文基础与创作观念

      第一节 亨策交响曲中的戏剧因素

        一、交响曲表现内容的戏剧化

        二、音乐材料与戏剧、文学的密切关系 

        三、音乐发展逻辑与戏剧的密切关系 

      第二节 亨策交响曲创作中的“音乐与政治”

      第三节 亨策交响曲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倾向

      第四节 亨策的音乐创作观念

    结  论

        一、亨策交响曲的技法特征与艺术风格

        二、亨策对交响曲形式的贡献

    参考文献 

    附  录:亨策作品目录

    后  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亨策交响乐创作研究
重读鲁迅:荣格的参照视角
卡罗琳·T. 布朗
亨策交响乐创作研究
两美元过一天 : 美国的福利与贫穷
凯瑟琳·爱丁;卢克·谢弗
亨策交响乐创作研究
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
施爱东 后浪
亨策交响乐创作研究
重构契丹早期史 新锐学者关于契丹早期历史全新力作 苗润博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
苗润博 著
亨策交响乐创作研究
我能帮上什么忙?(万镜·现象)
戴维·戈德布卢姆;皮尔·布莱登
亨策交响乐创作研究
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图鉴 :真菌(地球分解者)
[美]布里特·艾伦·邦亚德 著;陈伟 译;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出品
亨策交响乐创作研究
克洛德·夏布罗尔 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开创者夏布罗尔导演评传
若埃尔·马尼(Jo.l Magny) 著;谢强 译
亨策交响乐创作研究
拓地降敌:北宋中叶内臣名将李宪研究
何冠环
亨策交响乐创作研究
班史:一个大学班级的日常生活(2018—2022)
黄修志 石榴花 著
亨策交响乐创作研究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前后“梁启超系”再造新文明的努力
周月峰 著
亨策交响乐创作研究
辛弃疾新传
辛更儒 后浪
亨策交响乐创作研究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荷兰]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