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2004-12
版次: 1
ISBN: 9787501016631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35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106人买过
  •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从回顾和分析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发展历程、艺术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艺术考古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目前建立中国艺术考古学的必然趋势和迫切要求。以此为前提,对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及其范围、分类和特征,艺术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艺术考古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性的论述。笔者认为:中国艺术考古学是建立在中国近代田野考古学理论和实践发展基础上的。它既是考古学的一个特殊分支,又与艺术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是一门横跨考古学与艺术学两大学科的交叉或边缘学科。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得到的艺术遗迹和艺术遗物,相比于历代公私收藏的传世艺术品和现代艺术品,更具有研究资料的科学性、艺术形式的丰富性、艺术作品的功利性等特征,并且与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俗和科技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艺术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来源于对考古地层学、类型学、文化人类学、图像学等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的借鉴,以及对中国古代文献资料的运用。研究艺术考古学的目的和意义是为了探究创造中国古代精神文化的源泉和动力,探究艺术的起源和造物艺术的发展规律。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凝聚着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伦理道德观念、阴阳五行自然观、天人合一思想、巫术和宗教信仰等文化内涵。对它们的研究,需要考古学、古代艺术史、民族学、宗教学、民艺学等学科的积极参与,艺术考古学与这些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不言而喻。 孙长初,1962年生于浙江慈溪。1987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历史系文物博物馆专业;199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东南大学艺术学系,获文学博士学位。曾在浙江省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慈溪市艺术研究所工作,现为东南大学艺术学系副教授。 序--艺术考古史更明

    前言
    绪论中国艺术考古学的奠基
    (一)考古学理论的发展
    (二)艺术学科的发展
    (三)艺术考古实践
    第一章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对象的范围
    第一节艺术与艺术品的探讨
    第二节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范围

    第二章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分类
    第一节艺术遗迹的分类
    (一)壁画一
    1.岩画
    2.建筑壁画
    3.墓室壁画
    (二)雕塑
    1.宗教建筑雕塑艺术
    2.陵墓石雕艺术
    第二节艺术遗物的分类
    (一)绘画艺术品
    1.帛画与绢画
    2.木板画与木简画
    3.卷轴画
    (二)雕塑艺术品
    1.陶塑艺术品
    2.瓷塑艺术品
    3.木雕艺术品
    (三)碑刻书法艺术品
    1.甲骨文
    2.金文
    3.简帛文字
    4.石刻文字
    (四)工艺美术品
    1.陶器艺术品
    2.玉器艺术品
    3.铜器艺术品
    4.漆器艺术品
    5.瓷器艺术品
    6.丝织艺术品
    7.金银艺术品
    8.骨雕、牙雕艺术品
    (五)其他艺术品

    第三章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特征
    第一节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具有科学性
    (一)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明确的年代特征
    (二)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各种背景资料
    第二节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体现了艺术创作的丰富多样性
    第三节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具有功利性
    第四节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与古代的埋葬习俗
    第五节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与古代科技

    第四章艺术考古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研究资料的分类排比方法
    第二节文化人类学--解决原始艺术问题的钥匙
    第三节图像学--释读古代艺术品的必由之路
    第四节中国古代文献--研究古代艺术品的重要参考资料
    (一)神话传说与古代艺术品
    (二)礼仪制度、丧葬礼俗与古代艺术品
    (三)宗教信仰与古代艺术品
    (四)古代工艺与古代艺术品

    第五章艺术考古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艺术考古学与考古学
    (一)考古学为艺术考古学提供科学的研究对象
    (二)艺术考古学研不足
    (二)艺术考古学为艺术史研究对象提供鉴定方法和断代据
    第三节艺术考古学与民族学
    (一)艺术考古学为民族学研究提供丰富的实物资料
    (二)民族学资料为艺术考古学研究提供借鉴
    第四节艺术考古学与宗教学
    (一)艺术考古学为探索中国古代宗教的起源和
    发展规律提供科学的研究资料
    (二)中国古代宗教文献是解释艺术考古学研究
    对象的重要参考资料
    第五节艺术考古学与民艺学
    (一)艺术考古学为民艺学研究民艺发展史提供
    真实可信的研究对象
    (二)中国民艺学的理论对艺术考古学研究有指导意义
    (三)艺术考古学的研究丰富了民艺学的理论

    第六章艺术考古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一节艺术考古学研究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艺术考古学研究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
    (二)艺术考古学研究与中国古代伦理道德观念
    (三)艺术考古学研究与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宇宙观
    (四)艺术考古学研究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五)艺术考古学研究与中国古代巫术和宗教信仰
    1.艺术考古学研究与中国古代巫术
    2.艺术考古学研究与中国古代道教
    3.艺术考古学研究与中国古代佛教
    第二节艺术考古学研究是中国古代艺术起源和造物
    艺术发展规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艺术考古学研究与艺术起源的探索
    (二)艺术考古学研究与造物艺术发展规律的探索
    第三节艺术考古学研究是中国古代艺术发展史研究
    的必要补充
    (一)艺术考古学研究弥补了艺术史研究资料的缺陷
    (二)艺术考古学研究为艺术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四节艺术考古学研究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究推动考古学向前发展
    第二节艺术考古学与艺术史
    (一)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弥补了艺术史研究对象的
  • 内容简介: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从回顾和分析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发展历程、艺术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艺术考古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目前建立中国艺术考古学的必然趋势和迫切要求。以此为前提,对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及其范围、分类和特征,艺术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艺术考古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性的论述。笔者认为:中国艺术考古学是建立在中国近代田野考古学理论和实践发展基础上的。它既是考古学的一个特殊分支,又与艺术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是一门横跨考古学与艺术学两大学科的交叉或边缘学科。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得到的艺术遗迹和艺术遗物,相比于历代公私收藏的传世艺术品和现代艺术品,更具有研究资料的科学性、艺术形式的丰富性、艺术作品的功利性等特征,并且与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俗和科技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艺术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来源于对考古地层学、类型学、文化人类学、图像学等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的借鉴,以及对中国古代文献资料的运用。研究艺术考古学的目的和意义是为了探究创造中国古代精神文化的源泉和动力,探究艺术的起源和造物艺术的发展规律。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凝聚着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伦理道德观念、阴阳五行自然观、天人合一思想、巫术和宗教信仰等文化内涵。对它们的研究,需要考古学、古代艺术史、民族学、宗教学、民艺学等学科的积极参与,艺术考古学与这些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不言而喻。
  • 作者简介:
    孙长初,1962年生于浙江慈溪。1987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历史系文物博物馆专业;199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东南大学艺术学系,获文学博士学位。曾在浙江省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慈溪市艺术研究所工作,现为东南大学艺术学系副教授。
  • 目录:
    序--艺术考古史更明

    前言
    绪论中国艺术考古学的奠基
    (一)考古学理论的发展
    (二)艺术学科的发展
    (三)艺术考古实践
    第一章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对象的范围
    第一节艺术与艺术品的探讨
    第二节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范围

    第二章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分类
    第一节艺术遗迹的分类
    (一)壁画一
    1.岩画
    2.建筑壁画
    3.墓室壁画
    (二)雕塑
    1.宗教建筑雕塑艺术
    2.陵墓石雕艺术
    第二节艺术遗物的分类
    (一)绘画艺术品
    1.帛画与绢画
    2.木板画与木简画
    3.卷轴画
    (二)雕塑艺术品
    1.陶塑艺术品
    2.瓷塑艺术品
    3.木雕艺术品
    (三)碑刻书法艺术品
    1.甲骨文
    2.金文
    3.简帛文字
    4.石刻文字
    (四)工艺美术品
    1.陶器艺术品
    2.玉器艺术品
    3.铜器艺术品
    4.漆器艺术品
    5.瓷器艺术品
    6.丝织艺术品
    7.金银艺术品
    8.骨雕、牙雕艺术品
    (五)其他艺术品

    第三章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特征
    第一节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具有科学性
    (一)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明确的年代特征
    (二)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各种背景资料
    第二节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体现了艺术创作的丰富多样性
    第三节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具有功利性
    第四节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与古代的埋葬习俗
    第五节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与古代科技

    第四章艺术考古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研究资料的分类排比方法
    第二节文化人类学--解决原始艺术问题的钥匙
    第三节图像学--释读古代艺术品的必由之路
    第四节中国古代文献--研究古代艺术品的重要参考资料
    (一)神话传说与古代艺术品
    (二)礼仪制度、丧葬礼俗与古代艺术品
    (三)宗教信仰与古代艺术品
    (四)古代工艺与古代艺术品

    第五章艺术考古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艺术考古学与考古学
    (一)考古学为艺术考古学提供科学的研究对象
    (二)艺术考古学研不足
    (二)艺术考古学为艺术史研究对象提供鉴定方法和断代据
    第三节艺术考古学与民族学
    (一)艺术考古学为民族学研究提供丰富的实物资料
    (二)民族学资料为艺术考古学研究提供借鉴
    第四节艺术考古学与宗教学
    (一)艺术考古学为探索中国古代宗教的起源和
    发展规律提供科学的研究资料
    (二)中国古代宗教文献是解释艺术考古学研究
    对象的重要参考资料
    第五节艺术考古学与民艺学
    (一)艺术考古学为民艺学研究民艺发展史提供
    真实可信的研究对象
    (二)中国民艺学的理论对艺术考古学研究有指导意义
    (三)艺术考古学的研究丰富了民艺学的理论

    第六章艺术考古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一节艺术考古学研究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艺术考古学研究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
    (二)艺术考古学研究与中国古代伦理道德观念
    (三)艺术考古学研究与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宇宙观
    (四)艺术考古学研究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五)艺术考古学研究与中国古代巫术和宗教信仰
    1.艺术考古学研究与中国古代巫术
    2.艺术考古学研究与中国古代道教
    3.艺术考古学研究与中国古代佛教
    第二节艺术考古学研究是中国古代艺术起源和造物
    艺术发展规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艺术考古学研究与艺术起源的探索
    (二)艺术考古学研究与造物艺术发展规律的探索
    第三节艺术考古学研究是中国古代艺术发展史研究
    的必要补充
    (一)艺术考古学研究弥补了艺术史研究资料的缺陷
    (二)艺术考古学研究为艺术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四节艺术考古学研究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究推动考古学向前发展
    第二节艺术考古学与艺术史
    (一)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弥补了艺术史研究对象的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宋代青白瓷的历史地理研究
黄义军 著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汉代陵墓石兽研究
秦臻 著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山西浮山桥北及乡宁内阳垣先秦时期人骨研究
贾莹 著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研究
张景明 著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东魏北齐庄严纹样研究
苏铉淑 著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丹青奇葩:晚明清初的女性绘画
赫俊红 著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吴城文化研究
彭明瀚 著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隋代佛教窟龛研究
梁银景 著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出土文献与古代司法检验史研究
闫晓君 著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隋唐长安城佛寺研究
龚国强 著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交河故城的形制布局
李肖 著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中国早期佛教造像研究
李正晓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艺术考古学
孙长初 著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中国古代设计艺术品鉴赏
孙长初 编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实用古玉收藏二百问
孙长初 著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中国古代设计艺术思想论纲
孙长初 著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陶瓷艺术:火炼旖旎
孙长初 著